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李平:廉價的「愛國主義」大餐《金陵十三釵》





一位名叫東方白夜的剛看過老謀子精心製作的《金陵十三釵》,他看得很不舒服,他稱自己並不是專業影評家,最初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哪裏讓他如此不舒服,開始以為是那些血腥的戰爭畫面,但很快他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結論是他自己差點又被張藝謀忽悠了。

《南方都市報》報導了一位名叫東方白夜的作者撰寫的一篇文章,作者稱,看了《金陵十三釵》後,聯想起一本經典的外國小說莫泊桑 (Guy de Maupassant) 的《羊脂球》(Boule de Suif)。覺得這不是莫泊桑《羊脂球》的翻版嘛!但仔細想想,卻又與《羊脂球》差了許多。一言以蔽之,差在故事的真實性上。

《羊脂球》梗概

《羊脂球》是一本虛構的小說,但卻是在19世紀法國文學大師莫泊桑筆下經過千錘百煉的作品。看過這部《羊脂球》後,既被莫泊桑筆下的社會底層草根的樸素的愛國情操所感動,也明白了所謂「愛國主義」的兩面性,它在令人炫目的光彩之下,在不同的社會階層裡有著完全不同的解釋和應用。

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一個被稱為羊脂球的事實上是靠賣身為生的下層女性和一群所謂的上流階層的布爾喬亞們同乘一輛馬車離開敵占區魯昂(Rouen,又譯為:盧昂)前往尚未被佔領的哈佛爾。他們有做州議員的伯爵大人,有手上擁有多個工廠的資本家,有做紅酒生意的市井富豪,以及他們的女眷;有一位被稱為流氓民主革命家的市儈;還有兩位做上帝女僕的修女;最後就是與一群虛偽的上流人士相對照,漂亮直爽又具有天生不懼邪惡品性正直的底層女性羊脂球。

在路過一個普魯士軍檢查站時,這一群人被扣留,佔領軍的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馬車便不能通過。羊脂球出於樸素的愛國心拒絕了普魯士軍官的無恥要求,但其他身為羊脂球的同胞,且頗具身份的乘客們卻在普魯士軍官的淫威之下,為了自身的利益逼迫羊脂球就範。而此類高尚人士嘴中最大的理由,就是暗示羊脂球這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舉動。在眾人的脅迫之下,羊脂球只好作出讓步。

當第二天早上馬車出發時,那些昨天還在說著冠冕堂皇的愛國言論的高尚人士們,不但對羊脂球投以一副鄙夷不屑的目光,任其挨餓,而自己卻大吃二喝,臉上畫盡了幸災樂禍的卑鄙心態,忘記了就在幾天前他們還在飢餓難忍之際剛剛吃過羊脂球好意施給的食物。

羊脂球就這樣成了一群虛偽無恥的布爾喬亞的犧牲品,嚴格的講,變成了高尚人士嘴中「愛國主義」的犧牲品。

廉價的「愛國主義」

文章指,過了一百多年的今天,又被張藝謀拿來精心演繹成了《金陵十三釵》。只是結果有點弄巧成拙,他想把莫泊桑筆下的上流階層的高尚的「愛國主義」撿回來,舊瓶裝新酒,重新進行一番詮釋,但卻是欲蓋彌彰,東施效顰,反而走到了《羊脂球》的反面。

文章認為:「《金陵十三釵》僅僅只是複製了《羊脂球》的悲劇情節,而且像好大喜功的張藝謀的其它作品一樣,甚麼都是鴻篇巨製,連悲劇也一樣,一個『羊脂球』在老謀子筆下一下子突變成了十三個『羊脂球』,他似乎幻想悲劇的力量也會隨著數字的增加而擴大,從而震撼人心。」

「一個『羊脂球』可能是悲劇,十三個『羊脂球』不但不是悲劇,有可能變成鬧劇。首先自然是因為悲劇情節本身的過分的戲劇性和不可信性。雖然他做過不少個補丁,但無助於事,數量增加為十三個的『羊脂球』的突發性的集體無意識的『壯烈犧牲』,無論如何不合情理和邏輯,從而讓悲劇自身的合理性徹底崩潰了。而且最為拙劣的是,劇本竟把這樣一個根本經不起推敲的虛擬故事放在不能輕言的國恥《南京大屠殺》的厚重史實載體之上,在老謀子的粉刷修飾之下,《南京大屠殺》這個關係民族感情的厚重史實也被牽連著變得隨意化、庸俗化、矮小化和廉價化,這應該是大部份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感覺不舒服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張藝謀選中了這部在劇情邏輯上存在極大缺陷的劇本《金陵十三釵》,再一次詮釋他的『愛國』情結。而由於他的這種「愛國」情結的非普世性,使得他不得不以一種極為拙劣的手法來進行敘述,以至他竟撿起在莫泊桑筆下已經被揭露得體無完膚的上流階層的『愛國主義』來刻意渲染,結果讓他的『愛國主義』變得頗為滑稽。事不過二,張藝謀在這部影片裡以導演的身份來發揮了莫泊桑作品《羊脂球》中那幾位『高尚』人士的作用,他軟硬兼施,仍然是以令人炫目的『愛國主義』之名,讓十三位深處底層的女性毫無選擇地為他的『愛國』情結做了無辜的殉葬品。」

