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

沈旭暉:《賽德克巴萊》外篇——國際社會的異曲同工



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在當地大行其道,雖然不能掀起全球熱潮,因為種種政治原因,內地口碑也十分欠佳,卻已是臺灣近年最與國際接軌的作品,因為「原住民」或「舊武士」這類題材,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反思,正是國際社會喜歡探索的。特別是無論在造型還是語言方面,電影的賽德克族人都毫不像漢人,而教人想起其他電影的原住民/舊武士形象,仿佛異曲同工。

1.日本

既然賽德克族被日本壓迫,我們首先要談的自然是日本的代表,電影《最後武士》的最後武士。根據正史,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武士,其實也面對像賽德克族的痛苦選擇,他們尊重的傳統被新秩序淘汰,那些服飾和髮型都被「文明」取締,剩下來的武士也曾激烈反抗,在傳奇人物西鄉隆盛領導下爆發了西南戰爭,最後武士集體成仁,場面比《賽德克巴萊》更悲壯。不過他們後代的下場是幸運的,日本政府從中明白到不能純粹以武力解決問題,更著重把武士代表吸納進新政府體系,並讓他們到海外擴張。到臺灣鎮壓賽德克族的日軍,不少就是武士後代,而由他們鎮壓經歷相近的賽德克族,堪稱天道輪迴。

2.拉美

當然,賽德克族的裝束並不像日本武士,反而教人想到拉丁美洲的原住民,而電影的暴力程度,更有《阿波卡獵逃》一類電影的瑪雅民族影子,而《阿波卡獵逃》全片以瑪雅尤加頓語對白,也活像《賽德克巴萊》的土語。瑪雅覆亡與西班牙人無關,但後來中南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就是被西班牙征服者剿滅,當地原住民經歷了極慘烈的屠殺,也有不少死於瘟疫,但存活下來的後人還是不少,他們有些輾轉和西班牙人結合,成了當代拉美各國的祖先。踏入20世紀,拉美興起政治正確風潮,原住民歷史成了史詩式題材,像六十年代電影《皇家獵日》就是以印加帝國覆亡為題材,內裡印加末代皇帝被西班牙人囚禁的內心戲,就值得和賽德克的覆亡平行閱讀。

3.美國

但相對於中南美原住民而言,美國的本土原住民自然更為電影迷熟悉,昔日大行其道的西部牛仔電影就有不少印第安人出現,不過一般只是充當佈景板,作為美墨戰爭、南北戰爭的邊緣角色,或是被美國「開發西部」期間的征服對象,難以引起一般觀眾深入注視。直到電影《與狼共舞》出現,演員大量使用真正的印第安蘇族語言,才令原住民這題材通過大螢幕普及化。不過普及歸普及,今天美國確是設立了不少印第安原住民保護區,但除了淪為遊客景點,就是變成賭場(政府特許原住民經營賭場以作補償),原住民群體的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社會問題也較多,更不時出現槍擊案,這些依然是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

4.澳洲

另一個發達國家澳洲的原住民議題,也是近年電影的常規情節,例如年前澳洲旅遊局有份投資的史詩式電影《澳大利亞》,就開宗明義要對原住民那「失去的一代」道歉,承認昔日白人把原住民子女強行送到城市接受白人教育、同化,像日本殖民政府後來以「皇民化」政策同化臺灣原住民和漢人,是不道德的惡行。大概因為如此,那個原住民小孩是電影最討好的角色。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澳洲政府對原住民的道德包袱還是較少的,因為滅族式逼害主要是英國殖民者的責任,例如著名的塔斯馬尼亞原住民滅族事件,就是英國拓殖大洋洲最黑暗的一頁。到了「澳洲人」當家作主之際,其實原住民文化早就式微了。

5.臺灣

回顧了這些案例,也許臺灣原住民今天的際遇,還算不幸中的大幸,畢竟自從臺灣民主化,原住民議題也變成社會焦點,不但文化被重新肯定,後人也在政治、社會、文化上扮演關鍵角色。民進黨為了建立「一邊一國」本土論述,強調臺灣歷史應與太平洋島國相提並論,更經常打「原住民牌」來吸引眼球。單看名單,原來大量臺灣名人都有原住民血統,例如運動員紀政、楊傳廣,或是藝人張惠妹、范逸臣,都堪稱原住民的成功樣板。不過那些原住民景點還是難逃商品化的命運,就像《賽德克巴萊》的深山,今天已是酒店林立,而且頗有環保問題,那種原始的曠野氣氛早已一去不返。

6.新界……

那麼我們香港有沒有原住民?只要把定義放寬,也許我們也有,就是劉皇發領導下的新界朋友。他們的抗暴史同樣可歌可泣,今天還保留著同一勇武傳統,常有「皇叔起義」之舉,令人想起當年先烈反英、反日的義舉,教人肅然起敬,值得各大導演改編成電影,相信定能與上述名作分庭抗禮。懷抱歷史、活在當下,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都做不到,唯獨香港的新界原住民做到了,身為香港人,實在感到驕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