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31日星期二

信報社評: 財政統一路漫長 歐洲陷長期低迷




歐盟領導人今年首次非正式峰會昨天在布魯塞爾舉行,商討刺激就業、促進增長的措施,峰會就規範歐盟二十六國(除英國外)財政紀律的細節安排,市場矚 目。歐債危機走到目前地步,通過財政協定,硬性規範成員國財政平衡,並在這個協約基礎上,加速永久性紓困的「歐洲穩定機制」(ESM)運作,已成為當前解 決歐債危機的路徑。

峰會舉行前夕,外電消息指希臘與私人債權人原則上達成了減記削債協議,令希臘無序違約的風險得到紓緩。自二○一○年春危 機惡化並拖延至今,對歐洲的命運有三種解讀,一是歐羅最終解體,分崩離析;二是個別像希臘等病入膏肓的負債國退出歐羅區,歐羅體系重組;三是維持目前結 構,但透過改革走上財政統一之路,成員嚴守財政紀律規定,共同承擔整體性財政責任。

第一種情境,意味歐洲從二戰以來的一體化努力付諸東流, 政治與經濟代價極為沉重;第二種情境,若歐盟核心國的德法二強,尤其是德國不作出妥協,以致歐豬任何一國最終退出歐羅體系,該國貨幣勢必大幅貶值,對應以 歐羅計價的債務,國家一定難以承擔,該國銀行體系也難逃崩潰命運。德國「見死不救」,成為破壞歐洲統合的始作俑者,也要為此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在經濟 上,日後對南歐出口也會增加困難。

因此,第三條路即使舉步維艱,歐盟一直沒有放棄,德國也「奉陪」到底,並藉危機難得之機,推動歐羅體制改革。

去年十二月歐盟峰會達成的財政協定(fiscal compact)框架,到目前訂立細則,過程相比過去政策制訂速度可謂已快馬一鞭。按照協定框架,各成員國年度結構性赤字不得超過GDP百分之零點五,由 歐盟法院確保成員國執行有關規則;若年度赤字觸及GDP百分之三上限,則自動觸發懲罰機制。

然而,「遠水」無法撲滅「近火」,始終成為牽動 金融市場波動的火藥引線。國基會總裁拉加德日前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指出,紓解歐債危機不能只靠財政緊縮,否則會扼殺經濟成長。索羅斯更不諱言,德國大力主張 財政緊縮,可能造成歐洲經濟「十年停滯」,甚至摧毀歐盟,的確道破規範財政紀律以解救歐債危機的致命弱點。

照今回峰會議題所反映解決危機的 路徑看,維持歐羅區現狀,通過強制遵守財政紀律來「固本」,但促進經濟「培元」卻無法從財政得到刺激,意味痛苦改革的過程十分漫長,甚至需時十年,作維繫 歐洲一體化進程的代價;要歐羅體系不致崩潰,統一財政,歐洲國家亦只能長期陷入低增長、低就業率和競爭力無法提振的低迷局面,這顯然是路徑發展的結果,並 構成未來國際經濟格局的一面。事實上,財政聯盟,統一整體稅基稅率路程漫長。

短期來看,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的規模,盡快啟動ESM操作,加大救援彈藥,成為紓緩危機的關鍵所在。中長期看,規範財政紀律,引入債務「剎停與懲罰機制」則成為市場信心重建的起點。由於德國已將這規則寫入國家憲法之中,已然形成了集體執行的壓力。

峰會舉行前夕,葡萄牙國債收益率持續攀升,五年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破二十厘和十五厘關口,令由葡萄牙挑起歐債新一波危機恍如箭之在弦,事態不斷重複危 機發展的軌迹和應對結構--當危機走到懸崖邊緣,各方又往後拉回一把,然後在這個基點上,重新分配解決問題的成本分擔,並據此迫使負債國承擔更多,但此舉 只會使歐洲陷入長期低迷的時間拖得更長,得失弔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