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30日星期三

「責任重於榮耀,我依然係劉夢熊!」

有指即將公佈的新一屆政協委員名單之中,近日因大爆特首梁振英醜聞、早前又被廉政公署調查的劉夢熊榜上無名,劉對於傳媒的追訪,下午發聲明感謝市民關心。聲名全文如下:
劉夢熊感謝各界關心的聲明
「今日中午北京傳出消息指本人未能連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眾多傳媒皆來電詢問本人反應。茲表態如下:
本人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本著『為國建言,為民請命』以及『是其是,非其非』精神,將責任看得重於榮譽,以獨立思考、激濁揚清為己任,被中央電視台《奮鬥》節目稱為『最敢言的全國政協委員』。
這次因眾所周知原因在最後時刻未能連任,我以平常心對待,處之泰然。依然是劉夢熊!將一如既往堅持愛國立場,捍衛香港核心價值!
謝謝各位市民的關心、理解和支持!」
未能連任 認為與爆CY料有關

昨日《南華早報》頭版報道,劉夢熊有望續任政協委員,不過,正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常委會議的常委陳永棋卻透露,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名單中,未見現屆政協委員劉夢熊的名字。
劉夢熊今日較早前接受商台訪問時指,未能連任可能與早前向周刊「爆料」,批評梁振英有直接關係。他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會以平常心看待,又指政協的職位是責任重於榮耀,即使未能連任政協,仍會繼續愛國愛港。

壹週刊:劉夢熊手握兩炸彈


新一期《壹週刊》專訪爆大鑊的鐵杆梁粉劉夢熊。《壹週刊》在訪問中引述消息指,劉夢熊手上至少有兩個炸彈,會留在窮途末路候才會引爆。其一是梁振英身邊重臣的犯罪證據,報道指與資金流向有關,但未有言明重臣的身份。另一個炸彈是,梁曾對力撐他的媒體大亨的回報承諾。

不過,劉夢熊在訪問中說,自己為人厚道,不想傷害任何人,在記者追問下一概表示「無何奉告」。

事實上,連日來都有「消息人士」向報章及電視台爆料,還擊劉夢熊。明報在上周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劉夢熊向梁振英發出求救信不遂後爆料。「求救信」談及具體案情之外,更不止一次、明確而直接要求梁振英停止廉署調查,否則他便爆料反擊。

壹週刊稱,有關指控是基於劉夢熊在1月9日向梁振英發出的私人電郵,副本同一時間傳予廉政專員白韞六,劉翌日再發出書信。壹周刊獲得的電郵內容,只有數百 字,概括劉夢熊一些批評梁班子的言論,包括批評行會成員林奮強涉偷步賣樓風波,劉在電郵中申訴,公開批評政府第三天,便有人落毒手(派廉署行動),那是否 政治打壓報復?與明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有很大分別。

劉夢熊又在訪問中說,談到廉署調查背後另有文章,「這個不只我是這樣認為,我所有的朋友,都說是百分之三百是政治打壓,是一種報復。」劉在訪問中重申「你恩將仇報,令我想安居樂業都受到威脅,令我名聲上、政治上、經濟上都受到摧毀,我覺得我無理由不發出自己的吼聲。」

另外,蘋果及星島日報的記者發現,劉夢熊與中華發展前主席郭應泉在中環午膳。蘋果拍得午膳期間,郭應泉翻閱一份文件,部份內容是有關劉夢熊對梁振英施政報告的看法,未知是否劉夢熊致梁振英的信件:
如「對你施政大方向支持的同時,也對你面對港獨行不吭聲……作出批評」,又寫道:「而我在公開批評你若干施政缺失後兩天,就被廉署以『莫須有』罪名『拘捕』,在時機上不是太『巧合』了嗎?」(蘋果日報




東方明珠證實 劉夢熊等四高層受查


劉夢熊任職副主席的上市公司東方明珠石油(632),昨晚近11時發出通告,首次證實主席黃煜坤(別名黃坤)、副主席劉夢熊、執董兼公司祕書張國裕,以及一名行政經理等四人受廉署根據防止賄賂條例下指控的罪行而被調查,四人已保釋。

公司稱在1月10日獲悉四人被查,所有涉案人士已獲准保釋,據董事會所知,並沒有對他們提出任何檢控及沒有實施出境限制。公司又稱,無論是公司或其附屬公司,均不是調查對象。
東方明珠亦在此敏感時段,宣布收購及人事變動。東方明珠打算斥資500萬美元(即約3900萬港元)向一家私人公司Levant Energy,收購位於俄羅斯的石油及天然氣的資產。由於通告指出,有關資產具有顯著探明和概算石油儲量和淨現值不低於8.5億美元。

