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周四(十五 日),瑞士央行「事前不張揚」宣布取消二○一一年九月起實行的瑞士法郎兌歐羅上限(瑞郎不可升逾一點二歐羅),等於中止瑞郎與歐羅滙率的非正式聯繫機制,
當年在二○○八年華爾街金融風暴餘波未了的情形下,瑞士央行定下瑞郎兌歐羅上限,目的在防止其貨幣滙價無止境上升,這是自保的做法,無可厚非,卻令瑞士因
此成為歐洲貨幣聯盟的「附屬會員」。
這些年來,瑞郎與歐羅可說相安無事,可是,當去周初歐洲央行(ECB)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布本周四其理事會將討論會否以印鈔票購債券的量化寬鬆(QE),即為防範通貨收縮出現不得不師美國聯儲局的故智,此前受此傳言困擾而持續 「下行」至創下歐羅面世九年來新低的滙價,「新低不是最低」,那即是說,如果對這種做法大有保留的德國因形勢所迫而於周四投贊成票,歐羅滙價可能進一步下 挫。
瑞士央行突如其來(甚至沒有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報)與歐羅脫離關係,令其滙價對歐羅等貨幣大幅冒升(兌歐羅一度升近四成),本報讀者應當充分了解 這種波幅對經濟和投資界的深廣影響。顯而易見,瑞士出口業及旅遊業必然大受衝擊,其嚴重性會慢慢從統計數據上顯現;對「押錯寶」沽空瑞郎的貨幣對沖者(市 場還有這種人嗎?)和外滙炒家,則有即時效應,正如去周五本報的相關新聞報道指出:「造淡瑞郎的炒家及對沖基金被殺個片甲不留,超過三十五億美元瑞郎短倉 隨時化為烏有。」眾所周知,滙價炒家均是以刀仔鋸大樹,做很高成數的「孖展」(按揭保證金),瑞郎這種波幅,看錯市者全軍盡墨,理當如此。這幾天來,澳 洲、紐西蘭和英國,已有炒家和對沖基金「陷入危機」,向來以內幕消息靈通兼分析獨到的投資顧問,去周末向客戶「通風報訊」,指有英國跨國銀行可能替大客戶 投機瑞郎失手而有麻煩……
一向以來,中央銀行政策從決議到落實,都有一段不短的醞釀期。這一來展示央行為總體經濟服務不得不公平、謹慎,三思而行;一來則可讓市場有心理準 備,不致因貨幣政策轉變導致市場翻江倒海而有損失。瑞央去周事先不動聲色宣布與歐羅「脫鈎」(其副行長尚於數天前表示對此措施有信心),令不少論者指出這 是預示日後各國央行會學瑞央採取「果斷行動」,即央行在毫無徵兆下定下新政策,將成「新常態」。換句話說,各國央行日後將有更多「出其不意」的動作,令市 場人士提心吊膽而市場波動愈甚。
瑞央這樣做,當然有其「苦衷」,此為兌歐羅「封頂」之策若持續,等於為免瑞郎「破頂」,它只有不斷以外滙儲備吸購歐羅,面對歐洲央行有意大印鈔票令 其滙價進一步被看淡的前景,瑞央改用不必無限量購進「隨印隨有」的歐羅的新策略,是「對人民負責」的舉措。值得注意的是,保守的瑞士民意對為瑞郎不致「破 頂」而不斷拋售外滙吸納歐羅的做法,早已非常不滿,以在當前歐洲經濟徘徊在通縮懸崖邊沿的情勢下,歐羅滙價跌易升難而歐羅債券特別是若干財困國如希臘、西 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的,均岌岌可危,拋瑞郎及外儲購進以歐羅定價的投資產品,絕對是愚行;不少人主張應以為防止瑞郎「破頂」而吸進的歐羅購買黃金,然 而,此雖是「保本」的上策,卻肯定會令歐洲以至國際金融市場「陷入一片火海」,因此瑞央不敢犯「眾怒」。那即是說,由於歐盟經濟狀況太差,瑞央放棄與歐羅 「掛鈎」,是比較「王道」的策略。
二、今年的投資環境,真是風險重 重、風聲鶴唳。筆者的提議是保住現金,然後在選擇持有或投資不同貨幣合約上找尋「賺滙價」的機會(滙價有升有跌是常態)。有「實力」(持有現金且無負債) 的人,千萬不可受低息(由於通脹率似有若無,實質息率其實不低)的誘惑而借貸入市;守住本金,以之作為轉換貨幣賺取滙價的張本;這樣做當然不能保證賺錢 (長歐羅短瑞郎者皆有沒頂之禍),卻有獲利的機會,即使虧損,亦在能力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筆者近來多次申述「世上有難事,賺錢最艱難」,便是有感於要在頂 級精英雲集的投資市場有所得着,是天下之大難事。美國橡樹資本管理公司主席馬克思(H. Marks)常說,與大眾「共同奮鬥」(朝一個目標前進,比如購進黃金或股票),肯定不能「跑贏大市」;換句話說,隨波逐流(亦即盲目從眾的「羊群效 應」)在投資市場上太危險;逆投資群眾而行的所謂「相反論者」(contrarian;筆者第一次評介這種「理論」在一九七七年三/四月《信報月刊》創刊 號的《「相反理論」是可行的投資方法嗎?》〔收《投資族譜》〕。時間過得太快了)又如何?這種「理論」,說白了,不外是「不按牌理出牌」 (unconventional investing)而已。不過,不管用什麼方法入市,成功與否的決定要素是對「時機」的拿捏!
