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艾青天: 社運方向 指向議會



上周四(11日)警方藉協助執達吏執行法院頒布的禁制令,把整個金鐘佔領區清場。警方今次行動在多名監警會委員和立法會議員監察下,再沒有使用過度武力。「佔中三子」戴耀廷自首,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及二百多名集會人士被捕,包括十五名泛民立法會議員,他們送往不同地方拘留,直至翌日清晨才全數獲釋。

金鐘清場後,雨傘運動建立的最後一個佔領區銅鑼灣也於昨天清場,持續多天的佔領運動正式曲終人散。自922日專上學生罷課以來,至1215日清場為止,為期兩個多月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社會運動,市民已清楚看到梁振英政府麻木不仁、警方濫權、親中「代言人」、建制派、鄉團、「藍絲帶」等等的打壓手段,這些事件已成為社會難以磨滅的烙印。

邊談邊打 保留實力

對連日留守各佔領區的年輕人,已為整場社會運動付出不少心力,然而最終未能令政府改變初衷重啟政改諮詢,部分人因而心有不甘,轉變抗爭方式,以游擊戰術在旺角發動「鳩嗚」和「報佳音」行動,雖然政府投鼠忌器,卻觸動警方神經,進一步不顧法紀,任意規限行人的活動自由,激發另一波警民衝突。

佔中三子之一戴耀廷教授總結運動時認為,和平抗爭的時代已告結束,往後的社會抗爭模式可能轉趨激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亦承認金鐘佔領區清場,不表示事件就此了結;即使強硬派、肯定梁振英為「硬骨頭」的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此時也沒有繼續指罵參與雨傘運動的佔領人士違法,反而以較實務的口吻提出香港於佔中後,「須深刻反思汲取教訓」,云云。

雨傘運動清場後,市民首個必須關注的「節目」,可能是本周行政長官梁振英前往澳門面見習近平時談話的內容,以及中央領導人的態度。運動期間,中央官員不只一次力撐特區政府施政,總書記習近平更以「疾風知勁草」形容梁振英,粉碎要求梁振英下台的傳言。



上周六(13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宣布政改第二輪諮詢將於明年1月展開(局長發言時未有提及早前傳聞政府將建議重劃立法會選舉的選區分界),泛民議員回應時表明不會讓政改方案通過,因而引來局長批評,認為泛民未知政改全盤內容便表明不支持,是「態度不正確」。

梁振英則「出口術」,指有泛民會議員最終會轉軚支持政改方案;譚局長說會游說泛民議員支持方案。

策略上,泛民其實可以較含糊的取態以保留實力,同時以「邊談邊打」的方式,向政府要求改變功能組別的結構,從而增加選民基礎以減低建制派壟斷功能組別議席的機會。日前公民黨湯家驊作出類似言論,建議泛民應「要求政府承諾2020年取消功能組別,以換取考慮通過政改方案」,可是他隨即給人標籤為向政改轉軚的「目標人物」。

隨着議會不合作運動延續、政改第二輪諮詢快要展開,2015年相信絕不是風平浪靜的一年。2015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將於1月中出爐,2月底財政司司長發表《財政預算案》,加上《施政報告》和《2015-2016撥款條例草案》的辯論和拉布戰,勢令議會抗爭推向另一個層次;同時,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及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內建制與泛民陣營之間的角力,相信會持續至夏季會期結束為止。

不過,立法會會期結束,便到2015年區議會選舉戰幔掀起時,選戰引發的大小議題爭議,也將持續至年底才告一個段落;區議會選舉後的政治狀況,又會直接影響2016年立法會選舉工程的部署。

加入議會 爭取發聲

這場雨傘運動已徹底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即使短期的政治形勢變化仍似霧裏看花,未有清晰發展的軌迹,但雨傘運動帶出一個有趣的訊息:傳統「和理非非」的泛民政黨組織,已失去領導力和號召力,由年輕人主導的新興政治力量也未見成形。

雨傘運動期間,市民一方面清楚見到建制派政客不問好歹,只識盲撐政府,置港人利益於不顧;另一方面,政府不斷縱容警方在運動期間肆意妄為,令人深深體會到擁有龐大行政機器和公權力的政府,如果權力不受制約,社會公義將無法彰顯。可是,制度上唯一有權力監察和制約行政機關權力的立法會,在建制派把持下,只淪為政府的附庸,已失去向政府問責的意志和能力。

這場運動的其中一個發展方向,應以增加議會內的民主聲音為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透過選舉削弱建制派在議會的勢力。不過,來年的區議會選舉和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傳統泛民政黨因雨傘運動期間的表現已失去政治和道德的光環,難以從選民中取得大量選票,足與建制派抗衡。由於新進政治力量假以時日羽翼才可成形,短期內泛民陣營(包括冒起的新進政治組織)在選舉上能否奇兵突出,扭轉大局,將會是市民拭目以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