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

Simon Johnson: That Old Tax Magic / 老套的稅收魔術




WASHINGTON, DC – Tax 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dreaded mid-April deadline for filing annual income-tax forms – has come and gone. The system, Americans have been reminded, has become painfully complex, with many a loophole through which one might try to squeeze. The fear of an audit by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lurks in homes across the country.

At such a sensitive time, it is no surprise to hear politicians pitching the idea of “tax reform” – suggesting that they can simplify the system, close loopholes, and use the proceeds to reduce tax rates. The allure of such appeals is that a crackdown on others’ tax avoidance will mean that you personally will pay less in taxes.

In the policy jargon increasingly heard in today’s political discourse, tax reform will be “revenue neutral” – meaning that it will not worsen the budget deficit or drive up the national debt. The broader subliminal message is that you can have whatever you currently expect in terms of government services for less than it costs you now.

The problem with this vision of tax reform is that it is magical – an attractive illusion with no basis in reality. Consider the recent pronouncements of Mitt Romney – now the presumptive Republican candidate to challenge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n November. Romney wants to cut tax rates, mainly benefiting thos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He also wants to close loopholes, but none of the details that he has offered add up to much. His boldest proposal – eliminating deductions for interest paid on mortgages on second homes – is trivial in terms of generating revenue.

Obama is only slightly better. While he talks less about “tax reform,” he is currently communicating the message that merely raising taxes on rich people – the infamous 1% – will bring the budget and national debt under control. That, too, is a pipedream.

Americans – and taxpayer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 need a more transparent approach to assessing candidates’ budget proposals. In the US, there are groups that offer their own assessments. For example, the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performed an admirable service in “scoring” the fiscal plans of rival candidates for the Republican nomination.

The problem is that in an election with high stakes and deep polarization, who, exactly, can voters trust? Everyone has an agenda, perceived or real. The veracity of any organization that is funded by particular individuals, or through less transparent corporate channels, will be called into question.

What the US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need is an independent, competent, and experienced body that leans neither right nor left. Fortunately, the US has th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which scores legislation in terms of its budgetary impact, assesses official budget proposals, and formulates its own economic projections. (I serve on the CBO’s Panel of Economic Advisers, which comments on the draft forecast twice a year, but does not assess budget proposals or anything else.)

Because the CBO reports to the relevant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 those dealing with tax and budgets – both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watch its every move. But the CBO, created in the 1970’s precisely to bring greater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to the rather byzantine congressional budget process, really is independent and run by professionals.

The CBO does not, however, score proposals by political candidates, and that is part of the problem. In the run-up to the pre-election debates between Obama and Romney, both sides should agree to submit detailed budget proposals in the correct format for CBO assessment. The relevant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also should agree to this exercise.

If one presidential candidate refuses to cooperate in this manner, that should confer an advantage on the candidate who is willing to disclose more fully the specifics of his plan. And, to make this pressure to disclose meaningful, part of one debate should focus on budget proposals, with the questions being structured around how the CBO has reacted to specifics. If either candidate does not want to bring the national debt under control, he should be pressed to explain why.
This is not a matter only for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es. Candidates to lead their countrie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get away with speaking in generalities or engaging in vague rhetorical flourishes. Democracy can and should be better than that.


Simon Johnson, a former chief economist of the IMF, is co-founder of a leading economics blog, http://BaselineScenario.com, a professor at MIT Sloan, a senior fellow at 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co-author, with James Kwak, of White House Burning: The Founding Fathers, Our National Debt, and Why It Matters to You.




老套的稅收魔術

華盛頓—美國的稅收時刻——令人不寒而栗的每年四月中旬所得稅申報截止期——來了又走了。美國人都知道,美國稅收系統極其復雜,到處都是可以利用的漏洞。每家每戶都得對國稅局的審計提心吊膽。

在如此敏感的時刻,毫不奇怪,政客們又開始兜售他們的“稅收改革”計劃了——他們說,他們可以簡化稅收系統,堵上漏洞,用堵漏得到的稅金來降低稅率。這些方案的誘惑之處在於,其他人不再能夠避稅意味著你個人可以繳納更少的稅。

用當今政治討論中越來越流行的政策術語講,稅收改革將是“收入中性”的,也就是說,它不會讓預算赤字惡化或增加國民債務。更廣義的潛台詞是,你可以以較現在更少的花費獲得當前可以得到的所有政府服務。

這一稅改願景的問題在於它隻是一種魔術——一種令人向往的幻象,根本沒有現實基礎。以羅姆尼(Mitt Romney)的最新建議為例——他大概將在11月大選中代表共和黨挑戰現任總統奧巴馬。羅姆尼希望降低稅率,受益者主要是處於收入分配頂端的人群。他還希望堵上漏洞,但他所提出的詳細方案不會有太大作用。他最激進的方案是取消第二套住房的按揭利息優惠,這對於增加稅收收入根本沒什麼效果。

奧巴馬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倒是不再言必稱“稅收改革”了,其最新的觀點是隻提高富人——也就是那不仁的1%——的稅收有助於控制預算和國民債務。這也隻是妄想而已。

美國人——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納稅人——需要更透明的方法來評估候選人的預算方案。在美國,有不少團體都提出了自己的評估。比如,盡責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就有一項上佳的服務,可對共和黨提名的候選對手所提出的財政計劃進行“評分”。

問題是在一個事關重大又涇渭分明的選戰中,選民到底可以信任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日程,不管是裝模作樣還是確有其實。任何組織,隻要它依靠某些個人提供資金,或者通過不太透明的公司渠道融資,其可信性都會受到質疑。

美國和其他不少國家所需要的是獨立、勝任且經驗豐富又不偏不倚的機構。幸運的是,美國還有國會預算辦公室,它可以根據預算沖擊給立法打分,評估官方預算方案,並給出自己的經濟預測。(我便是國會預算辦公室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每年兩次對預測草案進行評論,但經濟顧問委員會不會評估預算方案或其他事項。)

國會預算辦公室將向處理稅收和預算事宜的相關國會委員會提交報告,共和黨和民主黨都盯著它的一舉一動。但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確是獨立的,由專業人士運作,其在20世紀70年代創立的初衷就是向拜佔庭式的國會預算過程注入透明度和可問責性。

但當前國會預算辦公室並不對政治候選人提出的方案打分,這便是問題的一部分。奧巴馬和羅姆尼就要進入選前辯論了,雙方應該都會投以提交格式正確的詳細預算方案讓國會預算辦公室評估。相關的國會各委員會應該也會同意這樣操作。

如果某位總統候選人拒絕這樣做,那麼願意充分披露其計劃細節的候選人就會贏得優勢。此外,為了讓披露壓力變得更有效,選前辯論的一部分應該聚焦於預算方案,問題可以圍繞國會預算辦公室對具體細節如何反應來展開。如果某方候選人不願讓國民債務處於可控范圍,那麼他將被迫對此作出解釋。

這並不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獨有的問題。要想成為國家領導人,候選人就不能隻談整體輪廓,用如簧巧舌給選民畫餅。民主可以也應該比這做得更好。

Ma Jian: Britain’s Cultural Kowtow / 英國文化協會向中國磕頭




LONDON – You would think that the British, having practically invented appeasement, and paid a heavy price for it, would know better. But appeasement of China for commercial gain apparently is not considered morally repellent. How else could Liu Binjie, China’s censor-in-chief and the point man for silencing the Nobel laureate writer and human-rights activist Liu Xiaobo, be invited to lead a delegation of 21 officially sanctioned writers and dozens of ministerial minions to London to celebrate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London Book Fair?

Indeed, Liu is the British Council’s guest of honor for the event. The Council says that it invited officially approved Chinese writers because it wanted to create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ut is it really true that the world can or should learn about China only by reading works that are sanction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fter all, didn’t Boris Pasternak, Alexander Solzhenitsyn, Milan Kundera, and Václav Havel teach the world as much about the repressive societies in which they lived than anything turned out by the Soviet bloc’s official publishers?

The Council’s excuse is a smokescreen, and simultaneously kowtows to Chinese totalitarianism and insults those Chinese writers who have been imprisoned, banned, or forced into exile merely for writing what their conscience demands.

In his “My Statement on Leaving China” (去国宣言), Yu Jie, a writer who left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escape persecution, explicitly declared that he was forced to flee his country in order to write freely. Before his exile, Yu had been thrown into a dark room and tortured, because Liu Xiaobo won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2010. Indeed, at the moment the award was handed over in Oslo, several policemen were pummeling Yu’s face, saying, “We are going to beat you to death to avenge the government’s humiliation.”

Today, China is producing literary exiles at a faster rate that the Soviet Union ever achieved. No British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 would have invited the chief Soviet censor as its guest of honor at an event celebrating Russian literature. So, why the double standard?

We all know the answer: money. China has it, and Britain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want it. They want Chinese consumers to buy their products.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wants to change the fact that Britain exports more to tiny Ireland than it does to China. A little literary appeasement seems a small price to pay.

Today, growing political terror is having a stifling effect on Chinese society. More than 100 writers have been thrown into prison for publishing political essay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have been monitored, or, like Liu Xiaobo’s wife, have been placed under house arrest.

Last year, the writer Zhu Yufu published a poem online, a verse of which reads: “It’s time Chinese people!/ the square belongs to everyone/ the feet are yours/ it’s time to use your feet and take to the square to make a choice.” For this, he was detained for “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power,” and in February was sentenced to seven years in jail.

In repressive societies, good literature is by definition subversive. With the simplest of words, Zhu was attempting to awaken a nation, and, for China’s dictators, nothing is more subversive or terrifying than the word “choice.”

China is shipping 10,000 titles to the London Book Fair. That “choice” may seem overwhelming, but it would be safe to bet that not one of these books probes impartially the taboos of Chinese politics and recent history. In China, thousands of “sensitive words,”
including “self-immolating lamas,” “democracy,” “human rights,” “Tiananmen protest,” and even the title of my book Beijing Coma, cannot even be searched online. This ever-growing list of forbidden words and taboo subjects, drawn up by Liu Binjie and his army of censors, starves the nation’s soul and encages the minds of writers.

The British Council claims that it is showcasing “the amazing breadth and divers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But any genuinely diverse discussion would include not only the 21 state-approved writers on the list, but other officially recognized writers on the more critical end of the spectrum, such as Yan Lianke, who was refused permission to attend this year’s London Book Fair three times.

A diverse discussion would also have to include writers who have been completely silenced in China, such as Wang Lixiong, Tan Hecheng, Mo Jiangang, and Yang Jisheng.