另外,東方明珠又委任兩名執行董事。包括英國石油商人穆罕默德‧阿賈光(Mohamad Ajami)為副主席兼執行董事,以及阿曼石油商人希拉爾‧阿爾布塞迪 (Mr.Hilal Al-Busaidi)為公司的執行董事。

不過,公司至今仍未交代何時復牌。

受傷駕院師傅 有望獲重新聘用



在深井遭私家車撞傷的前香港駕駛學院教車師傅馬偉雄,仍在瑪嘉烈醫院留醫,情況由危殆,轉為嚴重,被輾斷腳掌亦已被駁回。駕駛學院一批高層,上午到醫院探 望,並向家屬發放過萬元的恩恤金;院方又表示,願意重新聘用馬偉雄。不過,另一名被解僱的教車師傅何德明強調,不再接受復職,明日會入稟法院,控告公司無 理解僱。

根據商台報道,駕駛學院市務及傳訊主管宋偉樑表示,公司基於人情考慮,願意等馬偉雄康復後,重新聘用他,工作崗位視乎他的康復情況而定,若果他未完全復元,可以先安排文職工作。而另一名遭解僱的教車師傅,公司亦可讓他重回崗位。

事發在昨日下午,一架私家車在深慈街對開,失控撞欄,剷上行人路,撞倒在深井住所附近跑步的馬偉雄,令他右腳被撞斷。52歲的馬偉雄早前被駕駛學院解僱,一度發起絕食抗議行動。
另外,駕院行政總裁梁盈鈞今早接受商台節目訪問時,對意外表示震驚,昨日去探望馬時,他正接受手術,希望他盡快康復,公司亦願意提供協助:
「除咗一般的財務上可以幫下佢之外呢,我再睇下實際會唔會有其他家庭上的照顧呀,或者一啲工作上,諗一諗囉......暫時我哋都比較亂呀老實 講......(問:即係你哋會有恩恤金畀佢?)係係係係係。(問:復職係咪可以考慮之一?)呢個情況我可以話畀你聽,乜嘢都係可以考慮。」
對於能否成出承諾,梁稱要再看具體情況,但「唔排除作出呢個考慮」。

中國是網民監獄 新聞自由指數香港跌4位


無國界記者發佈《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3》,香港排名比上年跌4位至第58位,台灣、日本及南韓等其他亞洲國家亦有下跌,但仍高於香港。在179個國家及地區當中,中國排倒數第7位、即第173位,比去年微升一級;無國界記者的評語是中國"show no signs of improving"。
位列榜首的是冧莊三年的芬蘭,頭十位除紐西蘭外,全被歐洲國家包攬。
新聞自由排名全球首五位
1. 芬蘭(0)
2. 荷蘭(+1)
3. 挪威(-2)
4. 盧森堡(+2)
5. 安道拉(首次入榜)
亞洲國家/地區排名
47. 台灣(-2)
50. 南韓(-6)
53. 日本(-31)
58. 香港(-4)
149. 新加坡(-14)
151. 緬甸(+18)
173. 中國(+1)
178. 北韓(0)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考慮各國家/地區的媒體多樣性、媒體獨立程度、當地法律、媒體審查、媒體工作透明度及新聞設備等範疇,計算出每個國家、地區的新聞自由指數。
報告中指,中國內地的博客及網民在2012受到了越發嚴重的打壓。藏人將西藏的人權慘況公開予外國媒體後,往往會被拘禁、入罪;私營媒體及外國媒體不時被中宣部審查;當局更加強監控網絡,極速刪除所謂「敏感」的網上資料。中國是目前全世界在囚網民人數最多的國家。
無國界記者由2002年開始制定《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包括的國家由開始的139個增至現時的179個,但中國一直在倒數前十的位置。

而在往屆新聞自由狀況屬亞洲最佳的日本,其政府在福島核事故一事上諸多隱瞞,禁止當地傳媒及獨立記者報道任何與事件有關的資訊,有記者甚至被警方及司法部門恐嚇、騷擾,新聞自由度因而大跌31位。

香港新聞自由排名 十年大倒退 亞洲第一不再


無國界記者昨日發佈《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3》,香港的全球排名再次下跌,只能居第58位,落後於台灣、日本及南韓等亞洲國家。根據該組織網頁的資料,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那年,香港排第18位,比現在高40出位之多,原本是亞洲之冠,僅比十多個西方國家低。

