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庸生
Christopher
Nolan在開拍前已備受矚目的新作《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講述約五十年後的地球,地面持續受沙塵暴所吹襲,農作物受枯萎病所襲而
失收,導致全球糧食短缺,人類倒退至回歸農業社會。人類正面對不能存續的危機,主角Cooper因此接受一項秘密的太空任務,往外太空尋找合適的星球讓人
類殖民。
震撼的視覺效果和音效也不及感情細膩的劇本吸引,再浩瀚的宇宙也不及捨己為人的精神更值得令人讚嘆。《星際啟示錄》的主題是人性如何影響及改變人類命運。
自私自利、不思進取的一代
在糧食短缺的危機下,時人推崇的職業是農夫,這種風氣使科技停滯不前。主角Cooper是時人的縮影,善於運用科技的他由出色的飛機駕
駛員,被迫倒退至擔當農夫。時人目光短淺,只看現在不看將來,只求當代人能夠保命,而漠視將來人類不能再存續的命運。糧食不足下,他們反對將金錢投放在太
空科技的研發上,主流的教科書更不承認阿波羅登月計劃。自私的時人只顧當代生計、漠視將來人類福祉,他們坐以待斃、眼白白看著「人類滅絕」成為不久將來的
事實。
目光遠大卻漠視「家園」的科學家
幸好,一群以Professor
Brand為首的科學家沒有放棄太空科技的研發,他們背著民眾秘密進行一個計劃:前往太空尋找適合人類殖民的星球。科學家們發現了土星附近出現一個由「不
明外力」(科學家們認為很可能是能夠感知「五維空間」的生物,有別於只能夠觀察「三維空間」的人類。)製造的蟲洞。以「切勿坐以待夜」作為座右銘的
Brand,以積極的態度應對「人類滅絕」的危機,他目光遠大,決定派遣十二名勇於冒險和犧牲的科學家們穿越該「不明外力」製造的蟲洞,遠赴一千光年外的
宇宙,尋找殖民星球,將冷藏後的受精卵帶到該星球繁殖,讓人類文明得以延續。這個偉大計劃為Brand稱作「Plan B」。
可惜,Brand偉大的「Plan
B」並不完美,因為這個計劃只看將來不看現在,Brand的目光只放在將來人類的存續,而漠視當時地球上的人類生死。按照Brand的計劃,人類將會在外
星繁殖,但地球上的人類將會滅絕,而主角Cooper的女兒的一代將會成為地球最後一代人。Brand放棄自己「家園」(地球)的思維,間接等同放棄
Cooper兒女的生死,因此不會被「愛家」的Cooper所認同。因此Brand捏造「Plan
A」,欺騙Cooper指其計劃能夠拯救所有地球上現有的人類包括其子女,藉以引誘他放棄家庭、放棄兒女,參加其太空探索計劃。
人性美好的一面:犧牲自己、成就大業的精神
正如前文提及,時人的自私將會敗了人類文明永久延續的可能,往外太空冒險的主角和科學家們則為了人類的永續而作出犧牲。Cooper犧牲了的是親人,他離
開家園,不知道兒女的生死、不知道與兒女重逢的一天會否來臨。與兒女相隔一千光年的距離、相隔不同的時空、甚至相隔於時間流動速度不同的世界,不能以相同
的速度一同老去、犧牲了陪伴兒女成長的機會。於別的星球遇上不過是數個小時的延誤,錯失的已經是地球的二十三年光陰。數小時前Cooper的女兒才是十多
歲的少女,誰不知數小時後出現眼前的女兒已經是與自己相同年紀的成年人,犧牲之大難怪輕易讓觀眾付出淚水。(當然Matthew
McConaughey的演技也是主要原因)。
在較早前出發探索的十多位科學家,他們要面對不同星球的極端環境,輕易便會賠上性命。然而有時候孤獨比性命的喪失更可怕……科學家們各自出發,出發前已有
一個「畢生再不能與任何人接觸」的心理準備、獨自身處在浩瀚宇宙中的孤寂、到達目的地星球時走進一個可能永遠不會有人為他打開的冷凍倉內……科學家們犧牲
自己的人生,為全人類的將來而進行太空探索。
正如在電影以外的科學家們,往往花畢生的光陰為人類科技作出貢獻,造福全人類,電影中黑人科學家獨自留守太空船予二十三年之久研究黑洞正是寫照。
人性醜惡的一面:為一己私欲、犧牲全人類的存續
無奈科學家也是人,自私亦是人類的本性,由Matt Damon飾演的Dr Mann是電影中的反面教材。
Mann雖然是最優秀的科學家,但只要是人類,也會有判斷錯誤的機會。Mann選擇了前往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貪生怕死的Mann為求保命,向
Cooper一行人捏指其身處的星球是人類殖民的希望,藉此引誘他們與其會合,然後冒著破壞「肩負著全人類存續希望」的太空船的風險,也要硬闖進這部太空
