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

Amanda L.: 喬布斯:誠與信的質疑



近日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的傳奇一生,又掀起一陣熱議,緣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1991年為調查喬布斯的背景而秘密訪問其多名親友的報告被公 開。但其實這些檔案內容,和其中對喬布斯的一些爭議性評論,在去年10月出版的《喬布斯傳》(Steve Jobs: A Biography)一書中,已有提及。如FBI報告引述多名受訪者「質疑喬布斯的誠信,指他為達目的不惜扭曲事實」;《喬布斯傳》裏也有異曲同工的指 控,原文第42章透露喬布斯會傷害人,這些傷害不但不是無心的,而且是沒有必要的,他懂得估量人,透視他們的想法,摸到他們的心,然後任意誘騙作扭曲意 圖。

《喬布斯傳》的作者Walter Isaacson,曾是TIME主編,因撰寫名人傳記名聞遐邇,其作品包括《基辛格傳》(Kissinger: A Biography1992),《富蘭克林傳》(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2003),和《愛因斯坦傳》(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2007),愈寫可讀性愈高,往往能獨闢蹊徑,從細節描繪中重拼名人的真實面貌。Walter Isaacson能獲極度重視個人私隱的喬布斯授權編寫他的傳記,有其原委。

《喬布斯傳》在喬去世兩月後世界發行,頓時洛陽紙貴。這不是一 般的傳記,歌功頌德的常調不彈。站住不同的高度,Walter Isaacson以客觀冷靜的筆觸,根據喬布斯本人、其家人同事和其競爭對手的訪談,從多角度了解喬布斯,嘗試接近他的真實。如果傳奇一生天才神話等不是 此書的重點,那麼,還原喬布斯有血有肉的一面,《喬布斯傳》可說是綽綽有餘。

FBI的文件檔案,喬布斯被標籤為一個「自戀者」(a narcissist)。其實一般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經過自戀的階段。自戀在某一層面來說,代表一個人拒絕長大,像小孩子那樣,世界以他為中心,天 塌下來都好,強烈的自我意識(an enormous ego)不滅,獨善其身;如果其人為天才,自戀的傾向更為強烈,害怕被歸納為泛泛之輩(being generalized),或憂慮他的獨特的才華得不到認同,會被埋沒。種種焦慮的反射,導致他的行為在常人的眼中,被認為是怪異,不合常規。喬布斯給一 部分人的印象,就是如此。正如受FBI訪問的友人,都沒有否認喬布斯天生異才,他的能力獲所有受訪者一致推薦。

無盡的遺憾懺悔

《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是精神分析學家弗羅姆(Erich Fromm)的名作,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三十二種文字,仍然暢銷,歷久不衰。在書中弗羅姆指出,愛是唯一的成長之路,因為只有愛上別人,人才 會走出自戀的迷宮。喬布斯就在FBI對他進行調查的那一年,即1991年,和被他從此稱為是一個奇妙的女人(a wonderful woman--Laurene Powell結婚。有了愛,大家就不用奇怪,FBI報告提及的,喬布斯曾棄養他私生女,何以後來情況有所改善。《喬布斯傳》裏也有其他例子,說明他已經離 開自戀的迷宮,對自身作深切的反省,顧憐他人的感受。如他對養父母感到有悔,養父母鞠他育他,對他恩重如山,但他少年叛逆,傷他們的心;他又憶及他第一個 深愛的女人Tina Redse,和他心靈相通,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忠誠地守候他身旁,安撫他,鼓勵他,而他卻把她傷得最深最狠,想起他們的分離,他淚流滿面,無盡的遺憾懺 悔,盡在不言中。

喬布斯雖然有了他要的愛,但他的心一直不得平靜,沒有安穩,書中就常見其痛哭流涕;而他過往的言語,按常人的定義,也見傲 慢偏見。據說他自高中開始就非常迷戀東方的智慧,他的一生處處可見佛學和襌宗的影響,但Walter Isaacson不同意此論調,書中的一句「his Zen training NEVER quite produced him a Zen-like calm or inner serenity」,基本上否定了襌宗的哲學吻合喬布斯的行為心向。對學佛者來說,喬布斯奉行的刻苦生活方式,只是表象之一,內心的安樂,應該才是其修行 的真正目的。

每天都是最後一天

喬布斯認為,生命短促,因此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不須要將就存在別人的經驗感受 下;他也像是永遠活在死亡的陰影下,每天都是生命的最後一天,念記着不要做墳墓裏最富有的人。如此,與其說喬布斯受東方的智慧影響,不如說他根本就是一個 西方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實踐者。存在主義者對生命的看法,是一個人只有一次生命,死了,就完了,灰飛湮滅,所以出現了米蘭昆德 拉(Milan Kundera)的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因此,要活出有意義的生命,不枉這短短的人生一程,存在主義者說,人就得活出自我。


顯現真正的自己

何謂自我的人生?就是有膽量拒絕成為千千萬萬面目模糊的大眾一員,成為獨一無二的有自己鮮明個性的個體。就像生命的舞台上只剩下了他,聚光燈集中在他那一點,熱鬧吵雜的群眾只是一道模糊的背景。

存在主義者設定的這個景象,簡直是為後來者喬布斯度身訂造,他就是如此一個有自己鮮明個性的個體,他就是大眾的聚焦點,他的一言一行,有時並不合常規期望。 但他會介意嗎?他會曲就嗎?不會。喬布斯是領導者,他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接近成為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學說裏的「超人」(overman),即一個充分投入生命,把生命潛能完全實現出來的人。喬布斯說「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事業是喬布斯的生命,他熱愛他的事業,在他的領導之下,這世上出現了蘋果這片燦爛炫目的江山。

不隨俗流,他的「天才」和「超人」本 質,也表現在喬布斯對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嗤之以鼻的一面,他是領導者,不是追隨者。他會以居高臨下的姿勢,告訴群眾他們應該要什麼,反之不然。這就是實實在 在沒有成為千千萬萬面目模糊大眾一員的例子,是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之一,跟佛學的理論完全相違。佛家遇到此說,只會微微一笑,「郁郁黄花,無非般若;青青 翠竹,盡是法身」,欲進佛家門,得先去除「我執」之見。

喬布斯的時間都在自己的事業上,子女們少認識他,他希望《喬布斯傳》這本書,可成一 座橋樑,由此子女們通向他的心靈,認識他們真正的父親。《喬布斯傳》的報道不完全是正面,應該也是喬布斯的原意,希望顯現的是一個真正的自己。但就算 Walter Isaacson是書寫傳記的高手,他能全知還原物質的原貌嗎?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同樣的一個真理,在不同的時空 裏會被扭曲。如在FBI報告中質疑喬布斯的誠信的人,並沒有反對他任公職,因為他認為「誠信」對其公職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