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陳嘉儀:兩排鐵馬擋住的兩件Tee恤



今年有一個畫面,我無論如何也沒法忘記,目光呆滯的他,被頸上纏着的白布掛在窗前,身後還有那個失控痛哭的她。胡錦濤難得來到香港,我很想告訴胡錦濤,我不只不是沒感覺,我還很想表達意見。

六月三十日,我們從修頓球場出發,沿途下着大雨隊伍仍然是井然有序,一路和平走來,沒想到一轉進菲林明道便看見雙重鐵馬,還有無數警員在嚴陣以待,到了港灣道,佈防更是嚴密,除了六呎高的水馬,什麼也看不見。

忽然間隊伍停了下來,說要整頓舞台,我才猛然醒覺,我們已到達了終點,而這個終點,被水馬U字形的重重包圍,狹窄如溝渠,和平上街卻得不到應有尊重,從沒想過要針對警方的我實在忍不住怒吼警察可恥!接着下來也是可預知的事情,示威人士要求開路不果而推撞鐵馬,警方「被迫」發射胡椒噴霧,我跟朋友站在一旁,感覺既無奈又無助,我們不想推撞鐵馬,更不想中「椒」,看見有很多人被噴得滿身滿面泥黃漿液,除了捐出清水,什麼也幫不到。

這個環境實在叫人無法待下去,我來是希望向胡錦濤表達對李旺陽死因調查的不滿,躲在這裏,他怎會看得見、聽得到?朋友問﹕「現在還可不可以去會展?」我想也沒想便說警方一定封了路,「不是呀,天橋上面還有人行!」抬頭一看,往會展的天橋的確疏疏落落地有三兩遊人走過,幸好朋友總是不肯妥協。我們離開了狹窄的水馬區,回到菲林明道,發覺那兒一個示威人士也沒有,今天參與遊行的人數其實真的有限,但面對一條空街,警方仍然嚴密佈防,半百警員守着一條空街,讓我由衷體會到警察的工作是何等有「意義」﹗

水馬外站滿警員

走上了往會展的天橋,我回看港灣道,更叫我嚇一跳,原來水馬外的馬路也密麻麻站了一排排的警員,他們一身整齊製服卻無用武之地,讓我想起了兵馬陶俑。我們一直走至會展,朋友與我也急着上廁所,卻被門外的保安阻攔,說整棟會展也被警方封了,只有獲邀請的人才能內進,我們無奈離去,回到港灣道又是鐵馬重重,我們已急得有點慌亂,問沿途的警察哪兒有廁所,「去會展吧﹗」——不止一個警員這樣回答,我們告知不得其門而入,警員才知道會展封了,看來警方的封鎖範圍也相當隨意。

我們走到了藝術中心,終於成功上廁所,朋友提議換上李旺陽的紀念T-Shirt站在馬路旁,好等胡錦濤的車經過能看見,我怕我們這樣走出去連站在街上的機會也沒有,於是我們一個穿上外套、一個帶着圍巾走回港灣道,大部分警察也任由我們出入,只有一個警員問我們為何要走進來,朋友稀鬆平常的說看到警察這麼大陣仗,想進來看一看。我問警員為何要把路用鐵馬圍起來,「前面有人示威呀嘛!」我當時站的位置是完全看不到示威區的,示威人士其實只佔據了港灣道近中環廣場的一小部分,警方卻將整條港灣道用鐵馬圍起來,這才發覺示威人士真的很有威力,因為就算你們不被看見也能構成威脅。

最後我們站在瑞安中心外,脫下了圍巾、外套,傻傻地等着,說實話,其實我也不知道站在那裏可以做些什麼,胡錦濤就住在君悅酒店,有很多通道往會展,沒必要經過港灣道的,就算他要經過港灣道,坐在房車上的他飛馳而過,真的會看到對面馬路被鐵馬檔住的兩件T-Shirt嗎?我們等了又等,猛烈陽光漸漸緩和,警察車隊伴着名車駛進會展;長毛穿着整齊西裝到來,被傳媒簇擁,晚會似要開始了,終於有一男一女的便裝警員走來,他們第一個問題,是我們穿著的T-Shirt有什麼意思?

