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1月16日星期五

中大學者反駁環時 顧忌政治傷害學術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

內地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在周二刊出署名文章,嚴厲批評中文大學日前發表有關港人對身份認同的調查,有份負責該調查的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在《明報》撰文回應,強調學術有不為服務政權的自由,
若政權直接間接的點名批評,並因應政治方針,在千百個研究項目中,抽出有違主旋律的幾個,評判其學術優劣,令學者除了關心國際學術準則之外,顧忌政治風 險,若此變成風氣,將會損害香港學術自由,對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打擊尤甚。國內學術界為國家、為黨服務的風氣,長年傷及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基本……若香港學者 把心思放在政治及格的問題上,香港學界將受到深入骨血的傷害。
而在08年及10年時,香港人對國旗及國歌的自豪感攀升至新高,有利於愛國宣傳,因此調查結果被《文匯報》大肆報道,令負責調查的馬傑偉和馮應謙被批評為建制打手,不過他們仍無懼批評,堅持研究。
文中寫道研究本港社會對香港人 / 中國人雙重身分認同並非偽命題,是基於長年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無論在社會體制、政治格局與價值觀方面都有別於內地,
其一是說明國族認同,並非生而有之、並非血緣關係的必然,而是一個歷史政治的過程;其二是說明身分認同的複雜性,內含多元價值取向……多年數據可知身分認 同之中多元價值的消長。這方面的數字變化,既可供學者分析身分認同的內在性質,亦可讓我們細緻掌握港人的價值轉變。例如,港人對平等、自由等價值甚為緊 張,亦對內地是否重視自由平等有所保留;2012年數字顯示,香港與內地的印象差距大升。這些價值差異,造成認同香港與認同中國的矛盾心理。
文中也反駁《環球時報》指調查欠科學及嚴謹的批評,表示這項由96年開始的調查,內容與數據經多重的學術評審,也在國際學術期刊刊登過。


行會成員張志剛 追打港大民調



繼內地官方《環球時報》署名文章抨擊中大的民調後,行會成員張志剛昨日在《經濟日報》撰寫評論文章,批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特首民望民調,有邏輯問題,造成不必要的誤解誤讀。
張志剛撰寫的文章題為「港府民望調查 慎讀莫入誤區」,節錄如下:
港大的研究,可以分為支持度和評分兩部分,支持度方面,港大用了一個很特別的題目,就是:「假設明天選舉特首,而你又有投票權,你會唔會選梁振英做特 首?」答案是「會、唔會、唔知/好難講」。這種問法,在其他地方也不普遍,因為題目是假設性,而不是認定梁振英已經是特首。
這種問法,第一,對被調查的人物的支持度一定是偏嚴偏謹,因為是用了假設性的問題,明天可以再選,以我們日常的經驗,我們經常也會自言自語:「早知係咁, 我就咁喇!」可以重新選擇一次,從事後的角度,一定會有更多想法。但可惜這是空中樓閣的假設,用假設的前提去問一個不一樣的事實,中間有多大的差異…
另一個問題,就是選舉投票也是不切實際的選舉投票。因為投票是人比人,而不是自己比自己,選民面前的選票,不可能是只有梁振英一個名字,所以要模擬投票, 問卷又不是模擬到十足十,梁振英跟誰比,是跟自己比,當然不是,一般人最可能是跟理想比,理想是所有能力人格的混合體,現實並不存在,所以又產生另一種混 淆。
至於評分就是比較客觀,也少了兜兜轉轉,但演繹時也要小心。港大的問題,是「100分代表絕對支持,零分代表絕對唔支持,50分代表一半半,你會俾幾多分 特首呢?」…但一般傳媒,卻把50分當成合格,合格和一半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合格是截然二分,51分是過了海的神仙,49分是飲恨跌落山崖!
理大鍾劍華接受《明報》訪問時就認為,張志剛身分是行會成員,文章會令人感到是代表某方的觀點。他擔心,有人會借張的文章觸發一輪討論,攻擊港大民研。鍾劍華又指,從民調方法來說,港大的方法並無錯。
值得留意的是,張志剛在文中特別提到,梁振英的支持度和評分:
港大民意調查計劃剛公布對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支持度和評分,支持度由36.9%,跳升至42.4%,而支持度的評分,也由49.1分,上升到53分,兩者上升的幅度分別為1成半和8%,升幅相當可觀。
不過,張志剛忽略民調當中,梁振英反對率有43%的事實,雖然支持率淨值(支持率減去反對率)較上個月升9 個百分點,但梁振英支持率淨值仍僅得負1 百分點,長期是「負分特首」。