世界上絕沒有抽像的「愛國」,愛國首先是愛自己國家的人民,無論他(她)是這個社會的精英分子,還是底層草根,只要他(她)是自己的同胞,都需要愛和保護,此中絕沒有二者擇一的選擇餘地。有人可能說這只是一種假設,其含義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但正是這種刻意的假設,看出了製作者的用心。同樣都是自己的同胞,何為重?何為輕?難道為了這個抽像的「國」家,首先犧牲的真的應該是草根同胞的利益嗎?這個設定本身就已經將事情的本質揭露出來了。

文章稱,張藝謀在這部片子裡描寫的卻是被人為扭曲的人性,是不真實的人性。他讓十三釵在集體無意識下,自願地去當犧牲品,他讓這種被人為扭曲的人性為他的「愛國」情結服務,這才是他的最終目的。藝術是虛構的藝術,但藝術卻不能容忍虛假,從這個角度來說,刻意編造的幾乎近於荒誕的《金陵十三釵》是一部徹底失敗的作品。

……

按時下的時髦話講,不過又一個「被愛國」而已。說張藝謀是一個「偽愛國主義」的吹鼓手,可能並非言過其實。

陳思敏:《金陵十三釵》 張藝謀已非那個張藝謀
先不說「國破家亡」的沉痛記憶,被當作「賀歲大戲」的荒謬突兀;張藝謀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金陵十三釵》,在密集宣傳的新聞炒作與造勢活動,只見艷抹濃妝、旗袍上身的「謀女郎」們一字排開,個個披金戴玉、煙視媚行的搔首弄姿,讓人誤以為電影訴說的是花樣年華的歡宴,而非屠城歷史的哀歌。

頂著大陸影史最貴投資的《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五年磨一劍而劍指奧斯卡的翻身之作。從開拍之初到全國上映及海外發行,深受資本與權力的寵愛。非常好萊塢的製作規模與團隊,6億投資要豪賭10億票房的報酬回收,當局護航票價調漲與院線的分賬拆成,北京政協禮堂的隆重首映,相關單位全面力挺的動員包場,更有廣電總局唯一提名的申奧代表,以及北美聖誕檔期主流院線的保證上映。

而強力放送的宣傳片花與媒體造勢,儘是大紅大綠的豔俗畫面與暴力特效。但與原著小說有著極大出入的是,1937年的城市殺戮被壓縮在一座教堂,但最關鍵的救人「神父」卻不見了,電影中男主角的身份被擅改成殯葬業者(入殮師),所以前一分鐘還是貪婪好色之徒,下一分鐘卻變身捨己取義的勇士。而原著更沒有的情慾書寫,卻成了電影戲份的潑墨重彩與宣傳行銷的汲汲轟炸。如果神父被消失是迎合當局《電影產業促進法》中的「禁止宣揚宗教」,如果豔色旗袍取代濃黑歷史只為票房加重口味,如果金錢特效彫琢只為得獎頻添砝碼,那無異於是對歷史、原著與觀眾的再次精神殺戮。

華裔女作家張純如說過:「如果不曾得知南京暴行,面對一個繁華城市,如何想像發生的一切。」同樣地,面對一個以經濟成長假象及花錢搞大外宣來掩埋血腥的政權,更教人無法想像,世界上怎麼會有一個政府對自己人民如此喪盡天良的打壓與迫害?二戰的南京大屠殺是人性泯滅的憾恨,如今已成歷史。但中共極權對異議份子、底層人民與善良修煉人的污衊整肅是宛如文明的摧毀,卻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而陸媒號稱中國戰爭史詩大片的《金陵十三釵》,只是徒有蒼白空洞的國家大義;而催悲催淚的煽情,更讓張藝謀自認拍出了最能打動觀眾與評審的「犧牲與救贖」的人性光輝,但整個劇組唯一去到山東探望遭當局非法軟禁的盲人律師陳光誠的,只有外國演員貝爾(Christian Bale)一人。

