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7月12日星期四

陶傑: 國際金融城



香港是不是「國際金融都會」?不錯,有世界各地的熱資進出,但如果香港的地產那麼值錢,國際的資金,沒有理由不大量投資香港的房地產市場。
倫敦最近落成全國最高的大廈,叫「玻璃碎片」,七十二層,論高度,比不上香港的IFC。但是這幢摩天大廈是中東卡塔爾的國家主權基金投資一億五千萬鎊,控股八成,所以頂樓的觀景台,中東財團有了「話事權」,展覽阿拉伯酋長國的王室珠寶珍藏。

哈羅斯百貨公司,也由卡塔爾的投資管理局擁有,前年以十五億英鎊買來。至於倫敦最貴的豪宅,在海德公園一號,屬於卡塔爾首相有份的一個財團。
為什麼卡塔爾喜歡投資倫敦?因為卡塔爾的王儲,六十年代進入了英國桑德士軍校。英國與卡塔爾王室有三代交情:思想親西方,與拉登不扯上關係,至於政府有一點點貪污,沒有關係,資金投來倫敦,很安全。

倫敦金融城有超過一半的辦公室大樓業主是外國資金,而不是像香港一樣,「塘水滾塘魚」,由本地的地產集團擁有。香港這個「國際金融都會」,中東和西方資金湧進來購買不動產很少,都靠大陸中資企業來托着。香港在中國口岸之外,國際資金視之為一塊進出揩鞋抹腳的地毯,而不是像倫敦,成為國際資金的避難所(safe haven)。

何況倫敦和紐約,本身是國際品牌,有極為完善的司法獨立,而香港,恭喜你,日漸「三權配合」,與中國大陸看齊。香港的「國際金融都會」沒有根,除了滙豐,沒有幾座由外國,尤其中東全資擁控的物業大廈。所謂「紐倫港」,紐和倫是實的,「港」是虛的。

當然,倫敦與中東資金連結,也有風險,譬如萬一卡塔爾的王室受到拉登滲透怎辦?這就靠英美的情報和軍事顛覆的實力,確保這等熱資進來生根,不會浮游而出事。倫敦市長約翰遜為碎片大樓剪綵,說:「這是倫敦全力闖衝出世界衰退的象徵」(A symbol of how London is powering its way out of the global recession)。把power這個字,當動詞用,這句話,有藝高人膽大的內涵,不是假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