 
扮天真答警問

「點解咁問鮋,你覺得有咩意思呀?」朋友陪警察一起扮天真發問。

「我懐想睇纒你嚮度做咩鎹,因為我地一陣間有可能會保安升級,需要請兩位離去。」

「一陣間會有咩事發生呀?點解要保安升級鮋?我懐只係想參觀纒,點解會影響到你懐鮋保安?」我問。

「我懐有需要鮋時候就會將保安升級,到時呢度所有人都唔可以進入,呢個就係原因。」男警堅定的說。原因跟結果是一樣的,語言原來早被簡化到這個地步,我真的孤陋寡聞。

「如果到時你懐唔走,我懐有可能要出動防暴警察抬你懐走。」

「嘩!好驚呀!」因為穿上T-Shirt而變成暴徒,我們非常震驚!我們立即向二人遞上袋子,要求二人向我們搜身,證明沒帶武器。

「我懐唔係咁鮋意思,我鮋意思係指軍裝。」女警慌忙糾正。

「咁我懐可以企嚮邊?」

「後少少啦!」

「即係邊度呀?」二人始終無法介定。最後,我們答應被告知保安升級時會自動離去,二人終於離開。

我們又繼續站在馬路旁,又一個膊頭有花年約五十的警察走來,態度友善﹕「你懐嚮度企鰦幾耐呀?」

「唔記得啦……」朋友繼續以天真的聲線回應。

「你知唔知我企鰦嚮度廿個鐘啦,大家都好辛苦,所以你懐幫幫手啦,一陣保安升級鮋時候,企後少少,等我懐好做鱓呀。」

「咁即係可以企邊度呀?」

「就後少少之嘛……」膊頭有花指着稅務大樓與瑞安中心之間的通道,我們點頭答應。膊頭有花相當健談,開始跟我們談起工作與家庭。朋友對他站崗二十個鐘也不能下班顯得非常關心,說到有很多警察也在守着空街,長工時會不會是安排不當,膊頭有花卻有這樣的回應﹕「其實我懐都好需要你懐鱓年輕人去幫我懐宣揚一下鮁,我懐唔怕辛苦鮋,最緊要為市民服務……」警方沒必要地編排職務卻被詮釋成警方辛苦為市民服務,我有點哭笑不得。膊頭有花繼續侃侃而談,開始教我們站在鐵馬前的技巧,「不要成個身挨落去,要兩手搭在攔上,然後一腳踩住下面條鐵柱,重心要低……」在膊頭有花談笑風生的同時,兩個神情木訥的警員已一左一右侍候在側,警民的「互信」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天色一層比一層藍,我們終於等到天黑,此時陸陸續續有人從會展走出來,看來是完場了,這時候站在我們身前的警方也變得愈來愈多,眾警對我們的存在顯得很愕然,頻頻盯着我們的T-Shirt與膊頭有花交頭接耳。過不了一會,我們終被告知保安升級,需要離開,我們照指示退到通道另一排鐵馬的後面,怎料這個時候卻走出了另一個膊頭有花但身型較瘦削的警員,怒睛突眼的命令我們要立刻走到稅務大樓後面。

「我懐已經畀兩排鐵馬隔住,除鰦旁觀咩都做唔到,點解都唔得?」

「你懐睇咁耐乜都睇夠啦﹗你懐再唔走鮋話,我會搵人抬你懐走﹗」

最後我們無奈離去。

回家查看警方的保安區範圍,原來由此至終也沒有正式公布,而他們劃定保安範圍,只為防範東突恐怖分子襲擊,而示威人士的訴求,「領導人是一定會看得到的!」

在一條領導人未必會經過的路上,兩件被兩排鐵馬擋住的T-Shirt也容不下,除了一街的警察,領導人,你到底還可以看到什麼?

張秀賢:紅黑紅紅黑——我的閱讀報告



書名﹕《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
出版機構﹕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類別﹕人文科學類、教育類
出版時間﹕20126

看這本手冊,我會想起黃貫中的一首歌——《紅黑紅紅黑》。書中內容不是「唱紅」強大祖國的政制及發展,就是吐盡外國勢力「黑暗」一面。如果大家未看這本書的話,一定不會察覺到原來「中國模式」是這樣偉大,在此我略舉某些例子,讓大家細心欣賞這本書精妙之處。

(一)內地政制﹕

原來中國有自己特色的民主制度?執政集團是進步、無私與團結?

手冊中的政治部分講到,中國民主制度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及依法治國合一,達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目標,號稱「三者有機統一,四大民主框架」,實在令人「讚嘆」中國獨有的民主制度。可是再從日常生活看,我們不但不知道如何投票選人大代表,更不清楚中國有什麼民主黨派,如何叫我們相信中國有民主政制?再者,書中宣稱中國現時的執政集團推行民主集中制,以服務國家及人民為目標,是進步、無私和團結。要知道民主集中制並不如三權分立,權力無法互相制衡,容易造成行政獨大。而中國司法機構則是行政機關的從屬,只會配合政府紀律調查,毫不強調法治精神,「依法而治」只會變成空話。這本手冊又不提一黨專政、黨國不分對國家發展有什麼壞處,只顧為當權者面上貼金,這些教材又怎能促進我們多角度認識國情?

(二)國外政治﹕

一黨專政才是王道?外國眼紅中國發展?

手冊中其中一個最顯眼的部分,就是第10頁下面的「知多鱓」欄位,標題是「政黨惡鬥,人民當災」,其中描述了民主、共和兩黨因為選票或意氣之爭,拒絕通過對手所提出的年度財政預算,造成政府關門及公共服務停止,影響民生。還有,書中引用英國廣播公司所做的調查,特別描述與中國有經濟、政治競爭的國家(如德國、法國、韓國等)人民多數對中國都持負面看法,亦強調普遍國家民眾對美國負面看法較多,用意已經從以上對比可知一二。最令人驚訝的是,書中思考點欄目有條題目問到學生對中國因尊重其他國家主權,而不干涉他國內政但常被批評對違反人權國家情視若無睹,問題極具引述性。書中這些部分都不斷將「華盛頓模式」及「中國模式」比較,而言詞中則暗諷西方民主制度並不如中國所謂的「民主集中制」及「一黨專政」,暗指西方國家經常借人權議題干預別國內政。這些資訊極度偏頗,內容絕不能令我們多角度去分析問題,手冊絕不能用作學校教材。

(三)敏感議題﹕

說好的「大躍進」、「六四」、「維權人士」、「豆腐渣」呢?