同學與同行的張藝謀與艾未未,1978年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2008年京奧分別擔綱開幕總導演與主場總顧問。艾未未的藝術創作從美術館、博物館,一路走到毒奶粉、汶川地震、上海大火等社會事件的公民調查;歷經被拘捕、被監禁、被補稅的「罪犯」,但艾未未還是艾未未。而張藝謀從早期《活著》、《秋菊打官司》,到關注偏遠學童教育權《一個都不能少》的寫實與寫真,卻在沉淪商業的高歌猛進中被丟棄,一路上靠攏當局而貴為「國師」,但張藝謀已不是那個張藝謀。

衛報:《金陵十三釵》的商業和政治含意
《金陵十三釵》這部中國耗資最貴、描寫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鉅片近期在中國境內的戲院上映,該片已代表中國角逐奧斯卡外語片,是中共官方運用「軟實力」來影響全球的又一體現。

《衛報》報導,中共官方希望,該片能成為破除早期影評對中國影片情節不佳、演技僵硬與宣傳導向的刻板印象的中國新興電影工業代表作。片中的主角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扮演美國的殯葬人員,他試圖在19371213日拯救遭到日軍入侵南京市強暴與屠殺的婦女與小孩。

首映的時間恰巧選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前夕,頗有想激起全國對這段悲慘歷史同仇敵愾,同時讓中國的電影邁向現代化的野心。對於西方來說,沒有一個中國近代史的題材比「南京大屠殺」所傳遞的訊息更敏感了。歷史學家估計,這場日軍大屠殺中,約有15~30萬的南京平民死亡。

自毛澤東時代的黑白宣傳片以來,殺戮的劇情一直都是中國影片的主軸。而這部新的《金陵十三釵》加入了種族話題、形象改造與高科技手法的因素。

導演張藝謀至今仍未贏得奧斯卡獎項,影評濤濤(Taotao)認為:「人們都會去看張藝謀的影片,但我們已不再有太高的期望。」海外的影評認為,這部影片仍然結合了商業的粗糙與政治的宣傳。

好萊塢影評托德麥卡錫(Todd McCarthy)寫道:「這是一部你只會在好萊塢製片看到的影片--將性的情節強加入一個南京大屠殺這樣令人驚悚的事件中。」中國影評人則說,該片劇情薄弱,貝爾的表現也難令人信服。

在該片首映之後,貝爾表示:「這部片探討的遠遠不僅是人類與人類對危機的反應,也探討人類如何降低獸性行為,和如何提升至最光榮的行為。」但許多中國觀眾認為,張藝謀與中共當局太親近,也太汲汲營營於商業利益了。

近幾年來,由於中共當局大力支持,加上許多外國演員的加入配合,中國電影工業不論在製片數量與票房收入上,都已擠身全球第三大,僅次於美國好萊塢與印度寶萊塢。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說,當局金援電影工業的理由兼具政治與商業的考量。他說:「有人說,好萊塢是真正的美國外交部,這凸顯電影工業對一個國家有多重要,」「中國近期很少拍出高品質的影片給國外觀眾看。因此,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電影工業的推廣是我們國家強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導演強中原(音譯)指出,由於當局政策的補助,他們今年稍早拍片的預算較兩年前增加一倍,「現在我們可以拍出3千萬至4千萬人民幣的大片,有的甚至可拍出1億人民幣的片子。」

據報導,中國民生銀行是《金陵十三釵》贊助的金主之一。影評擔心,中共當局支持這樣的題材,可能會引導導演去拍攝更多這種類型的影片。周雷蒙(音譯)說:「目前已有10多部電影拍攝南京大屠殺的題材,」「拍攝該主題的中國導演與拍攝大屠殺的猶太導演沒甚麼兩樣。他們就是不會喊停。」


《金陵十三釵》北美慘遭滑鐵盧 外媒惡評
在中國大陸廣受關注的張藝謀最新大片《金陵十三釵》(Flowers of War)(以下簡稱《十三釵》)20111221日正式在美國紐約上映。但與國內的風光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這部被定為中國申報2012年奧斯卡的影片招致多家英文媒體的惡評,甚至稱得上是近年來中國電影在美國所得到的最惡劣評論。
《十三釵》參評「奧斯卡」機會不大

據大陸媒體報導,《十三釵》製片人張偉平20111221日透露,根據奧斯卡的報名規則和要求,《十三釵》已經委託該片北美發行公司代表出品方新畫面影業公司,日前向第84屆奧斯卡評委會遞交了影片將角逐的所有13個單項獎的申請,其中貝爾、倪妮將角逐最佳男女主角。

在中國大陸上映後,票房收入(截止1324時)創下5.4億元人民幣的《十三釵》,卻在北美點映後遭遇「滑鐵盧」,招致美國專業評論家的負面評論和諸多批評,出現內熱外冷的尷尬局面。

