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8月27日星期三

艾青天: 國安層次凌駕高度自治


本周人大常委會將就特區政改方案作決定。泛民及「佔中三子」事先已張揚,倘若人大常委會所作決定的普選方案未達「國際標準」,便會啟動「佔中行動」。立法會26名泛民議員(沒有包括已「獨立」的黃毓民議員)在上周三(20日)聯署,承諾倘若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未如要求,不惜政制發展原地踏步,也將會集體對政府提出的方案投以反對票。

同時,學聯、學民思潮等聲言開始籌措罷課爭取普選訴求,更有院校學者會支援,包括為罷課學生補課等。另一邊廂,政府則積極「備戰」,對「佔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作出應變;警方日前也進行大規模演習。

公民社會與政府就普選和民主發展問題上的矛盾如箭在弦,一觸即發。

特區官員似退下火線

但在推銷政改方案上一直走在前線的特區政府,在此關鍵時刻卻似退下了火線。「政改三人組」近期淪為「活動布景板」,在各公開場合只在中央官員後面「陪 襯」。例如,在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與泛民議員的會面,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雖說是主持會議,但卻非會面的「主角」。政改第二部曲的階段,左右政改方向的能力顯 然已不再在特區手中。張主任在人大常委宣布政改方案的決定前夕,高調向泛民表述立場,並向泛民「曉以大義」,也反映中央在形式上的舖排已不作任何掩飾。

而身為特區之首的行政長官梁振英,在這兩周來的唯一「戲份」,竟然只是走到台前講句提名委員會的「會」字,是意味提名過程是集體決定云云。角色連「大咖」 (臨時演員)都談不上,確是對「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象徵意義的一大諷刺。但從另一角度看,梁振英的收斂,是否也說明中央在政改問題上不想留任何機會 讓梁振英節外生枝?

從上周張曉明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會見泛民議員的言論,可見中央在普選行政長官問題上的態度更趨強硬,語氣更咄咄逼人。

張主任在周二(19日)分別會見公民黨、工黨和街工等多名立法會議員。席上張曉明提出四點立場尤其值得細味:首先,張主任重申不接受公民提名方案。其次他 直言不諱地指出,支聯會等人士因為要求結束一黨專政,所以必然會與中央對抗,所以這些人士斷不能出任行政長官一職。他又補充,支聯會至今仍然能在香港活 動,是中央「包容」,但支聯會委員能否參與行政長官普選,則另作別論。李飛的言論更為極端。他在周四(21日)與14名泛民議員在深圳單獨會面時更直言, 對抗中央等同搞「港獨」。由此可知,本周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斷不會對公民提名方案留有任何空間。

張主任與泛民議員會面時指出,泛民政黨與中央政府「不存在對等談判」。他又強調普選問題涉及國家安全。他解釋,由於部分泛民議員及團體曾接受壹集團黎智英的政治捐獻,中央認為有港人在勾結外國勢力,企圖干預香港政治,所以普選問題已提升至國家安全問題的層次。

這個講法特別吊詭。從來政改問題都是在「一國兩制」前提下由香港自行立法處理的事宜。若將普選議題提升至國家安全層次,是否表示政制發展已是同屬國防、外交的事務範圍,已超越特區「高度自治」下可以自行審理的事項?

政改商討空間狹窄

從張曉明和李飛對泛民的回應,可見中央就政改的想法已經沒有任何含糊,態度也很堅定;況且中央不認為與泛民對話是「談判」。繼續對話對改變普選方向已沒有 實質作用。所以,難以明白泛民議員為何仍能以為將來與中央就政改問題還有什麼商討的空間,何以評估上周的會面是「健康的開始」,還要求政府繼續安排會面機 會。

既然中央已「出招」,下一步便要看泛民的回應行動。政改博弈已進入殘局,在牌面上,啟動「佔中」似是泛民保留誠信和尊嚴的一着;但從泛民議員與張曉明和李飛會面後的反應,似乎看不出泛民有落實「佔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