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午,24小時看守劉霞的人員突然離開崗位,懷疑是外出午膳,美聯社記者趁機潛入劉霞的寓所。劉霞見有記者出現在家中,震驚得渾身抖顫,抱頭大叫︰「你們是怎麼進來的?」
劉描述自己的情況時聲音顫抖,數度失聲痛哭。她形容,官方軟禁她是荒謬的,長期被軟禁很痛苦,使她承受極大精神壓力。她指出,自己的遭遇與中國官方對貝爾文學獎得獎者莫言的厚待,對比很鮮明;自己的處境荒謬,「連卡夫卡也寫不出這麼荒謬的事」。
我們就是生活在這麼荒唐的一個地方,荒唐到我已經覺得我是已經有充份心理準備對劉曉波的……但是我真的沒想到,他得了獎,我不能出門;這樣的事情我一直覺得太荒謬了。我估計卡夫卡也寫不出這麼不著調、荒誕的事。劉霞指,自己背上有傷,因此經常卧床。被軟禁以來,她在家無法上網及打電話,她看書畫畫度日;每週只被允許出去一次,購置必需品及探望父母。每個月,會有人帶她去監牢看望劉曉波。在此之前,劉霞因向外公布「劉曉波將獎項獻給六四死難者」,當局禁止她看望劉曉波逾一年。
劉霞稱,幾個星期前曾探望過劉曉波,他健康狀況良好。不過她記不起是哪一日去的,「我已經沒有去算哪天是哪天了」。因為官方禁止,劉霞沒有直接向丈夫描述自己的境況,但劉曉波知道她被軟禁。
不許談論這些事情,就是因為談論這個就不行……反正大概也能明白。我就說,我跟你過的其實差不多。現年57歲的劉曉波,因起草呼籲國家改革的《零八憲章》,被控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1年,至今已是入獄第4年。自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10年的和平獎頒予劉曉波之後,妻子劉霞一直被軟禁在位於北京市區的寓所。今次是26個月以來,劉霞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
在劉曉波得獎後不久,美聯社曾以電話訪問被軟禁的劉霞,當時她相信軟禁只是暫時,當局很快會釋放她。然而,兩年過去了,劉霞及劉曉波的處境仍沒有改變。
更多相關載圖:
莫言拒談劉曉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籍作家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出席記者會,多次被問及他對仍在囚的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劉曉波的想法。當中有香港記者問及莫,劉曉波的妻子劉霞今日接受媒體訪問,哭訴莫言得諾貝爾獎後的待遇與劉曉波的反差太大,莫言有何感受,以及會否用其影響力去令劉曉波重獲自由,莫言在記者會上回應稱:
他又稱,他是低調的人,父親曾講過他是農民之子,因此得獎前後,他都是農民之子,對很多人追著他簽名,感到奇怪。對於中國作家富豪榜,指他收到2100多 萬人民幣版稅,莫言稱,「我到銀行查了一下,哪有那麼多?沒有!我不知道他們把錢存到哪兒去了!」 被問到會向讀者推薦自己那本作品,莫言說會推薦《生死疲勞》,因書內包含想像力及童話,亦有中國近代歷史變遷。
「劉曉波獲得的是和平獎,我獲得的是文學獎,所以在國內引發的效應自然不一樣;至於劉曉波的問題,我在得獎當天已經明確表達了我的態度,請你上網查一下。」有台灣記者問到,有130個諾貝爾獎得獎者聯署去信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要求釋放劉曉波,他會否加入,莫言回應指:
「我從來都喜歡獨來獨往!如果有人迫我做事,我是不會幹的;如果別人迫我表態,我不會表態。這是我數十年來一貫的態度。」有西方媒體直接問莫言,對於中國仍未釋放劉曉波,有何感想。莫言只稱:
「留給時間來判斷。」對於如何看待內地的新聞檢查,莫言表示,對所有檢查反感,但好似申請簽證及通過海關的檢查是必要,莫言說,自己並無讚美過新聞檢查,但相信每個國家都存在新聞檢查,只是尺度及方式不一樣。他希望可以設立一個最高準則,只有不違背事實真相,就不需要檢查。
他又稱,他是低調的人,父親曾講過他是農民之子,因此得獎前後,他都是農民之子,對很多人追著他簽名,感到奇怪。對於中國作家富豪榜,指他收到2100多 萬人民幣版稅,莫言稱,「我到銀行查了一下,哪有那麼多?沒有!我不知道他們把錢存到哪兒去了!」 被問到會向讀者推薦自己那本作品,莫言說會推薦《生死疲勞》,因書內包含想像力及童話,亦有中國近代歷史變遷。
最有權力人物 胡温落 江上榜
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名,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排第9,美國總統奧巴馬仍然名列榜首。在榜上的71人中,去年分別排名第3和第14位的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均落榜,反而現時全無官職的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卻榜上有名,新上榜排名62。