據瞭解,今年有資格競逐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候選電影一共有265部,而最後成功入圍的僅為10部。此外《十三釵》申報最佳影片的競爭遠比申報外語片激烈得多。

災難中注入性成份 好萊塢報導者:最愚鈍製片人

北京電視台網站論壇影視劇轉貼的騰訊評論指,《十三釵》虛假有硬傷口碑不好。大部份國外影評人都認為,《十三釵》的故事講得有些過火了,他們也覺得張藝謀可能講述的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且像基督徒自殺、以及十二月份妓女們穿旗袍搖曳生姿等情節,也是硬傷。

他們也不理解張藝謀展現南京大屠殺中女性遭遇性暴力的良苦用心,《好萊塢報導者》批評稱,在好萊塢只有最愚鈍的製片人才會在南京大屠殺這樣的災難中注入性的成份,但這卻成了《金陵十三釵》的核心元素,整部影片做作而缺乏說服力。

在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目前《十三釵》的專業好評率僅為30%,而以往參評奧斯卡的外語片,至少要好評率80%以上才有希望獲獎。

美評論家:《十三釵》不過是低級噱頭

美國著名電影批評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Emanuel Levy在《電影》雜誌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十三釵》影片不是來自真實生活的靈感,而是張藝謀製造的一個雜混亂、嚴重缺少平衡、過度炫耀某些場景的電影大雜燴 (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張藝謀發跡以來最糟糕的一部電影。

《紐約郵報》乾脆以「枯萎的戰利品」(The Wilted Spoils of War)來諷刺這部影片,並稱張藝謀在這個聖誕節之際應該得到的禮物就是懲罰壞孩子的大大的一堆煤炭。郵報的評論並將這部影片稱作是一部「極端荒唐的肥皂劇(ludicrous soap opera)」。

《紐約時報》評論認為張藝謀最大的敗筆在於對整個南京大屠殺採取了一種疏遠的、甚至是輕描淡寫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歐式教堂裡,而且影片在一個日軍屠城的大背景下卻處處充滿了性的暗示(雖然床戲很短,但整個劇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對於13個女學生的凱覦)。

好萊塢報告》的評論文章則稱,如果華納兄弟娛樂公司(Warner Bros.)1942年導演《十三釵》片這樣一部電影,也許可以成為一部有效的反日宣傳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是今天,它(《十三釵》)扮演的不過是低級噱頭 (hokum)。

肖鷹:情色華麗下靈魂空洞

大陸羊城晚報近日發表題為「《金陵十三釵》:一部荒謬絕倫的肥皂劇」的評論文章,作者肖鷹講到:「在看國內媒體的『外轉中報導』時,我感覺到《十三釵》片似乎已經被山姆大叔內定為第84屆奧斯卡獎影片了。張偉平一氣給這部影片投報了奧斯卡全部 13個獎項,似乎是交定金通吃了。然而,令我大跌眼鏡的是,我不僅沒有在美國媒體上看到『觀眾一致好評』的信息,而且來自好萊塢等地的專業評估信息是美國觀眾對《十三釵》片的反應『冷淡』,業界普遍不看好其市場前景。」

「在國際著名的『電影評論知性網』(www.Movie Review Intelligence.com1227日發佈的專業電影評論信息是:自在美上映一週來,《十三釵》影片在美國獲得的電影評論,肯定性評論僅佔 32.5%,平均得分是倒數第二級『貧弱』(『weak』)。」

肖鷹說:「我所閱讀的10餘篇美國評論家評論《十三釵》片的標題文章,是嚴肅依據電影作品的實際有針對性的評論,表現了令人尊重的專業性。就此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評論家對《十三釵》片的批評,均是在電影藝術的層面上展開的,並沒有從意識形態上說話。」

「他們所否定《十三釵》片的,就是該片表現的嚴重缺陷在於:張藝謀導演迎合和炫耀性地使用商業電影元素的時候,並沒有在尊重歷史、尊重藝術的前提下進行創作,因而,沒有賦予《十三釵》藝術的完整性和意義的生命力。」

肖鷹認為,張藝謀謀求美輪美奐的畫面,從《英雄》到《十三釵》,歷10年之功,為甚麼自認最好的《十三釵》影片仍然不僅被有識的中國批評家而且被美國批評家一致批評為虛假、造作、錯亂呢?技術層面講,是張導不會講一個清楚的故事;意義層面講,張藝謀作為一個電影家,尚沒有覺悟到電影的美麗畫面必須要由深刻的靈魂注入生命,才能真實,才能生動,才能真正產生電影藝術的感染力。

《十三釵》故事梗概

《十三釵》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2011年由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故事講述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裡一個美國神父、一群躲在教堂裡的女學生、13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共同面對南京大屠殺的故事。

該影片籌備4年,投資6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中國電影投資製作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