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3日星期二

古德明:中華正聲 -民主黨萬言書




O一一年五月,香港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發表萬言書,解釋出賣民主,為甚麼等於成就民主。現謹節錄一小段,從中當可看到新中國典型政論的特點。

何俊仁說:「在二OO九年,社民連和公民黨發動公投運動,除了不少民主派群眾之外,亦自然得到死硬反共人士和一批反權威的青年的呼應和支持。他們要運動在社區中遍地開花,然後結成烈火,持續一波接一波、一浪比一浪地衝擊政府。(他們徒勞無功。民主黨則不然。)在堅持民主理念的同時,能清醒、理智地掌握客觀形勢,確是成功地使香港的政治發展,跨前踏進一步。」

新中國政論愛用比喻,「紅太陽」、「香花毒草」、「白貓黑貓」等,層見迭出,只是往往引喻失義。就以何文為例:請問讀者有沒有見過遍地狂花「結成烈火」,而烈花又化作怒濤?不是顛倒白黑,不會有這樣矛盾如水火的比喻。請看《史記》卷一二六齊威王以大鳥自況:「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比喻必須前後貼切。齊威王斷不會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笑則已,一笑傾城」。

新中國政論的另一特點,是褒貶全靠形容詞,論據也還是形容詞。例如「偉大的毛主席」、「英明的黨中央」、「猖狂的反動派」、「死硬的反共人士」等。甚麼叫做「死硬」?《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堅持錯誤立場,頑固不化。」反共錯在哪裡,不能用事實說明,就用形容詞代替事實好了,反正在香港民主黨主席筆下,反共人士和反權威青年一樣,都是「民主派群眾之外」的人。當年岳飛矢志抗金復土,史家譽為「屢敗金虜,唾手中原」,今天則大可稱為「死硬反金」。可惜秦檜不懂現代漢語,否則給岳飛的罪名,不會是支支吾吾的「莫須有」。

反共者「死硬」,民主黨則「清醒」、「理智」、「客觀」、「確是成功」;更厲害的,是他們「踏進一步」都有「跨前」兩字形容。也許,現代漢語的「跨前」不等於「踏進」。總之,沒有形容詞,新中國政論就難動輒萬言。

何俊仁那段一百三十三字現代漢語,改為中文,只用五十九字:「二OO九年,社民連、公民黨籌辦公投,反共者、反權威青年以及不少其他民主派人士響應,務求民主運動波瀾壯闊,一浪疊一浪,沖擊政府。(他們徒勞無功。民主黨則不然。)堅持民主之餘,盱衡形勢,實事求是,使香港政治邁進了一步。」

試比較原文,你就會知道甚麼只是一篇文字,甚麼才算一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