反觀台灣,2002年排第35位;儘管近年媒體業面臨壟斷威脅,幸而現在還能苦苦支撐,今年排第47位。縱然排名稍有下跌,但其新聞自由指數排名,數年前已「爬頭」超前香港。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以新聞機構的獨立性、自我審查情況、透明度及被捕記者和遇害記者等數目作參考指標,以其獨特算式,量化出各地區的分數。分數愈低,就代 表該地區的新聞自由就愈被尊重,反之亦然。2002年,香港取得4.83分,台灣取得9分,略為落後。2013年,台灣則以23.82分,力壓香港的 26.16分。香港的大幅落後,不單是其地地區有進步,也因為自己大退步。

近年親中財團染指台灣傳媒,令寶島大鬧媒體壟斷風波。面對危機,台灣人負隅頑抗,保衛自由和權利,力保自由指數排名免被踢出50名之外。
同期,香港排名急跌,已被多個亞洲國家及地區拋離。事隔十年多,香港人珍視的新聞自由,可謂進入險境。

更多資料:《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3

吳克儉否認指傳媒挑起國教風波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留英香港學生趁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赴英出席世界教育論壇期間,示威抗議,質問他早前在港強推國民教育的問題,並披露吳在會上強調,「國民教育是因為不負責任 的報導和刊物,引起大眾的哄動和困惑而遭受擱置」,當局今晚回覆《主場新聞》查詢時強調,吳當日所指的「不負責任刊物」是指由民間出版、被批內容偏頗的 《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並非歸咎於傳媒,只是當時沒有點名說明所指的是《中國模式》手冊。

吳克儉的新聞秘書張志明抵港後回覆本網記者稱,吳克儉於本港時間1月28日出席一講座,並開放予台下出席者提問,有一名出席的學生質問吳,早前推行德育及 國民教育課是否北京意思,吳否認,並有提及「不負責任的刊物」,但強調所指刊物並非歸咎於傳媒,只是當時沒有指名道姓指出是《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 冊》。

當局回覆全文如下
● 對於有報導指稱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訪問倫敦期間發表言論,將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科的失敗歸咎於傳媒報導,教育局發言人嚴正澄清絕無其事,局長在訪問期間亦絕對没有作出任何批評傳媒報導的言論
● 局長在訪問期間出席世界教育論壇並發表專題演說,內容主要是推介香港的教育改革及政策,演說內容並無提及國民教育的推行。
● 此外,局長在一月二十八日應邀出席由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及香港工商協會安排的講座,簡介《施政報告》內容及香港教育的最新發展。出席講座期間,局長就多項教育議題回答提問,包括有關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是否來自北京意思等問題。局長回答時已清楚指出,在香港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與內地政府無關,期間不幸地出現不負責任、內容偏頗的刊物,因而在社會引起恐慌及憂慮。
● 局長在一月二十九日會見當地傳媒,期間亦在回答提問時再次闡釋上述內容。

奶粉荒事件簿

1月1日至22日
有關奶粉短缺的報道陸續出現,傳媒報道水貨客利誘老人代購、藥房托價綑綁銷售等情況。

1月23日
食衞局局長高永文與奶粉供應商、零售商進行第一次會議;會議結論包括供應商承諾增加供應,零售商則會恪守每人限購4罐措施,政府沒有其他新對策。
6份報章報道奶粉缺貨情況

1月24日︰「供應足」、「不排除推出嚴厲措施」
各媒體廣泛報道奶粉荒,報章共有18篇相關報道,更成為部分報章頭條,傳媒集中報道各區藥房的不正當銷售手法。
高永文稱,政府認為目前問題是個別地區短缺,暫不希望用行政手段管制,除非出現非常情況;呼籲零售商不要短視,只顧短期利益。
消委會公佈,2013年收到有關奶粉供應不足的投訴,短短20多日已有7宗,相當於去年全年15宗的一半。消委會另收到7宗有關奶粉被刻意抬價、濫收額外費用等不當銷售投訴。