The works of these banned writers are packed with vivid detail about contemporary Chinese life. Their literary power derives from their authors’ courage to ask awkward questions and write with honesty. The British Council’s decision to ignore them, as well as exiled writers banned from entering China, such as myself, has turned what should be a cultural event into an unprincipled commercial-political transaction.

Britain has not only produced great literature, but has an historic tradition of supporting free speech and providing refuge for persecuted writers. Not Napoleon, not Tsar Nicholas I, not even Hitler when he was being appeased in the 1930’s, could force Britain to compromise on its commitment to intellectual freedom. Instead, the task of corrupting a centuries-old humanistic tradition has fallen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ignoble censor-in-chief and engineer of China’s literary exodus – and to the greed of some for Chinese gold.


Ma Jian's most recent novel is Beijing Coma.


英國文化協會向中國磕頭

你也許還記得英國的綏靖政策在三十年代姑息養奸了德國的納粹主義,為此,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英國文化協會為了商業利益和對中國的妥協,正排斥了道義的原則,把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定言論罪的中國新聞出版署的頭目柳斌杰,以及他精心挑選的180家出版社和21名官方作家來倫敦展示這個全世界新聞最不自由的國家的管制成果。

柳斌杰是倫敦書展請來的貴賓。英國文化協會說邀請的主要是在中國寫作的中國作家,以便讓英國人更了解中國文學,以促進文化自由交流。但邀請的名單都是中國新聞出版總署認可的作家。我們不僅懷疑,中國共產黨能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嗎?或者說通過被審查的作品能獲悉中國的真相嗎?眾所周知,通過帕斯杰爾納克、索爾任尼琴、昆德拉和哈維爾等的文學作品,讀者們了解的真相,不比那些在前蘇聯、東歐以及中國極權監審下出版的書籍少。

英國文化協會故意模糊政治和文學的概念。他們對極權媚俗的同時,也是對被流放中國之外的作家和僅僅寫過些網絡文章便被監禁的良知作家的人格侮辱。讓不在中國的作家同時也不在中國文學之中了,以此來討好有了錢的中國政府。

年初從中國出走美國的中國作家余杰在他的“去國聲明” 中明確表示為了自由地書寫而被迫流亡。他僅僅因為劉曉波在2011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便被警察關進黑屋遭到毒打酷刑,在挪威宣布給劉曉波頒獎的那一刻,警察邊抽余杰的臉邊罵:我們打死你來報復他們。你們給中國政府丟臉。他的手指和肋骨幾乎被砸斷。

今天,中國的流亡文學早己超過前蘇聯和今日的伊朗、北朝鮮等,成為流亡和獄中作家的超級大國。我想,沒有哪個英國政府的機構敢請前蘇聯的審查官員,來慶祝俄國文學的審查成果。因此,這種雙成標准我們都知道,那就是:錢。中國有,英國和西方國家想要。他們要中國的消費者購買產品。

英國首相卡麥倫想要改變英國的經濟狀況,那就是增加出口,把英國產品超過小國愛爾蘭賣到大中國去。用文學和自由思想的妥協換取更大的價格優惠?

今天的中國,深層的政治恐懼己把中國社會變得很壓抑,已經超過一百多位作家僅僅在網絡裡寫過幾篇政治隨筆就被關進監獄,而他們的家庭成員也被監控﹔像劉曉波的妻子,不知被軟禁在了哪裡?

去年,作家朱朱虞夫因在網上發表一首詩:是時候了/中國人/是時候了/廣場是大家的/腳是自己的/是時候用腳去廣場作出選擇……。就因為這十二行的詩,他被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查禁定罪,關進了文字獄,重判七年。朱虞夫僅僅用了最通俗的幾個詞,試圖讓麻木的中國醒來。我相信,在專治社會,有思想的文學必須具有反叛意識或者批評精神,但中國的獨裁者們最害怕的就是你沒與黨保持一致,你竟然自由地選擇。更可怕的是,失去了獨立意識,作家隻能是籠中之鳥了。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把10,000多種不同類別的書籍運到了書展,看起來會是壓倒一切國家的優勢。但我敢打賭這批經過審查的書,〔除了菜譜和名勝古跡〕不會讓你查閱到現代和歷史的真相。在中國,甚至我從未在國內出版的書名《北京植物人》都被封鎖了。〔你隻能在新浪網上查到“北京植物”〕 被封鎖的關健詞不僅包括如陳光誠、劉曉波、六四天安門事件,還包括每天發生的社會新聞,如“喇嘛自焚” 、“方勵之去逝” 等成千上萬個敏感詞,而且有增無減。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的柳斌杰和他的審查團隊正把這種思想審查經驗帶到倫敦書展,並且把中國少有的獨立靈魂,一個一個地鎖進了籠子裡不放出來。用中國官方報紙的話叫“統一了思想” 。連稍有反思精神的作家閻連科申請來倫敦書展,三次都不獲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

英國文化協會聲稱他們是介紹了一個真正多元化的中國文學。但是多元化不應僅是二十一位從老到小的中國作協作家,而是要包括官方之外,有批判思想的民間作家和被政府關進監獄、趕出中國的作家,包括如不能自由發表出版的作家唯色、王力雄、譚合成、莫建剛、楊繼繩等人。

這些作家會讓英國人看到中國的另一面。那被禁止的作家作品,充滿了當代中國人生活的生動細節。 他們的文學精神起源於個人的勇氣和自由表達的欲望,在一個謊言中國裡更凸顯了誠實寫作的珍貴。英國文化協會還排除了被極權政府禁止進入中國的流亡作家,這種忽略是在參與迫害,是把代表自由交流的書展,變成僅僅與中國毫無原則的商業政治交易。

英國不僅產生了偉大的文學作品,還有支持言論自由和向被迫害的作家提供避難所的歷史傳統,它不會聽任拿破侖或者蘇俄沙皇尼古拉,更不會向希特勒或斯大林妥協對言論自由的承諾。但在今天,堅守了多年的人文主義傳統,竟敗壞在了不斷制造流亡文學和獄中作家的中國文字審查員手中。

Yuriko Koike: The Ghost of North Korea




TOKYO – At 7:39 a.m. on April 13, North Korea fired a missile (which it called a satellite launch) in the face of opposition from almost the entir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a perverse way, the world got its way, because the vehicle exploded a minute after takeoff, its debris falling harmlessly into the sea.

North Korea typically goes silent after such episodes: “failure” does not exist in its political lexicon, so it cannot be reported or discussed. The country’s media routinely meets any failure with outpourings of patriotic music and bombastic praise for the regime.

But this time was different. Behind the scenes in North Korea, failure does have consequences. In the coming weeks, we will most likely learn of a purge of those responsible. Indeed, the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involved in the launch probably put their lives on the line.

Moreover, North Korea could not deny failure this time, because the regime invited international media to attend the event – even allowing foreign reporters into the mission-control room – in order to legitimize it as a “satellite” launch and not a weapons test. The “failure” could not be concealed, so it was quickly admitted.

What was supposed to be a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late Kim Jong-il on April 15, and of the regime’s new beginning under his successor, his youngest son, Kim Jong-un, ended up being a funereal salute. Supposedly ordinary people in Pyongyang told foreign media, with a practiced spontaneity, that “success is born of repeated failure.”

That is a chilling sentiment. The missile launch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a legacy of Kim Jong-il, who fervently believed that the North’s survival required it to develop nuclear and biochemical weapons. So the failed missile launch probably means that a resumption of nuclear testing is inevitable, following tests in 2006 and 2009.

However, radioactive elements, such as Krypton-85 or Xenon-135, were not detected in the atmosphere after previous tests. Just as the North called the recent missile a “satellite,” an underground explosion caused by conventional explosives cannot be used as a bargaining chip unless it is called a “nuclear test.” The next one probably will occur as soon as 500-1,000 tons of dynamite have been secured.

The failed launch also marked a security fiasco for the North, as a South Korea think tank obtained the final orders for it. These instructions casually referred to Kim family business, indicating that “the teachings should be executed by Kim Kyong-hui” (Kim Jong-il’s sister), that “Kim Kyong-hui and Kim Jong-un should take care of the family,” and that “Kim Kyong-hui should handle management of all asse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Foreign media often focus on Kim Kyong-hui’s role as the wife of regime insider Jang Sung-taek, but, as Kim Jong-il’s sister, she has been firmly in control of personnel changes since her brother’s death. Of the 232 members on Kim Jong-il’s funeral committee, she was listed 14th; her husband was 19th. She is routinely ranked higher than her husband in terms of protocol. Indeed, Jang Sung-taek’s promotion to General was her decision.

The problem is that Kim Kyong-hui is in poor health, owing to years of alcohol abuse. Moreover, she is so capricious and self-centered that even Kim Jong-il had trouble keeping her in check. Due to her poor health, it is unclear how long she will be able to continue advising Kim Jong-un, now surrounded by military personnel in their seventies and eighties who supported past generations. He needs advisers closer to his own age, but none is at hand.

Dynastic concerns now seem to be paramount for the regime. Speculation is growing, for example, about whether Kim Sol-song – the second daughter of Kim Jong-il’s third wife – will be appointed when Kim Kyong-hui is no longer able to perform her duties.

Before his death, Kim Jong-il reiterated that at least three nuclear reactors should be built. He also warned that China, despite being North Korea’s closest ally, is also the country that merits the most caution. North Korea, he insisted, must not allow itself to be used by China.

When Kim Il-sung (the “Eternal Great Leader”) died in 1994, Kim Jong-il relied on his father’s teachings to reinforce his authority. Indeed, there is no way of knowing whether his ideas and policies throughout his reign were actually Kim Il-sung’s. Perhaps Kim Jong-il’s “Ten Principl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ne-Ideology System” should now be viewed as an official document that stipulates which instructions are to be followed when, where, and by whom. In that case, his successor, the callow Kim Jong-un, can claim to be bound to do as he was told.

North Korea routinely pushe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round. But the North is itself being pushed around by the teachings of a ghost, conveniently used by the people who remain in charge in Pyongyang. How long will the rest of the world allow itself to be pushed around by a ghost?


Yuriko Koike, Japan's former Minister of Defense and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is a former chairwoman of Japan's Liberal Democrat Party, and currently an opposition leader in the Diet.

