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信報社評:全球失業惡化 青壯人口最傷



昨天國際勞動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勞工團體發起遊行,爭取勞工權益;沉寂多時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亦重整旗鼓舉行示威,抗議貧富兩極化。很明顯,工作權利也是人權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世界經濟前景灰暗形勢下,全球就業市場今明兩年都持續萎縮,出現趨勢性下降。

據 國際勞工組織(ILO)估計,全球失業人數今年將逾二億人。在勞動節前夕,ILO相繼發表了《全球就業展望報告》和《二○一二世界工作報告》。綜合兩份報 告的資料反映,二○○八年金融危機迄今,全球共損失了約五千萬個就業崗位,預期今明兩年全球失業率為百分之六點一及百分之六點二。據《就業展望》,到二○ 一六年,失業率都不會明顯下降,當中年青人受害最大。

看深一層,全球勞工市場當前有一個「共通特色」,就是年輕人失業現象不斷惡化。據報告資料,在發達國家,年齡介乎二十五至四十九歲青壯年勞動力,四成已失業逾一年,在可見未來,困境不易改善。在非洲和中東,青年人口失業率居高難下,長期賦閒,加劇社會動盪風險。

很明顯,高失業現象成為不斷衝擊社會秩序的內源破壞力量,因而維繫就業已成為各國政府鞏固權力基礎,實行有效管治的最重要政策目標。

ILO警告,由於目前歐洲多國實行財政緊縮,不斷強化全球就業危機。照目前全球經濟成長速度判斷,今明兩年都不足以減少目前的「就業赤字」,也難以對新進就業市場的八千多萬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

可以說,如何確保勞動力的「工作權利」,成為尖銳的社會難題,當中尤以改善年輕人就業機會問題更為突出。在歐洲國家中,西班牙的青年失業率攀至百分之五十五,使社會潛伏巨大動盪風險。

據報告資料,德國和奧地利是少數從二○○七年起,一直保持就業率上升的國家。細看德國的就業人口結構,年青人失業率長期性低於百分之十,是全球少數可以有效解決青年就業問題的國家。

該 國成功關鍵,很大程度取決於實行獨特的教育「雙軌制度」,無論是職業學校、技術學院以至科技大學,都鼓勵學生參與在學職業訓練,令年青勞動力日後進入就業 市場的障礙能夠「極少化」。據德國勞工研究學院(IZA)去年四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證實在經濟大衰退中,十六至二十四歲人口組別的失業速度,遠快於經 濟下滑速度(見Young People and the Great Recession, IZA Discussion Paper No.5674)。可以說,國際勞工組織發表的報告,下調全球就業前景展望,並強調青壯人口組別受害最大,並未令人訝異。

由於歐洲多國如今 財政緊縮變本加厲,令全球就業危機加深。在此不利趨勢下,香港目前興旺的就業市場也不宜過於樂觀。今年一月至三月,失業率雖維持在百分之三點四低水平,但 年輕人口就業改善緩慢,十五至十九歲失業率徘徊在雙位數水平多年,迄今仍難以回落,問題其實也與人才培育的教育制度相關。德國通過教育「雙軌制」創造年青 人就業機會,無疑是其中一種應對的政策選擇。

昨天本地勞工團體遊行,爭取工人權益,但監察政府的商業經濟政策,以確保就業機會不受損害,維護「工作權利」顯然更為根本。展望未來幾個月,年青畢業學生將集體投入勞工市場,青壯人口的就業壓力勢必加大。

如今本港同樣面對青年高失業率的市場結構剛性,在全球就業環境惡化、外圍失業加劇的趨勢下,香港要「居安思危」,平衡勞資關係,改善青年就業機會,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恆久正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