以巴衝突升級 特拉維夫受襲


盤踞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份子,香港時間今早凌晨向離加沙70公里遠的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發射火箭,沒有做成傷亡。這是特拉維夫自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來,第一次受到火箭攻擊。這顯示加沙武裝份子的火箭射程又進了一步,他們更在聲明中指,更猛烈的攻擊還在後頭。
以巴關係持續緊張,以色列於當地時間週三開始,連續第二日空襲加沙地帶,反擊巴勒斯坦武裝份子對其南部發動的襲擊。以色列這次進攻為四年以來最猛烈的一 次,哈馬斯最高軍事指揮官身亡,部份火箭發射器被破壞。以色列威脅,若火箭襲擊繼續,將對加沙發動地面進攻,現已開始調動數萬人的軍隊。雙方連日衝突已造 成3名以色列人平民、15名巴基斯坦軍人及平民死亡。

以色列的行動將破壞與埃及本就脆弱的關係。主政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與哈馬斯關係密切。埃及總統穆爾西指以色列的攻擊是「不可接受的侵略」,總理甘迪勒今日將會見哈馬斯領袖哈尼亞,支持巴勒斯坦一方。另一邊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言指,哈馬斯的攻擊蓄意以平民為目標,以色列會不惜一切防止再有以色列人民傷亡。美國強烈譴責哈馬斯,指以色列面對哈馬斯攻擊,有權自衞。

哈馬斯(Hamas)是巴勒斯坦人的激進組織,以消滅以色列為目標,盤踞加沙地帶。今年內已有750枚火箭彈從加沙發射,落入以色列南部,造成平民傷亡。


仁安地皮改用途 李嘉誠始作俑

1986年,仁安股權轉手,李嘉誠及多個長實高層成為公司董事。(商台翻查公司註冊處文件)
1986年,仁安股權轉手,李嘉誠及多個長實高層成為公司董事。(商台翻查公司註冊處文件)
審計署早前發表報告,不點名批評多家私家醫院欠缺監管。報告質疑,政府在2001年容許富商李兆基名下仁安醫院,轉換部分位於沙田的私院土地,用來興建豪 宅,浪費土地資源。但原來早在80年代,仁安一度由富商李嘉誠控制,是他最早嘗試申請把私院土地轉作住宅用地,但被港英政府拒絕。

早前不少報道提及恆基(012)在82年投得私家醫院用地,在80年代多次申請將地皮改為發展住宅不果,至90年代才發展私院。事實上,審計報告提到,在 80年代仁安醫院共有三次股權變動。商台《晴朗的一天出發》的節目,就翻查1982至1989年期間的仁安醫院周年報表。發現在1982年斥資6000多 萬元投得地皮的協和醫院(後改稱仁安醫院),股權是由地產商人劉耀柱、亞洲置地公司、以及復興行投資等持有,應與恆基無關。

李嘉誠86年購仁安地皮
 1986年,仁安股權轉手,由Mightyfate Company持股,長實(001)主席李嘉誠任職公司董事,加入董事會還周年茂、洪小蓮等長實重巨,新界王劉皇發亦是董事之一,未知是長實抑或是李嘉誠 私人入股仁安。根據審計報告,仁安就是在1986年,首次申請把整幅土地轉作住宅發展,卻被地政總署拒絕。而88年再次申請把部分用地轉作住宅用地,再次 被拒。
後來,1989年仁安股權又再易手,董事會由長實班底改頭換面作恆基班底,董事成員包括四叔李兆基、胞弟李達民以及胞妹馮李煥琼,以及老臣子林高演等。 1990年,政府批次恆基的醫院圖則,仁安醫院在1994年完工。但仁安最後只用了54%土地來興建醫院大樓,只提供410張病牀,而另外46%的土地 (約0.88公頃)則20年没有發展,1994年至2000年,再度申請轉換用途,全部無功而還。