安裕周記﹕從塔蘇勒到華萊士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老牌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去世,《紐約時報》訃聞版幾乎以一整版憶緬這位老新聞工作者。《紐時》訃聞版是美國唯一的非官方墓誌銘,篇幅大小與逝者名聲和貢獻成正比;前任總統去世,《紐時》也只給他三四版,相對於此,華萊士的篇幅就顯得很不一樣了。

近年去世的美國記者,美國廣播公司(ABC)的主播彼得簡寧斯(Peter Jennings)和也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引起的哀思可堪與華萊士比擬。美國是很容易為自己成就感到驕傲的民族,也許是200年來的短暫建國歷史,沒有比對,遂小焉放大;不過美國也有值得驕傲之處,包括新聞自由。美國電影只有兩種角色形象正面,一是美國總統,一是新聞記者,香港觀眾印象尤深的是《搶閘新聞眼》(The Paper)的編輯;就算是喜劇《頭版新聞》(The Front Page),也以記者新婚在即遇上謀殺案來突顯專業精神,聊博一粲但發人深省。這是有根有據的傳統,杰佛遜說,若在報紙和政府之間二個挑一,他會要報紙。開國元勳之言,傳誦到今天。

美國記者的榮光不是胡謅出來,有覑先天的保護,不必詰問候任或現任總統會不會保障新聞自由核心價值,因為這從來不必問更毋須問,現現實實就寫在美國《憲法》第一修訂案:國會不得制訂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申訴的權利。

華萊士對香港人而言,印象深刻的是質問江澤民那回,年紀大些的也許記得他訪問鄧小平;江澤民向香港記者咆哮時也提過華萊士。華萊士訪問過的不止百千,這都在《60分鐘時事雜誌》播放(其實節目原名是《60分鐘》,來到香港加上「時事雜誌」四字)。這個節目是弱肉強食的美國電視工業傳奇,星期日晚上七時黃金時間播放,長年名列美國每周十大收視節目,也是全世界被抄襲最多的雜誌式新聞節目。《60分鐘》有它的架勢,節目甫開始是記者逐一說出自己名字,最後是華萊士的聲音,「這是《60分鐘》」。節目內那些年的那些臉孔,都是六十開外的老記者,Harry ReasonerEd BradleyMorley Safer,老而彌堅,老而穩重,老而有火,出來的訪問雖不盡是切合新聞大潮,但總能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CBS=美國電視新聞

有道華萊士是一個時代的代表,這是觀點與角度的看法,不過得承認一點,華萊士工作的CBS,於美國電視新聞來說,兩者間在好長時間有一個等號。今天CBS的收視率不及NBC(全國廣播公司),也許和ABC(美國廣播公司)差不多,但CBS留下的「CBS即新聞」的遺產,足以令華萊士和他的伙伴不朽。這段傳奇不是始於六十年代《60分鐘》的出現,而是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歐戰期間。CBS當時以電台廣播為主,歐洲戰掀動千萬美國人民的心,他們的親友祖輩正面臨納粹鐵蹄蹂躪,每天晚上,幾千萬美國人把耳朵貼著收音機,收聽電波中CBS特派員莫羅(Ed Murrow)的歐洲通訊。納粹空軍大炸倫敦,莫羅冷靜的聲音傳到大西洋彼岸新大陸,「This is London」(這是倫敦),把大不列顛的不屈不撓報道回國。在正義和納粹只隔一層薄紙的時代,莫羅的聲音如磐石如鐵鉈穩定了美國心靈。

今天說起這事,也許白頭宮女說當年,但美國新聞行業的地位,確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這除卻《憲法》保護,還有後天的自強不息。美國新聞這行也不是生下來便是今天人們看到的那樣,如果把莫羅、克朗凱特以及華萊士視為新聞自由標誌桿,必須體認一個事實,那便是先是由於這些記者的本質,莫羅是自由派,嫉惡如仇,一九五三年在節目裏把美國白色恐怖始作俑者麥卡錫轟倒,世人今天往往視這是播出這節目的CBS的勝利。或許如此,但莫羅在美國右翼勢力籠罩下的不屈始是推倒麥卡錫主義的動力。再沿此追溯,二戰年代目睹納粹鐵蹄踐踏歐洲,看覑英國人民保家衛國,回到美國後的莫羅批判極權有增無減。

華萊士承襲莫羅足舻走出自己一條道路,CBS不是左派大本營,不可能給一個自由派記者把新聞部變成一己理念實驗場,可是當莫羅四十年代從歐洲歸國,全國名流在紐約華爾多夫大飯店為他接風,羅斯福總統發來專電表達致意,莫羅等於新聞、莫羅等於反抗強權的符號,CBS不可能把這顆明星就此淹沒人海,莫羅的王牌節目《Now You See It》由此而生。至於一九六三年甘迺迪遇弒身亡新聞報道中冷靜自若的克朗凱特,一日之間變成美國二億黎民哭斷腸中的定心藥,成為民意調查裏的「美國最值得信任的人」(The Most Trusted Man in America),這才有他越戰高峰期的戰場之行,這才有他採訪之後認定美國不可能打勝仗,這才有總統詹森因為戰爭失利放棄角逐連任。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在美國新聞行業也有類似情,不同的是,實是流水改變了衙門,也改變了歷史。今天蜚聲國際的《紐約時報》,被新聞界以及新聞系學生奉為圭臬。是的,《紐時》曾經在動盪的七十年代刊出絕頂機密的《五角大樓報告》,官方禁制刊登,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最終以《紐時》勝訴為結。也有人憶起故人,那是專欄作家沙菲爾(William Safire),過去二十年美國政論超級巨星,他說的便是鐵口判定,他寫的就是歷史之讞。可當年沙菲爾到《紐時》寫專欄,《紐時》內部群起攻之,認為這個當過尼克遜總統演說撰稿人的作家有辱《紐時》百年自由派基業,結果是大老闆拍板讓他寫下去,成為《紐時》的風景線。

美媒非天生反抗強權

興許會有人便認定《紐約時報》是天生反抗強權的傳媒,像CBS那樣。答案是大錯特錯,《紐時》以及美國傳媒是經過幾番跌撞才有今天的位置——一九六○年十月底,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傳媒報道,中央情報局用一百萬美元在危地馬拉設立基地,訓練流亡古巴反對派。有一位美國學者讀到這報道,帶回美國給一份雜誌刊登,發表社論質疑美國要推翻卡斯特羅政權。奇怪的是,全美沒有媒體跟進;五個月後的一九六一年四月,美國協助流亡分子推翻古巴消息大盛,左翼雜誌《新共和》寫了一篇相關報道,竟然在刊出前把清樣交給甘迺迪幕僚小史萊辛格,小史萊辛格轉給甘迺迪,甘一看即說不能刊登;《新共和》聽從總統指示,扣下這篇報道。

就在此時,《紐約時報》的外交事務記者塔蘇勒(Tad Szulc)得到消息,說美國訓練的古巴流亡軍隨時出擊。他寫了幾千字長文,具體而微講到流亡分子將在豬灣(Bay of Pigs)登陸,連日子也有。稿子寫完,《紐時》高層卻有不同看法,美國作家Joseph Campbell在《Getting it Wrong》中說,Tad Szulc的稿件到了紐約總社後,再三遭到質疑,先是問是否真的即將(imminent)發動攻擊,再是問中央情報局是否真的牽涉其內。該報發行人德拉夫斯和華盛頓分社主任賴斯頓(James Reston)力主不登,因為涉及國家安全,總編輯卡拉基(Turner Catledge)卻要做四欄大的標題,頭版大版殺出。《紐時》極其講究傳統,有板有眼,頭條只限一欄寬;總統大選結果、九一一之類的大事才會由右至左通欄大題。卡拉基本來準備把這條新聞以四欄標題刊出,可是到四月七日見報,四欄變成一欄,古巴流亡軍隊「即將出兵」、中央情報局牽涉在內的字眼和內容統統蕩然無存。

半個世紀以來,這事成為美國新聞業界百慕達三角永遠之謎。Joseph Campell說,甘迺迪沒有出手阻止這條新聞原裝見報,Tad Szulc原稿是四月十八日出兵,真實是流亡軍於四月十七日凌晨動手,記者的消息只差一天,但確鑿事實是中央情報局策動下,古巴流亡軍隊向卡斯特羅政權進攻。到底甘迺迪或白宮官員有沒有指示《紐約時報》不得刊出Tad Szulc的新聞稿全部,描述古巴導彈危機的電影《13 Days》有這一幕,《紐時》記者逮住美國大軍準備空襲古巴導彈基地的消息,甘迺迪半夜打電話給《紐時》,一臉睡意的發行人聽電話後說了一句﹕你上次搞得我們好慘。

五十一年前這個月的豬灣事件,兩天後以流亡軍大敗告終。兩個星期後,甘迺迪邀請媒體負責人到白宮,說國家安全重於新聞自由,當場指摘《紐約時報》泄露國家機密。不久,在一個社交活動上甘迺迪再遇卡拉基,這次甘迺迪沒有再罵人,反而說「倘是你們那時大登這消息,我們就不會鑄成大錯」(If you had printed more about the operation, you would have saved us from a colossal mistake)。豬灣事件兩年後,甘迺迪在得州達拉斯遇弒,Tad Szulc則在2001年去世,當年一官一民主角長眠地下,然而豬灣事件的報道及甘迺迪對卡拉基自省之言,到今天仍是美國新聞行業的遺產(legacy)。

《紐時》訃聞為塔蘇勒復名

值得一提的是,Tad Szulc去世,《紐約時報》為他恢復名譽,訃聞第一段是這樣寫的:Tad Szulc, a former foreign corresponden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whose reports of an imminent assault on Cuba by anti-Castro Cubans in 1961 came to reality in the disastrous Bay of Pigs invasion, died of cancer yesterday at his home in Washington. He was 74.(塔蘇勒,前紐約時報外交事務記者,一九六一年報道反卡斯特羅古巴人即將對古巴發動攻擊,其後證係事實;此次豬灣入侵事件後以慘敗告終。塔蘇勒昨日因癌病在華盛頓寓所逝世,享年七十四歲。)

就是有著這些起伏就是這些平路低窪,才顯得高山峻嶺的宏偉奇雄。華萊士是幸福的,CBS的名頭可以邀約全世界任何人訪問;對受訪一方來說,「美國記者」可理解為資本主義價值的反映,也可以看作功力宏大的播放器。然而,在在這些光環的後面,是一條迤邐而來的崎嶇之路,睽諸歷史,他們曾經是巨賈權貴壓力下的underdog,比今天的watchdog早了五十年。

