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陶傑: 虛擬場面




全城爆罵梁振英。身為「評論家」──我不會說「評論員」,中文的「員」,是貶稱,像明明是飛機師,形象有領袖尊嚴,一旦淪為「飛行員」,只是一件工具。中國人自甘做的工具太多了,在詞彙之上,越少越好──身為評論家,要客觀公正,梁振英百日也不是沒有進步,譬如,終於宣布不再設什麼「文化局長」。

這一步,走對了。香港本有真正的文化局,就是萬家爭看的TVB。無綫電視的文化影響力、語言滲透力、思維塑造力,勝過十個「文化局」。特區十五年來,香港人的打扮、談吐、呼吸,尤其八九十後、港女,都十分的TVB,因此香港的文化局長只有一位,就是TVB的方小姐。

除此之外,特區政府不要成立什麼「文化局」,即使香港的許多中國DNA的「文化人」,骨酥堪折,心癢難熬,很想有一個「文化局」來領導。

「文化局」一旦成立,手上有「資源」,有了錢,就萬能,就要有官方的「文化政策」。那時文化局長,找一個愛國的文藝大姐空降。這位女首長披一件紅色茄士咩毛衣,挽一隻LV手袋,坐一輛黑色平治,來到什麼文化論壇出席「諮詢」。車門打開,伸出來一隻蹬着深棕色的Prada高跟鞋的玉腿,一定有文化人蹲下來,給女首長蹬上背脊;她手一掂伸,又有另一位文化人伸出的手臂,扶持下車。

一路走紅地毯,她一路還在跟在英國讀寄宿學校的兒子通手機:「倫敦冷不冷?Christmas回香港的機票訂好了沒有?媽咪惦記着呢。Business Class滿座了呀!叫副局長Uncle給你訂First Class好了,不過不是國泰,是阿聯酋,經杜拜……唉吔,唔好扭計啦,乖,呵?」

手機啪的關上,走進會場,一百幾十個文化人早列隊鼓掌歡迎。局長登場,坐在正中,喝口蒸餾水,拿出一張紙頭,開始講話:

「政府現在有二十萬經費。特首和中策組的意見是:可不可以搞一個『廿三條立法』的新詩創作比賽。從國家經歷過這不平凡的六十年歷史出發,高瞻遠矚,着眼未來十年全球互動的大戰略、大格局、大機遇,參考我國詩人郭沫若先生的風格,做到以下三點:一、歌頌捍衛國家主權之必要,二、反擊外國勢力,三、提昇特首形象,從而達到教育廣大香港市民的效果,促進香港社會的團結和諧。」

「二十萬,對於你們在座百多位文化人,是不小的數目,特首辦希望,可以幫補一下各位的家用……」此時,全場鴉雀無聲。女局長的手機又響了,她看看來電顯示,打開:「喂,阿仔呀。什麼,連阿聯酋都爆滿了?那麼媽咪試試叫馬會的朋友,幫你看看有冇卡塔爾啦……媽咪在開Meeting,等陣call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