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盧峯: 買得到臨記 買不到人心




得到多個國際獎項的法國電影"Le Concert"既賞心悅目又言之有物。透過一個俄國指揮家的荒謬經歷,電影揭示了極權體制的可怕及對人性、對音樂的摧殘。電影中的指揮家為了保護樂團,不肯停用猶太籍樂師,結果被逐出樂團,淪為劇院的清潔工。到蘇聯解體,指揮家仍無法復職,為了生計,他除了清潔外還身兼多職。到星期天他為了多賺一點錢,不惜放下對共產黨的憎惡,以每次幾百元的報酬充當「臨記」為俄國共產黨的遊行撐場,變身支持俄共的「群眾」,間中還要高喊幾聲「共產主義萬歲」!

想不到的是,電影中的荒謬情節原來並非天方夜譚,它已成了香港政治現實的一部份。根據本報的調查報道,支持梁振英的團體為了壯大元旦日遊行的聲勢,為了令支持梁振英的活動熱鬧一點,不惜以每人二百五十元的報酬招攬「臨記」參加挺梁遊行,當中有些顯然跟黑社會相關,有些更剛跟其他人打鬥,以至衣物血迹斑斑。按記者的觀察,這類挺梁臨記至少有近二百人,他們在遊行完結後立即到指定地點排隊收錢,然後散去。

究竟元旦日的挺梁遊行及集會有多少是「臨記」,有多少是真心誠意挺梁的市民實在不易確定,因為外界根本難以掌握挺梁團體的動員部署。能確定的是這些團體為了沖淡社會上一面倒反梁的聲音,為了替誠信破產的梁振英護航已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惟有乾脆以手上龐大的財源造假,以銀彈政策聘請不相干或根本不知道活動有何目標的臨記加入遊行隊伍,好讓活動熱鬧一點,聲勢浩大一點,不會跟同一日的反梁大遊行相差太遠。

只是,花了許多人力物力精心策劃的挺梁集會在記者的調查報道下變成一場可笑的鬧劇。當公眾看到真相,當市民看到一個個臨記排隊收錢的片段、照片後,大家都清楚明白挺梁振英活動根本不得人心,根本是虛構的幻象,跟十多萬市民自發參與的倒梁大遊行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跟十多萬市民高喊梁振英下台的激情根本不能相比。

更可笑的是,發起挺梁活動的團體居然想像梁振英那樣睜眼說謊。有的推說出錢請臨記遊行的「新界總商會」不是他們的屬會;有的說遊行時早已發現有幾十名非屬會人士加入隊伍,他已報警跟進及要求這些人離開。發起元旦日挺梁大遊行的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更指收錢遊行可能是「對家」設局陷害。我們不知道鄭耀棠所說的對家是指甚麼團體,若果說的是發起倒梁大遊行的民間團體包括民陣則實在是含血噴人,亂扣帽子。應該看到,發動倒梁大遊行的所有團體及泛民政團都窮得要命,根本拿不出甚麼餘錢或資源聘請臨記抹黑其他團體,他們甚至要力爭在遊行途中設街站爭取市民捐款支持往後的活動。像這樣缺錢的團體怎可能豪花數萬或數十萬聘請數以百計臨記插贓嫁禍挺梁團體呢?這不是荒謬得很嗎?

其實,不僅挺梁團體在大灑金錢營造梁振英受人支持的假象,梁振英及他的政府同樣以權位、財政資助及其他好處籠絡人心,希望收編一些民間團體及專業人士成為「梁粉」,為他保駕護航。老牌社運組織──社區組織協會變臉為梁振英的僭建問題開脫責任就是典型例子。然而,一時的甜頭,一時的好處只能收買臨記,只能買到虛幻的掌聲,不可能得到人心、民心。元旦日在街頭響起要梁振英下台的呼聲才是真正的民心、民意,這是梁振英及挺梁團體花多少錢都買不到、改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