鄭漢良: 怕秋後算賬 民不與官鬥




澳門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犯下的貪汙案,果真可用「世紀貪汙案」來形容,六年來斂財數以億計,連審訊也要分階段進行,從二○○七年開始,目前正進行第三階段審訊。

但這次審訊卻引起香港大眾的矚目,因為在加控的罪名中,與香港地產富豪劉鑾雄有關。據報導,劉鑾雄名下有一家公司在二○○五年參與澳門的一宗土地投標,期間有人介紹公司的代表與歐文龍認識,向歐承諾,若成功標得,便會支付歐二千萬港元。報導指出,在歐文龍干預下,本來不合格的標書雀屏中選。這宗陳年舊案被澳門終審庭翻出來審訊,成了香港的頭版新聞。

受到消息影響,劉鑾雄旗下的華置集團申請停牌交易,事後華置發表聲明,聲稱劉鑾雄只是應澳門法院要求,「做為證人出席聆訊」,亦沒有向歐提供賄賂,但到了正式開庭,劉鑾雄和另外一名生意夥伴突然被列為另一貪汙案的「歸責人」(即疑犯),日後需要出庭配合審訊,隨時可能吃上官司。對這位與曾蔭權特首交誼匪淺、出入有三架私人飛機、豪華遊艇及一輛Maybach62名車代步的大富豪而言,被列為貪汙案的「歸責人」,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又在不久前,香港的審計署發表報告,抨擊地政總署沒有做好妥善管理政府珍貴土地的本分,竟然縱容「地霸」侵占公地,其中一個最嚴重的例子,就是有人霸占元朗一處郊野公園土地,經營圖利長達十八年。元朗郊野公園的地霸,就是新界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梁福元。這位鄉紳大概沒有想到,霸地十八年一向相安無事,為何今天事發?

梁福元與劉鑾雄兩者之間相信沒有什麼特別交情,唯一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唐英年的支持者。梁福元在特首選舉期間,因為出面作證梁振英競選班子邀吃飯時,還找了黑道分子助陣讓他們感到壓力。梁福元從此聲名大噪,梁振英倚仗黑道拉票的傳聞更一度影響選情。

至於劉鑾雄對唐英年的競選,不但出力還出人,他的長子劉鳴煒更是唐英年的助選團人員,與唐英年的兒子儼如唐的左右護法,劉鑾雄對唐支持到什麼程度,自是不言而喻了。

當大家都有一些揣測之際,自由黨的立法議員林大輝卻乾脆一語道破箇中玄機。有唐英年「家臣」之稱的林大輝無悔挺唐,因此有人問他怕不怕遭到秋後算賬,他倒是非常坦白承認確曾擔心過會有秋後算賬,但相信不會發生,但如果真的發生,「我相信自己能以最大的勇氣和智慧來應付」。

如果真有秋後算賬這回事,相信亦非一個小小的特區政府所能策動,林大輝任憑最大的勇氣和智慧,恐怕也未能應付得來。

香港恆隆地產主席陳啟宗日前在一次研討會上開門見山說,梁振英上台後,大地產商不能再吃「大茶飯」了。廣東話「大茶飯」,是指一本萬利的大生意。在香港屬於二線地產開發商的陳啟宗,不點名的批評香港幾家大地產商,說他們不喜歡梁振英,是因為他們「收買不了梁振英」,梁振英上台後,香港將變得更平等,大地產商如果要吃大茶飯,可以到大陸發展,因為那裡還有大茶飯。陳啟宗說起來很輕鬆,可能與他一早鼎力支持梁振英有關。

中國有句老話叫「民不與官鬥」。說也奇怪,美國人就不信這個邪,在小布希當政時代,美國富商索羅斯掏出數以百萬元計的鈔票,成立一個MoveOn.org,開宗明義目的是要用選票打垮小布希和他的同路人,包括出錢拍政治廣告。到了今天歐巴馬執政,美國富商考克區兄弟用更多的錢發起一場政治運動,目的也是要用選票擊敗現任政府,最近一檔廣告將美國高油價歸咎於歐巴馬政策,開銷三百多萬美元,統統由考克區兄弟埋單。

民不與官鬥這句話,只會在沒有民主和法治的社會有市場。

工商時報社論: 從「薄熙來事件」看大陸經濟政策




原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的薄熙來,因涉嫌嚴重違紀,日前被中共當局正式停止其黨職,並予以立案調查。薄熙來之妻谷開來則因涉嫌殺人罪,被移送法辦。該事件著實震撼了大陸政壇,並引起海內外的熱烈議論。鑒於「薄熙來事件」的來龍去脈中,也包含著經濟面的深層因素,該事件對大陸經濟政策的影響,值得加以深入探討。

薄熙來近年在重慶主政期間,以高調進行「唱紅打黑」,並推行「民生導向」的經濟政策。這兩者結合在一起,使薄熙來被視為當今大陸「左派的代表性人物」,而事實上也有一批思想「左傾」的文人,大造輿論以追捧薄熙來以及他在重慶的施政路線,並由此衍生出了名噪一時的「重慶模式」之詞。

薄熙來在重慶市的經濟及民生政策,雖然目的也是在快速發展地方經濟、追求民生的普遍富足,和其他省市當局的施政目標並無二致。但是薄熙來的主政手法卻是很特殊的「大包大攬」型,即由重慶市當局充分主控當地國有企業,及全市土地、金融等資源,以公權力直接介入相關的營運及交易活動(如有名的官辦農村土地交易所),由此掌握了大量的經濟利益,再以此為籌碼,去興建公租房、濟助經濟弱勢者、補貼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等。重慶市的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已超過1兆元人民幣,高居全大陸各省市的第4位,顯示該市官方掌握的經濟實力,相當驚人。

在這樣的條件下,重慶市當局對社會基層商民的慷慨分配及補助,是薄熙來被戴上「左派」帽子的重要原因,也使薄熙來得到大陸社會上一批人的支持。眾所週知,大陸社會當前的貧富差距非常凸顯,分配不公的問題備受議論,部分民眾亦有明顯的失落感和不滿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薄熙來昔日在重慶高舉民生大旗、強調分配的施政手法,在大陸確有一批支持呼應者,也可說該種政策在社會上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

如今雖薄熙來已倒台,但上述的施政路線,對大陸整體經濟及民生政策,仍會繼續發生潛在的影響。也就是說,未來仍會有一批民眾,熱切期盼大陸當局在政策上側重分配及偏厚民生。這種現象,無關薄熙來個人的宦途浮沉,而是大陸社會現勢下的一種「客觀現實」。大陸中央無論何人主政,都要面對及妥善處理這個問題。

那麼,大陸未來的整體經濟政策該如何加以因應呢?若用簡單化的「想當然耳」思維,則可說相關政策應該多一些「左派」成分,以安撫部分經濟弱勢民眾的心理,進而防止未來再出現另一個薄熙來式的「左派追捧」人物,來搶佔「左傾政策」的市場。

事實上,這種「以左攻左」的政策手法,在當今情勢下是行不通的。因政策之左傾,只能安撫心懷不滿的民眾於一時,長期卻會嚴重挫傷大陸經濟的根基。這項根基,就是市場經濟的機制,和「平穩較快」發展的動能。這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大陸持續努力了20年才達致的成果,當然中共主政當局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去捍衛它。

這條政策路線的最大優點,乃是可以按照市場規律和供需法則,去激發全民的經濟創造力,擴大社會財富規模。整個社會的財富充裕了,當局要根本解決民生問題或分配問題就相對容易。因此,大陸未來的經濟及民生政策,應首先檢視「社會化創富機制」是否已臻健全,如果還有什麼缺失的話,要儘快加以補強。其中,國有大企業壟斷利益、商場交易仍有政治權力介入干預等問題,都要放在檯面上去檢討及解決。無論如何,不能再回頭去走「公權力包攬」的左派路線。

日前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面,痛批大陸銀行業靠壟斷地位賺大錢,並主張開放民營資本進入該行業,以打破壟斷。這樣的政策思維,即頗有助於大陸經濟進一步的良性發展,但最好其能成為一種全局性的改革方針,以實行到經濟、產業、市場的方方面面。如此必能為最大多數的商民帶來實惠,而社會民生問題的解決,也將因此而事半功倍。

王雅雋: 故事你我她﹕就這樣,我們「剩」下了



「盛女愛作戰」這個節目,坊間罵聲不斷,我卻覺得很好看。一邊看,一邊觀照自己,決定發憤圖強、找個老公(小廣告﹕秀外慧中女誠覓沉熟穩重男,請發信至yayaisland@gmail.com)。

我是認真的。過去常被教導「女人要獨立,沒有男人也活出精彩」,這件事我好歹已經做到了。

現在我打算錦上添花,嘗試在一種有丈夫的生活中繼續精彩。

我悄悄地想,大多數「剩女」也許並不想以單身挑戰性別政治,

抑或刻意迴避婚姻,她們只是和節目中的那幾位一樣,不小心被耽誤了時間。

我看「盛女愛作戰」


「盛女愛作戰」引起全城熱話,有識之士都出來踩它,我這裏就不添一腳了。對於那些極易受電視蠱惑的觀眾,大家確有必要提醒和幫助她們辨別節目中的歪理邪說。不過,對於我這個看到人生教練環節會自覺去刷牙上廁所的觀眾,可否免去同仇敵愾的義務?請容許我在批判之餘,看到一點別的道理。

五個年過廿八的女人,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難以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於是,出於好奇和衝動,她們參加了這個電視節目。這節目的設計誠然有些頭腦簡單,但是參加者並沒有事事盲從,反而體現了相當的主見和勇氣。我自己身為一個電視人,看到MandySuki後來退出節目,簡直深感驚訝和佩服。要知道在我們這行,當一個case拍到一半不想拍了,就會有像我這樣的人竭盡所能去做說服勸導工作,那可不是一般的精神壓力。然而MandySuki一路頭腦清醒,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懂得自我保護。我們可以看出,她們二位從一開始就沒有過多地在鏡頭前袒露心聲、交代自己的情,而當她們意識到節目於自己不再有利用價值時,便明智而堅定地選擇退出了(請注意,當時這節目尚未播出)。

繼續參加的三位,Bonnie明顯是個比較單純而且講義氣的女生,她的熱情坦率增加了節目的娛樂性(否則TVBfun哪來那麼多題目投票)。這麼做於她本人而言,或許會使自己受到意想不到的傷害,不過後來她似乎有意轉行,就此投身傳媒行業,則又是另一說。FlorenceGobby則屬於「苦大仇深」型,前者渴望借助節目解除心中的迷障,後者虔誠地託付節目尋找如意郎君。她們也許沒有充分預計傳媒的影響力,但在當時看來,她們是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

我並非在此將問題浪漫化,為一個腦殘電視節目開脫。我旨在指出,如果看官以為一個女人減了幾磅肉或者在臉上打一針就意味覑她喪失主觀能動性,成為父權社會的犧牲品,那想法也未免太天真了。這種判斷的邏輯正如「貧下中農最革命」一樣簡單粗暴(那些罵女人無知的男人,何不娶個肥婆伸張正義)。至於婦女解放運動的大義,若非這些參加者的首要考慮,我們總不能要求她們個個像昂山素姬一樣顧全大局吧。

不知不覺「剩」下了

我直覺寫這些話要被老師們罵死了。學生駑鈍,讀了那麼多年書,好不容易懂得一些道理之後,才發現真正的挑戰原來在於每一天的現實生活中。一個女人,假使能夠把各種文本中的性別歧視分析得頭頭是道,在自己的感情關係中卻無法與對方平等地溝通,克制不了委屈自己來取悅他人的衝動,那麼,她會說那些義正嚴詞的話又有什麼用呢?

