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1月14日星期三

黎廣德﹕背棄基層 挑動矛盾



過往政府推行新政,例必先進行「持份者影響評估」,分析政策對各群體利益的正反影響,但這些評估屬內部文件,公眾被蒙在鼓裏。因此,要客觀評價特首梁振英的《施政報告》,必須拋開表面冠冕堂皇的包裝,實行「還原工程」,直視各項政策對社會整體與不同組群的利害關係。

以此評價今年的施政報告,在民生層面最突出的結論是背棄基層市民利益,在政治層面是挑動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對獨立自主的本土意識,加深社會矛盾。

出售公屋 利官損民

梁振英對於經濟發展,除了強調背靠祖國和重複「基金治港」的論述外(包括新設立「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加碼注資「電影發展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海 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等) ,欠缺深刻反省,理念貧乏,相信大家見怪不怪。最可議的政策在於梁班子一直強調的房屋土地和扶貧安老新政。

房屋困局的核心是樓價與租金遠超市民的負擔能力,以至劏房戶在1年間急增三成,公屋輪候冊愈來愈長,新居屋「白表」申請超額約45倍。撇開超越梁氏2017年任期的空泛承諾,施政報告對此的回應只得一招:將正在興建的公屋出售給公屋居民及「綠表」人士,這是對症下藥嗎?

出售新公屋的政策有3項客觀效果:一、減少公屋供應,輪候時間更長;二、庫房加快資金回籠;三、「有幸」購買公屋的居民爬上所謂「置業階梯」,如果樓價持續 上升便有望紙上財富增加,代價是從租客變身「樓奴」。這種公屋一旦轉售便會成為私樓,令資助房屋的整體數量減少。正當社會需要更多資助房屋之際,這項政策 背道而馳,唯一「好處」是令政府已經腫脹的荷包更腫脹,而一旦樓市下調,這批新「樓奴」又會變成詛咒政府的「負資產戶」。

事實上,梁氏任內 能夠對症下藥的房屋政策起碼有兩類:其一是恢復2004年前的保障租客續租權條例(並非管制租金),以增加租客議價能力,藉此壓抑租金;其二是針對地產商 囤積托價(過去1年已落成而未售出的單位已從4000急升至5000),實施一手樓空置稅,以增加私樓供應。可惜施政報告對此隻字不提。

另 一項背棄基層的政策是拖「全民退保」後腿,把去年政府委託周永新教授研究民間方案之後設立「全民老年金」的建議,用拖之訣繼續諮詢。觀乎上屆政府預留 500億元作為自願醫保基金後一拖再拖的教訓,今次預留500億元亦是「圈錢不作為」的掩眼法,順便減低市民要求善用財政儲備的壓力。即使梁振英自去年推 行他自詡的德政「長者生活津貼」,至今仍有285,500名長者處於貧窮線下,即長者貧窮率為30.5%,高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平均率13.3%逾 倍。貧富兩極每况愈下,梁氏依然不為所動。

單挑《學苑》 其心叵測

可能梁振英以為今次施政報告最高明的一着是「單挑」香港大 學學生會《學苑》,指控學生為香港「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是「錯誤主張」。這種高姿態的政治表演,客觀效果是令年輕一代要求「梁振英下台」的民意轉化 成「香港民族命運自決」的訴求。梁氏可以藉此上綱上線,把反對他的民意曲解為要求港獨的陰謀,從而令中央政府非支持他續任以至連任不可。2015年香港危 機四伏,施政報告打響第一炮。

作者是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