江澤民登榜的原因,《福布斯》形容,已退下火線的江是「中國幕後最大的權力莊家」(biggest behind-the-scenes power broker),因為聞說江澤民揀選了很多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新成員。
至於香港富商李家誠亦再上榜,排名第31位;曾經在香港處理禽流感和SARS疫情但備受批評、現為世衛總幹事的陳馮富珍亦登榜,並排名第58。《福布斯》 指,陳馮富珍是公共衛生界中唯一的權威人物,可以宣佈世界性的流行疾病,並指揮各國對抗瘧疾、HIV等重大疾病和病毒;最重要的是,她今年連任世衛總幹 事,任期至2017年。
金正恩上榜
至於facebook創始人兼CEO朱克伯格則排名第25,成為今年最年輕的上榜者,第二年輕則是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年紀最大的是現年82歲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而86歲的江澤民只僅次於阿卜杜拉。
新上榜的最具影響力人物包括,排名第13位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排名第29位的意大利總理蒙蒂、排第44位的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排名第55位的台商鴻海CEO郭台銘、第58位的陳馮富珍,以及第62位的江澤民。
江澤民登榜的原因,《福布斯》形容,已退下火線的江是「中國幕後最大的權力莊家」(biggest behind-the-scenes power broker),因為聞說江澤民揀選了很多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新成員。
至於香港富商李家誠亦再上榜,排名第31位;曾經在香港處理禽流感和SARS疫情但備受批評、現為世衛總幹事的陳馮富珍亦登榜,並排名第58。《福布斯》 指,陳馮富珍是公共衛生界中唯一的權威人物,可以宣佈世界性的流行疾病,並指揮各國對抗瘧疾、HIV等重大疾病和病毒;最重要的是,她今年連任世衛總幹 事,任期至2017年。
金正恩上榜
至於facebook創始人兼CEO朱克伯格則排名第25,成為今年最年輕的上榜者,第二年輕則是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年紀最大的是現年82歲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而86歲的江澤民只僅次於阿卜杜拉。
新上榜的最具影響力人物包括,排名第13位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排名第29位的意大利總理蒙蒂、排第44位的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排名第55位的台商鴻海CEO郭台銘、第58位的陳馮富珍,以及第62位的江澤民。
梁振英周一立會交代僭建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梁君彥表示,與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聯絡過,林鄭月娥指梁振英,將於下周一下午5點至6點半,出席立法會出席答問會,趕得及在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提出不信任動議之前再回應事件。
被問到梁振英出席答問大會是否可以平息民怨,梁君彥指,市民以及議員都希望梁振英可以到立法會解答大家的疑問。梁振英今日出席3場公開活動都無回應記者的提問。
另外,梁振英中午在外國記者協會午餐會上發言,強調香港要做好「內交」,保持與中央良好關係的重要,這將令香港有重大得益:
「中央政府,包括新領導人,了解《基本法》保障香港的特殊價值,他們及內地地方政府的領導人對香港都有很高期望,期望香港能盡其能力,對內地持續的改革開 放作出貢獻,如果我們能做到,我們將會有巨大的益處,內地其他地方也一樣,這不等同放棄我們的自治,而是用盡《基本法》訂明的高度自治。」他又稱,特區政府有需要向香港人解釋,以及認識基本法有關政制和廿三條等條文的起源:
「香港政府要與香港人多溝通,比方說,解釋和強調制訂《基本法》涵蓋包含了香港政制、選舉方法、廿三條,以及這些條文的起源,亦要令香港市民大眾明白,與內地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包括中央政府。關鍵是溝通,做好這些溝通,就有較暢的內交。」梁振英亦自言,享受特首的工作:
「在新一屆政府任期的首三個月裡,我們把不部問的政策目標,統合成一套共同目標,政府的共同目標、香港的共同目標,新計劃正陸續推出,所以,我正享受工作。嗯,這份工工辛苦,壓力大,很多挑戰,但我從工作中找到回報,而我大部分時間都很享受。」他更稱與前兩任特首董建華及曾蔭權是好朋友,並指二人在任時,他是行政會議召集人,從二人身上學習了許多,現時仍然與他們定期會面,梁振英指,知道特首不 易做,他會迎難而上。他表示,目前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包括房屋、 貧窮、 環保及長者問題,他已要求相關部門訂出優先次序來解決。