她的心智的成長,那種由內而生的自信與自持,只能從實踐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和領悟。這是一個多麼嘈雜的社會:她留長頭髮吧,有人「怒其不爭」;剪短頭髮吧,有人「哀其不幸」;結婚吧,有人笑她保守;單身吧,有人諷她激進……還有那不知所謂的江湖騙子妖怪教練,自己一張麻將白板臉,卻來教她表情的奧妙。

她在人生中也許會遭遇一長串的挫折:早戀、晚戀、異地戀、結婚、離婚、意外懷孕、被離間、被背叛、被拋棄……如果她沒有及時解決上一個男人帶來的問題,也許便再也不會遇到下一個男人真正進入她的生活。然後你鼻子一哼,教育她道:「幸福不是圍覑男人轉。」——當然不是!但是那些艱辛的功課全都白做了嗎?那些從情感經歷中獲得的自我認識是廉價的嗎?那些與伴侶溝通的實用技巧是沒有意義的嗎?不見得吧!

而當這個女人終於有了自信,她又是否有足夠的涵養來接納另一個人呢?我忘不了「盛女愛作戰」中的一幕:幾個女強人齊聚一堂,熱烈討論家庭生活的無奈與低能——「在外智商140,回家立刻裝40。」我同情她們的感受,可是仔細想想,如果家裏和職場是一樣的環境,老公和同事是一樣的待遇,那樣過日子也沒什麼意思吧?退一萬步說,如果當初老公是靠自己裝成40的智商找回來的,活該結婚以後要繼續裝40啊,這叫做「售後服務」。

一個電視節目引發一場「盛女」風潮,各方各界趁機抽水,拿「剩女」說事者有之,借「剩女」賺錢者有之,我看沒什麼不好。這世界原本複雜險惡,不嗆兩口水又怎能學會游泳呢?

黎佩芬: 一切就要完蛋




何倩彤的作品,通常有種像是因年代久遠的昏黃,像手繪的發黃照片或海報。畫面的組織構圖予人似曾相識之感,細味下來就是某齣電影裏的一個鏡頭,在一個「瞬間永恒」的感動上的創新。這絕非出現於藝人唱片封套被網民揭穿的抄襲,卻是跨界的、穿越的,帶來新的趣味與感知。

不論是藝術、網民惡搞,抑或其他類型的創作,這其中有一種神聖的東西——分享(002),是知識、言語、文化和文明的一道支柱。若立法會通過被喻為「網絡廿三條」的《版權修訂》條例強行禁止,這一切都要完蛋。哀哉!

香港創意被窒息,台灣漂亮地起飛,今期有家明採寫的台灣導演侯孝賢訪問,看他們那對創意開明寬大的環境,怎不流口水?政府怎不去學學這些呢?

上期譚蕙芸訪問「盛女」Bonnie,文字尖銳犀利,有讀者看了替Bonnie不值,說執筆者以「知識」和「女性主義」凌人。其實當日訪問交流過程雙方面都直率坦誠不拐彎抹角,尋且可說是愉快的,有人轉告,Bonnie在其面書更寫到,「雖然我和譚蕙芸持不同的意見,但這是我這麼久以來最喜歡的一篇訪問。謝謝譚小姐」。



不是惡搞 只是已經內化成自身



上面是年輕藝術工作者何倩彤的畫作拼貼。這陣子,網友熾熱地討論覑被稱為「網絡廿三條」的《2011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版權條例)對藝術和創意的扼殺,於是我們問何倩彤有關創作的事,和這條法例的強暴。

問﹕星期日生活

答﹕何倩彤

1)你的畫作常以電影中出現過的畫面或名畫作基調,我記得在「星期日生活」上出現過的有安哲羅普洛斯和Frida Kahlo,這背後的創作理念是什麼,抑或純粹是你很喜歡那些作品?

何﹕的確很多人會用挪用、惡搞、致敬等字眼來討論我的作品,但其實我自己從不單把動用這些文本當成「知性上的調配」或「理念上的實踐」,這些說法是言重了。在閱讀和看電影的過程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我感覺有許多東西已經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變成我自身的語彙、構成了我這個人。有時即使喜惡都無法干涉這個融和的過程。

2)一般來說,創作過程由構思到完成是怎樣的?

何﹕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我(和任何媒介的創作人),我每次都覺得很難答。就像叫我描述睡與不睡之間那種朦朧狀態一樣。當然工作的過程通常很漫長,也沒有睡眠那麼隱秘。但我想說,人們時常形容靈感來到時那「叮」的一刻,其實並不是全然非理性的。有時,它可以如此自然地出現,其實是在閱讀別人的文本時,經歷過許多次「原來如此」和「原來也可以如此」的結果。

3)在藝術創作的圈子裏,這種在原有作品上再創作的手法普遍嗎?當中有沒有很感動你的例子?

何﹕由古至今,都不過是常用技巧一二三。如此屢見不鮮的事情,因為政府倒退,要如此鄭重重申,真是使人有點不好意思。

到今天,挪用本身已不會令人感動,它只是一種手段。挪用背後的論述和撞擊出來的效果才是使人有感覺的地方。我自己很喜歡的例如The Simpsons、丸尾末廣和寺山修司,他們的作品有大量從別人處借來的圖像和人物,有無數層次可供考據,觀者從中看到整個時代和社會的脈絡。即使是惡搞片《搞乜鬼奪命雜作》系列,也曾治癒我的傷疤──話說一些恐怖片對我的生活構成了一些長遠的陰影,都是看了它們才釋懷,它們為我打開了另一個角度和態度,這無論對觀者和作品本身都增添了可能。

再拿身邊的藝術家朋友作例。陳素珊用政府宣傳海報的形式述說社會時弊、林愷倩以現成圖片作妄想實驗、鄧國騫以Google Search的圖像構成既定俗成的世界詞典、馬瓊珠對電影場景和博物館照片寄以喃喃囈語、李可穎以文學名著的抄摘反照自身……全都委婉動人而具備視野。

4)政府推出的版權條例修訂將限制「二次創作」,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創作方式是侵犯原作者的版權,甚或是對他們不敬?

何﹕事實上許多版權案,保護的都不是原作者,而是背後的公司和企業。而說版權的話,許多時都是經濟上的糾紛,是挪用者以此賺了錢或連累他人賺少了錢的問題,的確有人會在某些情下以金錢作唯一單位量化藝術,雖不盡苟同,但這個我還可以理解,但網絡上的惡搞,有的為公義發聲、有的不過博君一笑,沒有人是以錢作動機出發,試問又何罪之有?更不要說按「分享」的人了。再者,現在香港政府推出的法例荒謬到連原作者都可以跨過不理,海關可直接檢控,在政府眼裏根本誰也是無關宏旨。由立心不良到訂立惡法,只看到政府的無良、無知和無事生非。

每個文本也有它們的前生,有誰敢說自己是前無古人的平地雷?硬要區分自我與非我,所有的「我」都變得很狹隘。我相信知識是所有人一磚一瓦共同建成的,如果突然要劃地自限,每個人都只會發現自己無地自容。

5)條例修訂一旦通過,將對你構成什麼影響?對社會而言會帶來什麼損失?

何﹕香港政府本來就對藝術圈子沒有支持,不支持都算了,還要來打擊。這條例對市民和創作者都是百害而無一利,除了覺得「超錯」,面對這樣的一條惡法簡直是詞窮了。總是要在如此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與荒謬周旋。

小兔黑黑: 今日賺到盡 明日窮到踎

知識、創意,本為無形,在人類歷史的偶然中,卻跌入了一個本是用來管理實體產權的系統。結果,當知識變成一本實體的書,書的內容就在版權的控制範圍;當迪士尼蒐集各國的童話傳說,不少因為年代久遠,可以免費使用,做出來的動畫,卻可以收錢。更特別的是,如果你取用這動畫的小部分,進行二次創作,迪士尼是可以向你收錢的。

這就是現時版權的界線,也是鼓勵大家把無形、免費公開的資源,轉化為私有產權。化為私有產權後,明日的創作人,就算鍾情於前人的作品,但想基於這些作品再發揮,就要經過繁複的授權手續,又要花上不少金錢。而且作品一生出來,無論創作人同意與否,他的作品,都會自動加入這個「保護系統」。

加大保護不等同鼓勵創意

熟識版權的朋友可能會問,不是有豁免嗎?對,不過豁免的範圍不大,例如你買了一片正版DVD,轉換格式後放入手機,如果沒有版權持有人批准,這已是犯法。而且就算是明文規定的豁免範圍如教育,不少有爭議的地方,結果要在法庭解決,令不少教育工作者不敢使用這個豁免權力。在現今版權制度下,有什麼簡便快捷的方法,可以紓緩以上問題?

