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林行止: 至誠能化 至蠢無信




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香港長期穩坐冠亞季位置,只因應付「沙士」失策(香港因此致死人數最多)及強推二十三條立法導致五六十萬人上街示威後的二〇〇四年,有過一次三甲不入,但隨即回復狀態,且連續九年名列前茅,直至今年才跌出三甲,排行第四!

去年本港除樓市受有形之手「辣招」所打擊而稍為淡靜,其他各業,許多受惠於國內自由行旅客對不同商品(如嬰兒奶粉、化妝品及金飾等)和多種服務(如醫護接生以至幼稚園學額等)的殷切需求,市道暢旺,主顧盈門幾近「洶湧」,不但成為城中熱話,還引起網上激烈罵戰;在虛擬與實在的「鬧」市「墟冚」之中,一個向受注重的競爭力指標,指香港退步了。

名次輕微升跌,原屬小事,更何況還有其他權威機構如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排名,香港從去年全球位居第九提升至今年的第七位,頗有成績。事實上,名次進退在同期間不同機構的評比中尚有參差,說明大家要看不同指標的評定準則和明細,才能分析、理解和因應。

不少港人因為近年生活質素倒退,特區管治忙亂,連市民的賺錢能力和工作機會均普遍難與過去相比,一看整體性競爭力名次稍不如前,便更為沮喪。

香港人誰不在乎香港的競爭力?不過,只是其中一項「評估」的名次輕微升沉,不值得大呼小叫;顯而易見,要看「評估」的具體內容,才有意義。浮光掠影、粗心大意的乍憂乍喜,自討煩惱而已。

最新一份IMD競爭力年報對全球六十個經濟體系進行「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和基建設施」四個範疇的分析,香港在「企業效率」上從第二位跌至第三位,「經濟表現」從第八位升至第七位,「基建設施」排二十一位,而「政府效率」則在第二位……。筆者未讀報告原本,只憑新聞媒體報道的資料探索,「政府效率」顯然仍是上上之選;不過,有報道指

在「政府效率」項下的「民生政策」和「政制框架」的決策部分,香港的相關排名,繼去年表現倒退後,今年仍在下降……。

梁君彥議員在答問大會中,亦提到香港在中國社科院城市競爭排名榜上下跌;雖然在美國傳統基金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上,香港依然第一,但是優勢正在減弱,以該會指出特區政府開支與去年推出多項監管措施,帶有民粹色彩,有違小政府原則,形成經濟自由度出現退步的現象,是未來香港可能失去全球經濟最自由寶座的致命傷。對於這類「排名」似乎十分重視的行政長官,應該善加因應,以保住香港優勢!

港人縱然對特區政府嘖有煩言,認為其表現不及從前,然而,

弊端大都起自決策層的顢頇不濟,是權力核心「梁內閣」的問題。

至於「爛船尚有三斤釘」的各個政府部門,以IMD指標的客觀比較,效率仍是全球數一數二;要是連這點優勢亦呈頹態,香港的管治將如高崖墜深淵,不知伊於胡底。港人對自己的政府表現既不用妄自菲薄,卻要小心維護其質素效能。

二、二十二日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大會,行政長官回應何以香港競爭力排名較弱的好幾位議員的重點提問,強調他的工作團隊不乏高瞻遠矚有利提高競爭力的大計,惟成事與否的關鍵,往往是在落實程序上的各方,尤其是議會的支持……。行政長官就有關提問的發言,起首的內容雖然平淡,尚算中規中矩,

直到提及「佔中」和「拉布」,他的臉色一沉,聲調變得嚴厲,話如珠發地數說這兩種活動(一未成事一正在進行)會「癱瘓經濟」、「癱瘓政府運作」、「令市民受害」甚且「影響香港競爭力」,結語是「社會對此深惡痛絕」,頓挫鏗鏘,好一派震撼人心的發言!