船中,以讓自己能隻身回到地球。Mann的謊言、自私的行為是要犧牲全人類存續的機會,以成全自己一人的生命,他顯然不介意將來人類不能再繁殖,也要讓自
己保住性命。求生是人類的本性,「求生」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但「求生」同樣能讓人性「自私」的一面推至極致。「Mann」一角的名字,說不定正是為了
象徵「人性」。
片中角色曾談到獅子捕殺羚羊的大自然生態,提出「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則是否殘忍、有否善惡之分的提問,呼應另一部經典太空電影《2001太空
漫遊》的主題。Mann與Cooper諷刺地在一千光年以外的星球,以人類最原始的方式 –
「徒手搏擊」實踐「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對於獅子為了求生而捕殺羚羊的事例,我們不會界定這個大自然生態是善是惡,但我們卻會以道德標準去判斷人
與人間的謀殺行為,人禽有別,人之所以與眾不同基於人均有一定程度的「惻隱之心」,人理應不忍殺人。雖然Mann向Cooper下毒手後亦不欲看見
Cooper受苦,流露了他有不忍心的一面,但Mann終究是因為「求生」的一己私欲而選擇主動殺害他人、甚至要犧牲全人類的福祉。
諷刺地,身為機械人的Tars實踐了人類的捨己為人的偉大精神,比Mann來得更能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Tars理解自己被製造出來的目的,擁有自由意志
的「它」不懼怕「長眠」,心甘情願地為全人類收集黑洞數據而犧牲,不像《2001太空漫遊》中同樣有自由意志的機械人「HAL
9000」般自私,會因為害怕被人類關機而主動殺人。連機械人也不如的Mann,展示了人性醜惡的一面如何能夠摧毀人類的未來。
從「謊言」探討人性的善惡
電影中角色多次談及「完全坦白不適合人類間的交流」以及「坦白度90%」之說,說謊、欺瞞的而且確是出現於人類的常見行為。「謊言」是此電影探討人性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正如人性一樣,謊言亦有善惡之分。Brand為了讓全人類得以存續而欺騙Cooper參與其太空探索;Cooper為了讓Amelia能夠從黑洞的引力逃
脫以繼續實現人類的殖民計劃而瞞騙自己打算犧牲的計劃;Mann為了自己能夠保命而誘騙Cooper等人前赴其不能讓人類移居星球。分析這幾個足以改變人
類命運的謊言的動機,Brand和Cooper為全人類福祉所說的謊言便是人性「善」的反映,Mann為了成全自己而賠上人類文明延續的謊言便揭示了人性
「惡」的一面。
一個善意的謊言,可成就人類文明的延續;同時間一個惡意的謊言,即可令「人類」永遠在宇宙消失。
「愛」促使人類實踐犧牲精神
人性有美好一面、同樣有醜惡的一面;有些人願意為他人犧牲、有些人反而為一己私欲而要犧牲別人。那麼人願意犧牲自己與否的關鍵又是什麼 ?
電影中Brand臨終前曾解釋,人可以為親人或身邊所愛的人作出犧牲,卻難以為那些沒有血緣關係、沒有感情、素未謀面的所謂「全人類」而犧牲自己畢生的光
陰和性命。電影中部份的科學家包括Brand本人,他們愛的是「全人類」、他們重視人類能否存續、重視全人類未來的福祉,因此他們擁有犧牲自己成全「全人
類」的精神。
記得Brand首次邀請Cooper參與任務時,Cooper的第一反應是指出自己有兒女,Cooper理所當然地不肯為「全人類」而犧牲、與親人分離。
Brand了解這個人性的不足之處,因此才以「Plan
A」的謊言,令Cooper以為任務能夠拯救他所愛的人,因此才願意作出犧牲,Brand實質上利用Cooper對兒女的愛。
電影的末段,當Cooper與Amelia的太空船飛越黑洞旁的視界時,Cooper本可以與Amelia一同逃過黑洞的引力,保住性命,但Cooper
毅然解除太空船中自己身處的部份,獨自冒死闖進黑洞裡的奇點。由於早前從黑人科學家口中提及奇點與時間穿梭的關係,因此Cooper此舉出於對親人的愛,
希望冒險一試,試圖憑藉時間穿梭與沒有機會再相見的女兒重逢。更重要的是,Cooper這個犧牲性命之舉亦是希望減低太空船的重量,確保「肩負著全人類存
續重責」的Amelia能夠成功逃過黑洞的引力,順利抵達目的地星球以實踐人類的殖民。Cooper的驚人犧牲全出於對親人以至對
「全人類」的愛。
「愛」能帶領人類作出正確的選擇?