34頁的手冊中,我只能找到一頁(27頁)說到國家發展的問題,其中以「綠壩軟件」、「我爸是李剛」、「毒奶粉事件」及「動車追撞事故」為例子,討論「中國模式」的成本,但內容篇幅非常短,只是相當簡單地講述事件的整體發展,未有深入討論發生原因。而政治敏感議題,如大躍進、六四事件、維權人士被失蹤這些影響深遠的事件在手冊完全「失蹤」,「汶川大地震」則只有講述人民如何一齊應付國難,卻不提及許多年輕學生因豆腐渣工程而喪命。教材若要達到教育局要求,從中立角度出發認識國家發展,34頁手冊入面理應起碼有十多頁提及國家發展的問題及不完善地方,不應迴避敏感議題。但這本手冊應做的不做,不應做的如引導性問題、另有所指的內容卻全都做了,除了完全撤回教材及整科國民教育科,我想不到還有其他出路可以走。

在現實,我們有權自行決定我們可以讀什麼課外書,但在課堂中,我們用什麼教材就是由教育局訂定及學校決定,學生就是「肉隨砧板上」的一群。認識國家發展,了解歷史,絕不能以偏概全,無論什麼政治立場,建基於全部事實之上就可以了。但作為中國人,更應了解過去國家犯過的錯及發展的黑暗面,才不會犯重覆的錯。我們要求日本將「南京大屠殺」列入教科書內容,要求有一個正確歷史,這點是不能不同意的,但我們是否更應該持同一標準要求內地及香港教科書加入敏感議題,面對歷史過錯呢?正確歷史與歷史正確,其實只差一線,紅黑紅紅黑,洗腦就是這樣簡單。


安裕周記:教科書上的搏鬥



「為培植新德國,最重要的兩項工作,第一是教育改革,第二是政黨的扶植。目前美區已有二百萬學童入了學,也即是學童總額的百分之九十。這是很出人意外的成就,因為經納粹黨蹂躪十年的德國,未受毒化的師資是不易覓的。有的學校,職員四分之三都得重換新人。校址和教材自也困難萬分。軍事政府派人專司檢查或編輯新的教科書。同時,廣設師範學校,造就師資。」

這是中國記者蕭乾一九四六年四月從歐洲發回來的長篇報道〈南德的暮秋〉的其中一段。蕭乾作為當時《大公報》駐歐洲戰場記者,隨美軍來到戰後的殘敗德國。一路上他看到歐洲的復興,也看到了復興過程裏的細節。當中最令蕭乾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德國如何洗去納粹遺毒的重新辦教育過程;已經老去死去的不必再教育,茁壯成長的一群才是接受新教育的目標,以蕭乾的說法,教師和教材最是關鍵。

近七十年前關係到二百多萬德國學童的教育,造成今天的德國,納粹根本無法在這塊土地上再度成長。一九七○年,西德總理勃蘭特在華沙跪下懺悔,這是戰後德國最令人感念的一幕,德國在勃蘭特雙膝下跪的一刻重生。充滿道德勇氣的勃蘭特未加入政壇前,是一個教師。

教育無小事。當看見國民教育服務中心黃均瑜說要為負面的教材提供正面元素,把中共形容為一個「進步無私團結的執政集團」,我想到的是德國戰後的教科書和教師重塑,這不僅是幾節課的事,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搏鬥。下筆之時是七月七日,我不知道掌管愛國學校的黃均瑜和教聯會楊耀忠想到了什麼,是盧溝橋事變是南京大屠殺是重慶轟炸是武漢會戰是全國人民顛沛流離轉徙西南天地間的痛失家園?黃楊都是教師,當然知道這段中國人民八年抗戰史,如果要二人接受一個現實:日本文部省說為了補充國際對日本太平洋戰爭的負面歷史,提供了「正面」歷史,以教科書不得出現殘酷內容圖片為名,禁止述說這段歷史,卻又在書本裏說,「日本為了打破ABCD的封鎖,不得不發動突襲,突破封鎖」。我絕無胡謅,這是七十年代日本小學教科書內容,課文裏說的ABCDA是美國(America),B是英國(Britain),C是中國(China),D是當時的荷屬印尼(Dutch),黃楊二位不知會作何感想。

