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林博文: 死於採訪的紐時記者



安東尼.夏迪(Anthony Shadid)是當今美國媒體最傑出的中東特派員,二○○三年至二○○九年任職《華盛頓郵報》期間,曾因採訪美國入侵伊拉克而獲得普立茲最佳國際報導獎。《紐約時報》於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把他從華郵挖走時,震撼新聞界,大家都很驚訝華郵為什麼放他走。夏迪的跳槽,顯示華盛頓郵報的國際新聞競爭力已走下坡,紐時營運成績雖大不如往昔,但仍很努力找人才,尤其是海外特派員。

不幸的是,今年才四十三歲的夏迪二月十六日死了。他和一名攝影記者偷偷從土耳其潛入敘利亞採訪一個星期,就在結束秘密採訪準備離開敘利亞時,卻因急性氣喘發作,搶救不及而去世。和他同行的紐時記者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用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緊急搶救他,都無法讓他醒過來。希克斯只得摸黑揹著夏迪的遺體潛回土耳其。希克斯懷疑是馬的味道促發夏迪的氣喘病。夏迪的妻子納達.巴克莉(Nada Bakri)也是紐時駐貝魯特記者,她和夏迪生了一個兒子(夏迪與前妻有一個女兒),夏迪的身分是紐時貝魯特分社主任。

夏迪是黎巴嫩後裔,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生於奧克拉荷馬市,二十二歲那年(一九九○)畢業於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主修政治與新聞。後來才學會阿拉伯語文,因他一直想當記者到他祖先的老家採訪。他先到美聯社做事,再轉到《波士頓環球報》。二○○二年,他以環球報特派員身分採訪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拉馬拉市肩膀中彈。去年三月,他和三個紐時同事採訪利比亞革命,遭格達費部隊綁架六天,後經土耳其外交官出面求情才獲釋。

夏迪於二○○三年從《波士頓環球報》(老板即是紐時董事長索茲柏格)跳槽至《華盛頓郵報》,他的採訪技巧、深度分析、敏銳的觀察力和一流的寫作才華,開始受到讀者、媒體同行、華府外交界和中東問題專家的注意。他最喜歡深入觀察一般平民的日常生活,對政局的感受以及中東地方文化與社會的變遷。美國各大報和雜誌海外特派員中,很少人像夏迪那樣具有特殊的寫作能力和敘事本領,也許只有《紐約客》雜誌的幾個寫手可以和他相比,難怪他能在二○○四年和二○一○年獲得普立茲獎,二○○七年則差點得獎。二○一○年獲獎時,他已轉到《紐約時報》。他的跳槽在當時是新聞界的一件大事。

夏迪已出版過兩本書,第一本是談伊斯蘭政治(二○○一年),第二本是關於美軍入侵下的伊拉克人民(二○○五年)。他的第三本書是回憶錄:《石頭之家》,預定下個月才面世,他已經看不到了。近代中外新聞史上有不少在盛年時代突然撒手人間的傑出記者和作家,也曾獲普立茲獎的美國戰地記者厄尼.派爾(Ernie Pyle),一九四五年四月在沖繩附近一個小島遭日軍狙擊手打死時才四十四歲。這個被稱為「士兵的記者」,採訪過一戰和二戰,他的印地安那州故鄉為他設立一個紀念館,因乏人參觀,只好關門。現代人已沒有太多的歷史感,更遑論一個已沒有多少人知道的老記者。一九六○年一月因車禍遇難的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兼作家卡繆(Albert Camus),死時四十六歲,死前兩年多才獲諾貝爾文學獎。

在創作力最旺盛的時候辭世,不僅是記者和作家的憾事,更是人類心靈上的重大損失。二○○七年四月在北加州因車禍喪生的紐時越戰名記者大衛.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死時雖已七十三歲,但他精力充沛,他的第二十一本書:《最寒冷的冬天:美國與韓戰》還在印刷廠印刷裝釘時他走了。他是找一個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開車載他去採訪一個美式足球老將為下一本書作準備,在路上罹難(台北八旗出版社最近將出版)《最寒冷的冬天》中譯本。哈伯斯坦的越戰經典:《出類拔萃的一群》(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影響極大。前哈佛大學校長,柯林頓時代的財政部長、歐巴馬的前首席經濟顧問拉利.桑默斯(據說正在搶世界銀行總裁的職位),最近正在重讀《出類拔萃的一群》這本書。

戰士死於沙場、教師死於講壇、記者死於採訪線上,雖說都是「死得其所」,但過早地離開,如夏迪之死,不僅是一種傷痛,更是新聞界和知識界難以填補的劫難。一位牛津大學教授說,一九一八年(一戰結束)以後就沒有歷史,只有新聞。如果沒有好記者(如夏迪),新聞由誰來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