上述這數百字,是有感而寫。不必諱言,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看好今年美元滙價,是大多數投資者的共識,但投資顧問公司Aksia今年一月十日對一百八十七 個對沖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認為美元是今年最佳投資貨幣者達百分之八十六!「從眾」是否高明的投資決策?筆者無言以對。
對於美股,看好今年走勢者亦大有人在,而他們的理由十分充分,比如歐洲大亂(經濟頹疲,政治因俄羅斯與烏克蘭交惡而不安),大量資金流進美國市場 「避險」(事實確是如此,這是美國國債孳息大跌的底因),二○○八年至今聯儲局已向金融市場注入四萬億元(美元.下同),現在開始見「成效」……加上諸如 油價下挫幅度過半,僅「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假設一加侖汽油價從五元跌至三元,這一派經濟學家認為消費者會把省下的二元用作其他消費)便足以刺激經濟向上;但堅信通縮必至的經濟學 家,則以為有「遲買物價愈低」的心理預期,消費者不一定會把「剩餘」入市;況且油價大跌令不少高成本的油田停產或中止鑽探,來自這方面的消極影響不得不加 以考慮。毫無疑問,這對經濟發展是負面訊息。
在這種情形下,美股升勢便可能「中斷」。一位投資專家(T. Gundlach)去周提醒客戶,從一八七一年迄今,美股從未持續上升七年,如果今年再上揚(指標準普爾)便是第七年,他因此對「今年再升」的看法大有保 留;去周在《巴隆氏周刊》研討會上,一位在業界享大名的投資高手(瑞士對沖基金經理F. Zulauf),則指出過去三年半,美股一路上升,期間從未出現過跌百分之十的調整,那意味投資者過分樂觀,他因此認為此種不尋常現象令大跌可能性大 增……
這些年來,瑞郎與歐羅可說相安無事,可是,當去周初歐洲央行(ECB)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布本周四其理事會將討論會否以印鈔票購債券的量化寬鬆(QE),即為防範通貨收縮出現不得不師美國聯儲局的故智,此前受此傳言困擾而持續 「下行」至創下歐羅面世九年來新低的滙價,「新低不是最低」,那即是說,如果對這種做法大有保留的德國因形勢所迫而於周四投贊成票,歐羅滙價可能進一步下 挫。
瑞士央行突如其來(甚至沒有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報)與歐羅脫離關係,令其滙價對歐羅等貨幣大幅冒升(兌歐羅一度升近四成),本報讀者應當充分了解 這種波幅對經濟和投資界的深廣影響。顯而易見,瑞士出口業及旅遊業必然大受衝擊,其嚴重性會慢慢從統計數據上顯現;對「押錯寶」沽空瑞郎的貨幣對沖者(市 場還有這種人嗎?)和外滙炒家,則有即時效應,正如去周五本報的相關新聞報道指出:「造淡瑞郎的炒家及對沖基金被殺個片甲不留,超過三十五億美元瑞郎短倉 隨時化為烏有。」眾所周知,滙價炒家均是以刀仔鋸大樹,做很高成數的「孖展」(按揭保證金),瑞郎這種波幅,看錯市者全軍盡墨,理當如此。這幾天來,澳 洲、紐西蘭和英國,已有炒家和對沖基金「陷入危機」,向來以內幕消息靈通兼分析獨到的投資顧問,去周末向客戶「通風報訊」,指有英國跨國銀行可能替大客戶 投機瑞郎失手而有麻煩……
一向以來,中央銀行政策從決議到落實,都有一段不短的醞釀期。這一來展示央行為總體經濟服務不得不公平、謹慎,三思而行;一來則可讓市場有心理準 備,不致因貨幣政策轉變導致市場翻江倒海而有損失。瑞央去周事先不動聲色宣布與歐羅「脫鈎」(其副行長尚於數天前表示對此措施有信心),令不少論者指出這 是預示日後各國央行會學瑞央採取「果斷行動」,即央行在毫無徵兆下定下新政策,將成「新常態」。換句話說,各國央行日後將有更多「出其不意」的動作,令市 場人士提心吊膽而市場波動愈甚。