無聲手槍你死我活

香港回歸人心未歸,有人以為這是港人眷戀英國,也有說人心難歸是因為教育不徹底,於是提出大搞國民教育,灌輸一套新的觀念給學生。這些伎倆很差勁,因為不懂裝懂,一眼就讓人看出破綻。回歸以來,教育一直是一場場搏鬥,而且都是一場場無聲手槍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戰。前幾年已經有新時代成長的學生,談到六四事件時說「多角度思考」,這種拙劣手法騙不了誰,三招兩式便給轟下台。可是,主持《城巿論壇》的謝志峰總有退下來的一天,到時「多角度思考」再上場也不愁給轟下來,靠的便是苦讀「中共是進步無私的執政集團」的新一代。教科書,尤其在香港這龍門主義至上的地方,是學生生涯以後四分三人生的歸宿。只要說一句公開試syllabus沒有這幾課,哪怕內容是教你如何稱喚父母也沒有人讀;倒過來,若是把中共「進步無私」貼為必考題目,就是如何不服氣,也得乖乖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教育變政治調整室

這手屎棋香港不少人都能看得到,可是能怎麼辦,要麼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要麼便硬吃這一套。回歸十五年,我覺得特區政府最成功是把教育變成政治調整室,是暗中慢慢一步一步調整,是潛移默化一點一點把我們這一代親眼看親耳聽到的都一一改變、洗去、粉飾。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到底有沒有這種想法,我不打算去問他們,只是想起官至中共中央委員、重慶巿委書記都涉及重案,始終無法接受這種「正面教材」。當然,更加無法接受覺得這種教材是合理、並且質疑要撤回是政治審查的教師。

不要以為唯獨香港這些知識分子才這樣,只不過是古已有之,於今尤烈。這樣慨嘆,是由於這幾天讀完白先勇兩巨冊的《父親與民國》,說的是他父親白崇禧將軍。白將軍是國民政府名將,是國民黨罕見的將才,有小諸葛之稱,抗日戰爭國軍最大勝仗台兒莊戰役白崇禧是指揮官,重創磯谷和板垣兩大王牌兵團,為中國人民在風雨飄搖的歲月找到國破山河仍在的鼓舞。內戰年代,白崇禧在東北曾對中共戰神林彪施以痛擊,林彪在四平街一戰吃盡白崇禧苦頭,若非蔣介石在美國插手後下令停戰,今天中國到底誰家天下仍未可知。中共正統戰史對林彪四平街慘敗六十年來絕口不提,倒是十年前有一些關於林彪麾下四野的戰史提過一些——林彪由東北而華中追擊國軍,在湖南一帶欲夾殺白崇禧報一敗之仇,結果白崇禧虛晃一招,林彪撲空。

六七十年前的歷史今天也許沒有哪些人會感興趣,在即食文化氾濫、國民教育只講好不講壞的今天,這些國民黨正面歷史早已不談也罷,遑論重見天日。作為一介讀者,我們對白先勇耄耋之年把第一手圖片及真實歷史公諸於世致敬;客觀上,也可把近六十年中共為主體的中國近代史推翻——抗日是國軍為主,林彪不是長勝軍。對於前者,中共一九四九年建政到了前幾年才願意承認,二○○五年九月三日,北京舉行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活動,胡錦濤在講話中首次指出抗日戰爭主要戰場是國民黨軍隊打出來的,「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一系列的大仗,特別是全國抗戰初期的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一九四九年之後的民族割裂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哀,中共與國民黨都在刻意編造及扭曲歷史。張靚蓓在訪問著名導演李安的《十年一覺電影夢》中引述八十年代初甫到美國留學的李安說,他到伊利諾州大學後讀到在台灣列為禁書的斯諾(Edgar Snow)《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後,驚訝說「原來我們是壞人」。

類似的扭橫折曲,在關係到國民黨或共產黨統治合法性的更是從不留手。白崇禧功過的說,在中共、國民黨和白先勇筆下有三個不同版本。中共筆下的白崇禧,近年因統戰需要而淡化,但絕口不提白將軍的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更少提他在東北幾乎滅了林彪的歷史。反而與白崇禧同屬桂系的李宗仁卻墨頗多,無他,李宗仁在國民黨彌留大陸最後日子是代總統,六十年代回到北京,成了一副很好的統戰工具,自然美言多幾句。在台灣蔣介石獨裁年代,白崇禧因是桂系主將,蔣對他避忌甚多,以至派出特務跟蹤,一九五六年,白崇禧光火了,寫了一封長信給蔣,指出三點被特務跟蹤的證據,婉轉而稱「敬懇鈞座詳察,以明是非」。這個時期的白崇禧隱沒民間,蔣卻下令嘍囉擾人,指白崇禧在大陸時私吞軍費,要在國民大會追究。

 白先勇如今近八十,筆下兩巨冊足以揭開白崇禧真像,上冊講大陸歲月,內容早已口耳相傳,下冊台灣歲月珍貴得多了。白先勇早年赴美留學,之後教書到退休,都在風光如畫的加州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生活,家人俱已老去,人到暮年,還能圖個什麼,本書的動機沒有個人利益而是給回一個民族英雄應得的榮光。然而真正令人傷感的是,堂堂中華民國一級上將白崇禧在東海一隅渡過人生最後時刻而未能正其名,兒子白先勇勾勒出晚年的白崇禧竟是如此落泊孤寂,人們才感念廣義上的中國實在虧待了這位抗日名將。

