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黃偉豪﹕中國夢的幻滅 ——是時候反省「大中國,小香港」的官方論述




在香港現時的社會,在有關中港融合或中港矛盾問題的討論上,往往很容易因情緒高漲而產生一個虛假的兩極化,視支持中港融合的一方為愛國,不支持融合的一方為不愛國,甚至是支持港獨。如果我們把爭論的重點重組,問題的核心根本從不在愛國與不愛國、統一或是獨立、融合還是分裂等等,這些往往是由政府虛構出來,用來分化民間社會及把持有不同意見的一方妖魔化、逼入一個永不超生的死角,所製造出來的爭論和對立。

在回歸之後,多次的民意調查均顯示,絕大部分的香港人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分,及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的看法。即使我們追溯至回歸前的1980年代的中英談判期間,民意也只是基於香港和內地制度和發展的距離,而傾向「維持現狀」,而沒有支持獨立或分裂。因此,在民族認同及國家統一的層面上,香港根本從未出現過融合與不融合的對立。

互相尊重的情下並存

由始至今,問題的癥結所在,是發生在「一國兩制」的操作層面之上,是如何在一國的大前提下,使國內和香港兩個不同的制度,可以在互相尊重的情下並存,甚至互利互惠。在這個層面上,即使根據「一國兩制」設計師鄧小平的構思,融合根本沒有迫切性,甚至會破壞香港原有的優勢,使它不能有效發揮推動中國改革和進步的功能。因此,鄧小平才提出「50年不變」的想法,原意就是讓香港保留其制度的特色和優勢,成為國內的學習對象,讓國內一步一步的追上來,才真正融合。

換句話說,在制度不同和發展水平有差距下,而所指的發展不僅是GDP,還有法治、廉潔及其他管治制度等,過早及強迫下的融合,對中國不好,對香港也不好。前者失去了改革的學習對象和催化劑,後者完全喪失了本身的制度優勢和價值,變成一個既普通而又沒有自己靈魂的城市。

倒行逆施

強迫性、一刀切及過早的全面融合,在很大的程度上,在董建華的年代已經開始醞釀,梁振英只是進一步把它發揚光大。支持全面融合的陣營,往往把他們的理據建立於「中國好,香港好」的說法之上,至終形成了一種「大中國,小香港」的理念,成為官方推動大融合的主流論述。在這論述下,中國是強大和進步,香港是弱小及陷於困境,因此,香港有需要向內地學習,在制度上看齊,而因要接受國內各方面的援助,包括了「自由行救港」,香港及香港人在面對國內的政府和同胞時,也變得卑躬屈膝,慢慢地漸漸抬不起頭來。說到最終,這根本就是否定有維持兩制需要的倒行逆施。

「中國好,香港好」的說法,根本和近代中國的開放改革的現實不符。在現實出現的情是剛剛相反,是「香港好,中國好」。要維持中國的改革和發展,一個有良好發展的香港十分重要。長期以來,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工業化的過程中,香港為中國帶來了重要的資金和技術。雖然中國已完成了工業化過程,香港在中國的進一步改革上,包括如何建立一個自由和開放的社會,應仍有積極貢獻。

在否定香港對中國的貢獻的同時,使人感到意外及不安的是這種倒過來要香港跟國內學習和融合的「大中國,小香港」的思維。這種思維的背後假設,是國內用以發展的「中國模式」,是比香港進步及有很多值得香港學習的地方。

以上的假設至少有兩大謬誤。

第一,是香港和中國處於相同的發展階段,所以香港可以向國內借鏡參考。不過,現實是在經濟上,香港已先中國一步成為了後工業化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在法治、自由、人權、廉潔及其他管治制度上,香港均比中國進步。

第二,是「中國模式」的發展會為人民帶來幸福,社會帶來穩定。但當我們看回現實,這一點也受到愈來愈多的質疑。

「中國夢的幻滅」

最近,由耶魯大學出版、Gerard Lemos所著的《The End of the Chinese Dream》(中國夢的幻滅)〔註一〕一書中,便提供了很多真人真事,指出所謂中國發展模式可為中國人帶來真正和可持續幸福的荒謬和與事實不符。雖然書中的訪問地點是在重慶,但如作者所指出,當中人民所擔心的各種問題及憂慮,如房價、失業、低工資、貧富不均、環境、醫療、缺乏社會保障等,均是全國性的。在書中的最後部分,作者總結認為很多提及的問題的根源所在,是一班在封閉的政治制度中高高在上和自私自利(self-serving)的政治精英。在這個制度一日未改變的時候,作者所預視的中國的將來,不是更多的安定和幸福,而是更多的不穩和抗爭。

「中國夢的幻滅」絕非孤立的作品,而是反映西方的思潮,正重新為中國發展的意義和啟示重新定位。事實上,西方近年已有不少「反思中國」甚至是「沽空中國」或「唱衰中國」的研究和評論。很諷刺地,在最接近中國和應最熟悉中國的香港,反而對中國的問題感到最盲目,或裝作視而不見。在「中國夢」幻滅的時候,特區政府不應再大力推動毫無理智、不理反對和不顧後果的「大融合」,及用「大中國,小香港」的論述來矮化香港和香港人。

當然,在西方的著作中,我們仍能找尋到歌頌中國的作品,如傅高義(Ezra F. Vogel)有關鄧小平的新作〔註二〕。可是,傅所歌頌的是過去的成就,一切也已成為歷史,而很多人所關心的卻是中國的將來。光輝的過去絕不保證有美好的將來,傅在1980年代也曾註有《日本第一》一書〔註三〕,歌頌日本的成就。可惜,約10年後,日本的泡沫爆破,從此迷失20年,一蹶不振。中國又會否有機會步其後塵?因此,我們不應只見表面的繁華,而忘記了發展背後的制度隱憂。

◆參考資料:

1. Lemos, Gerard. (2012) The End of the Chinese Drea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 Vogel, Ezra. (2011)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 Vogel, Ezra. (1980Japan as No. 1: Lessons for America. NY: Harper Collins.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