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3月1日星期四

邱立本:政治等待陽光等著你



中國需要陽光法案,公布官員財產。政治等待陽光,也等待每一個公民帶來陽光的參與。

陽光是中國政壇的稀缺品?中國官員的財產,是否還是躲在貼上「國家機密」標籤的黑盒子中,永遠見不得陽光,永遠不能讓老百姓知道?

在權力與財富的緊密互動中,交織這一片揮之不去的烏雲,讓陽光無法穿透。這是中國政治不變的氣候,還是即將風雲突變的前夕?

深具挫折感的中國網民會調侃說,在中國的語境中,曾蔭權其實是個「清官」,指出他作為一個地方的領導,和富豪飯局,出外的交通,還要自己象徵性地付點錢,而租一個退休後的豪華公寓,還要付出八萬多港幣的月租。這在中國大陸是不可想像的。

其實香港的政治變革和媒體的制衡,也微妙影響中國大陸。尤其是在微博等社會媒體,有關香港特首貪腐疑雲的信息,都受到網民的高度關注。兩地的比較,肯定會對中國政治帶來深遠的影響。

其實最有操作性的是陽光法案。即使沒有法治,即使沒有民主選舉,但只要硬性規定官員的財產必須放到陽光下,全部透明化,就會觸動一場驚天動地的政治改革。

香港的官員要接受問責,要將個人的資產公開,也是對人民的一個交代,避免財產和收入不成比例的現象。但神州大地的官員卻是無法落實,也使民眾不斷拷問﹕為什麼?

這當然就因為政治權力缺乏制衡的機制,當權派不喜歡自己的荷包見到陽光。他們寧願雲淡風輕地,讓陽光遠離自己的財產,讓黑盒子的操作,掩蓋那些見不得人的權錢交換。

香港的陽光,可以照到官員的賬戶,不是香港已經擁有民主政治的機制,而是香港擁有一個媒體強大監督的生態。儘管沒有全民普選,儘管沒有一人一票來選特首,但香港在法治的體制下,對貪腐行為只有「零容忍」,特別是廉政公署的設立,對所有官員都有制約的作用,連特首都要面對廉署調查。

這也因為香港回歸之後的十幾年後,媒體的陽光,照到每一個政治權力的角落。調查報道的新聞,不僅是針對藝人的風花雪月,也針對政治人物的「性與謊言」。這次唐英年參選特首,也讓他的新舊「感情缺失」曝光。

香港的反貪風暴,微妙地對中國大陸官場帶來壓力。一些官員發現香港現在是「官不聊生」,也使北京所推舉的特首候選人被媒體「集體凌遲」。他們也許感念香港殖民時期港英對媒體的操控,主流媒體往往是政府的喉舌,小罵大幫忙,尤其不會像今天那樣,可以對特首說三道四,讓他陷入一場難以輕易脫身的政治風暴。

這當然是這些年香港媒體生態丕變,對知情權的要求,對官員道德的要求,都不斷上升。

香港沸騰的特首貪腐疑雲,讓中國的官僚系統承受強大的民意壓力,也可以讓改革派有更多理由要求更多陽光,照到被隱瞞的黑暗角落中。在北京的兩會中,陽光法案如何突破困阻,受各方矚目。中國政治等待陽光,也等待每一個公民帶來陽光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