政客背書 知識分子失人格

不幸的是,中國不在少數的知識分子便是如此為政客背書而失去一己道德人格,為的是對當權者的迎合與諂媚,真相往往在這些政治交易中遭到背叛。政客失腳不是怪事,因為當他們出走的那天,他們就得期待這天的來臨。悲哀的是知識分子,把白崇禧搞臭又如何,蔣介石兩腳一伸便萬事轉頭空,賠上了的是真相。這次香港的國民教育事件也應作如是觀,今天說中共統治集團「進步無私」,我在now電視新聞裏看到黃均瑜的回應是「黨綱也是這樣寫的」,我老覺得這隱約之間有某種奇異卻說不出來。然而,當毛頭小子讀這些教材時卻是另一種效果,考試要考這些,儘管走出學校便是李旺陽趙連海譚作人,現實世界和書本教材完全背道而馳,學生活在一個分裂的世界。我們不能怪今天的年輕人如何如何,因為連課本和老師也如斯人格分裂,還能怪誰?

教科書是中性介體,關鍵是印上的內容。日本右翼要對歷史上下其手在課文上動刀;星馬的課本把山下奉文在馬來半島的屠殺清晰如實記錄出來;菲律賓課本中日軍在巴丹的殺戮一段都沒少;緬甸課本有四張圖片紀載日寇殺人的實錄。至於香港,看那薄薄的三十四頁國民教育教材,除了嘆息,是長長的嘆息




盧麒元:帕內塔與美國新軍事戰略



筆者對美國現任國防部長萊昂·帕內塔(Leon Panetta)(1938628日出生)頗感興趣。要知道,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高齡的國防部長,今年已經74歲了。此人年逾古稀仍然出任國防部長,自然有其過人之處。筆者查閱此人簡歷之後,感到震驚。原來此人竟然是一個優秀的財政專家。帕內塔,父母是來自義大利的移民,畢業于加州聖克拉拉大學。1960年代帕內塔曾經在美國陸軍服役,官至中尉。原屬共和黨,1971年轉入民主黨。1977年至1993年任國會議員,而且在財政撥款方面,頗有經驗,一度是國會眾議院財政委員會的主席,而且在克林頓任總統期間,擔任過白宮的財政辦公室主任。看過此人的簡歷,結合那份《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筆者似乎感覺到了一些東西。美國的軍事戰略即將開啟深刻的變革。

使命與效率 美國軍事新戰略

筆者有一點兒佩服奧巴馬了。在人事問題上,奧巴馬確實很有水準。美國軍事戰略調整終於徐徐拉開了大幕。而操刀新軍事戰略的人,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財政專家。由此,我們也大體可以理解,美國新軍事戰略的本質特徵了。美國人開始面對殘酷的現實了。帕內塔(Leon Panetta)將開始美軍的一場歷史性的革命。

筆者將這場新軍事革命用兩個詞來概括:使命和效率。

帕內塔(Leon Panetta)的出現,意味著四個方面的轉變:

第一,美軍的使命將發生轉變(可參閱《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美軍的使命是確保本土安全,而不再是提供全球安全保障。就是說,美國人決定,美軍不再繼續做世界員警了。其相對應的潛台詞,則是狼煙四起。

壓縮常規軍力 強化綜合戰力

第二,美軍的結構將發生轉變(可參閱美國2010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美軍將以網路中心戰模式代替軍事佔領和軍事部署,美軍將極大地壓縮常規軍事力量的規模,美軍將極大的加強系統作戰能力。美軍在壓縮軍費的同時,綜合軍力將反而獲得提高。

第三,美軍的戰略佈局將發生轉變。美軍將改變平面型的軍事力量部署。美軍將放棄大部分軍事佔領地區;美軍將收縮大部分海外軍事基地。簡單地說,美軍將簡化在陸上、海上、空中的軍事力量,而強化在太空、網路、電磁等領域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強化立體化的綜合打擊能力。

第四,美軍的行動方式將發生轉變。美軍將逐漸放棄直接介入的軍事行動方式,美軍將主要使用間接介入的非常規打擊模式。利比亞模式,是一種嘗試。未來,對伊朗的打擊,極有可能也會採取類似模式。

由於美國軍事戰略的調整,全球的政治經濟形勢將會隨之發生劇烈變化。

一直以來,筆者對冷戰結束後的美國陳舊軍事戰略感到費解。美國近二十年來的軍事戰略是美國建國以來最愚蠢的軍事戰略。其最糟糕之處在於,美軍沒有因應冷戰結束的變化,迅速調整美軍自身的使命,以及與使命相匹配的資源配置。近二十年來,美軍嚴重消耗了美國的綜合國力,美國為過去二十年錯誤的軍事戰略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奧巴馬總統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他義無反顧地開始了軍事戰略改革。奧巴馬將這個沉重的使命交給了帕內塔(Leon Panetta)。

美國新軍事戰略,一言以蔽之,就是美軍開始實施戰略收縮。事實上,國家的財政戰略永遠是一個國家的第一軍事戰略。美國人是清醒的,美國不能迅速壓縮軍費的無限膨脹,美國財政即將走向破產的邊緣,美國將重蹈大英帝國滅亡的覆轍。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說過,大英帝國正是被邱吉爾先生的無敵艦隊摧毀的。美國人不想被自己過於誇張的軍費支出拖垮,他們就必須改革了。需要提醒的是,中國人正在進行盲目的軍費擴張,我們是否注意到類似的問題呢?

