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

蕭海燕﹕《孤星淚》與香港啟蒙




「新紀元」(20121222日)清早,首先給小孩子兌現看音樂劇電影Les Misérables 優先場的承諾。此部改編自在倫敦連續上演16年仍氣勢磅讛的音樂劇《孤星淚》之作,更掌握法國文豪雨果1862年的同名原著(原譯《悲慘世界》)之神髓。2003年歐美金融經濟大繁榮,無懼恐怖主義與戰爭陰霾,浪漫幽默的Love Actually在聖誕檔期風行世界,但2012年,世界目睹美國經濟在「華爾街神話」一夜爆破後多年未能復蘇;歐洲飽受歐債危機打擊數年,部分國家瀕臨破產,高失業引發青年騷亂老人自殺,知名大學學生賣淫交學費……第一世界如是,第三世界生活將如何?今個聖誕,這部澳洲班底英國製作的新「悲慘世界」自更觸動世人。

香港正慢慢從「中世紀」重新擧蒙

電影贏得香港觀眾普遍好評是有些意外的:一直在港隱於市隱於朝的朋友說,三數年前即使香港的社會經濟問題已很顯著,但若在聖誕假期向朋輩提及音樂劇——還關於「悲慘」——必被扣上「裝高檔」、「崇洋」、「負能」、「太悲」等「階級/社會不正確」的帽子。可是一部鼓勵法蘭西以及世人以愛、堅持和希望,克服連番革命失敗、戰火、飢餓、貧病和工業化初的殘酷剝削等,何「負」之有呢?固然那是我們推崇反智、抗拒文字、人云亦云和退化性兩極思維的結果,但經歷去年衝擊,相信香港社會正慢慢從「中世紀」重新擧蒙。

回歸歐洲歷史和社會,雨果其實寫什揦?首先,關於1832年的巴黎起義,香港中學歷史課本只有一句,然後就是講德國意大利統一時提及的1848年歐洲革命潮,一如中史書講辛亥革命後的「二次革命」般輕描淡寫。留學時,英國教授和同學在我們看《孤星淚》前總提醒,在倫敦看關於法國歷史(尤是法國大革命)要注意是否公允:音樂劇非常忠於原著(否則每周末不會絡繹不絕有法國遊客來捧場),但開始了解英國本身自「光榮革命」後因採取漸進式議會憲政改革模式,保留了君主制,對法國大革命的急風暴雨、政治激情和血腥革命模式,甚至將法國皇室送上斷頭台非常恐懼。

歷史之弔詭

歷史之弔詭是,英國在大革命前常對法國發放印刷品,以宣傳路易十六驕奢淫逸(包括瑪利皇后沒說過的「沒粗麵包不如吃牛油蛋包(brioche)」 ),到革命推翻王朝甚至演變成濫殺貴族和清黨的「白色恐怖」,倫敦始睡不安寧。可倫敦本為自身利益的憂慮,卻又非無客觀人文道理:法國大革命像大爆炸般動搖了歐洲諸國王朝,迫使歐洲進入現代和民主化,但對法國人生活及《人權宣言》及共和理想,卻如《孤星淚》反映:白色恐怖後是拿破侖戰爭,戰敗(1815)後帝制又復辟,人民繼續飢餓貧病(當年爆發過霍亂)。但雨果花上40年寫小說,時間讓他看到幾代法國人沒放棄過對共和及自由、平等、博愛的爭取。小說初段寫的很悲慘,但結局卻充滿希望。

其二,我們看電影充滿愛、救贖、永生等基督教色彩,但為何天主教會將小說列入「禁書」目錄至1959年呢?雨果從沒放棄過信仰,但他卻經常狠批法國天主教會及神職人員(clergy)在法國大革命中一直忘記信仰的精神,不顧人民普遍窮苦,卻跟貴族在國民議會、稅收俸祿等階級利益上站在投票統一陣線,結果才導致這幾十年的血腥革命過程。宗教組織(institution)出賣了信仰(essence)。

其三,雨果對執法者與法律亦同樣精密分辨:對偏執警察Javert窮追猛打因偷麵包而被判及加刑至19年的逃犯Jean Valjean,雨果(甚至Jean本身)都沒「港式忠奸審判」,Jean明言警察忠於職守沒錯,問題在於當時根本未共和民主,法律仍是專制時代之保護貴族的惡法。Javert最終因良心放過善良逃犯,竟要自殺交代因為他根本未思想解放,仍困在革命前君權神授、王法等於神聖法則(divine law)觀念中。

「紅白藍」革命理想

雨果在說,群眾可(有權及能夠)一夜推翻封建專制,但革命失敗因為革命者、廣大人民及政府上下,當時都未受普及擧蒙和了解自由民主、共和契約等精神,當革命理想只在少數巴黎知識分子中火熱,結果只是不同人一次次奪權和復辟,繼而是經濟層面的剝削,直至19世紀中開始,將國內悲慘轉移到殖民地分擔,於是本土看來慢慢人道起來了。雨果耗上40年磨此劍,無仇無審判,為的是以文學方式推動法國社會擧蒙,唯有人人明白自由、平等、博愛之可貴,才可真正和持續地完成「紅白藍」革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