共享創意是一個方便創作人,把法例中訂為屬於他們的權利開放給用家,只保留部分版權權利。在2010年末,估計已有多於四億件作品,是以共享創意授權條款開放部分版權。這也反映有不少創作人,並不同意加大保護就是鼓勵創意。就是連荷蘭、丹麥、瑞典和法國的版權收費組織,已嘗試容許會員使用一面共享創意授權條款,分享作品以作宣傳,另一面使用傳統的版稅模式,可以繼續維持生計。

共享創意授權條款共有六套,由下面四種限制互相配合而成﹕

署名——以作者指定的方式標示作品的標題、作者名稱、出處等資料。

非商業性——限制於非商業用途。

禁止衍生——使用作品時,不得改動作品內容。

相同方式共享——使用作品時,可以改動作品內容。但衍生的作品,必須使用與原作相同的授權條款分享。

一般要合法使用有版權的作品,必須得到版權持有人的同意,但共享創意是一種預先批准版權的系統。版權持有人先由上面四種限制訂出條件,如使用作品時要標示作者姓名和出處、不能作商業性用途。用戶只要遵守即可合法使用,無須再問。2009年,《香港電台》參加了「創意通」計劃,貢獻約五十項反映香港情懷的聲音、視像及圖片資料。《亞洲週刊》和《讀者文摘》也有參加,開放了不少文章。

共享創意在香港雖然有以上的支持者,不過大部分的創作人和版權持有人仍然比較保守。我們可聽聽香港IFPI總裁馮添枝於2011723日在立法會的發言,如何將版權權力絕對化,無視豁免是版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利潤,願意讓內地對言論的審查延伸到香港。www.youtube.com/watch?v=SfwZ8_IVu2g

共享創意可以紓緩版權制度下部分問題,但需要大量的推廣,令創作人和用家也明白才可成事。共享創意另一個更重要的目標是要令大家明白版權制度出了問題,因為如果可以改變它,所有人立時受惠。所以大家不只要為自己的權利,更是為了明日香港的文化,一起發聲。

香港共享創意網站

http://hk.creativecommons.org

國際共享創意網站

http://creativecommons.org

小兔黑黑關心知識版權多年。著有《知識版權的出路》和《自由軟體的故事》等文章,刊登於獨立媒體及其他網站。

陶傑: 鈕扣戰爭



一個中學女教師告訴我,在學校為學生上家政課,教學生怎樣縫鈕扣。一個女生抗拒,說:「鈕扣掉了,不必縫的,買件新的就得了。」

「你有沒有責罵她,生活不應該這樣的態度?」我笑嘻嘻問。
「沒有,我只能向她耐心解釋,」女教師說:「現在哪敢罵學生呀?她回家一哭,家長馬上來投訴。」
「解釋有沒有用?」我問,心中早知道答案。
「沒有,她是菲傭帶大的一代,」女教師說。
「那就少嚕囌,黑起一張臉,硬一點,不但要罵,若敢回嘴,就要逐出課堂,予以懲處。」我答。
「這不就鬧大了嗎?她的母親來找校長怎辦?」
「這就是我,本人陶傑,跟你們『教育工作者』根本分歧的地方了,」我收起笑容,正色答:「我不怕她回家和她媽咪哭訴,我就是要引她的家長來學校。如果我是你,我會堅持。校方也要跟我站在一起。在校長室裏,我會當着這個小女生的面,斥責她的母親:衣服掉了鈕扣,就要丟棄,買一件新衣,你這是什麼家教?你是孩子的母親,這點人生基本的原則,你不教,為什麼要由學校來代勞?我們上家政,教縫鈕扣,不會為你家小公主而改變課程,她不願意學,我們就要按校規懲辦。」

女教師咬着下唇,默不作聲。

「訓完家長,我會向她出示幾個電話號碼:教育局長辦公室、社工何喜華、電台時評節目女主持人某某,還有幾份報紙的投訴版熱線,叫她如有不服,請打這幾個電話,我歡迎你把事情鬧大,越大越好。」

女教師嚇死了。我問她:「這種家長,當初把女兒送來學校,哀求一個學額時,那副臉孔是這樣子嗎?不是的,對不對?回到家裏,這位媽咪在女兒面前權威掃地,也不關我的事。是非黑白,無可退讓,不喜歡的話,可以退學,送英國的私校好了。」我說,看見女教師朋友好似目泛淚光,我憐惜地遞給她一張紙巾。

海逸君綽三級大火揭發 閹割警鐘塞死走火梯




位於北角的港島海逸君綽酒店 42樓天台的 LCD屏幕起火,火屑不停墮下,先後燃着 7樓客房露台,再燒着 3樓泳池平台。黎志偉攝

 

【本報訊】和黃集團旗下最新五星級酒店港島海逸君綽酒店,昨日凌晨發生三級火, 42樓天台巨型液晶屏幕起火,跌下火屑,波及三樓、七樓及八樓各層,包括一批內地歌手、藝人在內的 300住客倉惶逃生,其中一人不適送院,消防灌救 4小時將火撲熄。不少住客鬧爆酒店沒響火警鐘。有酒店員工踢爆,酒店曾因火警鐘多次誤鳴滋擾住客,竟「閹割」部份樓層警鐘。記者:梁瑞帆、張家豪、簡明恩

現場為油街 23號港島海逸君綽酒店, 09年啟用。該酒店共 828間,當時有近千住客,其中不乏名人,包括已故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幼子、國內一級演員梅葆玖、 89年亞姐冠軍翁虹一家三口、內地著名歌手薩頂頂、王蓉、張含韻及李冬鶴等。


現場火花四濺,消防將火升為三級,經過近四小時始將火撲熄。
警員漏夜在酒店附近設下攤位,替酒店住客辦理登記手續。



住客狂插酒店仍死撐


昨晨 2時 45分, 42樓天台巨型廣告屏幕起火,因位高風大和屏幕質料易燃,火勢一發不可收,無數火屑掉下形成「火雨」,七樓露台及三樓平台首當其衝,迅即被波及火光熊熊, 七樓火勢最為猛烈,蔓延至八樓。大批住客發現慌忙逃生,有的穿着浴袍及拖鞋,沿後樓梯跑落樓,三名住客吸入濃煙感不適,當中一名女子需送院檢查。

消 防處出動 140名消防員,四條喉及六隊煙帽隊灌救,共疏散 300名住客及酒店員工落街,至 3時 06分將火警升為三級,因火頭遍佈天台、三樓、七樓及八樓,其間不斷有火屑掉落,增加撲救困難,至 5時 42分始受控制, 6時 45分正式救熄。天台液晶屏幕燒剩鐵架,鐵柱扭曲;七樓六間連露台房間嚴重燒毀,玻璃玻璃外牆熏黑,三樓泳池遍地灰燼和雜物,部份更大如冷氣機,沙灘椅燒 剩框架。

消防調查後,證實起火源頭於天台廣告屏幕,再波及其他樓層,而肇事屏幕使用三年左右,機電署正調查起火原因。

火警時,大批住客被 逼露宿街頭,部份疏散至附近社區中心,酒店昨繼續營業。至早上 11時許,酒店解封准許住客上樓執拾,有的在等候上樓時過於疲倦,索性在酒店大堂打地鋪。不少住客包括內地歌手狂插事發時酒店沒響起火警鐘,雖然酒店「死 撐」消防設施運作正常,並指住客睡得太熟未聽到火警鐘響。不過,有酒店職員爆料稱,酒店過往曾因多次發生火警鐘誤鳴事件,引起不少投訴,而將部份樓層自動 火警鐘閹割。

堵走火通道將被重判


「公司為怕得罪住客,將 23至 39樓部分樓層火警鐘閹咗。」他解釋,關了火警鐘掣,避免了誤鳴,一旦發生火警,酒店會以廣播用各國語言通知住客逃生。所以,昨天火警時,住客聽到廣播但 聽不到火警鐘絕不出奇,他續稱,火警鐘設置在機房,若用人手開啟需時近半小時,火警時已來不及。

此外,有該酒店職員日前曾拍下多幅照片,顯示酒店多個樓層的後樓梯及防煙門被大批雜物,包括桌椅、運送衣物的「布草車」封堵。

燃覑的LED幕牆電子零件由天台墜落,波及酒店7樓平台,房間的玻璃窗爆裂,外牆熏黑,平台上的帳篷燒剩支架。

執 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若有雜物阻礙走火通道,已明顯觸犯《消防安全條例》,最高刑罰可被判初犯者最高罰款 10萬元,再犯者則增至 20萬元,如持續犯案,更可追加每日最高罰款 1至 2萬元,但要成功檢控,必須要證明酒店管理公司一直容許雜物長期放置走火通道內,無視住客未能及時逃生的危險性,法官便可以無抗辯為由,予以重判。

陸偉雄又指,若有酒店管理人員故意調較警鐘,令警鐘無法在火警發生時產生效用,亦同樣觸犯《消防安全條例》,定罪與否同樣視乎犯罪的持續性而定,罪成將視為第二項觸犯《消防安全條例》的罪名,刑罰另判。

海逸君綽三級火經過示意圖

 


1〉凌晨 2時 45分, 42樓天台大屏幕起火,火屑直墮樓下, 41至 42樓火警鐘響起

2〉火屑波及 7樓套房露台,火燄向上蔓延, 6至 10樓火警鐘大作

3〉另一堆火屑跌到 3樓泳池旁,並引起大火, 2至 5樓火警鐘響起

4〉火警發生時, 23樓至 39樓自動火警鐘無未響起,房客被廣播或被拍門聲嘈醒逃生 



後樓梯變成洗碗房

亂椅陣



【本報訊】發生三級火警的港島北角海逸君綽酒店,被指管理不善及違規。有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酒店落成至今 3年來,酒店後梯走火通道經常被枱凳雜物堵塞,其中三層樓的機房,更成為蛇王員工「煲煙」架步。有員工向上級投訴,但一直未獲正視。

亂車陣



洗碗房


機房被當煲煙房


知情人士以「從未見過有一間酒店嘅走火通道咁阻塞」,來形容該間酒店後梯的堵塞情景,他說,堆放在後梯走火通 道的雜物除枱凳外,還有蒸餾水樽,間中更會被人當作廚房,將後梯用作洗碗的場所;而除了消防防火組到酒店巡查的日子,後梯會被「執乾淨」外,其他的日子, 後梯都幾乎全被用來堆放枱凳,有時更會塞至難以通行。
有員工巡樓發現如此烏煙瘴氣,曾向滙報上級,其後不見有人處理,疑有人包庇,員工不敢再舉報,事件也就不了了之,導致酒店後梯至今仍擺放有枱椅,更因有人不時在後梯洗碗,梯級濕滑。

另外,酒店的 6樓、 25樓以及 41樓的機房,這幾年更成為員工的煲煙房。知情人士稱,每逢小休都會有煙癮大的員工,躲入機房內吞雲吐霧及吹水。有管理層人員發現,但隻眼開隻眼閉,沒有處理。 