亞太軍備競賽 美國漁翁得利

中國同樣存在兩個關鍵問題:第一,我們軍費的合理水準到底應該是多少?第二、我們軍費的最高效能應該如何發揮?換句話說。中國也需要思考新軍事戰略了!

美軍將放棄對所有非美國國家核心利益目標的軍事保護。簡言之,美軍將只保護其本國的核心國家利益相關聯的重要目標。這就意味著,美國將放棄對主要軍事對手的全面軍事圍堵,轉而實施對美國核心利益的重點軍事保護。請注意,這與中國軍事專家的判斷大相徑庭。筆者無法理解,中國軍事專家是如何定義美國軍事圍堵的?如果判斷完全錯誤,他們願意承擔歷史責任嗎?美軍的使命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美軍的現實壓力將極大地減輕了。美軍的任務也由面控制,轉變為線控制。放棄了面控制,則美軍將不再依賴強大的陸軍實施軍事佔領,美國陸軍將會大規模縮減。隨著,空海一體化作戰理念的提出,以空海軍為主體的作戰樣式將成為主流。美軍將圍繞著空海一體化作戰策略,深刻地變革其軍事力量構成。美軍正式提出1+作戰模式,就體現了作戰策略的調整。我們一定要注意帕內塔(Leon Panetta)出現的意義:他意味著美軍將要出現一場效率革命,美軍將會變得十分小巧靈活,而美軍的能力將更加強大。筆者預計,這種調整,將在2012年至2016年內全面實施。此後,美軍將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筆者猜測,中國軍事專家對美國2010年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會有一般性地認知。但是,筆者幾乎可以確定,中國缺乏研究和規劃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的人才和能力。筆者深知,那已經遠遠超越了軍事知識的範疇。筆者認為,上述兩分檔,已經在為美國新軍事戰略調整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準備,而《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的出臺,則是美國新軍事戰略的系統闡釋。今後四年中,美國將會開始大規模的軍事系統的內部變革和軍事佈局的外部調整。筆者困惑的是,中國有關部門,包括軍事部門和非軍事部門,對美國新軍事戰略都缺少必要的敏感。而中國民間人士,對此問題存在嚴重的誤讀。筆者非常憂慮,由於缺乏對總圖戰略(Total Strategy)的研究和規劃,中國可能採取錯誤的軍事戰略,從而使中國在未來十年內,因軍事問題導致政治和經濟問題的嚴重惡化。

筆者申明,筆者此處使用的軍事戰略一詞,並非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軍事戰略(Military Strategy),筆者這裡所講述的範疇,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等非軍事範疇,一般可以稱之為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顯而易見,研究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遠遠超越了普通軍人的能力範疇。任何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定會有深思熟慮的總圖戰略(Total Strategy)。當然了,作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擁有可以制訂和實施總體戰略(Total Strategy)的戰略型人才。帕內塔先生年逾古稀而再度出山,就因為它是制定總體戰略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這恰恰是當代中國的短版。當前的南中國海爭端,暴露了中國總體戰略思維能力孱弱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中國領導人非但缺乏總體戰略思維,甚至缺乏常規的戰術性思維,對如此戰術級別的問題都無法做出正確的反應。中國在軍事戰略領域的落後實在是無法讓人樂觀的。

美戰略收縮 列強爭填補空缺

筆者預計,美軍實施戰略收縮之後,全球熱點地區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混亂。區域性大國將開始填補美軍遺留的軍事真空。歐盟已經開始介入地中海和非洲事務;俄國開始介入中東、西亞和遠東事務;印度開始加強對印度洋的控制並開始對南太平洋進行滲透;日韓在加強對於東亞海域的經濟利益爭奪;東盟也開始強化對南中國海的控制。全球軍備競賽將開始迅速加劇。局部軍事衝突將會進一步升級。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將面臨全球運輸線的安全問題。其中,糧食和能源的供應將會發生階段性困難。糧食和能源問題,將會以金融危機方式不斷衝擊新興經濟體,導致新興經濟體內部矛盾加劇和外部衝突加劇。筆者認為,今後四年,伴隨著美國新軍事戰略的實施,全球將陷入無序和混亂之中。中國將面臨嚴重的內部和外部的挑戰。

在帕內塔(Leon Panetta)上台之後,美國新軍事戰略開始影響全球軍事佈局。其中,對中國的影響非常明顯,美國的戰略中心迅速東移,對中國形成某種壓迫態勢。20126月初,帕內塔訪問亞洲諸國,將這種軍事佈局予以公開化。同時,帕內塔嫺熟地挑動亞太國家敏感的神經,隨著上合組織的奇妙配合,新冷戰格局再次形成了。形勢發展之快,讓人驚訝。當然,中國政府和中國媒體的反應,更是讓人無語。

