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8月5日星期三

林行止:舊經濟強弩之末



一、

經濟經過二十多年的持續高增長, 任何國家領導人都會躊躇自得,以為掌握了經濟發展規律,經濟高增長揮之不去。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日本政治人物(特別是期間掌權的自民黨政要)固然如此,權力歸於一統的中國政府(精確地說是中共領導人)當然更信心滿滿,認為高增長不會放緩腳步。非常明顯,一度成為世界楷模的日本經濟(八十年代贊賞、謳歌日本經濟制度及日本式企業管理的英文書籍,不少出自知名學者之手,琳琅滿目、充斥市面),最終亦陷入經濟衰退循環,至今二十多年,仍未正式擺脫不景氣的陰霾。中國會否亦走上日本經濟的老路?從西方經濟發展理論看,中國是很難不蹈此覆轍的,而中國目前的確出現工業設備閑置率高企、工廠遷至海外(連勞工集約的紡織廠亦搬至美國﹔見八月二日《紐約時報國際版》)、廉價勞工供過於求的情況已一去不復返,而銀行(以至「錢莊」)債困難紓及物業熊市若隱若現等﹔面對種種難題,涉獵過經濟學的人,莫不意識到內地的經濟危機便在眼前。這不僅是大多數西方經濟論者的「共識」,那些「逆上意」拋售股票的內地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大概亦有類似看法。

可是,中國非行典型資本主義制度,政府擁有他國所無的絕對權力,加以中國的經濟結構建立於長期高增長之上,當局一定會傾全力以保經濟前行﹔因此,對內地的經濟前景,不宜看得太淡——最低限度,論者不應該套上西方經濟學原理,說它已陷入衰退周期不能自拔。

也許可以這樣說,中國的「舊經濟體系」 ,已進入下降軌,但「新經濟發展模式」(新經濟)開始發力﹔「如無意外」,「新經濟」的增長足以彌補「舊經濟」的呆滯甚且衰退帶來的損耗……。令筆者不敢對「新經濟」過分樂觀的是,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是市場推動,而是領導層規劃出來。在內地的政治制度下,這樣子的經濟發展,結果必然是大竟全功(不成功領導人便「成仁」!),此中因此存在許多不盡不實弄虛作假的空間。眾所周知,中國過去二三十年積聚了雄厚的經濟實力,過往為追求GDP目標造成無可估量的錯誤投資、經濟浪費,因而可以輕易應付,但假如並非市場誘發的「新經濟」最終功敗垂成,帶來嚴重的資源虛耗,中國在財政上便不難陷入左支右絀的困局,進而可能把國家的整體發展推進高危境地!

二、

李克強總理今年一月下旬應邀在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言,指出中國要「打造新引擎,就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他說︰「中國有十三億人口、九億勞動力、七千萬企業個體工商戶,人民勤勞而智慧。如果把全社會每一個細胞都激活,就會使整個經濟肌體充滿生機,進而匯聚成巨大的推動力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蘊藏著無窮創意和無限財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礦』。」此後李總理在不同公開場合,一再重申、演繹這種理念。創業與創新可以「發財」,是誰都知道的硬道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是創業者創新者與市場互動而促成的,不過,由於市場需求難測、消費心理不易把握,因此成功成數甚低……。這種意念由政府提出,雖嫌老生常談,卻是無可厚非,但要由政府貫徹推動,恐會帶來不少消極後遺症。李總理指出當局會加重在研究上的投資,以期在不久後把「中國制造」提升至「中國創造」(Created in China)。壯哉斯言!

中國在創新研究上的投入與成績,有待政府公布(其實不必待政府公布,只要市場人士不再眾口一詞說中國是「A貨王國」,便知中國這方面大有所成),但在硬件設施上已有耀眼的建設,比如北京的中關村、杭州肖山的互聯網硅谷、武漢的光谷(Guanggu)軟件園以至成都的高新科技產業區等等,這些「科技園」有新有舊,加上整個深圳被公認是南中國創業創新之都,中國全力推動創新科技研發,投入甚巨,彰彰明甚。彭博去周的消息,指出迄今年三月底,國務院批准的「高科技園區」(high-tech zone)達一百二十九個,數以十萬計的「創客」(Chuangke)正在埋頭「創新」。創業方面的成績亦甚驕人,在六月底浙江的「商業登記」共四百四十餘萬戶(比去年同期增百分之十二點六),那意味在全省五千五百餘萬人口中,每十二人便有一人「創業」(起碼已成立公司有意創業)﹔廣東的「創業」比浙江亦不遑多讓,今年五月底「商業登記」已達七百餘萬戶,等於每十五人便有一人「創業」。浙江和廣東可說是兩大創業省!

李總理的號召,真是全國響應,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商業登記」兩百多萬戶(平均每天一萬一千多戶)。然而,非常諷刺的是,內地的創業創新雖然掀起熱潮、全國動起來,但台灣漠然視之,不當一回事。去月底,台灣馬英九總統提出要把台灣打造成「亞太創新創業中心」,看似與內地遙相呼應,但實情並不如此。為引進這類才俊(「創客」),台灣從七月底開始接受「創業家簽証」申請,歡迎「外國及港澳人士赴台創業」,共同把台灣打造成「國際創業價值鏈上的關鍵角色」,但有關公告同時嚴正聲明「不包括大陸人」。在內地創業者以百萬計的情形下,台灣卻不接受「大陸人」以「創業家」身份申請赴台簽証,真是咄咄怪事!

內地創業者車載斗量,然而會創出什麼有市場需求的「業」,尚待觀察﹔至於創新的成就,海內外的消費者很快便可下結論……。站在利伯維爾場的角度,筆者對於由政府「指導」的創業創新,並不寄予厚望,因為市場肯定比政府精明,那即是說,政府推動的創新行業,成功的機率甚低。市場人士觸覺靈敏,應該怎樣投資,他們自有主張,毋須政府指導﹔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要把香港打造成中藥港,意念良好,看來亦有決心(要做出好戲給主子看的決心),但結果惟慘敗收場足以形容。李總理在上引演說中,很有見地地指出「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必須全面深化改革,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隻手』,形成『雙引擎』以推動經濟向前」。說的極為動聽,但實行起來,有形(政府)之手肯定把無形(市場)之手打翻在地!

內地經濟能否藉創業、創新有成而擺脫困頓再上層樓,由於政府權力太大,有形之手太強勁,無形之手不能全力發揮,筆者因此不大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