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林行止: 選情出歹毒 互輸真陰功



一、本來想待見行政長官候選人「入閘名單」才作評論,沒想到「競選工程」峰迴路轉,建制派支持的參選人唐英年突然被傳媒揭發其九龍塘 其中一間住宅有僭建地牢二千三四百平方呎(落入地產發展商之手便在三千平方呎以上);政治人物言行的是是非非,老百姓看法的差異可以很大,但在平均住宅面 積四五百平方呎的港人眼裏,僭建比他們的住宅大數倍的地牢,眾口一詞判業主「死罪」,是毫無爭議的。在寸土尺金的香港,港人想了解面積如此龐大的非法地 牢,不難理解,換句話說,對於「唐樓」種切,人人想知道真相,市場需求殷切,傳媒為了迎合這種消費意向,遂大肆報道,而在事主無意開門揖客讓記者入內參觀 拍攝之下,為了接近「問題唐宅」,傳媒把之團團包圍之外,甚且租下數架「吊臂車」(此事「驚動」國際傳媒),記者冒險升上半空,居高臨下,拍攝一切圍牆內 住宅外的地面活動。

傳媒為了滿足市民知之權利,可說全力以赴,加上同行競爭劇烈,各出奇謀,可惜結果差強人意,因為除了宅外活動,並無任何 窺見僭建部分的資訊遑論「唐宮」之相片;現在大家所見那些圖象雖然得來不易,卻因此對唐氏家人造成重大困擾與不便,更有甚的是,傳媒這種做法,一方面可視 為充分發揮了傳媒工作者鍥而不捨地追逐新聞的敬業精神,一方面卻令保守人士認為傳媒以揭露知名人士的私隱為樂事,甚且為達目的毫不顧及當事人及其家人的感 受,對傳媒的不擇手段,必有微詞。而這類新聞引起全城轟動,還足以反映大部分港人對政客特別是富二代政客進而對所有富裕階級的憎惡與反感,難免予人有「上 流」社會已成眾矢之的、香港再非富裕階級樂土的聯想!

事到如今,唐宅非法地牢的新聞仍在熱炒,可是爐火雖旺卻乏新材料,因此只有加油添醬把 臆測、傳聞和謠言都倒入鑊裏熱炒;而傳媒最應找出「地牢平面圖則」從何而來(送出此圖則者可能匿名),以查證是否唐氏「政敵」所為(筆者的看法是,可能性 存在但疑點甚多,以此事待「入閘」後才公開豈非更有效?)及「地牢實景」,以印證圖則所示的真偽,可惜傳媒交了白卷,令這些「證據」仍與受眾緣慳一面,顯 見傳媒發掘深層新聞的默默苦幹似比一窩蜂搶新聞的幹勁遜一籌。

二、唐英年有不少優點,不然北京不會示意建制派予以支持(在這 類政治事務上,建制派肯定沒獨立行動的餘地),他在財政司司長任內取消紅酒進口稅及廢除遺產稅,對香港成為「聚財寶地」有深遠的積極影響,這正是遺產可觀 的富裕階級與建制派結成無形聯盟決意把他捧上行政長官寶座的底因。至於北京何以看中唐英年,對筆者來說,至今仍是一團謎,因為比他親中、愛國、能幹和能言 善道的官員及「社會賢達」多的是,然而,有他的世家背景及父執輩與中國政治人物有淵源甚深千絲萬縷關係者則可說無一人。想到此處,謎團也許可解。

可是,雖是「京」望所歸的人選,唐英年的私生活並不檢點且政治敏感度低,僭建的地牢若於數月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勸諭官員查察家宅有否違規建築時加以處理,便無 當前這場暴風雨。非常明顯,月前唐氏在新界「拉票」時說僭建是歷史遺留的問題,顯然當時他沒意識其住宅有的是令人能夠追查的當代史問題。