轉售恒基 行會開綠燈改用途
最後在2000年至2001年,城規會與行政會議分別批准仁安把近半私院用地土地轉作住宅。恒基在2004年補6.1億地價,在地皮上興建豪宅名家匯,估計獲利20億元。
事實上,城規會在2000年曾經否決仁安地皮改建住宅。但城規會在4月換屆之後,2000年45名城規委員中,有23人來自地產商、商界、建築工程界,佔 全體成員超過一半。城規會在兩個月後,就批准了仁安的申請。而98年時只有12人來自該等界別,只佔全體成員的35%。
行政會議其實有發展大綱圖的否決權,可以把守最後一關,阻止私家醫院地皮變住宅,但董建華領導的行會,在2002年任由計劃過關。


李嘉誠習近平相識廿載 與張高麗家族搞生意

習近平正式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而新的中常委亦由江澤民派系人馬主導,中新社昨日特別重發一張舊照片,顯示香港首富李嘉誠與習近平早有淵源,《蘋果日報》 亦指,中常委新貴張高麗的女婿,亦與長實(0001)的創投基金合作搞科網,顯示李嘉誠與新班子的關係不俗,有助提升其在港的影響力。
中新社昨日特別重發一張舊照片,是近20年前李嘉誠與習近平的合照。事緣92年長實在福州投資30億元,發展「三坊七巷」大型住宅項目,當時擔任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的正是習近平。翌年李嘉誠出席該項目的奠基儀式,習近平就陪同他四出視察環境。
根據《蘋果日報》報道,李嘉誠當日已看好習近平,認為非池中物。
有知情人士透露,長實中人當時曾向隨行傳媒稱,李嘉誠看好習近平非池中物,故願意擲下巨額投資,「宜家諗番,唔知佢(李嘉誠)當時係投資個項目,抑或係投 資喺習近平身上?」但計劃最終在05年因福州市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而「告吹」,當時習近平已調離福州。而中新社昨特別發出兩人當年合照,顯示關係非比尋 常。
(蘋果日報)
其後習近平於08年訪港時,下塌長實旗下的紅磡海逸酒店,亦由李嘉誠長子李澤鉅親自接見。
另外,剛晉身中常委的張高麗,其家族亦與李嘉誠有生意合作,張高麗在擔任深圳市委書記期間,女兒張曉燕嫁給信義玻璃(0868)主席李賢義的兒子李聖潑,婚後不到半年,女婿李聖潑就與長實的創投基金智財寶一起創辦匯科系統拓展軟件業務。
今年唐英年輸了特首選舉,挫了屬江澤民派系港商的銳氣,加上胡錦濤當政期間,刻意與本港幾家大地產商保持距離,今屆中常委由江派人馬主導,江派與本港商界關係向來密切,可見未來五年江派港商的影響力會日漸增強。

樓價又破頂 CY當選後大升19%


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連升八周,最新報116.8點,按周又升0.6%,過去八周的累計升幅為8%。而梁振英當選特首至今樓價狂升18.7%,樓價仍是梁振英政府的計時炸彈。
中原方面估計最快下周的數據才能反映政府上月底推出的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對樓價的影響。最新公布中原指數,反映上周簽訂的正式合約的物業交易水平。而通常賣買雙方都會在兩周前已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確定交易價格,故下周開始較全面反映出招後的樓價。

然而,近日仍有內地客無懼辣招掃貨。明報今日報道,信置牽頭發展的西九龍樓盤「御金‧國峰」一個1560方呎連平台特色戶,剛獲內地客預留,料日內有機會落實成交,以單位定價4090萬元計,該內地客需要繳付BSD高達614萬元,
四個分區中,港島區樓價升幅跑贏全港,按周升逾百分之一,新界東及九龍區的亦樓價微升,新界西樓價則微輕回落。

