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李金銓: 兩類紙媒可以活存




紙媒將死的聲音已經喧嚷了十多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接受Kindle Singles訪問,慨嘆紙媒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更指現在這個行業從業者要躋身中產階級已經很困難。

互聯網時代紙媒勢微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否就此沉淪無可救藥呢?任何預測都是危險的,但以歷史的眼光,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媒體產業的輪廓。

科技的進步改變人們的閱讀、視聽習慣,同時也改變了商業運作的模式;但從未見有因為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現而使舊形式的媒介徹底消失。

1960年代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兩位學者Edward ParkerWilliam Paisley做過一項研究,發現電視出現後,該州公共圖書館的小說類流通量下降,但非小說類的書流通量影響不大。人們稱電視為「有畫面的廣播」,在美國商營電視還是「免費」(觀眾賣人頭給廣告商),於是許多人預言過傳統的廣播和電影即將死亡。事實證明並不如此。廣播電台通過細分聽眾市場、做24小時新聞台、音樂台、交通台等,如今收入也相當可觀。電影增加性與暴力,還有科幻、聲光化電的特技,這些優勢不是一般電視所能取代的。

網絡的盛行是否會讓紙媒甚至傳統新聞業徹底沉淪,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論。

新聞的載體形式(如newspaper)會變,但新聞(news)本身一定會繼續存在,因為市場本身有需求;但這種需求建基於準確的事實和深入的分析。八十年前中外記者的收入很低,都是一些有才華而桀驁不馴的人去做的,甚至很多人沒有讀過大學,但不少人做得轟轟烈烈的。必須到二戰後媒體逐漸專業化後,記者的社會和經濟地位才開始進入中產行列。當媒體的形式開始轉變,媒體從業者的功能和角色也會跟着變。未來是不是還叫這種職業為「記者」不知道,但有新聞素養和技能的「資訊工作者」需求必大,而且會滲透到許許多多的行業裏去。我相信還有很多與新聞和資訊相關的行業會應運而生,現在都難以預測。即使頭銜改變,這一類型人才的需求總是存在,重要的是他們有多大的含金量適應社會的需求。

互聯網的興起確實改變了傳統做新聞的方式。很多時候是傳統新聞記者在追隨網絡媒體。互聯網上的消息難分真假,且高度碎片化;這些弱點本應是傳統媒體的優勢。但如果傳統媒體記者一味跟隨網絡走,自身不做深入調查和分析來建立權威,又沒有優質的時評分析,就很難抵擋來自互聯網的競爭。新聞媒體能夠存在,就是接受公共信託。可信度沒有了,任憑甚麼科技都沒有用。

隨着科技帶來的競爭加劇,我猜測有兩種類型的紙媒可能能夠生存下來。

一種是高端質報和專業化報紙,如New York Times Wall Street Journal。傳統媒體受到成本的諸多束縛:譬如紙媒最大的成本是紙張(佔總成本一半以上),而網絡媒體卻能夠輕裝上陣,於是傳統媒體一直在轉型試圖贏得網絡讀者。New York Times也曾經歷過轉型困境,但如今其網絡訂閱數量在穩步提升,說明能夠提供準確事實、深刻分析的高端紙媒仍能佔據市場。另一種則是聳動的小報,不需要紮實的採編力量,依靠看圖說故事和娛樂新聞贏得讀者。這正如經濟低迷時,高檔的餐廳和大牌檔都不大會倒閉,而很多中檔餐廳則關門大吉。因為經常出入高檔餐廳的人日常消費不怕貴,而出入低端大牌的人檔必須填飽肚子,有了這個基本需求生意也不會太差。只有中檔兼顧基本需求和格調的餐廳,會因消費者縮減預算而難以經營。

媒體市場的確處於波動當中,但一定會回到某種程度的平衡。還有多久才會穩定下來,現在言之過早。而在這過程當中,有競爭力的應該永遠是有公信力的媒體。因為媒體和新聞行業存在的根本,在於社會賦予的信託責任。

奧巴馬說傳統做生意的方式已經不適用於如今的互聯網時代(the old way of doing business was gone forever),的確如此。紙媒(或者傳統新聞)是否會死在互聯網時代,取決於媒體人的工作思維能夠轉換,文字新聞和圖片新聞能同新媒體結合;而新聞從業者能否躋身中產,取決於其能否真正實現職業的專業化,不做政黨的喉舌,也不做金錢的奴隸。

(劉璟筆錄)

李金銓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