左王邵善波 向美爆料續集
嘲諷AO弱雞
2009年,美國一份外交電文披露,時任中策組全職顧問邵善波向美方指出,難在AO團隊,找到適合人選出任問責官員,他又向美方憶述,有局長知道要出席立法會會議,竟然痛哭流涕。
維基解密原文:CPU's Shiu recalled one cabinet secretary actually broke down in tears in anticipation of a LegCo appearance.(連結)電文未有點明該名局長的身份,而電文撰寫時候,屬曾蔭權第二屆任期,時任AO出身的局長,包括林鄭月娥、鄭汝樺、孫明揚、林瑞麟、邱騰華及俞宗怡等。邵善波認為在公務員體系,難以揀選合適的局長人選,指出應在每個政策局,安插短期政治助理,協助篩選人才。
邵善波:北京忌陳方安生
邵善波早在2007年已是一副中共代理人的模樣。當年,立法會港島區舉行補選,由陳方安生對撼葉劉淑儀。電文顯示,邵善波向美方承認,自陳太宣布參選,北京對選情十分緊張,除了擔心她能統一泛民在議會外內勢力,也憂慮陳方安生參加2012年特首選舉。
維基解密原文:Shiu said Beijing feared Chan would become the unifying and coordinating force in and outside of Legco that the pan-democrats hitherto have lacked. Furthermore, he said Beijing feared Chan would want to run for CE in 2012.(連結)美國務院:邵善波幫得手
邵善波向美國披露的資料,不只香港內部事務。邵善波在2009年透露除非中央首肯,香港官員不會以官式身份訪台。邵善波又向美方透露,香港一方的台港策進 會經濟合作委員會籌備進展。美國國務院回覆有關電文指,邵善波的說法,相當有用,又指對邵善波在中策組的研究,很感興趣。
維基解密原文:ANALYSTS FOUND ESPECIALLY HELPFUL THE VIEWS OF SHIU SIN-POR AND LOOK FORWARD TO ANY INFORMATION FROM SHIU IN THE FUTURE REGARDING THE CPU STUDY.(連結)邵善波:要有10萬人遊行 北京先會理
在2010元旦,民主派在要求普選、反高鐵等氣氛下,舉辦大遊行。據解密電文指,2009年12月,邵善波向美方表示,遊行最少有5萬人才有意義,人數要有10萬人,方能吸引北京注視。最後,主辦單位指遊行有三萬人參加。
維基解密原文:Central Policy Uni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in-house think-tank) member Shiu Sin-por told us in early December the march would need at least 50,000 participants to be significant and 100,000 to grab Beijing's attention.(連結)邵善波親述統戰經過
邵善波又多次向美方講述,中共如何在香港統戰。2008年,另一份解密電文圍繞有關人大的角色走得更前的現象。邵善波向美方指出,不認同人大有左右北京政策的能力,指他們是「一國兩制」之外,另外一個制度。
2009年,中聯辦研究部長曹二寶在中共黨校報撰文指,香港需要兩支管治隊伍,引起極大迴響。邵承認,03年是分水嶺,中央對港政策,由「選擇性」變得 「更主動」干預(since2003, there has been a general change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rom a selective to "somewhat proactive" approach towards Hong Kong.)。但他認為曹的文章只是「功課」。邵善波續指,北京會透過代理人,例如是由香港人出任的省級政協,去做「統戰工作」。電文說,在邵善波眼中, 如此做法,不違反一國兩制。
2009年,前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會見政協時,提及希望港區政協未來扮演的「十點角色」,又說已與特區政府達成協議,容許政協委員參與特區政務,包括由政 協推薦人才給特區作公職委任、讓特區推薦人才出任全國或省級政協,以及向港府建言獻策等。邵善波當時就向美方透露,黎在會上曾宣讀一份包含十點角色的文 件。但邵善波均認為,所謂「協議」,沒有甚麼新的內容,只是陳述中聯辦與特區政府早已有互動。
無飯日:糧食短缺下的新「潮流」
糧食豐足的日子已結束,全世界正步向食物短缺年代。過去十年,全球榖物貯備已減少了三分之一,食物價格升了一倍。— Lester Brown,環保運動領導人,在名著“Plan B"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新作"Full Planet, Empty Plates: The New Geoplotics of Food Scarcity"最近出版。
Food is the new oil. Land is the new gold.