1月25日︰「供應足」、「不排除推出嚴厲措施」
高永文與奶粉供應商、零售商第二次會議,消委會、保安局加入。會議結論包括︰供應商確保供貨、加強「媽咪會」服務;消費者可投訴個別不當銷售手法的零售商,供應商會限制或暫停供應奶粉予問題零售商,不排除執法。
高永文稱,政府的角色是協調供應商;只交代供應商的可行做法,政府一方沒有具體方法控制局面。
澳門政府宣佈實施「奶粉咭」制度,優先保障澳門居民,高永文回應︰港澳兩地市場及人口各有不同,現時本港的做法較適合本地情況。
美贊臣宣佈增加54萬罐供應。
美素佳兒宣佈增加至100萬罐供應。

1月26日︰「供應足」、「不排除推出嚴厲措施」
高永文稱,澳門的奶粉登記制太嚴厲;香港市場規模大,政府不適宜做中介,「買奶粉出示出世紙」做法擾民暫不考慮。

1月27日︰「供應足」、「不排除推出嚴厲措施」
有市民響應「香港自治運動」號召,參與「光復香港還我奶粉」運動,在旺角收集市民簽名及示威,部份示威者與水貨客發生衝突。
高永文指,奶粉供應充足,個別零售點因搶購暫時缺貨的現象很正常「個別零售點因不能存貨太多,如果真係有人去搶購,有一個短時間搶購後無貨,這一定會存在」高永文稱,不排除推出嚴厲措施,但是要平衡措施可能帶來的反效果,現時非討論措施的時候。

1月28日
時事評論員黃世澤文章《有法可阻截走私奶粉》見報,提議將奶粉列作儲備商品,一如食米;
傍晚,新民黨建議將奶粉列為儲備商品。

1月29日
行政長官梁振英主動向傳媒表示,對本港奶粉問題關注,政府會與內地合作,確保本地母親能購買奶粉。
是日行政會議開會,有討論奶粉短缺問題。

1月30日
高永文稱,當局正研究將嬰兒奶粉列作法定儲備食品,預計兩三日內會公佈新措施。

高永文:限奶粉出境措施 日內公佈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早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當局正研究將嬰兒奶粉列作法定儲備食品,預計兩三日內會公佈新措施。
我預計兩三日之內,有新嘅措施可以宣佈……我地要討論細節同操作,譬如我地真係限制某一啲貨品,我地要設一個限額;另外有一啲情況,係必須有合法嘅途徑畀佢運返出去,譬如港人出外旅行帶埋BB,咁你唔可以一刀切一見到奶粉一想出去就唔得。
香港電台片段
將奶粉列入《儲備商品條例》附表中,可禁止旅客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攜帶大量奶粉出境。
第一條可用的法律是《儲備商品條例》(香港法例二百九十六章)……只要在附屬法例《儲備商品(進出口及儲備存貨管制)規例》的附表中,加入嬰兒食品一項, 就可以禁止中國遊客未經批准攜帶大量奶粉出港的問題,並強制奶粉入口商的存貨量以滿足香港的需要。而修改《儲備商品(進出口及儲備存貨管制)規例》的附 表,只須刊登《憲報》,並提交立法會省覽即可。
黃世澤/有法可阻截走私奶粉
目前在《儲備商品條例》的附表中,只有「食米」一項儲備商品。

本地媽媽網上捐贈冷藏母乳


《蘋果日報》報道,近日有本地媽媽在網上留言,稱家中有太多冷藏了的母乳,免費提供給有需要人士。

28歲的Rebecca一年前誕下囝囝,一直以母乳餵哺,剩下的母乳則一包一包的冷藏在冰箱。現時她家的冰箱有70多包母乳,足夠初生嬰兒食3個月,她逐在網上留言,希望能夠幫到他人,但一直乏人問津。
自11月底留言至今,無人問津,Rebecca相信其他媽媽擔心人奶的衞生及安全問題,「我未生BB前都好介意用人哋嘅人奶」,但她強調,這些人奶原意是餵給自己的囝囝,所以儲存時很注重衞生。
由於母乳存量太多,她更曾將「剩奶」用來做spa沖涼,笑言:「皮膚都滑啲!」
Rebecca留言的facebook群祖,是Human Milk 4 Human Babies的香港專頁;Human Milk 4 Human Babies在世界各地都有專頁,香港專頁創立於2010年底,目前有153人,版面上見到多個香港媽媽留言稱有母乳提供,亦有打算來港旅遊的外國媽媽留 言稱可到港後提供母乳。Rebecca的留言在《蘋果日報》及《爽報》報道出街後,即有多人回覆稱需要母乳。