梁振英︰幾時交代睇何俊仁喇

特首梁振英,今天下午藉詞要等高院上訴庭的訴訟程序完結,才會全面交代僭建問題。民主黨何俊仁指梁振英的說法荒謬;終審法院已有裁決,案情已與後續案件無關,梁不應再拖延。
梁振英出席教育學院學位頒授儀式後,向傳媒表示,雖然終院已有終局判決,但仍需等何俊仁回覆是否撤回呈請。梁振英指幾時交代要「睇吓何俊仁喇」。
終院嗰度有咗終局判決啦,但係何俊仁先生係高院上訴庭,仲有幾件事。今日先收到上訴庭畀我同畀佢嘅一封信,就問下佢仲會唔會繼續進行呢啲程序。事實上,星 期二終審法院個判決出咗嚟之後,我嘅律師都第一時間,寫封信俾何俊仁先生,係今日之前覆我地是否撤回呢啲程序或者呈請。如果佢今日之前唔撤回嘅話,我地下 個禮拜就會開始要求法院剔除佢嗰個呈請。所以我地係等緊何俊仁先生嘅。
(記者︰咁你幾時交代僭健呀?)高院上訴庭個件事都完結咗之後,我相信好快㗎啦,咁我會即刻出嚟同大家全面交代。(記者︰好快即係幾時?)而家就睇呀何俊仁先生喇。
(轉身離去)
何俊仁回應指,梁振英說法荒謬,終審庭已表明,本案的案情不會再在任何庭審中出現,故無需等他撤回上訴。他促請梁振英不要再砌詞拖延。
梁振英向記者公開講話,如果我唔撤回依家係終審庭嘅上訴呢,佢係唔會就呢件事件交代嘅。佢呢個講法簡直係荒謬嘅。因為,好清楚,終審庭已經就我嘅選舉呈請 嘅案情,已經作出咗一個終局判決,話我係不可能勝訴。係咁嘅情況下日後做上訴,係唔會討論呢件案嘅案情。咁所以有咩需要等我撤回呢個上訴、上訴完畢,先可 以公開呢個事實呢?我請梁振英唔好再砌詞、拖延解釋呢個問題。

前律政專員:中國選賢政制 更勝美國



在很多內地人眼中,「大國崛起」並不止於經濟層面,在政治制度上,也已經有自己一套足以超越西方民主模式的所謂「選賢任能」中國模式。在香港,亦有前律政專員馮華健鸚鵡學舌,讚揚中國領導人飽經考驗才能執政,嘲笑美國制度容許沒有管治經驗的人當選總統。

胡錦濤那聽得讓人瞌睡連連的十八大開幕講話中,除了「腐敗不除亡國亡黨」外,似乎就只有另外這一句話有點意思了:「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 的邪路。」這句話的意思昭然若揭,除了什麼「黨內民主」、「漸進民主」那些似是而非地推塘政改的借口,就是直接將「西方模式」的民主定性為「邪路」。大陸 有很多文人、學者,願意為這套中國式政制更勝西方選票民主的論述,搖旗吶喊。

《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作者、現任教於復旦大學的張維為,趁著十八大的時機,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中國的選賢任能優於西式民主」(Meritocracy Versus Democracy。 張引邱吉爾的名言「民主是最壞的制度」,指西方民主就是孫子所謂的「下下策」,僅能防止最壞人選掌權;但中國儒家的選賢任能追求的是「上上策」,有望選出最好的人當政。
中國選賢任能的制度挑戰了“民主或專制”這種陳舊的二分法。從中國的視角看,一個政權的性質及其合法性,應該由其實質內容來判斷,這種實質內容就是能否實行良政善治、能否擁有勤政能幹的領導人、能否使多數民眾感到滿意。
中國已經建立了從上到下的一整套可以被稱為「選拔加選舉」的制度:大體來說,幹部晉陞必須經過初步考察、徵求意見、內部評估、較小範圍內的投票等程序來選出能幹的,有民望的領導人。就此來看,中國共產黨可能已成為今天世界上最重視選賢任能的組織之 一。
張維為曾經擔任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的英文翻譯,近年經常以學者身份,撰文推崇中國政治模式。他在這篇文章中指出,攀升至最高層的中共領導人,都有治理省份 /重要城市的經驗。他認為,中國的一個省相當於4、5個歐洲國家的規模,對主政者的要求非常高;在這種高要求下,很難想像「像美國布殊和日本野田佳彥這樣 低能的領導人能夠進入國家最高領導層」。而政治局實行的集體領導,則能防止出現「個人崇拜」的問題。
張總結,中國近30年的崛起,就是制度導致的結果。他指,與美國「迷信選票」的模式相比,中國「選賢任能」的模式有可能勝出。張的文章中只論述「選賢任能」的好處,對美國「人民當災」的民主制度相當客氣,但把美國比下去一直是這派「學說」立論的首要重點。
馮華健:美國爭逐選票 政策短視
香港這邊,有人與張維為遙相呼應,數落美國政治制度及不上中國。這人是香港前律政專員馮華健。

