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1日星期一

王永平: 小心處理碼頭工潮




貨櫃碼頭工潮持續多日,沒有解決跡象。工人以罷工作為爭取加薪的工具,是慣常手法,亦是《基本法》容許的自由。今次工潮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除了是影響香港經濟重要支柱的貨櫃業外,還包括兩個與以往不同的因素:一是有不少工會以外的組織和人士,包括學生聲援工人訴求。二是雖然僱主是有關的外判商,但貨櫃碼頭公司的大老闆是香港首富李嘉誠,於是成為工人針對的對象。

近年香港參與各式各類社會活動的人數增加了很多,部分原因是社交網絡自由興旺,造成一呼百應的效果。另外,香港富者愈富,工人階級感到不公平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兩者加起來,令今次罷工的工人鬥志頑強,不願輕易妥協。

貨櫃碼頭公司對工潮的立場中立得來強硬。它強調這次勞資糾紛是工人與外判商的事,與它無關。為了保持碼頭運作無阻,公司曾表示政府,例如警方在有需要時應該介入,維持秩序。跟著它登記進入碼頭的人士,表示不接受碼頭成為長期鬥爭場地。最新情況是貨櫃碼頭公司向法庭申請禁制令,要求罷工工人及聲援人士撤離碼頭(編按:高院昨晚已頒臨時禁制令)。有外判商發出最後通牒,工人不復工便辭退,永不錄用。

從法律角度看,貨櫃碼頭公司的做法沒有錯。但公司的負責人心中應該明白,外判商在工潮上會否讓步,例如同意增加多少工資,一定會考慮自己的利益,而外判商的利益直接或間接與貨櫃碼頭公司有關。

勞資糾紛最終能否解決,不是看雙方的公開講話或靠法律行動,而是透過背後談判。貨櫃碼頭公司不會坐在談判桌上,但它的態度和予外判商甚麼訊息卻是非常關鍵。

工潮持續對各方都沒有好處。希望有財力解決問題的人小心處理事件。

黃英琦: 企業的三條底線

讀過碼頭工人罷工的新聞後,我想的是,為何某些資本家一定要露出如此猙獰的面目?香港是個如斯繁榮和進步的國際都會,為何有些工人仍要接受如此不人道的工作條件?

這幾年,學術和評論界都在著書討論資本主義的嚴重形象問題。不要搞錯,他們不是放棄資本主義,就像民主般,這可能是個最不壞的制度。學者想像的,是如何令資本主義的運作包含社會和環境責任。

「三條底線」的倡議,是其中的論述。21世紀的創業者,除了為股東創造利潤,更要遵守「三條底線」,盈利是第一條底線之外,還有「社會」和「環境」兩條底線。企業的長遠發展建基於它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

能夠嗎?這建議相當理想化。我最欣賞的是美國戶外時裝品牌Patagonia,它的創辦人決定把「環境底線」計入成本,在生產過程中減少污染,改革採購政策,採用有機或循環再造物料,尋找公平貿易供應商,減少碳足跡,更主動回收舊衣物,讓「環境成本」成為其品牌的組成部分。環境成本對不少企業來說一向是事不關己,是政府需要負責的開支,這些年來,只是「污染者自付」的概念已引起不少爭議。
在假期間我參觀了以深圳為基地,在全中國開設了三十多家子公司,僱用近萬名殘疾工人的「殘友集團」。工人大部分是肢體殘障,但他們獲得了有尊嚴的工作,為不同客戶開發軟件或設計動漫程式。公司為他們安排宿舍,每天有車接送,關心員工發展,決策層年輕化。這是「社會創業」的營運模式:鐘擺傾向員工福利和社會責任,盈利與「社會底線」並行。

這幾天來,貨櫃碼頭負責人與外判商劃清界線,道德形象很低,涼薄發言引來網民謾罵。要知道,社交媒體是受害者的發聲平台,把這些不公義都曝光放大了,企業得不償失。

許多香港的公司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發財立品」,每年支持某些慈善活動。但反過來說,「立品」可在營運過程中實踐,例如縮小社會的不公義,人性化對待僱員,承擔對地球資源的傷害,不是更好嗎?剝削思維已落伍,只會造成社會分化,貧富鴻溝,更會令整個社會都要負上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