唐氏在僭建事件被傳媒揭露後的應對,再次證明他並無「危機處理」的應變能力,特區政府雖是「扯線公仔」,名義領導人仍要具應付、敷衍突發事件的急才,可惜唐 氏嚴重缺乏這種秉賦;加上立法會中那些嚴守法治精神的代議士可能對誰應負僭建刑責的問題窮追猛打—如果「疑犯」是行政長官,議員「緝兇」的力度必會愈強— 唐氏如何能「安」於位。退一步看,雖然唐氏一再申明他的誠信沒問題,然而,在市民和部分議員心目中,由於在有關當局未派員「入屋視察」並得出負面結果前他 矢口不認有違章建築,只承認掘了深洞擺放雜物,他的誠信大有問題,彰彰明甚,其欺世形象已深入民間,那是他再三否認亦無法洗刷的。在這種情形下,筆者相信 大部分港人不會接受這樣的人成為他們的名義領導的!當然,在此問題上,港意無關宏旨,只是做出大逆香港民情的事,北京會很尷尬。

唐英年雖一再強調他不會退選(說什麼在哪裏跌倒在哪裏爬起,簡直不知所云),特別是拜訪中聯辦之後這樣說,意味北京不當僭建事件是一回事,但北京的旨意不少港人不會認同,這等於說議員會找「麻煩」而大部分港人心中不服。北京「換馬」也許是次佳的選擇。

三、二 月十八日《經濟學人》的「榕樹」專欄題為〈披上豬皮的豺狼〉,因僭建風波而評論行政長官選舉,文章縷述了不少港人熟知的事實,惟指唐英年獲太子黨支持而共 青團(團派)則為梁振英的後盾,雖然該刊的語氣不太肯定,但這許是離事實不遠的揣測;而這種看法,早見於練乙錚在本報的評論而坊間似有此共識。

眾所周知,唐梁在這場「公開公平」之爭中,本來打成「平手」(建制派與民意各擁一人),但如今建制派鬧分裂而認同梁氏的民意相信會更上層樓,此時棄唐,梁氏 撿得便宜,雖頗符民意,但北京必然有人不開心,而此「有人」,可能位高權重,因此這種結果最好不要讓其發生。唐梁二駿競跑,北京必有一派失意,但現在找一 位「中性」的政客如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出替唐氏,且以他的左傾背景獲大多數選委支持並非難事。如此便不致傷了京官的和氣。

從另一角度看,此時換「豬」,可產生「豬欄效應」之效,那即是說,有希望當選的行政長官角逐者有「中共關係」的性質雖然絲毫不變,但因去唐棄梁而舒口氣的港人,對曾鈺成便會「甘之如飴」!

行政長官競選不難擺平,只是有關各方,都是輸家。中央政府信誓旦旦並寫進法典的「一國兩制」已蕩然無存,雖然「欽點」變成「陰點」,但誰當選行政長官有待北 京「吹雞」,已是港人皆知的事,北京在干預香港內政上再撕破臉皮,一輸也;港澳辦與中聯辦在「揀蟀」上不能調協,彰顯了特區政府太上皇有內部矛盾,二輸 也;中聯辦未能說服「土共」與中央同調支持唐英年,駕馭不力,有籠裏雞造反之象,三輸也;揭露梁振英在西九招標上有圖利之嫌,由公務員而非政客出手,令公 務員喪失政治中立的優良傳統,四輸也;假選舉令港人看到北京認同的參選人各有一本見不得光的賬,而在競逐「入閘」過程中,雙方各暴其短挖糞不遺餘力,令港 人對政治十分反感尋且對未來的雙普選更有保留,五輸也。

假選舉的參選人為達目的,動了真氣,令選情十分緊湊熱鬧,圍觀者大樂;不過,圍觀者 應了解參選人對非選民(香港沒有選民只有千二名選委)提出派發形形色色免費午餐,扮黃大仙或聖誕老人,是政客慣技,未來落實可能性甚低。政客對非選民和選 民「派糖」,原來自有民主政治以來便如此,剛於周前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拉丁文英文對照小冊子《如何在競選中勝出》(How to Win an Election),指出二千多年前古羅馬政客便用此「橋段」爭取選票,雄辯家兼哲學家西塞羅(元前一○六—四十三)競逐執政官時,已深通「對所有人應承 任何事」(Promising everything to everybody)及向選民「提醒政敵的性醜聞」,是獲得選票取勝之道。這些古老藥方,西方政客固然早已活學活用,香港政客亦很快上手;但未能貫徹的承 諾太多,港人經常「上街」,和諧社會便不可得。這是負責任的參選或候選人應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