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19日星期四

林泉忠﹕身分認同民調的「科學性」與學術自由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高調批評港大有關身分認同的民調「不科學」、「不合邏輯」的言論所引發的爭議延燒至今,已形成兩大對立觀點及兩大陣營的正面交鋒。雙方都有社會精英呼應,也有媒體加持。「擁郝派」有駐港黨報護航,「反郝派」則有中立和「自由」媒體支持。前者有政協等「愛國人士」撰文撐腰,後者則有多名學者發聲助陣。

顯然,該爭議已不僅停留在民調方法,而已經上升到政治層面,是繼2004年的「愛國論」、「港獨論」後,又一場涉及「國民整合」的大爭論,該爭論本身也是「認同政治」在香港社會發展中的另一新個案。

並列「香港人」「中國人」並非「不科學」

這場跨年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兩方面。其一,港大民調是否「不科學」?其二,郝的言論是否「政治干預學術」?筆者曾主持過跨國的民意調查,也曾對香港、澳門、台灣以及沖繩社會的認同狀做過比較研究,提供一點拙見,供各界參考。

首先是港大民調中將「香港人」和「中國人」並列是否「不科學」、「不合邏輯」的問題。重點在於「中國人」這個概念所指涉的是否只是單純的國籍身分,如果是,顯然「不科學」、「不合邏輯」。然而,「中國人」不僅涵蓋國籍法下「中國公民」的客觀身分,還是一種歸屬意識,包含個人對自己在文化、民族、國家等多種認同層面上的主觀認知,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就曾經提出「文化中國人」以區隔「政治中國人」的概念。

另一方面,「香港人」這個概念也並不單純,除了地域概念的「香港居民」、法定概念的「香港永久居民」等客觀身分外,也包含對香港文化、制度、價值觀等主觀意識上的歸屬認知。無可否認,從本質上而言,後者不僅僅具有文化性,還部分含有政治性。換言之,「香港人」意識一方面與「中國人」意識有重疊的部分,同時也部分具有區隔「中國人」意識的功能。

香港社會長期存在多元的身分認同,在國家認同上也存在分歧是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統一的國家認同,是根據社會共同的經驗、集體記憶、統一市場、統一的貨幣、法律、政治、社會、教育制度而形成。香港不僅有150年英國殖民地的特殊經歷,回歸後又與大陸實行截然不同的政經與社會制度,客觀造成香港與大陸在國家認同上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現狀。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到文革結束的前30年中港兩地基本隔絕,「六四」後20多年來大陸又堅持拒絕民主改革,使部分香港民眾對「社會主義祖國」缺乏歸屬感,這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因此,在具有特殊歷史經歷和與大陸仍存在各種不同制度的香港社會進行身分認同民調時,其中一道問題將「香港人」和「中國人」並列以了解受訪者的個人認知,筆者以為並無不妥,而且有助於了解香港社會複雜的認同結構。當然如果加上「既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的選項,則更能反映客觀狀。

批評民調不宜「上綱上線」

即使撇開「香港人」意識中的政治性成分,同時將「中國人」限於其法定含義,將「香港人」與「中國人」並列,也有助於了解香港民眾的本土認同與國家認同之間的關係,類似的調查在其他國家屢見不鮮,在學術上不存在「不科學」的問題。

郝部長稱「香港已經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承認自己是香港人,理所當然就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了。香港人不是中國人,請問是哪國人?」,這是從香港現時的法定地位和香港居民的法定身分來理解,本身無可厚非。然而,如果用來評論學術單位的民調,並質疑其「政治目的」,則已經脫離了學術範圍,提升到「政治正確」與否的層面。

郝部長的言論發表後,《文匯報》和《大公報》連日來刊載多篇文章,不僅為郝部長辯護,炮火更直指港大民調總監鍾庭耀博士「居心叵測」,並對其個人進行人身攻擊。《文匯報》在13日發表兩篇署名文章,其中一篇題為〈請問鍾先生:你是哪國人?香港人是哪國人?〉,不僅質疑民調「荒謬及帶有誤導性」,更稱鍾庭耀的回應是「賊喊捉賊」、「利用學者身分,去進行有政治目的有預設立場的民調」。

另一篇是由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撰寫的〈鍾庭耀的民調透露赤裸裸的「港獨」意識〉,進一步將鍾博士的「政治目的」擴大到極具政治敏感性的「港獨」問題上,恍如文革中對文化界「牛鬼蛇神」展開「口誅筆伐」的重現。1965年當年上海《文匯報》發表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狠批《海瑞罷官》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也因此揭開了序幕。

這種質疑「政治目的」,並無限上綱的批判,不僅無助於在學術範圍,提高民調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政治上也容易產生反效果,20042月由新華社評論引發的「愛國論」爭議,以及同年5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所長朱育誠的言論而掀起的「港獨論」爭議,就是很好的例子。尤其是後者,本來在網上幾乎不存在的「港獨」議題,因朱所長的高調批評,反而引發社會的熱烈討論,半年內網上有關「港獨」內容的議論也一下子攀上到數萬之多。

應避免「政治干預學術」

在民主社會,學術單位進行身分認同的民調,無論內容是否涉及「國家統一」與「國民整合」的內容,都不會受到政治上的干預。筆者多年來在沖繩主持沖繩民眾身分認同的相關民調,也將「沖繩人」和「日本人」並列,不僅沒有受到來自日本政府與沖繩縣政府的干預,還得到校方、社會、輿論的肯定和重視。在台灣,即使是在政治立場上支持統一的「深藍」媒體《聯合報》多年來也做了多次相關的民調,同樣將「台灣人」和「中國人」並列,馬英九及其政府官員也從未批評台灣各機構所做的這類民調「不科學」,更不會質疑其「分裂國家」的「政治目的」。

香港存在複雜多元的身分認同,學者和學術單位關注現在的社會現象,是天職,不應受到「政治動機」方面的干擾。當然,港大民調公開結果,受到社會的關注乃至批評也屬正常現象。只是郝部長身分特殊,批評又涉及「政治正確」的內容,實應避嫌,以免造成「政治干預學術」的社會不安。

作者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傅爾布萊特學者、日本國立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