上星期,香港舉行了一場「中國比西方挑選更佳領袖」的討論會上,馮華健對於中美政制孰優孰劣,作出了相當符合上述立場的比較︰
- 中國領導人飽受考驗,曾在黨組織和各級政府機關服務累積有效經驗,而美國則容許甚麼也沒有治理過的人當選。
- 中國領導人不用經常察看民意調查,可以免卻短視的政策,但美國人則要立竿見影的東西。
- 中國人爭取團結,美國人妖魔化對手。
- 中國統治者要顧及民眾反應,必須在改善民生方面交出成績表;美國政治人物給金錢綁架,變成民主有價。
- 美式民主已陷結構性問題,變成連綿不絕的選舉循環,大家為爭逐選票,只顧好話說盡,追求短期收穫,長遠的事項如基建乏人問津。

丁學良:中國不政改 將大潰敗

十八大過後,中共領導人換屆,外界對新一代領導人實行政治改革有期望,惟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丁學良認為,六四事件後中共的改革大多只在政治技巧上的修補,並警告若不落實更高層面的政治改革,中國社會可能陷入更大的危機。

丁學良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在討論中國的政治改革,至少要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政治理想,這是最高層次;第二個層次是政治制度;第三個層次是行政(administrative)體制;第四個層次是政治技巧。

他認為,中共在自1989年6月4日後,政治理想及政治制度明都明顯沒有甚麼重要進步,但在行政體制和施政的改革卻有明顯進步,例如「市政府」的權力和責任在過去有所增加,「民告官」的案例愈來愈多,政府信息也隨著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發展而公開。
在政治技巧方面,丁學良認為是「在1989年夏秋以來發生的變化最多,也最容易叫老百姓反感乃至怒火噴發」,他指出,這個層面的變化其實是搞「政治裝飾」,目的是平息民憤,而結果往往是導致更深層的社會不穩。他舉例指:
「比如,某個官員和他所負責的部門犯了嚴重過失,引起極大民憤。於是上級黨政部門就宣布解除該官員的職務,公眾乃至境內外媒體都會為此舉歡呼...... (但是)中共不希望看到,公眾對個別官員和他所負責的部門的不滿立刻演變為對執政黨的不滿,所以『殺雞儆猴』,以暫時平息公眾的怒火。但是過了一段時間, 受處罰的官員被發現易地做官了,或者換了一個部門做官。對這樣的忽悠,老百姓非常不滿。」
丁學良警告,現時中國需要更高層面的政治改革,而非局限於行政體制和政治技巧方面的改革,更非局部的修修補補,否則,中國難以避免大面積的政治潰敗,中國社會也可能陷入更大的危機。


醒目仔吸收知識的五招


有没有想過,在吸收新事物時,自己是最大的障礙?

Kevin Daum,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最近在Inc.com的文章分析成人的"學習障礙",也提出了五個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
Daum指出,大部份人都没有著意去想我們是怎樣增加知識。在談話間,在演講中,吸收他人提出的訊息被認作是必然的模式,但事實是,年齡的增長會令固有概念深化,腦袋能容下新事物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保持開放態度,是持續吸收的重要因素。
新看法每天都隨著世界改變而產生,若你一直抱著自己的一套才是正確的觀念,與時並進就會變成空談。
Daum的五個方法,不妨試試,看看會不會讓你把求知的障礙消除:
1/ 把内在的聲音減弱 -
你有否察覺,在别人發表意見時,内心總會有一把聲音即時把自己的想法提出,與收到的訊息同步作比較? Daum相信很多人都有。要小心了,不要讓這把聲音蓋過正在接收的資訊,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資訊本身,讓對方把整個過程完成,經過消化,才作判斷。要知道, 這把内心的聲音,隨時會把有用的知識洗掉。


