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3日星期四

高慧然: 甚麼是貧富懸殊?




本港媒體將香港貧富懸殊情況與非洲相提並論,舉的例子卻是香港富童聖誕節選購平板電腦,貧童從未收過聖誕禮物,並且,視美食節免費試食為大餐,等等。這種例子簡直不倫不類,非但無法指出貧富懸殊的真相,對下一代更有極負面影響。

孩子,無論貧富,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有家人真心關愛、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已經足夠,至於物質,沒有甚麼是必需的,富有富養、窮有窮養,孩子知道父母盡力了便可。窮孩子切忌與人進行物質攀比,家長教育孩子窮得有志氣有尊嚴,雖窮而自尊自重比甚麼都重要。物質攀比永無止境,因為這樣而自卑或自怨自艾,才是最要不得的精神貧窮。

草根父母能力有限,無法送禮物給孩子很正常,我看不出有甚麼問題。為甚麼要去跟中產家庭比?如果中產家庭聖誕節送平板電腦給孩子等於社會不公,那麼,富裕家庭父母帶孩子去北極坐破冰船睇極光,超級富豪送子女遊艇或私人飛機,中產家庭應否心理不平衡,控訴社會不公?福利制度是確保貧者可以得享基本生存的保障,而不是由納稅人向所有的受眾提供一樣的物質,包括奢侈品。

我們要追求的公平是社會制度的公平,而非物質分配的公平。如果窮孩子自小便被鼓勵向社會索要父母能力外的奢侈品,則社會只會沉淪,永不可能達至真正意義上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