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7月15日星期三

金針集 : 這個老本還能食多久?




本年度的選民登記活動剛剛結束,當局的宣傳攻勢與往年沒太大分別。選民登記年年有,但今年值得一書的地方,不是因為期間發生了什麼,而是因為有些理應發生的卻沒有發生,令人費解。

去年佔領運動喚醒了不少年輕人的政治熱情,當中大部分傾向反對「袋住先」和抗拒中央干預。不過從政治角度來看,熱情歸熱情,若不能把熱情轉化為選票,從而 重劃政治版圖,帶來實質的改變,則一切也「嘥氣」。而按選舉事務處資料顯示,本港1830歲年輕人的選民登記率過去幾年來一直跑輸其他組別。例如去年 1830歲合資格選民有超過97萬人,但當中只有59.7%已登記為選民,即是說還有近40萬人未登記。反觀3150歲組別的登記率為74.3%,而 向來被視為建制派票倉的50歲以上組群,登記率更高達78.8%,選民人數超過180萬。

換言之,這幾十萬1830歲未登記的年輕人,猶如一片未開採的龐大選票油田,該是兵家必爭之地;且由於這年齡層大多是「黃絲」,故此絕對有潛力成為泛民的新票倉,以對抗建制派的「師奶阿毛」和「幽靈選民」兵團。

按道理,主流泛民政黨應在「後雨傘時代」的第一次選民登記活動期間「踩行油」,積極拉攏這群首投族。不過,奇怪的是,直至本月初選民登記結束,也不見主流 泛民有什麼大動作去鼓勵這班首投族登記。過去幾個月,好像只有范國威在旺角街頭搞了個「尋找雨傘首投族」的選民登記街站;另泛民各主要頭頭在6月底也搞了 個「超級星期日:選民登記.最後召集」的宣傳活動,但活動本身卻並非特別針對年輕人。「首投族」這個名詞來自台灣,是指那些年滿20歲,首次擁有投票權, 政黨傾向相對較薄弱的年輕選民。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便有接近120萬首投族成為馬英九和蔡英文激烈爭奪的目標。當年馬英九在任內政績差強人意的情形 下,仍能以80多萬票擊敗蔡英文,首投族的支持可謂致勝關鍵之一。而明年的台灣總統選舉,估計首投族人數會進一步增多107萬,勢必繼續成為兩黨拉攏的對 象。

既然香港年輕人普遍反建制,而尚有「大拿拿」幾十萬人未登記做選民,他們的一票足以左右大局,為何主流泛民卻嘆慢板,不主動approach他們呢?究竟 是泛民自己走寶,還是他們近月來只顧反對政改,忘記了這班「真老闆」?當然,選民登記只剛剛結束,首投族的最新登記數字如何仍有待揭曉;但即使登記率上 升,也肯定不是主流泛民的功勞。若從陰謀論的角度看,他們會不會是估計這批年輕人即使登記了做選民,日後大多也只會投票給激進泛民和本土派,因而故意冷 淡,免得為他人作嫁衣裳?這恐怕只有一眾泛民大佬自己才知了。

雨傘過後,本港民主運動呈現世代之爭與路線之爭,已是大勢所趨。主流泛民雖然在政改投票中獲得意外勝利,但扭轉不了他們被年輕本土派步步進逼的被動形勢, 面臨被邊緣化、逐步喪失本地社運領導權的危機。加上泛民主要政黨的領導層嚴重老化,老嫩交替的速度竟比民建聯這些建制派還要慢,在年輕一代心目中的形象恐 怕只會不斷褪色。

問題是,倘若泛民政黨不洗心革面、勵精圖治,主動去爭取年輕人的支持,反而不思進取,繼續依靠那班六七十後、經歷過六四的那一代傳統支持者來食糊,試問這個老本還能食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