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

洪清田: 「香港學」「中國性」與世界的關係




《南方周末》的「憲政夢」和「復興夢」原可兼容同道,現在竟狀若遜尼派與什葉派一樣誓不兩立,個人和多重群族押下意氣生死。在香港除有可吃的奶粉,還可找到《南方周末》元旦獻詞的原裝版本。這就是中港之別,文明相距千百年。
往下十多年的歷史懸念,是混沌虛實之間的變幻莫測之中,文革會不會以某種形式借「屍」還「魂」。

香港百多年面對的危機和中西古今「深層次矛盾與問題」不少於中國,而且很多是神農氏式的代替中國「先嘗」香花和毒草,卻成功移植「多體制整全運作系統」和自由秩序,可以多元兼容同道、有序互動、競爭和轉化、提升,新陳代謝;香花與毒草變成健身補品,(中英合謀)成就一個中西百多年交流、衝突和融會湍流中的新政經體系、社會、文化,能中國所不能。這就是「香港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同一課題 各有深意

為什麼十四億人都希望「憲政夢」和「復興夢」共融並進,卻人人互斥,習近平的苦口婆心和王岐山書單上的《專制帝國與法國大革命》,恐也無濟於事,可能又像乾隆「無可奈何」。到底中國五千年的becomingbeingwell-being是怎樣的,二百年什麼「千年變局」;為什麼不是中國跟香港的「文明先進性」,而是要香港倒退銜接(還說「天經地義」)。這就是「中國性」。

「香港學」和「中國性」與世界息息相關。我往牛津訪學,預備的五個課題的總題為「『香港學』與『中國性』:香港、中國與世界的互為表裏『反覆整全構』」。起點是中國千年變局中幸或不幸產生了一個香港(與台灣和上海),香港是什麼和怎樣發展起來,不同階段與中國的關係;繼而探討為什麼中國九七後「治港維艱」,從而分析中國怎樣看香港、九七前及後的治港主觀意願及設想、用什麼人和怎樣治港、遇上什麼知或不知的問題。

周恩來和鄧小平三四十年前講「現代化」;滿清時講「洋務」(中體西用);五四時講「(全盤)西化」;毛澤東時講「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江澤民和朱鎔基、胡錦濤和溫家寶時講「走出去」和「崛起」;習近平講「復興」……,同一類課題,但各有各的語境和深意,蘊含二百年不同摸索的不同內容、路向和策略,相距河漢,既共融又互斥,甚而可能誓不兩立。

這些名相變化,反映一個古老文明國族二百年來遭西方強勢文明解構後怎樣理解和回應西方,怎樣反觀自我(「中國是什麼、什麼是中國」)及過去、現在和將來,以及折射中國和現代世界關係的糾結,被折騰又自折騰。中國反反覆覆,迄今難斷是否上正軌坦途,也不知距「正常國家、長治久安」多遠。

誤區盲點 散布中港

百多年香港的經歷、成績和意義並不祇就香港而言,而是及於中國和世界,有不少先導與啟示作用。把「香港」放進中國及世界的背景中,一可以從中西文化二百年的交流、衝突及融會,二可以從一個三五千年古文的轉型再生,三可以從一個新社會、群族及文化的誕生、發展及運作,看到「香港」的成績和意義。 這三層面,中國對香港一如中國二百年來對本身,誤區盲點處處。

這些誤區盲點及其深層次思維體系與政經、社會及文化形態(世界觀、人生觀,知識論、方法學、本體性),目前散布香港與中國,當中國走出去必然帶出去。中國面對世界、世界面對中國,這一二世紀中國和世界將進行一輪人類前所未有的政經文化交流、衝突及融會,重訂世界秩序。這是一個長期的「反覆整全構」進程,牽動香港、中國與世界;香港、中國與世界三方又如連鎖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