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

歐陽五﹕舌尖上的國家形象




近期,內地中央電視台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海內外迅速爆紅,隨之而來的是對這部片子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一方斥之為中國政府的外宣工具,另一方將其譽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範例。

筆者以為,兩種論調似都有偏頗之處。前者,固有誤讀之嫌,後者則屬人為拔高。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表示,他自己也沒有料到觀眾們對這部描寫美食的紀錄片會「過度詮釋,拔出很多高深的思想」。從拍攝之初的想法來看,攝製方也許只是想「帶覑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拍一部有文化、有品味的美食節目。無論央視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還是陳曉卿都承認,之前並未預料片子會如此火爆。

該片被安排於深夜檔播出,或許印證了上述說法。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部紀錄片在無意中勾起海外留學生的「饞蟲」後,在網絡上被迅速瘋傳,「牆內開花牆外香」,最終「出口轉內銷」。

此前,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論述過「泛政治化」對中國改革進程的負面影響,一檔美食節目被「政治化」,不論是譭是譽,都讓人啼笑皆非。不過,一部原本單純的美食紀錄片因何導致令人誤解的聯想,也確實值得反省。

當下,中國政府對自身的國際形象尤為在乎,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當中國隨經濟發展、國力提升而走向世界時,中國的「走出去」諸舉包括「文化走出去」卻被外界貼上對外侵略、對外殖民的標籤,這固然有意識形態不同、對中華文化包容性的不理解等因素,卻亦有政府的某些刻意為之招致逆反的緣故。

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之區別

中國政府近年來致力於對外傳播提升國家形象,以贏得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好感。中國國家形象片出現在CNNBBC等電視台、在美國紐約的時報廣場的熒幕高頻次播出,內地主流輿論對這些作為大加讚賞,而據當地回饋,實際收視率及傳播效果並不理想,因為這在西方人眼中還是徹頭徹尾的廣告和宣傳。

提升國家形象本無可厚非,但方式手段的運用卻有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之區別。若像有些評論硬將美食與「愛國、愛黨、愛政府」串在一起,則只會讓人反胃,更不會再想「抱覑熒幕舔」了。

據說,《舌尖上的中國》要拍第二季了。對此,內地網民有不同的願景:「期待第二季!如能拍《神秘的特供》(指中共高幹食品特供系統)、《化學的力量》(指有毒食品氾濫),更好!」

其實,早在《舌尖上的中國》火爆之初,就有人根據內地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畫出一幅「舌尖上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在垂涎於傳統美食的同時,內地民眾對食品安全已是杯弓蛇影,當三聚氰胺奶、早產奶層出不窮後,中國乳製品協會再說國產奶粉處於歷史最好期也無人相信,當致癌黃曲霉素被曝光後,遇上「牛奶摻尿」的傳聞,蒙牛再如何闢謠亦無濟於事。

誠然,舌尖上站覑國家形象,是否美味,並不取決於一兩部精品紀錄片,更應該靠大眾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