有趣的事,這部標榜以紮實的科學理論作根據的電影中,有兩個關鍵的情節以一般人認為無從解釋的「愛」作為推動。
首先,當Cooper等人遇上「在星球A和B之中選擇較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一方」的「二擇一」局面時,Cooper與黑人科學家基於「星球A是由成就較
高的科學家Mann所挑選」的理由而作出的「理性」選擇;而Amelia則基於「星球B是由她所愛的科學家所挑選」的原因而作出的「感性」選擇。
Cooper直斥Amelia被「愛情沖昏頭腦」之時,Amelia嘗試以科學解釋愛情。Amelia首先以「人會對十年沒有見、甚至死去的人產生愛情」
作證,從而指出「愛情並非只有推動人類繁殖的作用」,然後嘗試以「愛情是人類的天性,而人類的天性是有助人類生存、促使人作出正確的選擇」之說得出「愛情
能讓人作出正確的選擇」的結論,從而向Cooper解釋自己的選擇並非是單純地出於「感性」。姑勿論Amelia這個看似是「狡辯」的解釋是否成立,電影
的結尾中Amelia在其選擇的星球B中成功建立殖民基地,其憑著愛情作依據的選擇是正確的。
此外,當Cooper困在「五維空間」的時候,關鍵的情節是Cooper必須揀選出一個物件,透過重力於該物件上打摩斯密碼,從而將Tars從黑洞分析到
的數據傳遞給地球的女兒。Cooper靈機一觸地選擇了他們父女共同擁有的手錶,當機械人Tars問到為何Cooper肯定其女兒還會留意著該手錶
時,Cooper竟然「非理性地」指父女之間的「愛」讓他的直覺感覺到他的女兒必定會留意其手錶。結果其女兒果然留意到手錶的摩斯密碼,接收黑洞的數據,
擴闊了人類對重力的認知,並得以營救地球上的人,「愛」再一次在這影片中引領人作出正確的選擇。
當然,「愛」不一定能帶領人類作出正確的選擇,但無可否認的是,「愛」給予影片中的兩位主角非常重要的「信心」和「推動力」。Nolan從這部電影表揚人性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 – 「愛」的重要性。
人類命運人類救
電影末段中,闖進黑洞的Cooper進入了跨越時間軸線的「五維空間」,將NASA總部的地點告知過去的自己、另外將黑洞數據傳送給其女兒,其女兒則憑這些數據讓原本只能觀察「三維空間」的人類能夠掌握跨越時間軸線的「五維空間」(對於「五維空間」的定義詳見:http://www.twwiki.com/wiki/維空間),從而使將來的人能夠返回過去製造蟲洞。電影初段中,過去的Cooper便憑將來的自己所傳送的訊息而走進NASA的總部,展開太空探索之旅,然後通過將來的人所製造的蟲洞,到達一千光年以外的太空,最後又闖進黑洞……
「將來」改變「現在」,使「現在」步向「將來」……這個循環不息的時空穿梭理論是多次在科幻小說被運用的「命定悖論」(Predestination Paradox)(http://zh.wikipedia.org/wiki/命
定悖論)。這個理論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Cooper並非依靠「不明外力」得知NASA總部地點、科學家們亦非依靠由「不明外力」製造的黑洞進行探索,而
是靠將來的人、靠人類本身,最後得以實行是次成功拯救人類的太空探索。Nolan表達的是人類應該「靠自己」,人類的命運應由人類自己決定。當人類將來倘
若面對危機時,不要奢望得到一些沒有科學根據、未經證實的不論是神明、鬼神還是外太空生物等「不明外力」幫助以求得救,要靠人類自己積極發展科技去解決問
題,「切勿坐以待夜」,人類命運人類救。
Cooper憑著不論對親人、以至對全人類的「愛」,不惜犧牲性命也要闖進黑洞。
Cooper不單成功將黑洞數據傳送給女兒,讓女兒實現了「Plan A」: 拯救當時在地球上的人類;同時成全Amelia逃過黑洞的引力,最後讓她成功到達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實現了「Plan B」: 讓將來人類能夠繼續繁殖。
震撼心靈的世紀傑作
離開戲院,回想電影的第一個畫面已經讓筆者感到驚奇。
意想不到畫面顯示片名「Interstellar」,片名背後的場景卻是一個房間中的書架,而非震懾的宇宙景像。Cooper與女兒道別後,於女兒的房間
作起點出發,遠赴一千光年以外的太空,闖進終點的黑洞,最終竟然回到女兒的房間 –
太空探索的起點。一切由這書架開始、最後一切也從這書架解決。起點即是終點,終點原來一直近在咫尺。告別女兒展開太空探索,想不到在太空探索的終點站等待
著他的,是回到房間與女兒「隔世」的重逢。
回想這個別出心裁的opening,實在萬分感觸。
電影中兩位重要的父親角色:只重視將來人類福祉、放棄家鄉地球的死活、目光只放在外面世界的Brand不能在女兒陪伴之下去世;而Cooper在完成拯救全人類的任務後,最終也能趕及「回家」,在女兒臨終前親身與她道別。
Nolan眼光遠大,憑這部以太空探索作為背景的電影以探討人性,透過Cooper這位人類的典範,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如何能夠為人類的命運帶來正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