Foodless Day 無飯日1
2012年初,Adam Nossiter在紐約時報報導,剛果首都的家庭三年前還可以每天享用一頓飯。現在,很多家庭每週要決定,那一天不開餐。國際慈善機構Save the Children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秘魯、孟加拉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國家的大家庭,平均有三分之一每週都要捱「無飯日」。
人滿之患、資源不足之下的地緣政治2
在地下水水位下降、水土流失、氣溫上升的環境之下,餵飽不幾增長的人口非常困難。耕地以及水源的控制,對穩定全球食物來源,擔當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在缺乏食物與食物民族主義橫行的新時代,食物的地緣政治將會如何演變?以下從書中抽出一些事實:
- 全球人口每天增加219,000,很多將會捱餓。
- 由於長期飢餓,印度有48%的兒童過輕、生得矮小,智商比吸收足夠營養的兒童平均低10-5點。
- 食物價格顯著上升:2012年6月的聯合國食品價格指數,是2002-04年最低水平時的2倍。
- 世界超過一半的人口所在國家,因蓄水層耗盡,地下水水位下降。
- 80%的海洋漁業捕魚量已達到或超過可持續產量。
- 2005至2011年間,美國於用以製造汽車燃料的糧食,由4100萬噸急升至1億2700萬噸,接近美國糧食收成的3份之1。
- 2011年中國消耗7,000萬噸黃豆,其中5,600萬噸進口而來,絕大部份用於餵飼生畜。
- 在新興經濟帶動下,生活水平飆升,至少30億人往食物鏈上走,消耗更多以糧食餵飼的牲畜和肉製品。
- 數據顯示1億7500萬印度人的糧食,是過度抽水的產物;中國則有1億3000萬人口同樣依靠這種不可持續的生產模式產物。
- 埃塞俄比亞是主要接收糧食援助國家,亦是外國徵地的頭號目標,每年一英畝地只有1美元租金收入。
- 世界銀行於2010年確認有464項徵地,總面積達1億4000萬英畝,比美國種植粟米和小麥的耕地還要多。
- 不是全部都是壞消息:44個國家達到人口穩定,原因是近幾代的生育率輕微下跌。
供求失衡,造成糧食短缺1
- 人口急速增長;
- 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在食物鏈中上爬,食肉比例大幅增加;
- 糧食用來提煉汽車燃料。
- 地下水源(aquifier及水井)已開始乾渴;
- 農業發達的國家一直在提高的生產效率已見頂,很難再提高;
- 隨著全球暖化而來的惡劣天氣。
We are entering a time of chronic food scarcity, one that is leading to intense competition for control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in shot, a new geopolitcs of food.註及來源:
1. Lester Brown, "Full Planet, Empty Plates," Chapter 1
2. Tree Hugger網站, Full Planet Empty Plates
張大春鬧社運學生「紅衞兵」
台灣學生陳為廷,在立法院發言要求教育部長蔣偉寧道歉,被保守派媒體及立法委員前仆後繼地指責,亦有文化界名人趕來湊熱鬧。著名作家張大春,就在自己的facebook專頁上留言,稱學生是「鷹爪犬牙」、「紅衞兵」,發表兩日得到逾2500個like、640次分享。
張大春隨後在留言中與網民辯論。昨日,他又貼出一篇鴻文,指國民黨政府沒有能力製造「白色恐怖」,學生是操弄「假議題」,抗爭的焦點被模糊掉是學生所造成。
國民黨早就失去了剛性政黨、以黨領政的能力。自台灣今日的民主現況觀之,真要有人想搞個任何顏色的恐怖,恐怕都是向壁虛構而已。他更進一步引申,指台灣的民粹熱潮及議會的無能帶來了惡果,台灣法政智商嚴重倒退,「民主的認知、教養和精神也已經死了」。
然而對於恐怖統治的想像和誇張卻是反政府運動中不可或缺的觸媒……學生們也正期待著國民黨(透過反旺中行動)展開這樣的清算,那樣的話,他們的反旺中行動就可能上綱上線,貼近了對當局者的革命。
教育部假「關切學生健康」名義所施一切手段都只是愚蠢……這根本是個假議題;而學生不是不知道:現在一般的文官系統(如教育部)哪裡有可能製造甚麼寒蟬效應?哪裡有可能動搖老百姓的身家安全?