2/ 和自己辯論 -
萬一心中那位"異見人士"怎樣也不能讓他閉咀,起碼也要讓他幫忙。嘗試站在對方立場,和自己的看法來一次爭辯,看看有什麽可取之處。即使對方的立論最终還是站不住腳,起碼你沒有浪費時間,你會因為這個過程,强化了自己的觀點。


3/ 把好奇心燃起 -
有些人天生好奇,可能你並不屬於其中一個。但要增長知識,好奇心確實有其貢獻。嘗試養成一邊聽,一邊寫下問題的習慣。然後在網上或向可靠朋友查證。這個習作,有助你把新資訊溶入記憶。


4/ 找真相 -
没有概念真的無中生有,無論多麼天馬行空或者虚無飄渺,總有一點事實根據。下次聽到一些摸不著頭腦的資料時,先不要轉頭就走,試試看看當中有没有值得跟進 之處,扮一扮偵探,從中建立自己一套推論。你或者會完善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概念,若最後證實都是無甚可取,起碼,亦增進了自己的推理能力。


5/ 對事不對人 -
樣貌、衣著、政治取向、是否相識這些都會令你先入為主,是錯失新知識的障礙。把資訊和人分開。客觀地聆聽,假如對方是如假包換的大悶蛋,用上文的第二、三、四招。

包致金︰捍衛基本法 靠傳媒公眾


退休終審法院法官包致金,認為傳媒和公眾是捍衞《基本法》的最重要一環。
包致金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指自己作為法官很少公開發表言論,亦不習慣做訪問,但最近打破了慣例。他重申自己一直強調傳媒的重要性。
An independent media and an alert population, they go together, and they are probably the chief component when it comes to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basic law.  That’s why I agree to these interviews.
(獨立的媒體與具警覺性的公眾,是相輔相承的,要捍衛《基本法》,這兩者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答應接受訪問。)
談及近日前律政司司長、基本法委員會副主席梁受詩及其他親中人士的言論。對於這些言論會否衝擊司法制度,包致金認為,至少他們是公開發言,而不是直接致電法官下指令,現時還未到最壞的時候。他指,出現爭議是社會開明的體現。
說到梁愛詩,包致金不欲評論她本人,但表示一旦梁的建議得到落實,其後果之嚴重或者連她自己也未能預料;而梁發表言論之後的事態發展,使他更為擔憂。他又強調,一個法官對香港的理解及承擔,與其國藉無關。
包致金表示自己對司法制度仍有信心,只要法官仍盡忠職守,即使莊豐源居港權案發生在2047年,判決都會一樣。他寄望市民繼續支持司法機構的工作,相信法官會繼續憑良心做事。


日揆決定解散眾議院


日本政府決定解散眾議院,預料將於下月4日公布,提前下月16日大選。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將於今日傍晚在官邸召開記者會,向國民解釋解散眾院的理由。

野田早上召開內閣會議,決定解散眾議院,按程序眾議院下午將開會,宣讀詔書後就會解散。
當地民意調查顯示,野田內閣支持率跌至17.7%。分析認為,民主黨很可能失去執政地位。野田佳彥早前開出條件,指若國會通過公債特例法案和選舉制度改革等,就會解散眾議院,最大在野黨自民黨同意支持有關法案亦已獲得通過,逼使野田兌現承諾。

共同社報道又指,此次眾院選舉距2009年8月民主黨實現政權更迭的上次選舉,已有3年零4個月。這一次,在民主、自民兩黨爭奪政權的對決中還加入了日本維新會等「第三極」勢力,可能將改寫政治版圖和引發政界新一輪洗牌。


憂蔡衍明入主 台蘋員工爭編輯自主


工會將在明天舉行集會【捍衛蘋果,為新聞自由點燈】,員工現正在現場準備。圖:台灣《蘋果日報》Facebook
工會將在明天舉行集會【捍衛蘋果,為新聞自由點燈】,員工現正在現場準備。圖:台灣《蘋果日報》Facebook