事後有議員形容梁氏這番話有如父親訓示家小,亦有人說他掛上晚娘臉,無足掛齒,不必當真!其實,事情並非可以一笑置之,以其

擇「拉布」和「佔中」禍及「競爭力」那一小節,讓人看到行政長官面對公眾,說話仍然不盡不實,賣弄的依然是低劣的語言「偽」術。

筆者同情制度令他們只能永遠充當反對派的議員們,在扭曲的議事機制下以「拉布」表述對各種政策的不滿,是他們在職權範圍內所能盡的「義務」;有關「拉布」種切已見昨天拙文。有一點可以補充的是,今回「拉布」的表現,無論在態度及內容上,已較前顯著進步;「拉布三子」把香港社經問題一一鋪陳、切入修訂,再非無的放矢,更不是「為『拉布』而『拉布』」,確是洋洋大觀非官方的香港政情實錄。一九八九年,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本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T.L. Tsim編輯:《另類香港年報》)。今年「拉布」的內容,刪除一些意氣之言及針鋒相對的贅語,應可結集成書,供大眾參詳。

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議會激進分子亦用功進步,充實了「拉布」的內涵,何以行政長官屢受議會及公眾批評、挑戰,更曾被其競選對手直斥:「梁振英,你講大話!」

而他現在面對公眾,說話還是那樣漫不經心地「捩橫折曲」?

競爭力指標是以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依憑,「佔中」尚未見諸行動且不一定會付諸實行,而「拉布」則剛開始,它們怎能夠削弱香港的競爭力?那不是實話實說,而是毫無必然的順手抹黑!這樣的行政長官,港人又怎會信服?

《資治通鑑》的開封府呂公著上疏,內容本是勸上位者遠奸佞,去掉「偏聽獨任之弊」;不過,當中有「簡誣致禍」(意謂面對困難的決策者因為簡慢欺罔而惹禍)之說,是對今之「政府高層」亦有警惕作用的金石良言。立法會答問不是茶餘飯後的閒聊,行政長官對「拉布」及「佔中」,心以為憂,不難理解,他絕對不是不可以當眾說出他的「心底話」,但是所說須按事實、有真憑實據,不能移花接木、插贓嫁禍,把競爭力轉弱歸咎於「拉布」和仍停留在「言文層次」未有實際行動的「佔中」。

行政長官的有關說詞,因此成了借意扭曲事實的心戰口術,從輿論的反應看,此舉打擊不了任何人,卻暴露他本人在言行誠信上仍無寸進!

議員拉布及行為不檢的深層次問題 王永平 信報 20140528

上星期三(522日)特首梁振英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乘機嚴厲批評部分議員不斷提出修正議案及發言的「拉布」行為影響議會運作,甚至損害香港的競爭力。(後者說法有點誇大,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國家是美國,而反對黨利用拉布在財政預算上與政府角力,令部分公共服務暫時停頓的情況,時有發生。)

會議期間,梁國雄議員被曾鈺成主席驅逐離場後堅持留在座位;而何秀蘭議員為梁國雄議員被逐與主席駁嘴。然後曾主席宣布腰斬會議,成為立法會歷史上第一次。梁振英隨即向市民宣讀譴責犯事議員的聲明。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接着發表聲明,批評議員拉布損害香港利益。一時間,政府與立法會的關係成為城中熱門議題。

讓我加入評論行列。

先岔開一筆。我認為曾鈺成今次腰斬會議是先猶豫、後衝動的錯誤決定。

與如何剪布沒有清楚規則不同,立法會議事規程授權主席維持議會秩序,確保會議順利進行。事實上,曾鈺成已屢次運用主席權力,把他認為行為不檢(例如叫囂、擲物)的議員驅逐出場。以住犯事的議員求仁得仁,不會反抗。今次梁國雄拒絕離場是因為他覺得沒有(或尚未有)動作(雖然畫面見到他手持道具),因此主席驅逐他的決定不合理。事後曾鈺成三番四次公開解釋他的決定合理。既然如此,為什麼他在會議暫停期間不要求保安員執行他的決定,把梁國雄驅逐離場後才復會?這樣做,梁國雄可能會反抗,導致與保安員肢體衝撞,甚至可能有人受傷。沒有人(應該包括曾鈺成)希望見到這個場面。但曾鈺成明知梁國雄還在會場卻恢復會議,然後被何秀蘭搶白後,突然以過了原定時間為由,宣布休會(慣例是每次特首答問大會都超時)。曾鈺成這個腰斬行動自然會加深一般市民對經常在議會鬧事的議員的不滿。但這不代表主席此舉做得對。難道將來只要有議員不聽命離場,主席便腰斬會議?主席維持議會文明、有序運作的責任,當然包括為此承擔政治風險(例如出現衝突場面)或訴訟後果(例如不滿裁決的議員提出司法覆核)。