近年來台灣的民粹熱潮以及國會(甚至各級議會)之失能敗德為社會和下一代帶來的惡果與苦果已經完全現形,人們甚至已經高舉起無限度直接民主的大纛。台港兩地遣詞用字也許略有不同,但批評學生乃至社會運動的論調與思維,看來十分相近,同樣是那三幅被。
這正是惡質的共業,應該不只是一場與大財團壟斷媒體的抗爭失陷,也可能是另一次原本有機會帶給全社會感動的學生集結失了焦,更可能的悲哀後果是全民的法政 智商嚴重倒退到前現代時期──當公民只相信無線上綱的直接民主之際,民主所欲建立、所賴以維持的程序正義已經死了,民主的認知、教養和精神也已經死了。
醒目仔負負得正的4招
不少自助大師、政治人物、生意人和心理學家對"正能量"推崇備至,落力推銷。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Greater Good網站,作者Oliver Burkeman對這個潮流有所保留,並提出4個善用負面想法的貼士。
1/從壞處想起
經常想像自己有個美好未來是暢銷自助書裡常見的心法 - 但根據紐約大學和漢堡大學的一項共同研究顯示,這個方法未必奏效,而且可能出現反效果:
一組因為乾吃了研究人員提供的餅乾而口渴的志願者,被要求幻想在舒適的餐廳中,正在飲用待應奉上的一杯冰水。研究人員在幻想前後為他們量度血壓(血壓上升是人類專注解決問題時的本能反應之一),結果顯示,幻想解決了口渴問題之後,研究對象的血壓普遍下降。
"往壞處想"的心態是抗衡焦慮的防禦? 古希臘的斯多亞哲學(Stoicism)就愛把邪惡預設在世事中,用作道德人生的原動力。現代學者把這種思維稱做"防禦性悲觀"。
如你堅信凡事都會有完美結局,一旦事情不如所願,結果可以是場心理災難。相反,理性分析危機何在,更易管理恐懼。
2/ 放棄目標
"1953 Yale Study of Goals",掀起了"Goal Setting"的熱潮。據稱,報告指出在1953年耶魯大學的畢業班中,當年有訂下清晰人生目標的同學,經過20年的時間,比沒有目標的同學成功得多。
當Fast Company作者Lawrence Tabak嘗試找出報告原本時,發覺這可能是一個世紀騙局。Tabak走訪不少用報告作招徠的自助大師,發現無一曾見報告的真身。難怪,連耶魯大學的檔案保管員亦未曾發現它的存在。
在管理學學者之間,目標為上的共識,正在面臨挑戰。不少近期的研究顯示,過度追求目標,可能是不道德商業行為的推動力。維珍尼亞大學商學院研究學者Saras Sarasvathy, 研究了不少出色企業家的成功歷程,她發現他們絕少訂立詳細的計劃,大部份人的成功都來自不斷修訂的路線。她形容這些成功人士的哲學絕對不是“ready, aim, fire”,而是 “ready, fire, aim”—and then to keep on re-aiming.
3/ 和正面思想保持距離
如果你自我評價不高,用正面思想為自己洗腦可能得不償失。加拿大Waterloo 大學心理學家Joanne Wood的調查顯示,不斷重複"I am a lovable person"這類自我肯定句子,令自信心薄弱的人更感沮喪。
哈佛大學學者Daniel Wegner建議大家,不要太過刻意消滅負面念頭。他的研究顯示,強迫自己把負面思想從腦中剔除,只會令自己思緒被它佔據。
"平常心"看似消極,但可能是一條通往亮麗人生的出路。把好的丶壞的事情當作味道、聲音和其他感官訊息般看待。它們只是自然產生的現象,並非決定你命運的因素。學習與真正的自己相處,或會比盲目的改變自己,更見功效。
4/ 認識死亡有研究指出,意識到死亡令人更有侵略性,亦有證據顯示,不同面對死亡的態度,會令人更有同情心。在一項由密蘇里大學教授Kenneth E. Vail主導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在一條普通的大街上和墳場裡,讓筆記本從手中跌落地上,結果是在墳場主動幫忙的人比大街上的多出40%。另一項實驗就得出在思考過自己死亡的研究對象,會存在較強的感恩心情。
對現代人來說,死亡是一件陌生和負面的事。通常我們對它避而不見,只有在醫院和殯儀館,才會和正面接觸。"Momento Mori" (Remember your mortality)並不是日常思考的課題,但認識自己生命的有限,會令我們活得積極。
iPhone App Death Clock會假設你的死亡時間,倒數時鐘會讓你意識到日子有限,或會啟發你的積極精神。
來源: How to Harness 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 Oliver Burkeman / Greater Go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