《蘋果日報》報道指,母乳捐贈在外國非常普遍,部份國家更會設立母乳庫,提供給早產或重病的嬰兒,母乳捐入庫前要驗菌,損贈者亦要身體健康才可捐贈。冷藏的母乳可存放三個月,需要時以熱水座溶,不可用煮食爐或微波爐加熱;嬰兒接受他人的母乳,不會有適應問題。
而另一本地facebook群組Oh Yes! IT’s FREE上,亦有本地素食媽媽Bella稱可提供人奶,但並非提供冷藏版,而要直接給BB餵哺。
她自己曾經試過不夠人奶餵哺兒子,當時想過向其他媽媽求援,所以深明奶水不足、或無法餵人奶的媽媽苦況;現時她母乳充裕,甚至曾把過多的人奶用來做肥皂。
她說,母乳是無價的,任何奶粉也比不上,故願意無條件送給有需要的BB,她更可提供個人健康資料,以及配合BB食奶時間等,但強調要「直接交收」,即現場餵哺。原來曾有港媽向她索取母乳,是為了用來滋潤BB皮膚。
Bella將於本週日,在馬寶寶社區農場與其他母乳媽媽舉行分享會,有興趣請查閱其facebook專頁

網民發起聯署 求奧巴馬關注港奶粉荒

美國白宮聯署網站截圖。
美國白宮聯署網站截圖。

有本港網民響應作家陳雲的號召,就香港「爆發嬰兒飢荒」向國際社會尋求人道援助。網民在美國白宮聯署網站We the People發起聯署要求奧巴馬政府回應事件,又擬定郵件,邀請其他網民發信至聯合國難民署。
中共縱容大陸走私客哄搶香港嬰兒奶粉,香港零售商對香港本地人實施銷售歧視,甚至禁售,香港特區政府視之為自由市場,袖手旁觀……各位香港媽咪,請集合簽名,陳述事實,去信聯合國或美國總統,尋求人道救援。這是淪陷區的人民,向國際社會求助。
(陳雲facebook發言)
截至現時為止,We the People上的聯署近300;該議題要在1個月內得到10萬人聯署,白官方會正式回應。不過,去美國求救,港人並不孤單,We the People網頁上,也有台灣民眾發起、要求美國介入本土的聯署,希望阻止台灣政府限制124cc電單車上高速公路


「敘利亞正在全世界眼前分崩離析」

聯合國特使Lakhdar Brahimi稱,敘利亞正「在全世界眼前分崩離析」,敦促聯合國安理會放下分歧,盡快採取行動終結敘利亞內戰。

敘利亞革命軍起義至今經已22個月,但政府軍仍大權在握,革命軍與政府軍的戰事兩年來從未停歇;根據聯合國統計,死亡人數已超過6萬人。

據BBC報道,聯合國暨阿拉伯國家聯盟特使Lakhdar Brahimi在安理會一次閉門會議上稱,近兩個月來的緩解工作未見寸進。Brahimi形容,敘利亞境外的恐怖狀況前所未見,悲劇無日無之,敘利亞正在全世界眼前分崩離析;只有國際社會、尤其是安理會介入,才能夠改變事態。
會後,Brahimi向傳媒表示︰「敘利亞地區的現況極差,我相信安理會絕不能再說『我們之間有分歧,所以等時機適合再談吧』。我認為他們應該馬上行動。」

Brahimi稱,安理會可循去年六月底通過的《日內瓦公報》,解決敘利亞問題;然而,在《日內瓦公報》訂明的框架下,現任總統阿薩德絕不可能加入臨時政 府。Brahimi指,雖然目前阿薩德尚有實權,但敘利亞政府的合法性已嚴重受損,這一事實無法挽回。敘政府最強盟友俄羅斯,則早已表明若兩方議和的前提 是阿薩德離任,兩方根本不可能議和。

逾70人被集體處決  棄屍郊外

2011年,俄羅斯及中國堅決不同意制裁敘國政府,安理會自此一直陷入僵局;其後,俄中兩國三次否決安理會譴責敘政府武力鎮壓示威者的議案。中國以「片面對敘利亞政府施壓」及「捍衛聯合國安理會的團結與權威,反對干預他國事務」等理由反對制裁敘利亞政府。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今日稱,中方希望國際社會以實際行動支持Brahimi特使的工作,促請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盡快「開啟政治對話,實施政治過渡」。

就在Brahimi於聯合國發言前幾小時,敘利亞北部Aleppo市一河畔發現了至少71具男性屍體,死者雙手被反綁,頭部有槍傷,懷疑是集體處決。革命軍及政府軍均不承認負責,互相指控對方是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