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

信報社評: 機場北大計受挫 梁班子硬闖必失




激發強烈爭議、導致「劈炮」風波的機場北商業區發展計劃,昨以折衷方式解決,機管局董事會特別會議上,一致同意在興建第三條跑道時,既保留無人駕駛鐵路的地下車廠,也在地面建設商業城。這個被形容為「兩全其美」的結果,表面看來是意見相左的兩派各得其所,但其實是特首梁振英及其支持者力圖主導機場北發展大計初嘗挫折,再一次反映現屆政府施政舉步維艱。

梁振英計劃發展機場北面、鄰近亞洲博覽館的大片土地,使之成為集寫字樓、會展、旅遊、購物於一身的大型商業城,其志早公諸於世;甚至在董建華年代、二○○一年發表的《香港國際機場二○二○年發展藍圖》中,也已出現同樣構思。梁出任特首以後,當不忘力促此鴻圖變為現實,在今年一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即提出「加快推動赤鱲角機場的北商業區發展」;同月,他委任其主要支持者羅康瑞成為機管局董事,欲借羅之力推動「航天城」上馬。

可是,梁班子的宏圖大計,未能得到機管局內以主席張建東為首的主流意見的認同。羅康瑞在局內提出更改規劃,遷走準備設於現為臨時高球場的機場島用地的地底車廠,以便整幅地皮可興建超級商業城,卻遭到反對,機管局高層擔心會影響第三條跑道的規劃,推遲工程的落成。

上月,羅康瑞突然辭去機管局基建規劃委員會主席之職,豁然將董事會「內鬥」公開化,也使機場北發展的爭拗白熱化,加上羅康瑞的「梁粉」角色鮮明,張建東則為曾蔭權主政時的行會成員,也是唐英年競選特首的支持者,更令事件添上政治角力的色彩。

平情而論,在機場北的發展路向上,梁振英陣營或許更多考慮社會整體的需要,機管局高層則比較傾重機場和第三條跑道本身的規劃,而且對於與內地「融合」的實踐,當不如梁特首般奉為圭臬,彼此從不同的角度,作出有別的權衡,不足為怪,問題僅在如何求同存異,協調以敉平紛爭。

觀乎梁振英及與其關係密切的「智庫」組織近年的主張,可見他們把機場和東涌的發展規劃緊扣相連,例如前行會成員林奮強牽頭的「黃金五十」,去年就建議進行大東涌「飛龍計劃」,商業重心為在機場東北陲興建包括巨型地標商場、多間酒店、大規模醫療中心、大面積寫字樓及停車場的「環球薈」,一方面創造大量職位,改善東涌居民的就業與生活,另一方面吸引更大量旅客到訪並逗留,確保在廣州、深圳及鄰近地區加建機場容量與增加國際航線的競爭下,不會減低對香港機場的需求。

此外,港珠澳大橋將於二○一六年通車,落腳點正處機場附近,這也促使素重與內地「融合」的梁班子對機場北商業發展雄心勃勃,力主加速推行。

然而,梁政府縱有滿腹大計,卻總不能一廂情願地強行推動,特別是當前社會對與內地融合的步幅和力度,仍有着不同程度的顧慮;而機場北商業城對旅遊業和東涌居民的助力,是否真能與其規模成正比,不虞尾大不掉之弊,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考證,並足可說服各方持份者,始可令計劃水到渠成。

今次機管局爆內訌,梁班子惟有接受妥協方案,幸對方也願意作出讓步、釋出善意,始使事件不致陷於僵局。弱勢政府今後推展各種大計,都須以此為鑑,放下身段,因勢利導,曉民以大義,動眾以真誠,才是可行施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