液晶屏幕 安全問題響警鐘

酒店天台着火的液晶廣告屏幕,號稱亞洲最大。現燒剩鐵架。



【本報訊】酒店起火源頭之一的天台外牆廣告液晶大屏幕,尤如火燒連環船般跌下火球,波及低層雜物及設施起火,引起外間關注政府部門如何有效監管,有議員直指同類液晶屏幕滿佈維港兩岸,若管理不善,隨時上演「三級大火詠香江」。

起火屏幕亞洲最大


事後燒剩支架的廣告液晶大屏幕,位處酒店 42樓天台,闊 43.2米高 17.28米,號稱全亞洲最大廣告屏幕,逢晚上 6時至 10時開啟 4個鐘。
消防專家林振敏表示,外牆廣告一般由屋宇署規管,今次事件正好讓署方思量如何加強監管同類廣告牌。

立 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同類廣告液晶屏遍佈維港兩岸,全部均位處大廈頂層,去年 11月上海教師公寓發生 58死大火,已讓外界醒覺消防無法及時架起雲梯在高樓頂層射水問題,今次油街酒店三級大火,讓外界重新關注廣告屏幕的安全,認為機電署、消防處及屋宇署應 聯合開會,檢視全港有僭在火警危險的液晶屏幕,防範同類事件再度發生。 


拒投身政圈 顯示問責制失敗  副局長爭做立會秘書長




【本報訊】立法會招聘新秘書長已進入最後遴選階段,據悉候選人名單內竟然有特區 政府問責高官!本報從不同渠道獲得消息,該名官員為現任副局長,更有人猜測是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立會議員及學者均認為,副局長情願做高薪行政工作,也不 肯投身政圈,證明問責制度失敗,候任特首梁振英未檢討問責制前,不應再擴大問責官員人數。記者:莫劍弦

立法會於今年初公開招聘新秘書長,接替今年 9月退休的秘書長吳文華。據了解,遴選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 6月左右可以公佈,立會秘書處也將最後候選人名單交行政管理委員會作諮詢。據知因名單內人選涉及「敏感人士」,所以行管會責成各議員要將名單保密。由於早 前曾有報道指這份月薪逾 18萬的高職,有不少政務官申請,不少議員以為候選名單內有高級政務官在內。

敏感人士三大熱門


不過據本報獲悉,候選名單內的「敏感人士」並非高級政務官,而是特首曾蔭權的問責官員!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該名問責官員應該是現任副局長,不過行管會要求知悉名單的議員,不能對外透露候選人名字,其他議員只能猜測該名副局長身份。

有議員估計該是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也有傳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但有知悉內情人士稱,該名副局長應是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而現時陳維安等人薪酬介乎 20萬到 22萬之間,若他們任何一人出任秘書長,也要減薪 2到 4萬左右。

據 知名單內尚有秘書處資深職員,包括盛傳有意更上一層的助理秘書長林鄭寶玲。陳維安等副局長任內表現平平,而且有議員不想有問責官員任秘書長,擔心令立會獨 立性受影響,所以一直不看好問責官員的「勝算」。但有部份議員頗支持由副局長做新秘書長,認為對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有利,所以不排除最終會由問責官員任立法 會秘書長。

多名立法會議員均以事涉秘書長遴選,為免影響結果不肯評論,但私下認為副局長情願做高薪行政工作,也不肯投身政治工作,「例如參選或者 去智庫、政黨從政」,顯示曾蔭權當日要擴大問責制度,培養政治人才做法失敗,指候任特首梁振英未檢討問責制前,不應再擴大問責官員人數到五司十四局。

花公帑為履歷鍍金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副局長做立會秘書長,已算和政治有沾邊關係,他指今屆政府結束後,相信絕大部份副局長、政助會離開政府,不是從商就是做與政治無關工作,政府花大筆公帑只為他們的履歷「鍍金」,對培養政治人才毫無作用。 


秘書長統率 500人


【本報訊】立法會秘書長是秘書處的行政首長,率領秘書處 10個部門及特別職務組逾 500名職員,為立法會工作提供支援,並須管理立法會綜合大樓各項設施及服務。秘書長亦擔任立法會秘書,是立法會主席在議事程序事宜上的首席顧問,並須就 秘書處的管理向行管會主席負責,履行職務時須完全政治中立。

執行議員酬金制度


此外,秘書長亦要管制行管會履行職能時的公帑撥款,按照適用的相關財務規例,執行立法會議員酬金及工作開支償還款額制度。

即 將退休的立法會秘書長吳文華, 1994年已加入當時的立法局秘書處擔任助理秘書長; 1997年 1月她被委任為臨時立法會秘書,回歸後則被重新委任為助理秘書長。 2008年 9月她擔任秘書長至今,服務立法會 18年。再上一屆秘書長則由馮載祥出任,任期由 1994年至 2008年,馮早前於特首選舉中加入唐英年競選辦公室,協助唐拉票。 



拆局: 五年就玩完點培訓人才

有副局長想做立法會秘書長,不少政府官員及立法會議員均不感意外,因為目前副局長、政治助理制度缺乏延續性,亦無明確升遷制度,更加沒有明確政治前景,「只係知任期跟住特首,一換特首就冇得做,之後又唔知可以做乜。」令問責制難逃被指為特首用作政治回報的工具。

升遷前途未有交代

 
有官員認為,特首曾蔭權擴大問責制後,其實未有確立明確制度,外界除無法知悉考核、任用標準外,究竟副局長、政治助理前途如何、如何升遷,也一直未有交代。該官員表示「曾蔭權話就話用副局長、政治助理培養政治人才,但究竟點樣可以將表現好嘅政治助理升做副局長?副局長又點升局長?從來冇人講過」。

另一官員指出,特首換上梁振英後,梁已事先張揚自行向民建聯、工聯會物色政治人才,「無論現在班副局長、政治助理做得好唔好,大部份人都冇得留低,即係做五年就要走人,咁點培訓人才?」

他預計若梁振英上任後只找「自己友」做副局長、政治助理,五年後若又有新特首上場,「梁振英用嘅人又會被掃走,永遠冇可能培訓到政治人才!」


版權之星反對網絡廿三條  林一峰責惡法箝制思想

創作人林一峰認為改歌詞是無傷大雅的二次創作。謝榮耀攝



【本報訊】被網民喻為「網絡廿三條」的《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未有對「惡搞」及二次創作豁免刑責,昨日以「版權之星」身份宣傳尊重版權的林一峰,亦出言反對惡法,認為修例並非單一動作,而是進一步去箝制思想,法例存在的灰色地帶對創作人亦「好危險」。

改歌屬無傷大雅娛樂


音樂創作人林一峰昨日出席「尊重版權」創作活動開幕禮,與其他創作人一同分享原創的心得。有出書及作曲作詞的他,認為版權條例保障了創作人的付出,但對修訂草案卻不敢恭維,「我相信(修例)唔係單一動作,進一步係去箝制思想。」

網 絡廿三條通過後,市民隨時因在網上分享或轉載的作品造成版權持有人「輕微經濟損失」而負上刑責,林一峰直指此灰色地帶「好危險」。他表示,不時會改歌,自 己的歌亦曾被人惡搞改歌詞,坦言歡迎其他人與他切磋,「由細到大我哋都會改歌詞,相安無事唱得好開心。」林一峰表示,大眾都並非利用這些作品去營商,而是 令生活更多樂趣及更實在,屬無傷大雅的娛樂,希望政府不要矯枉過正,「有時越禁,啲嘢只會去得越遠」。

同場的知識產權署署理署長梁家麗則表示,修 訂草案並非針對二次創作或惡搞,而即使修訂通過後,刑責的界線跟現時是一樣。她指出,由於版權持有人普遍認為,惡搞作品的市場與原創人的市場不同,因此有 否造成「輕微經濟損失」是法庭作出決定的考慮因素,「例如個作品會唔會對版權持有人造成較多嘅經濟損失?」她又指,完成修訂後,會再就二次創作的版權豁免 作研究及諮詢。

「尊重版權」計劃是一個全港校際創作比賽,由香港版權影印授權協會舉辦,中、小學及幼稚園分別會舉行標誌、標語創作及填色比賽,今年 5月中開始接受報名,宣揚尊重版權之訊息。


鍵盤戰線今旺角搞展覽

 
「鍵盤戰線」的新改圖諷刺政府硬推網絡廿三條。互聯網
 


【本報訊】網絡廿三條令互聯網瀰漫白色恐怖,捍衞二次創作自由的「鍵盤戰線」,今日會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舉行「二次大法好」街頭展覽,以法輪功作二次創作對象,介紹網絡廿三條的禍害,同時展示一系列精選惡搞圖。

簡單表達艱深議題


鍵盤戰線成員虎王夏天表示,希望展覽令更多香港人了解二次創作的價值,「二次創作其實唔止係坊間一啲恥笑或抹 黑作品,冇咗係會對生活有影響。」他舉例,一些難明的議題,透過二次創作便得以簡單地表達,「好似領匯趕盡殺絕,仲用懷舊宣傳,自然俾人鬧,尋你老味係市 民心聲,而將政改宣傳口號起錨比喻為上賊船,意思就好易明」。

展覽今日在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舉行,時間由下午 2時至晚上 9時,鍵盤戰線的成員會惡搞法輪功如打坐,模擬做手術等宣傳手法。 



西環集中營:紅歌團怕牽連圖改名

 
香港紅歌合唱團去年曾到武漢表演。互聯網
 

西環在今次特首選舉中將不少挺唐商界人士「賣豬仔」,其實西環「老點」商界又豈止於此?年前薄熙來如日中天之 際,西環找來由李嘉誠做榮譽會長的九龍東潮人聯會,搞了個「香港紅歌合唱團」到重慶挺薄,現在薄出事了,中央清算薄在海內外的餘黨,西環見勢色不對就撒手 不理,令這班商界人士隨時受薄熙來事件牽連,據知有人怕被秋後算賬,正計劃為紅歌團改名。

名譽會長會董皆猛人

 
話說薄熙來的「唱紅打黑」氣勢如虹的時候,西環為求「擦鞋」,四出組織「唱紅」活動,包括發功找九龍東潮人聯 會搞「香港紅歌合唱團」。九龍東潮人聯會屬西環友好組織,董事會粒粒皆星,榮譽會長是「超人」李嘉誠,名譽會長有梁朝紅人陳智思的父親陳有慶,會長包括中 華總商會常務會董、飼料大王陳偉南之子陳幼南、名譽會董更包括吳康民、劉遵義、林建岳等,可謂猛人如雲。

據知紅歌團由蛋撻王老闆莊任明做團長,民 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之兄陳鑑波做秘書長,紅歌團去年到過武漢登台,參加紀念 100周年辛亥革命活動,本地左報也高調報道,而九龍東潮人聯會更於今年初大搞「中港紅歌匯香江」音樂會,找來內地多隊紅歌隊來港表演,中聯辦九龍工作部 處長林琨琅更擔任嘉賓。

西環在港不斷為唱紅造勢,現在中央要清算薄熙來,西環自己也急忙劃清界線,以免受政治牽連,自然無暇理會這個「香港紅歌合唱團」的死活,筆者知道有人見形勢不妙,為求自保正計劃低調為紅歌團改名,以求與薄熙來「唱紅打黑」撇清關係,但事不離實,又豈能如此容易「洗底」?


