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1月25日星期日

程騰歡﹕《施政報告》的一些警惕



114日發 表的2015年《施政報告》可謂政治先行,施政報告第2章是「政制發展」,第1章第10段更點名警惕香港大學學生會的刊物《學苑》。「港獨」百害而無一 利,我有自由表態不支持,也有自由不表態。梁振英當然也有言論自由,但他不能用施政報告來表達個人言論,因他是以特首的身分來發表施政報告。近年來,特首 和各政治問責官員選擇用個人身分來表達意見愈來愈普遍,這才是我們要警惕的。

施政報告第2章第16段提到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第二輪公眾諮詢已經展開。政府應該把握這次機會,向公眾解釋清 楚人大常委會決定的8‧31框架雖然十分嚴格,但還是有空間讓香港選民用白票、廢票,甚至罷票來否決提名委員會所產生的行政長官候選人。這個否決權十分重 要,它可以給予提名委員會無比壓力,令到他們向香港選民提供真正的選擇(註)。

上述方案(或統稱為「白票守尾門」方案)符合人大常委會 8‧31框架。 如果泛民議員們否決此類方案,便同時剝奪全港選民在2017年選特首時可享有的投票權和否決權。請泛民議員們尊重民主精神,讓香港選民自己決定是否接受人 大常委會8‧31框架的安排。自回歸以來,香港特首產生辦法一直在原地踏步,泛民主派應該勇敢一點,擁抱民主發展,進一步才是海闊天空。

泛 民主派現時表明不接受人大常委會8‧31框架,包括「白票守尾門」方案,政府也樂得順水推舟,冷對待之。其實泛民主派和政府都不是真心為香港爭取民主,市 民自然心裏有數。在去年第4季出現的佔領運動,是香港歷來最大型的民主運動,泛民主派不是被邊緣化嗎?大型的民主運動(並不一定是佔領運動)將會不時發 生,直到有可取信於民的政治人物出現,重奪民心。

未來10年房屋總供應或報大數

香港始終是一個經濟城市,施政報告不能只談政治。與施政報告同時發布的還有《施政綱領》,其總序指出「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兩項對香港長遠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政策,其一是剛於去年12月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其二是人口政策」。

運輸及房屋局在去年1216日發表「長遠房屋策略 」,將未來10年房屋總供應目標由2014/15年度至2023/24年度的47萬個新住宅單位更新至2015/16年度至2024/25年度的48萬個新住宅單位;而維持公營和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在6040

未來10年房屋總供應目標表面上增加了1萬個單位,但實情並非如此。由於建屋需時,2014/15年度的實際房屋供應未能達到更新前的房屋供應目標(即平均 每年47,000個單位),兩者之差便要靠之後追加單位來填補。所謂新增1萬個單位,其實有部分是用來填補二者之差。如果政府不扣除此差額,便是報大新增 單位數目。此問題在未來數年只會變得更差, 因為建屋需時,達不到標的情况將會持續數年。

長遠房屋策略是影響香港重大的政策,政府應該有所警惕,矯正上述問題,以正視聽。
香 港的房屋問題是樓價高企,遠超一般市民可負擔水平(病徵),原因是供不應求(病源)。一般市民負擔不起私營房屋,唯有求助於政府,申請公營房屋。當更多人 申請公屋時,輪候公屋時間便會增加,令到更多人 提早申請公屋,如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形成惡性循環(另一病徵)。同一樣的惡性循環亦存在於居屋申請,居屋申請人數增加會令到更多人提早申請居屋,增加抽 居屋的「吹數」,從而增加抽中居屋的機會(又一病徵)。

要徹底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便要對症下藥,增加私營房屋供應。

長遠房屋策略卻把公營和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訂在6040,偏重增加公營房屋新供應。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只可以暫時紓緩上述公屋和居屋的病徵,對樓價影響有限,治標不治本。
我們明白增加房屋供應需時,權宜之計是先增加公營房屋數目,優先幫助最有需要的人。此為短暫措施,將短暫措施當作長遠房屋策略便是藥石亂投,虛耗香港的稀有土地資源。政府應該有所警惕,在增加房屋供應之餘,更要調高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

延新公務員退休年齡 權宜之計

另一重大決策是人口政策。施政報告第135段明確指出「香港的勞動人口預期於2018年左右開始下降」,此問題既嚴重——影響到香港的整體生產力,又迫切——預期約3年後便會發生。
我們且看看施政報告如何應對這個既嚴重,又迫切的問題。政府決定延遲公務員的退休年齡,但只限於新入職公務員。大部分新入職公務員只會在數十年後才退休,試問只延遲他們的退休年齡又如何能夠防止約3年後便出現的勞動人口下降?

政府當然明白延遲所有公務員的退休年齡才是立竿見影,但這難免對部分公務員有短暫的影響,尤其是等待上位的公務員。面對小部分公務員的反對,政府竟然沒有勇氣迎難而上,最後選擇權宜之計,這又如何令人信服政府有能力、決心和勇氣為香港創出路?

這屆政府希望有所作為,可惜力不從心,缺乏能力、決心和勇氣去解決重大的政治和經濟議題。香港的民主和經濟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我們提出警惕責無旁貸。

註:較詳細的論述載於筆者2014926日的文章〈設「有效投票率」 建合法普選制度〉

作者是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