壹傳媒(0282)明天簽約出售全部台灣業務,現已證實擁有《中國時報》的蔡衍明是主要買家之一,台灣《蘋果日報》工會發出聲明要求主席黎智英、行政總裁張嘉聲及另一新股東辜仲諒道歉,因為他們說過蔡衍明不會入主壹傳媒,與事實不符。民進黨表明反對跨媒體集團壓制新聞自由,要求總統馬英九就事件公開表態,其他政府部門已表態會跟進事件,防止媒體過度壟斷。
蔡衍明干預旗下《中國時報》的編採方針,中時已被台灣社會視為親北京報章。台灣《蘋果日報》工會指黎智英、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和壹傳媒集團行政總 裁張嘉聲曾向員工保證壹傳媒不會有蔡衍明資金入股,但昨天蔡與兒子蔡紹中以買家身份跟壹傳媒高層會面,證實蔡衍明會成為壹傳媒的新股東。

台蘋工會:不要黑手
台灣《蘋果日報》工會在昨晚發表聲明斥責黎智英、辜仲諒及張嘉聲違背承諾,指新聞媒體經營者公然對社會說謊,令《蘋果日報》蒙羞,張嘉聲回應指黎智英事前不知情,相信黎會對蔡入股感憤怒。
工會將在明天舉行集會,主題是「我要蘋果,不要黑手!」工會要求不論誰是股東,資方都要簽訂編輯室公約,捍衛編輯自主:
工會將在活動中首度公布工會版的編輯室公約,明訂《蘋果》任何一篇報導都不能被收買,不迴避或美化資方和股東,更不渲染正面報導或刊登無價值的新聞而去討 老闆的歡心;若資方有黑手伸入編輯部,導致《蘋果》刊登違反新聞專業的報導,編輯室公約授予自律倫理委員會和員工發動對總編輯的不適任案,經內外部機制共 同審議後,要求資方重新任命總編輯。
民進黨要求馬英九表態
民進黨與其他學者昨召開記者會,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要求馬英九對事件公開表態,不希望與內地有關係的資金壟斷媒體,
專心你的本業,不要做出讓中國高興、讓台灣傷心的事!
蘇貞昌 (蘋果日報)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亦批評蔡衍明入主蘋果日報,若他擁有當地平面媒體3成佔有率已經違法,要求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調查。

蔡衍明將控一半報章市場
《中國時報》在台灣平面媒體佔有率約11.3%,《蘋果日報》和《爽報》分別佔有29.9%和5.1%,合共佔有率有46.3%,因此蔡衍明入主後會超過台灣佔有率30%的申報門檻,需要向公平會申報結合。公平會主委吳秀明向《聯合報》表示,
就壹傳媒交易案來說,如果在簽約完成後,就立即向公平會申報結合,案件一旦成立,最快一個月內就會有結果。
台灣《蘋果日報》報道指另一新股東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說過,入主後不保證《壹電視》不會裁員,《壹電視》聯席行政總裁陳裕鑫就在facebook揚言,表明若日後資方要裁員,他會拒絕執行命令,說「否則請將我列入第一個裁員名單」。



徐然: 哀悼亞視

亞視近日成為城中焦點,投訴之多屢破紀錄,「亞洲電視」從此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的大笑話,不過我記憶中的「亞洲電視」卻不是這樣的。

還記得當年《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系列,拍出殭屍的淒美,萬綺雯的42吋長腿演活驅魔龍族馬家傳人馬小玲,「臨、兵、鬥、者、㫮、陣、列、在、前」九字真言,召喚神龍的手印現在仍記得;杜汶澤亦因《殭屍》系列初露頭角,「貞子的菠蘿油」一幕感動人心,為他日後的電影事業奠定基礎,不落俗套,創意無限,是為亞視劇集中的經典之作。論劇集還有鄭則士與鮑姐的經典《肥貓正傳》


 (杜汶澤與貞子的菠蘿油)

論卡通買片亦獨具慧眼,《亂馬1/2》迄今仍是我的至愛,論熱血首推《男兒當入樽》,櫻木花道每天晚上都在亞洲電視伴著我們下飯,亞視引入的《蠟筆小新》更在收視上擊敗無線,引起一番熱潮,絕不讓無線的《龍珠》、《美少女戰士》專美。
 