促曾蔭權勿再外遊 專注交接


【本報訊】候任特首梁振英計劃將政府架構變成「 5司 14局」,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指出,修改及增設官位均需立法會通過,他不評論會否過於倉卒。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批評特首曾蔭權政府「嘆慢板」,促曾蔭權不要再外訪,專注處理交接安排,配合梁振英改組大計。
現屆政府是「 3司 12局」,梁振英計劃政務司和財政司各增一名副司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拆二,分為資訊及科技局和工商及旅遊局,又新增一個文化局。

曾鈺成︰架構調整需立會通過


曾鈺成昨出席一場研討會後表示,「如果架構調整,政府需提交草案,三讀通過,要開新位需財委會通過撥款」。

今屆立法會期至 7月中,曾鈺成不評論時間會否不足,但提醒政府有責任充分說明理據,「我唔認為議員提問係挑剔,亦唔相信議員故意去刁難」。

陳婉嫻在同一場合表示,曾蔭權 07年連任時改組政府,立法會也只用個多月時間審批,她促現政府全面配合梁振英,「(現在)好似慢咗少少,佢(曾)唔應該去旅行。」

此 外,曾鈺成該研討會上表示,民主制度會衍生民粹主義,他相信梁振英上任後會增加政府開支,這有違大市場、小政府原則。另外,他又指特首和立法會將相繼以普 選產生,中央政府必須以「高智慧」思考選舉制度,「到時設計嘅制度,令香港人覺得唔係假嘅(普選),個反響比話推遲幾年更加大」。 



梁震嬰震散 10億 私院反擊  不管沒預約 雙非殺到繼續接生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醫生批評政府用行政手段控制私家醫院的自由市場。陳奕釗攝

 

【本報訊】候任特首梁振英迫使現屆政府將雙非孕婦明年配額急叫停,私家醫療業界炮轟梁振英獨裁,有私家醫院婦產科稱要被迫裁員,醫生指收入減少逾 半,婦產科學生則被剝奪畢業後晉升機會,四大私家醫院仁安、寶血、荃灣港安及養和決定以行動反抗,下月繼續向沒有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的雙非孕婦提供服務, 明年雙非殺到也會繼續為她們分娩,力保逾 10億元巨額收入。記者:李雅雯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表示,原本約兩星期後政府交代明年雙非孕婦配額,上周業界收風政府有意明年發二至二萬五千個配額,以為已成定局,半途殺出梁振英,周一嶽立即跪低,配額突變零,「我哋一直以為政府先減配額,之後停,再修例,逐步無雙非孕婦市場,我哋係接受。」

余 啟文說早於一年前,仁安已配合政府緊縮雙非市場,不再擴充婦產部,逐步減收雙非比例,去年及今年保持收約四千宗雙非,佔醫院總分娩額五至六成,雙非生意額 3至 4億元,但突然變零,沒有緩衝期給醫院調配資源,余不諱言婦產科有縮減人手的壓力,而且沒有雙非後,在私家的本地孕婦重返公家,令私院雪上加霜:「梁振英 突然用行政手段唔俾人收雙非,其他嘢又唔講清楚,無釐清法例上雙非嬰有或無居留權,我哋家唔知點算。」

料雙非將黑市居留


余啟文形容梁振英是控制自由市場,卻做得一半半,未必達到明年雙非孕婦零機會來港產子。香港是內地孕婦的超生 避難所,吸引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市場誘因是「香港居留權」,既然雙非產子的居留權有基本法可依,可預料下月雙非孕婦會轉為黑市居留,待瓜熟蒂落時才入院分 娩。「雙非婦好多都好有錢,可以喺香港住一段時間」。

仁安預期下個月仍會有雙非婦來港產檢,院方已決定照樣提供產檢,雖然不會發入院書,但明年或 以後雙非婦殺到醫院門口,仁安仍會接收分娩:「我哋唔係同政府搞對抗,專登收雙非,唔通嚟到產房我哋唔收,醫學道德上做唔到,冇理由歧視雙非,譬如有個美 國孕婦嚟生,佢有無美國護照唔關我哋事。」

破壞公私協調機制


養和婦產科主管陳煥堂指出,今次是凸出新舊政府雙非取向大不同出現亂子。他指私院大事擴充接收雙非,政府有責。07年醫管局表明只要雙非孕婦在醫院找到床位,可獲發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來港產子,鼓吹私院起新樓加床位吸雙非商機。直到去年政府才與私院協商配額數目。

余 啟文表示「零配額」已破壞政府與私院建立的協調機制。去年中港家庭遊行抗議沒有公院床位,私院與政府協商後,願意以政府私家症價錢三萬九接收了數十個政府 轉介的單非孕婦。仁安本來內地孕婦套餐二等房五萬八千元、七萬五千元及頭等房十一萬元,但仁安不會再給特惠。此外,寶血、荃灣港安及養和都表明與仁安一 樣,明年會續為雙非孕婦提供服務,寶血醫院補充說無論雙非或單非,均額外增收一萬三千元的手續費。浸會和聖德勒撒醫院則表示會跟政府指引,聖保祿醫院至截 稿仍未回覆。 



《蘋果》奪 11項人權新聞獎

《蘋果》憑多篇報道與多幅精彩照片,奪人權新聞獎兩個大獎與 9個優異獎,成為今屆賽事大贏家。李家皓攝


 

【本報訊】警方阻撓採訪、中聯辦介入選舉……過去一年本港人權不斷倒退,也令傳媒工作者的監察角色更形重要。第十六屆人權新聞獎昨揭盅,《蘋果》憑多篇關注人權與揭露不公的深入報道,橫掃 11個獎項,包括報章新聞大獎及報章特寫大獎,是《蘋果》歷來最佳成績。

《蘋果》去年 11月報道美孚「 1屋 7姓 13票」系列,揭發建制派在區選大舉種票的國際醜聞。本報記者黃偉駿、白琳、盧文烈與李凱琳報道西環選區出現「樓拆了,照種票」情況,獲頒今屆報章新聞大獎。

黃偉駿、許偉賢與林偉聰同時憑「共幹漂白,種票又種人」報道,踢爆中聯辦前官員黃春平秘密參選區議會,連同雷子樂另一篇揭發村代表選舉流弊的「選民登記烏煙瘴氣,原居民都『轉會』」報道,同奪報章新聞優異獎。

香港貧富懸殊冠絕全球,黎民生活苦不堪言。記者王家文以細膩筆觸,道出「貧童鏡頭下看貧窮」的真實寫照,獲報章特寫大獎。雷子樂與張嘉雯探討小販在食環惡法與領匯打壓下,仍努力生存的專題報道,奪得報章特寫優異獎。


奪五個突發攝影優異獎

 
 

《蘋果》攝影記者在多宗大事件中緊守第四權崗位,拍下多幅精采照片,還讀者真相,包括攝影記者王子俊、凌樹 輝、鄭逸宇、區民傑與何柏佳,在今屆賽事一共奪得五個突發新聞攝影優異獎。自由攝影師林亦非憑在《蘋果》刊出的泰緬難民特寫專輯(題為「無根的笑臉」), 獲頒特寫新聞攝影優異獎。



博訊網主: 黑客施壓逼我們走

韋石



薄熙來事件後不停爆猛料的美國博訊新聞網,近日再受不明黑客攻擊,黑客以該網所掛靠的美國域名註冊服務商為目 標,公開指名要服務商趕走博訊網。有傳因博訊報道薄熙來案涉及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惹禍。網主韋石表示,有關攻擊若是中國官方所為,對中國形象不好,若是 個人行為,則是犧牲中國利益。

權鬥猛料讀者供稿

 
韋石前日在接受《蘋果》記者採訪時表示,事件已令他焦頭爛額,兩日來他已連續被兩個域名供應商「逼遷」,他說:「昨天(周四)第一家域名註冊商打電話,叫我們馬上走,新的這家今天早上又打電話,讓我們四個小時搬走,我們現在又找了一家。」

韋石指,黑客直接給域名註冊服務商發電郵,明確指「因為博訊網」他們才發起有關攻擊,這比較特殊。韋石說:「我沒有證據攻擊來自中國,只能說是第三國給域名公司施壓威脅他們生意,逼我們走。」過去兩周博訊網一直被攻擊。

今年 2月發生重慶副市長王立軍逃入美國領事館後,博訊新聞網對事件緊貼報道,不少猛料後被證明屬實,包括事件原因是王與薄熙來反面、薄被中共調查等,比新華社更早更詳盡。問到猛料來源,韋石說都是讀者供稿:「我們不關心立場怎樣,只關心它真不真實。」



江澤民晤星巴克總裁  凸顯影響力

星巴克行政總裁舒爾茨。



北京政局因薄熙來事件動盪之時,彭博通訊社指,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上周二( 17日)在北京會見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行政總裁舒爾茨( Howard Schultz)。報道未披露兩人會見詳情,中國官媒對此亦無任何報道,但引起外界關注。

 
 
 
最早在網上披露這次會面是長住北京的美國商人利明璋( Bill Bishop),他認為江澤民利用「出口轉內銷」方式,透過接見外賓向外傳遞他「還健在」的信息,除了要影響中共年底召開的十八大,也許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表示他對薄熙來事件後續處理,仍有影響力。

現年 85歲的江澤民, 1989年六四後執掌中共 13年, 2002年中共十七大將中共總書記之位交胡錦濤後,人退但餘蔭不消,繼續對中共政壇發揮影響,並一手將習近平推上中共接班人的寶座。去年初傳他曾大病一場。目前未知他在薄熙來事件中,扮演何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