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程翔: 中央將加強對香港「一國化」



“後佔中”時期的京港關係蠡測(上)

“佔中”(及從中衍化出來的“雨傘運動”)雖然仍然未有了期,但已經可以預期,經此一役,中央和香港特區的關係就出現一些深刻的、不利於雙方發展的變化,一是:北京將會更強勢地對香港實行“一國化”;二是:香港的本土意識將孕育更嚴重的分離主義。本文先集中談前者。

 “一國兩制”本身就包含了很深刻的矛盾,這些矛盾甚至是對立的、不可調和的,它們主要體現在意識形態、政治、與法律制度上。過去,雙方潛在的矛盾,還沒有爆發出來,所以大家還可以勉強相處。這次“佔中”把雙方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集中爆發出來。因此,中央作為矛盾中強勢的一方,很自然地會把它的那一套強加給香港。

我們不妨看看在“一國兩制”的架構下中央和香港特區互相不同的側重點。為說明問題,這些不同側重點可以表列如下:

中央和香港對“一國兩制”的不同側重點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在政治領域,中央是強調一國的,兩制只適用於經濟領域。不知道讀者有沒有注意到,每當中共談到兩制時,它總是說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從來沒有說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可見得,它的兩制,只適用於經濟領域。經濟領域實行兩制,它是歡迎的。為什麼?因為經濟 上兩制,對中央有好處,它可以在社會主義制度之外多一個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供它靈活使用(例如即將試行的滬港通),使它盡得兩制的好處和方便。但一涉 及政治問題,它就總強調一國、強調國情、強調不照搬外國制度。

但是,從香港的角度看,香港樂意見到在經濟領域實行一國,因為這樣將大大擴充香港的市場。但卻不願意在政治領域實行一國化,因為這會危及我們非常珍惜的自由和法治。所以我們極力希望政治上嚴格保持兩制化。

 “一國兩制的實踐,在經濟領域成績斐然,這是因為中央願意接受一個有別於己的異體(即接受兩制),而香港願意接受一個大大擴充的市場(即接受一國),雙方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這方面的矛盾不大。

但是在政治領域,一國兩制的實踐就乏善可陳。回歸十七年來,頻頻發生危機。關鍵原因就是香港不願意接受大陸式的統治(很多市民根本就是為逃避大 陸式統治而避秦南逃的),但是,中央偏偏要在政治問題上有意無意間,或者自覺不自覺間把它的意識形態和政治主張伸延到香港來,造成大陸一制對香港一制的事 實上的侵略。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雙方的嚴重衝突。以這次佔中為例,它就是要把社會主義式的選舉制度強加給香港,才導致這次嚴重對抗事件。

十七年來,中央老是覺得1997年的回歸只是法理上的回歸,不是政權的回歸,更不是人心的回歸,所以先後在2007年提出要在香港推動國民教育(以 強化香港人的國民意識),以及在2008年提出建立第二支管治隊伍(以奪取回管治權)。正是這種心態,令它經常要把內地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一些做法引入 香港。這在客觀上就造成是以大陸的一制侵略香港的另一制。為抗衡這種制度的侵略,香港人被迫奮起喊出捍衛我城這句口號,終於導致這場雨傘運

進入後佔中時期,筆者相信中央將會在香港更全面地、更強悍地、更剛烈地在香港落實一國的原則。這可以從最近一系列事件看得出來:例如:

-          田北俊被撤政協委員職務,
-          本地富豪遭中共公開點名,
-          面對數十萬市民參與的雨傘運動,決定不妥協的方針,
-          人大常委的831決議根本完全不考慮香港人意見(哪怕是自己嫡系部隊如民建聯和工聯會的方案都排拒在外),
-          強勢支持一個在香港毫無民望、毫無本土支持力的特首,
-          強勢打壓不同政見(例如李飛坦言:831決議就是要排除泛民參選、就是要去到盡
-          橫蠻不講道理(例如明明《基本法》沒有愛國愛港四字,李飛竟然可以說是字裏行間有、當被要求界定愛國愛港定義時,李飛竟然說:盡在不言中,這些答案反映出中央的態度根本就是老子我說了算的態度)。

所以,佔中之後,中共可能在政治上重整香港,趁勢奪回香港的治權,實現所謂的第二次回歸,以補第一次回歸(法理回歸、治權未回歸)的缺陷
事實上,這是有跡可尋的,大家只要細心比較一下白皮書和《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就不難看出:




從上表可以看出,《白皮書》已經悄悄奪走我們的行政管理權了。這就是為第二次回歸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