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

盧峯: 必須繼續向樓市澆冷水




自從樓市在○九年中開始爆升以來,特區政府官員包括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說的最多的是「量力而為」四個字。不管在立法會會議或論壇或研討會,不管提出甚麼新的政策或打擊樓宇炒賣措施,曾司長總是念念不忘把這幾個字掛在口邊。昨天的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討論經濟前景及樓市狀況,曾司長同樣吐出這四字真言,希望市民注意樓市風險。政府官員提醒市民不能算錯,只是,「量力而為」是「阿媽係女人」之類的道理,任何情況都適用,沒有多少實質內容,官員不住重複的話只會令這四個字變得越來越像一些公司或企業的「免責條款」,旨在為官員及政府卸去責任。

除了「量力而為」外,曾司長在會議上也談到十月政府推出的幾項打擊樓市炒風新措施。他認為加強版的特別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已初見成效,樓市開始降溫,樓價開始有回順迹象。由於措施推出不過一個多月,暫時不容易評估它們的具體成效,部份屋苑也錄得高價成交個案。但從近幾個星期樓市交投變得疏落來看,新措施至少對樓市長升長有的非理性亢奮澆了點冷水,至少令買家認真考慮樓市的風險,至少抑制了一些來自境外的需求。

應該看到,幾年來樓市熱火朝天,樓價屢創新高的基本原因是各大經濟體都推出量化寬鬆措施,都在大開印鈔機印發鈔票,令游資熱錢充斥全球。再碰上本地經濟隨內地復蘇而有強勁增長,港元資產特別是樓市便成為游資熱錢短期賺取回報的工具,令樓價節節上升。可惜,特區政府以至區內其他小型經濟體政府根本無法無力阻止發達國家印鈔票,也無法改變超低息環境以抑制投機炒賣,只能採取其他行政、財政措施。更糟糕的是,歐美等國不但沒有計劃改變大印鈔票的做法,反而越印越多,反而把超低息政策不斷延長。美國聯儲局已把接近零息政策推延至二○一五年中,歐央行同樣表明將維持超低息政策以處理債務危機;日本方面,大有可能在選舉後重新執政的自民黨已提出無限量增加貨幣供應以刺激通脹從負數升至百分之二至三的目標。也就是說,未來幾年超寬鬆的貨幣環境不易改變,亞太區內樓市包括香港樓市將要面對更多熱錢衝擊,可能會變得更瘋狂。

面對凶險的外部環境,面對樓市泡沫不斷膨脹,各地政府只能透過抑制需求調控樓市,避免爆煲,此所以不管是新加坡或澳門政府都推出特別印花稅及其他財政措施增加炒家入市的成本,增加炒家入市的難度,避免樓市火上加油。香港的情況更複雜,因為境外買家特別是來自內地的投資者數目越來越多,入市比例越來越大,單靠一般財政措施已無法應對問題。為免樓價在境外買家入市帶動下進一步飛升,嚴重脫離經濟基本因素及市民收入增長,特區政府實在有必要採取具針對性的壓抑需求措施,而新設的買家印花稅就是可行的辦法。假若特區政府短期內修改或撤銷這記「辣招」,將會向市場及投資者發出錯誤訊息,認為特區政府沒有決心、沒有能力處理樓市泡沫風險,令他們更放心放手入市,令樓市更像脫韁野馬,難以收拾。

事實上本地樓價已跟市民的負擔能力完全脫節,已跟經濟表現完全脫節。以今年為例,今年經濟增長不到百分之二,樓價卻累計上升百分之二十三。若跟○九年初相比,樓價更上升一倍以上。但樓房跟其他資產一樣免不了有盈衰循環,只要利息稍為回升或經濟環境逆轉,超高樓價便會立時變成巨額負債,把銀行、企業、市民壓得透不過氣來;九七回歸後樓市泡沫爆破引發的嚴重衰退就令人不寒而慄。為免歷史重演,為免樓市泡沫升溫,特區政府實在沒有理由放寬或放棄抑制樓市亢奮的「辣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