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梁恩榮、盧恩臨: 港人的公民身分競逐何去何從﹖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博士自1997年起每年最少進行兩次「市民的身分認同感」民意調查,一向以來都「相安無事」,但最近一次的調查受到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公開批評,指調查將港人的身分分為「香港人」、「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等8個選項,是「不科學」及「不合邏輯」的。筆者認為郝先生的批評並不合理。

公民身分可以從主觀和客觀的角度來理解。客觀角度是指以客觀準則決定一個人的公民身分,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地位」(legal status),舉例說,假若我們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則我們既是香港公民,亦是中國公民,而主觀角度就是指身分認同感 (identity)。

「法律地位」與「身分認同感」

從客觀角度來看,郝先生指香港人理所當然地是中國人是正確的,但是,很多時個人的主觀感受與客觀事實並不一致。鍾博士的民意調查是從主觀角度來分析 市民對不同身分的認同感,當然有機會出現與客觀事實不盡相同的情。這正是郝先生忽略之處。其實,深入了解港人抱持不同的身分認同的主觀原因,再對症下 藥,對於加深港人對「中國人」的認同有莫大裨益。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多元身分認同」並不罕見。一個人可同時屬於不同的政治群體,這些不同的身分認同可以是階級性的(hierarchical),甚至是互相競逐的(competing)。簡單來說香港公民的身分認同大致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公民;

第二種是一直都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公民,這些公民在外在壓力和經濟誘因下,仍然堅持香港人的身分,一旦面對強加的外來挑戰時,不但不會屈服,反而會作出反彈,他們所堅持的「香港人」身分會變得更加清晰和更具抵抗力;

第三種是認為自己擁有雙重身分(「香港的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的公民,他們大都採取了「分隔」的策略 (compartmentalize)來處理雙重身分所引致的張力,在經濟和文化方面會認同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傳統文化,但在政治方面則認同西方的政治文 化,重視自由、法治等價值。

香港回歸中國後,隨覑香港與中國在經濟等方面愈走愈近,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應該逐漸加深。但是,從鍾博士是次的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中國人」的身 分認同感跌至12年新低,這正正響起了警號,提醒中央政府反省對香港的管治策略。要提升港人的身分認同,應減少負面因素(Duckitt2003)和加 強正面因素(Huddy2003)。如上文所述,由於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公民一旦受到外來的壓力,不論是真正的壓力還是感知的威脅 (perceived threat),都會作出反彈,更加堅持自己的「香港人」身分。中央政府打壓言論和示威自由、企圖利用國民教育灌輸「愛國精神」等做法只會令認為自己是 「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的公民更加疏離和採取更強的「分隔」政策。從此角度來看,郝先生對鍾博士的研究加以批評打壓,只會弄巧反 拙,令港人反抗心更強。因此,中央政府應停止一切打壓維權人士等引起負面影響的行為。

受到外來壓力 更堅持「香港人」身分

此外,Huddy2003)指出若兩個群體能分享共同願景及共同參與實現願景,有助拉近距離及加強融合。在經濟的層面上,中國已成功躋身國際舞 台,若中央政府能更積極落實「一國兩制」,重視香港的特色,即是尊重法治、人權和自由等普世價值,並確認和珍惜香港在促進中國與國際價值接軌上的貢獻,相 信更有助於加深港人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

Duckitt, J. (2003). Prejudice and intergroup hostility. In D. Sears, L. Huddy, & R. Jervis (Eds.),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pp. 559-600).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ddy, L. (2003).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ohesion. In D.O. Sear, L. Huddy, & R. Jervis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pp.511-558). New York, Y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梁恩榮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盧恩臨是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