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

葉健民﹕解開兩制心結 主動權在中央




2012年,是回歸15年以來,內地與香港特區關係至為緊張的一年。2003年的七一遊行,確實是兩制互信的低點,但分歧只限於政治層面,今日的香港,這種緊張關係卻早已擴散至經濟、民生以至生活上的每個環節。樓價物價、市容整潔、大型基建工程以至新界東北發展等爭議,討論最終都總會回歸到中港矛盾的角度上,而對特區政府刻意逢迎內地的指摘,往往是動員群眾的最有效手段。立法會的選舉,主張與中央理性談判的政黨大受挫折,而以簡單「拒絕赤化」的力量卻取得上佳成績,正好說明了問題。而中央大員連番厲聲批評「港獨」勢力抬頭,重申北京對特區管治擁有的種種權力,更為原已非常緊張的中港關係再添張力。但解鈴還需繫鈴人,處理兩制關係,北京坐擁大權,但權在中央責也在中央。要改善中港關係,始終要中央先認清自身的責任。

權在中央 責也在中央

兩地關係緊張,有源自港人面對來自內地巨大的資金和人流急速湧入所產生的焦慮不安,也與兩地在人權法治等基本價值上的明顯分歧有關。但中央必須坦率地承認,過去在處理香港問題上,自己確實犯了左傾錯誤,因此今天的對立局面,本身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0年的政改,民主黨和普選聯甘冒部分群眾的猛烈攻擊惡毒咒罵,決意支持政改方案,為的並不單純是多幾席直選議席、又或者什麼政治好處,而是要表明泛民願意放下分歧與中央合作,共同努力去走出改革的第一步,並為未來的終極談判奠定基礎。事實上,民主黨為這一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中央並未有善用這個契機去創造更好的合作氛圍,反而眼見民主黨受壓,認為是剷除這個泛民旗艦的良機,所以兩年來寸步不讓。

在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的問題上再拖兩屆,令支持政改的溫和力量再受攻擊。原來說好政改後馬上設立新平台去討論下一輪改革的講法,也無影無蹤,石沉大海。而在之後的多次選舉上,溫和力量也被親中勢力窮追猛打全力圍剿。但這方面的「戰績」,卻換來激進力量在溫和力量靠邊站的情下更肆無忌憚,令政局更失控。為何三兩個激進派議員,便可以左右大局令政府癱瘓,動輒可以將問題上綱上線把矛頭指向中央?原因不單在於建制分裂令他們有機可乘,溫和力量被重創後已缺乏意志和膽量去講求理性以事論事,才是主因。這一切源於北京對形勢錯判,以為打壓泛民就是上策的左傾錯誤所致。

北京對形勢錯判

在這背後,當然有更根本的社會矛盾原因。就是說,假如社會沒有普遍瀰漫怨氣,任憑激進政黨有三頭六臂都不能輕易動員群眾號召行動。社會分配不公、經濟發展過度向財團傾斜、生活質素不斷受損,才是政治張力的根源。沒有失控的樓價,誰人會理大陸豪客在港瘋狂置業?沒有對個人前途的忐忑不安和向上流動的困難,年輕人也不會把所有自身的困難歸咎於來自國內的挑戰。這一切都說明一個事實,就是香港現時的秩序,已到了一個必須進行大幅改革的地步,而以往那種由市場自身調節、政府只作微調細補的思路,早已不合時宜。

特區要進行大手術,創造一個更合理的社會秩序,涉及數不清的政經既得利益,需要很大的政治能量。制定合理的社會經濟政策,固然是特區自治範圍,不用中央費神,但過去中央對港政策機構領導人一直予人偏聽偏聞、袒護商界的感覺,在政治現實上確實會為改革帶來阻力。故此,假如中央官員對新政府那些合理的、穩中求變的努力予以堅定明確的支持,令既得利益不要再以為可以如以往一樣,能靠直通天廷的門徑去壓倒特區政府,實能為有利解決社會矛盾的改革掃除不少障礙。令本地群眾相信中央對他們求變的強烈願望的理解,是解開兩地心結的重要一步。

中央還要明白自己的言論,對香港可能產生的嚴重傷害,理應知所輕重,小心慎言。北京大概未至於愚昧到真的認為香港存在港獨勢力,足以顛覆國家主權。「港獨論」的背景,更多是因為國際形勢的改變。911後的國際格局,令美國專注反恐,但10年以後,奧巴馬主張「重返亞洲」,而中國在兩次金融巨浪下大致能獨善其身,進一步確立了經濟強國的地位,更令美國朝野不少人對中國崛起忐忑不安。加上日本右翼抬頭,美日關係密切,傳統的冷戰時代的「被圍堵思維」也慢慢在中國外交界漸有市場。故此,「港獨論」的重點在於北京認為在國家腹背受敵之時,香港要好自為之不要給她添煩添亂,給外國勢力利用特區來製造事端拖國家後腿。這番說話,中央可能只視之為「善意提點」,但聽在港人耳中,卻有點莫名其妙,感覺委屈。

「不要把嬰兒和水一併倒去」

問題是很多所謂「愛港愛國」人士自以為掌握上意,又或為投其所好,把這「港獨論」自行演繹,層層加碼,令港人更感煩厭。但試想想,假如真的有很多人因此刻意避免與「外國勢力」接觸,誠惶誠恐地去減少海外聯繫以免誤踏地雷,香港又會變成怎樣?香港的優勢,全賴與國際社會高度接軌,在信息流動、商業活動以至文化領域上與世界各地的無間交流,才是成就今日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主因。失去了這份特質,香港還剩下什麼?這些沉重的代價,真的是北京願意付出的嗎?正如西諺所言:「不要把嬰兒和水一併倒去。」這個道理,理應是中央對港政策的座右銘。

中央對港政策機構陸續換班,新人事希望會帶來新作風,但假如有關人士永遠只懂從中央角度考慮問題,事事只從維護北京權威出發,處處以「防亂」視角去看待香港,始終不肯承認自身的錯誤與不足,中港關係只會永遠處於對立局面。

作者是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兼助理系主任、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