瑞央這樣做,當然有其「苦衷」,此為兌歐羅「封頂」之策若持續,等於為免瑞郎「破頂」,它只有不斷以外滙儲備吸購歐羅,面對歐洲央行有意大印鈔票令 其滙價進一步被看淡的前景,瑞央改用不必無限量購進「隨印隨有」的歐羅的新策略,是「對人民負責」的舉措。值得注意的是,保守的瑞士民意對為瑞郎不致「破 頂」而不斷拋售外滙吸納歐羅的做法,早已非常不滿,以在當前歐洲經濟徘徊在通縮懸崖邊沿的情勢下,歐羅滙價跌易升難而歐羅債券特別是若干財困國如希臘、西 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的,均岌岌可危,拋瑞郎及外儲購進以歐羅定價的投資產品,絕對是愚行;不少人主張應以為防止瑞郎「破頂」而吸進的歐羅購買黃金,然 而,此雖是「保本」的上策,卻肯定會令歐洲以至國際金融市場「陷入一片火海」,因此瑞央不敢犯「眾怒」。那即是說,由於歐盟經濟狀況太差,瑞央放棄與歐羅 「掛鈎」,是比較「王道」的策略。
二、今年的投資環境,真是風險重 重、風聲鶴唳。筆者的提議是保住現金,然後在選擇持有或投資不同貨幣合約上找尋「賺滙價」的機會(滙價有升有跌是常態)。有「實力」(持有現金且無負債) 的人,千萬不可受低息(由於通脹率似有若無,實質息率其實不低)的誘惑而借貸入市;守住本金,以之作為轉換貨幣賺取滙價的張本;這樣做當然不能保證賺錢 (長歐羅短瑞郎者皆有沒頂之禍),卻有獲利的機會,即使虧損,亦在能力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筆者近來多次申述「世上有難事,賺錢最艱難」,便是有感於要在頂 級精英雲集的投資市場有所得着,是天下之大難事。美國橡樹資本管理公司主席馬克思(H. Marks)常說,與大眾「共同奮鬥」(朝一個目標前進,比如購進黃金或股票),肯定不能「跑贏大市」;換句話說,隨波逐流(亦即盲目從眾的「羊群效 應」)在投資市場上太危險;逆投資群眾而行的所謂「相反論者」(contrarian;筆者第一次評介這種「理論」在一九七七年三/四月《信報月刊》創刊 號的《「相反理論」是可行的投資方法嗎?》〔收《投資族譜》〕。時間過得太快了)又如何?這種「理論」,說白了,不外是「不按牌理出牌」 (unconventional investing)而已。不過,不管用什麼方法入市,成功與否的決定要素是對「時機」的拿捏!
上述這數百字,是有感而寫。不必諱言,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看好今年美元滙價,是大多數投資者的共識,但投資顧問公司Aksia今年一月十日對一百八十七 個對沖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認為美元是今年最佳投資貨幣者達百分之八十六!「從眾」是否高明的投資決策?筆者無言以對。
對於美股,看好今年走勢者亦大有人在,而他們的理由十分充分,比如歐洲大亂(經濟頹疲,政治因俄羅斯與烏克蘭交惡而不安),大量資金流進美國市場 「避險」(事實確是如此,這是美國國債孳息大跌的底因),二○○八年至今聯儲局已向金融市場注入四萬億元(美元.下同),現在開始見「成效」……加上諸如 油價下挫幅度過半,僅「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假設一加侖汽油價從五元跌至三元,這一派經濟學家認為消費者會把省下的二元用作其他消費)便足以刺激經濟向上;但堅信通縮必至的經濟學 家,則以為有「遲買物價愈低」的心理預期,消費者不一定會把「剩餘」入市;況且油價大跌令不少高成本的油田停產或中止鑽探,來自這方面的消極影響不得不加 以考慮。毫無疑問,這對經濟發展是負面訊息。
在這種情形下,美股升勢便可能「中斷」。一位投資專家(T. Gundlach)去周提醒客戶,從一八七一年迄今,美股從未持續上升七年,如果今年再上揚(指標準普爾)便是第七年,他因此對「今年再升」的看法大有保 留;去周在《巴隆氏周刊》研討會上,一位在業界享大名的投資高手(瑞士對沖基金經理F. Zulauf),則指出過去三年半,美股一路上升,期間從未出現過跌百分之十的調整,那意味投資者過分樂觀,他因此認為此種不尋常現象令大跌可能性大 增……
你以為美股升市會打破歷史紀錄創下另一個新常態嗎?筆者實在不敢妄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