說回正題。今天立法會的亂局完全有跡可尋。早於2年前,今屆立法會選舉後,我便撰文提醒政府(見〈立法會選舉後的亂局〉19.9.2012)。我在文中特別指出,

擺明與政府抗爭的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四子(後來黃毓民脫離人民力量)在地區直選上一共拿到264千票,多過公民黨的255千票和民主黨的247千票。

因此,政府和建制派標籤他們代表小數選民並不符客觀事實。

於是我在另一篇文章建議特首與各黨派開心見誠地傾談,了解他們關注的議題和盡量找出雙方可以達成最大共識的地方,作為日後施政的基楚。這是因為在今天香港的政治形勢下,政府根本沒有實力行政主導。而政府民望愈低,政黨(包括建制派)愈會乘機抽水、鬧事(見〈梁政府能否走出政治谷底〉26.9.2012)。

兩年下來,不計激進派,政府與溫和民主派是否有商有量?答案是沒有。甚至連不太聽話的自由黨也成杯葛對象。(其實工聯會在輸入外勞上何曾顧全大局?)以最近推出特大碼的創新科技局為例,政府採取的依然是數夠票便闖關的手法,完全沒有完整的論述和解答以事論事的質疑(讀者可參閱〈三大理由反對成立創新科技技局〉16.4.14)及〈再談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的問題〉30.2.14)。假如政府認為有關事務委員會開過一次會議及公聽會便算功德完滿,而把將來在立法會或財務委員會上議員的提問或修訂一律定性為「拉布」,這個做法不一定能取得市民大眾(不等於業界)的支持。

梁特首說市民對議員拉布行為深痛惡絕。這不是事實的全部。我同意沉默大多數(包括不去投票的選民)對拉布議員不滿(有市民在街上要求我出聲或撰文痛罵他們)。不過,我相信拉布議員的基本擁躉(2012年選舉時是26萬人)不會離棄他們。相反,隨着近年政治兩極化(政府難辭部分責任),願意對政府採取抗爭行動的市民有上升趨勢。從反國教到佔中,這股激進浪潮與日俱增。未來一年,中央能否落實令大多數港人感到順氣的2017年特首普選是另一個重要關口。在特首選舉原地踏步的機會愈來愈高的情況下,我撰文提出2016年立法會選舉安排(包括全港性的議員類別),目的是希望增加多些會顧全大局的立法會議員(見〈2016年立法會選舉建議方案〉21.5.2014)。假如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安排基本不變,我預計激進派當選議員的數目會繼續增加。下屆立法會繼續不安寧,政府施政(即使2017年的特首是普選產生)依然舉步為艱。

讓我重提兩年前的看法:今天的特區政府根本沒有政治能量主導具爭議性的政策,所以必須與大多數的立法會議員有商有量, 而中央政府也不可能事事要求建制派議員幫手。既然政府依然故我,拉布會繼續發生,而議員亦不會就剪布達成共識。不過,主席在適當時候剪布已成慣例。市民對此如何反應,視乎涉及什麼議題。(今次財政預算案的拉布便不叫好。)在對付行為不檢的議員上,曾鈺成有履行主席職務的權責。他不應該以腰斬會議代替在有需要時作出可能有損其民望的果斷決定。

有評論說,政府想利用今次事件試水溫,為日後的強硬行動做準備。以今天政府的民望和施政水平,這是個絕對錯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