資訊節目更具創新、創意,想當年由「大姐明」領軍的《今日睇真D》,開創香港資訊節目的先河,當年極受歡迎,無線的《城市追擊》亦只是望其項尾,是跟風之作而已。亞視創新、無線繼而抄襲的例子俯拾皆是,先有《包青天》鬧雙胞;繼有《還珠格格》首兩輯在亞視首播廣受歡迎,無線以高價買入第三輯《還珠格格》應付;亞視早在1998 年已舉辦香港第一屆的男士選舉,幾年後無線才辦「香港先生」選舉;較近期的,是先有《亞洲星光大道》才有無線的《超級巨聲》。

當年亞視弱勢,我們都有鋤強扶弱心態,對無線一台獨大表示不滿。亞視只要偶有佳作,大家都樂見其成。以前由林伯主理的亞視,代表的是弱勢一群,財力不遞則以創意搭夠,「窮則變,變則通」,還有活力。相反,無線只是一個有錢有勢的財主,沒有動力與智慧去創新,只見亞視任何節目稍見成功,便用財力物力去製作一模一樣的節目去對抗,恬不知恥。

可是,這是美好的九十年代。現在呢?什麼都沒有了,以上的一切都只能成為八十後的集體回憶,與現今的亞視好像接不上軌。不知多久亞視再沒有自家製作的劇集,買回來的都是次等的韓劇;以前亞視台慶還剩小台的溫馨,至少不會現在有北京向空凳「掟包」的可悲;到現今淪落至要花錢去買一些只能騙自己的「民意調查」回來,自我吹噓一番,感覺良好,說什麼與無線收視「四六開」。電視台最重要的人才都走得七零八落:萬綺雯過檔無線,杜汶澤、田蕊妮夫婦更早與亞視割蓆;有誰記得李香琴、盧海鵬等這些無線常見的甘草都曾是亞視的台柱?

究竟是從哪時開始我們再記不起有亞視這個電視台呢?究竟是在亞視的台慶再不堅持在「323」的那時,又或是亞視因受財困而有大陸主要投資者入主的那時,還是在連台徽由三色六角符變成現今橙色logo 的那年?現在的亞洲電視再沒有一個電視台的台格,一邊害怕加入競爭連最後一成的觀眾都失去,一邊卻自我吹噓,在政府總部上演鬧劇,邏輯不可理喻,高層不知所謂。難道真的是因為亞視「大陸化」的影響所致?

與其亞視繼續用這種方式苟延殘喘,倒不如引入競爭,盡快讓亞視壽終正寢, 免再丟人現眼。讓九十年代雖窮雖弱但尚餘風骨的電視台永遠成為回憶,雖死猶榮,至少可以哀悼一番。千萬不要有一天要金像影后、忠心耿耿的鮑起姐在政總之前跳「騎馬舞」,我會傷心得要死。雖然有點老土,我還是喜歡三色的亞洲電視標誌。

 

被屈投票前飲酒 陳家洛促蔣麗芸道歉


公民黨陳家洛發表公開聲明要求民建聯蔣麗芸和黃定光向他道歉。今天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會議,討論如何解決立法會的投票電子系統故障,導致投票結果顯示錯誤的問題。但蔣麗芸質疑陳家洛在今月9號財委會時飲酒和服用藥物導致投錯票:
(蔣麗芸:)果晚有人話經過陳家洛身邊,咁聞到陳家洛好大陣酒味,而當晚面紅紅,我諗佢都應該承認自己飲醉酒嘅話,咁醉眼懵懵禁錯唔出奇啦!
通過休會辯論林奮強
蔣指陳家洛浪費議會時間,黃定光隨後附和蔣的說話,表示亦有人聞到陳家洛有酒味。陳家洛強烈否認指控,強調當晚只飲用過清水。他並在網上發聲明指責蔣麗芸和黃定光意圖抹黑、嚴重破壞議會形象,要求二人向公眾道歉。
內務委員會今天通過休會辯論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的休假安排,没有人投錯票。上周因為民主黨議員黃碧雲投錯票,同一個議案被否決。

20121116 蔣麗芸、黃定光老屈陳家洛飲酒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