筆者非常驚訝,明明是美軍在軍事上戰略收縮,何故讓中國民眾感到美國在戰略進取呢?我們利用上合組織的思維十分的幼稚。我們的媒體近乎完美地配合帕內塔的造勢表演。當然,整個亞太區域似乎也在聞帕起舞,一片刀槍劍戟的碰撞聲。其實,這一切不過是既定的劇本而已!這是美國退出敏感地區前的一種策略吧了。美軍在亞太的戰略部署在緊縮並後撤,而絕不是全面圍堵。帕內塔很清楚,在擁有戰略打擊能力的對手面前,根本不存在所謂的C型包圍圈,那是機械化時代的陳舊戰爭思維,與美軍新軍事戰略毫無關聯。但是,帕內塔希望中國人能夠如此愚蠢地思考問題,美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中國人像當年波蘭人一樣,恐懼地躲在戰壕的後面,耗盡全部資源進行毫無意義的防衛部署(所謂的國防建設)。帕內塔最大的願望就是亞太重新進入新冷戰;帕內塔最大的期待,就是亞太能夠發生熱戰。美國將可以從中謀取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亞太地區的政治家一向缺乏戰略思維,中國當代政治家在總體戰略思維上極端孱弱。我們正在見識愚蠢的傢伙們一點點地鑽進帕內塔的口袋。

筆者十分憂慮中國的軍隊人事變動和我軍的軍事戰略調整。首先,解放軍不能誤判形勢,必須對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做出準確的定義。其次,解放軍必須調整已經嚴重滯後的軍事思想,開啟新軍事戰略的變革。老實說,筆者樂見帕內塔(Leon Panetta)式的人物出現在中國國防部。中國的軍事變革如果仍然無法與經濟發展相匹配,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會在今後若干年遭遇來自外部的嚴重挑戰。而中國有關方面對此缺乏必要的反應。

筆者建議解放軍同時開始自己的軍事戰略變革。解放軍存在與美軍相同的問題。解放軍需要重新規劃自己的使命;解放軍必須大力提高自己的效能。

中國經濟全球化 須軍隊悍衛

首先,解放軍的使命將發生歷史性轉變。我軍將由國土防禦向全球軍事控制轉變。我軍必須大力縮減用於國土防禦的資源,我軍必須強化外線軍事存在和軍事打擊的能力。解放軍將主要承擔反封鎖、反恐怖、反制裁等軍事任務,以及有效實施對敵阻斷、封鎖、打擊等軍事任務。總之,解放軍將為中國經濟全球化提供有力的軍事保障。

其次,解放軍應將領土、領海、領空等所有國土防禦性任務移交武警部隊。與此同時,相關的海、陸、空防禦性部隊也應一併移交武警部隊。換句話說,解放軍至少應該裁軍70%以上。解放軍應完全轉型為專職外線作戰的靈巧的戰略打擊力量。解放軍的太空作戰力量、解放軍的網路作戰力量、解放軍的第二炮兵部隊、解放軍的遠程空中打擊力量、解放軍的遠程海上打擊力量、解放軍的遠端陸上打擊力量等等,應進行重新組合和最佳配置。我軍在保障戰略威懾的同時,必須在三年內形成1+的境外軍事打擊能力。

再者,我軍必須儘快在全球戰略要點形成軍事存在;我軍必須儘快對涉及中國生死存亡的交通線形成反控制與控制的能力。我軍必須在美軍戰略收縮的同時,與中國准盟友和潛在盟友在重要區域形成新的軍事穩定機制。我軍必須確保中國糧食和能源運輸線的絕對安全;我軍必須對中國可能遭遇的金融威懾提供軍事反威懾。

此外,不要過度使用上合組織這種准軍事同盟方式。威廉二世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軍事戰略同盟事關生死,中國的的合縱連橫應該如何搞,政治家要有更高的總體戰略思維,一定要精確定位軍事戰略同盟。中國已經是超級大國了,大象不需要像雞鴨一樣抱團取暖,不要沉浸在傳統思維中不能自拔。中國必須明白遠交近攻的道理,不能總是出現低級的戰略性失誤。

誠懇地建議中國最高決策者,儘快組建全新的軍事智囊機構和高效的軍事決策系統。主體性、適應性和創造性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中華民族如果不能站在哲學的高度思考總體軍事戰略問題,中國政府如果不能站在全球的角度規劃軍隊和裝備建設,中國大國崛起的道路將會是充滿風險的。

