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有關阿里巴巴的新聞可謂無日無之,儘管它無緣登陸港股市場,但曝光率卻比大部份藍籌都要厲害,不是說笑,我從阿里的遭遇裏,彷彿看到了真普選的希望。
阿里去年在美國掛牌後,股價一向波動,但上周尤其驚嚇,兩日內跌近13%,市值縮水了近二千億元,公司披露季度收入差於預期,叫一眾分析員跌眼鏡,固然是 其中一個理由,但被中國國家工商總局抽秤假貨充斥,更於上周三發表了一份《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要求整頓,也是主因。
阿里去年在美國掛牌後,股價一向波動,但上周尤其驚嚇,兩日內跌近13%,市值縮水了近二千億元,公司披露季度收入差於預期,叫一眾分析員跌眼鏡,固然是 其中一個理由,但被中國國家工商總局抽秤假貨充斥,更於上周三發表了一份《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要求整頓,也是主因。
工商總局言和兼撤白皮書
白皮書假假哋都是一份政策性文件,而且傳出這份白皮書去年已開始制訂,洋洋灑灑近六千九百字,羅列阿里的違規罪狀及提出一系列需要執行的行政指令,當中有頗 嚴重的指控,不但聲稱阿里正面對成立以來最大的信用危機,更揭露其員工有收受賄賂,這在雷厲風行打貪的氣氛之下,可不是講玩的。
奇就奇在,阿里面對嚴重指控,反應卻是負隅頑抗,一派不服原判的模樣,還高調點名官員,指摘其情緒執法、程序失當,完全不怕工商總局可能「抗拒從嚴」。
更奇的事情發生了,阿里主席馬雲於周五晚與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會面,氣氛即時和緩,會面被官媒形容為握手言和之舉,局長更大送秋波,肯定阿里對中國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的作用。未幾,工商總局便在網上撤回白皮書的內容,指其只是「會議紀錄」,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場誤會嚟啫。」我不禁想像雙方會面時,會出現這句甚有周星馳喜劇效果的對白。那之前的假貨與賄賂指控呢?還要不要處理?白皮書作為政策文件,只兩日間 便撤回,法律效力子虛烏有,所謂依法施政又如何說得過去?那麼為我們的普選設下重重關卡的「一國兩制白皮書」,是否又可以作如是觀?我覺得有理由變得樂 觀。當然,我們追求真普選,但人家有的是「真後台」,家庭觀眾切勿模仿。不過阿里這種鯉魚翻身式脫險,沒有內幕消息的一般股民,又如何能夠評估這類政策風險。
股價波幅大 遠超恒指
就算撇開政策風險不說,單單過去一周,阿里便經歷業績遜於預期、集體訴訟威脅,及雅虎分拆手上的阿里股份上市,平白複製了一隻小阿里出來與之競爭,下月中還有鎖定期結束等因素,就算是分析員要消化這一眾消息的好壞,也會感到吃不消。
阿里雖大,但股價上落也很大,上市四個多月以來,已有二十二個交易日變幅超過3%,即日高低位超過3%的,更有近一半的日子。因此,阿里的股價波幅,比恒指高一倍有餘。
馬後炮可以提供另一個解讀,想像一下阿里當日若成功來港上市,其巨大的波幅,加上萬七億元市值(是五隻新地(016)),會對港股帶來多大擾動。不要忘記,它幾乎肯定晉身恒指,成為指數基金追蹤的對象,其走勢只會與港股越來越相似。
如果說滬港通會令港股加速A股化,那港股的阿里化一樣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