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

明報社評: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惟要讓人民看到希望




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一個多月以來,他的一些言行舉措,不但為政風注入新氣象,也使人對他推行開拓式改革,抱有憧憬。內地政經體制必須改革,相信是朝野最大共識,問題是怎麼改革、改革什麼而已。70多名內地學者發表《改革共識倡議書》,包括在網上聯署凝聚共識,先不說中共是否認同倡議書的主張,目前值得關注的是「習班子」怎樣看待學者的這次舉措,若連發表這樣的倡議書也遭到打壓,則認為習近平會推動改革,就是美麗的誤會。

開局一個多月  習近平樹立改革形象

中共新領導層過去一個多月的表現,有3件事較受關注。首先是頒布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提出不安排宴請、不安排群眾迎接、一般不得封路等要求,隨後習近平視察廣東時,帶頭貫徹「八項規定」,內地有論者認為這是一項重大改革,突破了內地「首長出巡,地方接待」的陳規。其次至少10名官員涉嫌貪腐被調查,大多數是透過網絡舉報所致,網絡反腐而得到官方重視,被認為有重要意義。第三是習近平的言行,特別是他南巡廣東,被解讀為充滿改革意涵。

10年前,胡錦濤就任總書記後,首個離京出巡之地,選擇到河北省的西柏坡(中共入北京前,解放軍總部駐在這裏,是著名革命紀念地),顯示他繼承中共的體統,蕭規曹隨,過去10年,中國經濟顯著增長,但是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乏善足陳,回顧起來,胡錦濤在西柏坡現身之時,或許已經預告他的治國理路。

習近平首次離京,走20年前鄧小平南巡之路。鄧小平那次南巡,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極其重要,六四事件之後,改革基本上停頓下來,鄧小平是中國開放改革的總設計師,不甘於白費一番心血,南巡期間說了「不改革是死路一條」、「誰不改革誰下台」等重話,促使當時的總書記江澤民和總理李鵬再走上改革之路。放在這個背景下解讀習近平南巡的用意,他要繼承鄧小平的開放改革路線,顯而易見,特別是他到深圳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銅像獻花後,對在場官員和民眾發表講話,強調改革開放是共產黨必須堅持的方針,「而且要有新開拓」。何謂「新開拓」,習近平沒有解釋,不過,結合他一個多月來的言行舉措,內地有學者解讀為習近平有開拓「第二期改革開放」新時代之意。

開放改革30多年,由於政治體制改革嚴重滯後,即使取得最矚目成就的經濟,也面臨發展瓶頸,若不改革,已經取得的成果也可能不保,至於政治體制僵化,致使司法崩壞、官員貪污腐敗,社會瀰漫怨氣,人民對現狀不滿,整個社會和國家宛如翻滾沸騰叫得吱吱作響的壓力鍋,關心國家前景命運的人,都深感不安。

中國需要改革,已經毋須討論,問題是如何改、怎樣改。學者的倡議書,提出推進依憲執政、落實選舉民主、尊重表達自由、深化市場經濟、實現司法獨立、保障憲法效力6項主張。這些主張,是否已經囊括了中國現在的問題,可以討論,但是主張之中,只有一項與經濟直接有關,其他5項涉及政治體制、司法體制和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說明學者認為中國的問題已非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放在總理溫家寶一再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框架來檢視,反映學者的主張基本上切合國家所需。另外,倡議書的主張,都以1982年透過的《憲法》為依據,期望中共領導溫和推動改革,這種體制內改革的倡議,應該得到中共領導層重視。

若倡議書也遭打壓  「新開拓」 從何說起?

倡議書表示,「人民自己雖然痛恨種種社會不公,但是對於如何改革做成不公的制度卻未達成共識,以至民間推動改革的力量受到分化和削弱」,倡議書目的在凝聚共識,而透過網上聯署,期望主張得到更多人認同。目前不知道內地當局怎樣看待學者這次行動,不過,若把倡議書與《零八憲章》比對,會發現兩者內容並無本質不同,都是透過聯署擴大影響力,而《零八憲章》導致劉曉波陷獄和多名聯署者遭打壓,所以,中共怎樣看待《改革共識倡議書》,未來一段日子,將備受關注。從習近平當了總書記以來的表現,若他走對付《零八憲章》的老路,則「新開拓」就不知道從何說起了。

任何改革都會觸動既得利益集團,必然遇到反彈,以中國體制問題之大,阻力肯定非同小可。改革艱困的道理,人民完全知道,以反腐肅貪為例,人民完全知道貪官污吏不可能一夜之間肅清,但是人民期望見到當局真正對付貪腐問題,例如立法規定官員申報和公布財產等,讓人民看到無官不貪的情有望改善。只有人民看到前景看到希望,社會怨氣才不至於愈積愈大,社會穩定才不至於危如累卵。習近平樹立了開放改革形象,甫開局即盛載廣大人民的期盼,這是中共面對的又一次和平改革的機會,若再失諸交臂,如倡議書所說中國有可能「陷入暴力革命動盪和混亂之中」,這種惡劣局面,相信全體中國人都不願意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