盲從《海權論》 歐日擴軍遺禍

寫作本文的時候,筆者腦子裡面一直縈繞著一個名字: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927-1914121日)。100年前(1911年),馬漢發表了《海軍戰略論》,這就是名噪一時的海權理論。馬漢也因此受到歐洲各國的無比尊崇,穿梭於歐洲各國皇室與軍政要人之間。於是,歐洲在馬漢的海權理論指導下,開始了擴張海軍的瘋狂軍備競賽,英、德、法、日、俄等國耗盡國力建設了凱恩斯先生所說的無敵艦隊。有趣的是,馬漢的祖國美國,卻是非常寧靜,美國的海軍擴張規模甚至不及日本。急劇膨脹的軍費開支終於拖垮了這些國家的財政。無敵艦隊摧毀了這些國家的國民經濟,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極度扭曲,以至於最終釀成慘烈的經濟危機。為了轉嫁經濟危機,只有發動戰爭。於是,世界大戰爆發了。一次不行,再來一次。直到先發帝國失去了殖民地,直到大部分黃金流往了美國,世界才重新歸於平靜。一個馬漢,一部海權理論,一次近乎完美的總體戰略佈局,美國在驚濤駭浪中大國崛起了。很悲涼,那些老帝國和那些新帝國都在血與火中消失了。

雖然,歷史的殷鑒未遠。然而,愚昧總是如輪迴旋。今天的亞洲已經成為真正的世界火藥桶了。你看看地圖,東亞、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處處都在加速軍備擴張,主權糾紛錯綜複雜,民族情緒如火如荼。可是,帕內塔生怕亞洲人不夠亢奮,非要再添上一把火,他恨不能為亞洲再寫一部新的《海軍戰略論》。老實說,作為一個略曉財政的學者,筆者不覺得美國新軍事戰略有多麼高明。不過,身處中國喧囂的氣氛中,不免會產生凱恩斯式的焦慮。但願,此文可以帶給國人一些思考。我們不敢期待崛起,我們僅僅希望不要毀滅,如此而已。

Suggested Reading:
  
Clinton Makes Effort to Rechannel the Rivalry With China


阿離: (周日話題) 毋須國民教育 只需要好老師



她孤軍作戰,十年了。

前年,時任政務司長唐英年到官校庇利羅士女子中學推銷政改方案,教師吳美蘭質問他與高官何以在五區公投不投票,更當面向他高舉「我要有權選特首」紙牌。

自此她被稱為「良心教師」,校外她參與遊行、悼念,身體力行;校內她跟學生談六四、維權、民生問題。

一直以來的師道是孤獨難走的,「以一間Band 1學校來說,我是失望的。我們的同學將來可以在政府做高層職位,何以要我以一個英文老師的身分討論這些課題?」因為怕,怕合約不保,怕被調職、怕影響仕途;避忌的,是大多數,「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是因為這些因素而不肯去講多點給學生知道,是可悲的。」

她從不為公務員的身分忌諱,「我只在說一個老師的意見。」


海納百川的教學方法

本科原本是教英文的她,在接手教中一級通識科前,早已在英文堂讓學生讀時事文章,播外國紀錄片和新聞;政府回應公眾對國民教育提出的五大原則﹕「培育國民意識、讓學生認識普世價值、培養多角度思考、讓教師開放教學、毋須迴避任何議題」,她早早就全部達標;說民生民主議題,她毫不猶豫,「我很詫異,由中一到中七,中史或中文老師也沒有跟學生談論過這些事,因此我覺得要做點事」。

她嘗試讓學生在海洋裏游出自己的路。第一手資料如新聞報道,或是紀錄片、不同人士的評論文章,都在她的備課匣中;英美德法中港台、官媒商媒獨媒、紅藍綠、左中右的新聞或文章,都是她的教材,「同一件事,寫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我叫學生去比較,思考認同哪些人多點?為什麼?」讓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互相提問,再總結意見,「我不會左右他們對事情的看法,但我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我也是一個人,有自己的看法。但我會說明這是個人意見,他們不需要認同,因為我覺得我也不應洗學生腦」。

如果學生的意見與她堅守的價值互相牴觸呢?面對六四事件,學生若認同中共的做法,她又會如何處理?「我會給他多些資料,例如是當時的報紙、影像,讓他自己分析。」若最後學生仍堅持己見?「我也無話可說,我當然會擔心,但我不會說那個同學不對,因為大家成長的背景與時代不同。我只能為他提供更多資料,同學是讀書人,有自己的看法。」

中國模式的國家自豪

對於國民教育獨立成科,吳美蘭坦言詫異。她早早收到《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一見到『中國模式』就丟掉了」,為了好好答覆記者提問,老師立即備課,更做了筆記,「書中有些是好的,例如講述中國政治架構、專有用詞的解釋等,我也認識多了。」圖表精美,「多謝他們整得咁靚。」吳美蘭說,國家做的好事要說,然而書中95%都是揚善隱惡。第27頁提及毒奶粉、我爸是李剛和動車追撞等事件時,「它的字體特別細,其他圖表的字體也沒多大分別,唯獨這些字是超細的,到底是否真的想學生延伸閱讀?」23頁談到汶川地震,死亡悲痛都是未觸之傷,「人民的傷痛是避走了的,只覑重救災成果」。第1頁的「中國模式」下,「充分的平等權益」最令人啼笑皆非,「艾未未、趙連海這些事如此多,沒經公平審訊也可以逮捕,我看不到平等權益」。吳美蘭說,書中談及民生社會問題如此不足,如果老師要用來參考,將要花很多時間找大量補充資料才能平衡,「事實上,其他科目也不得不讓路」。多了一科,就是多了一個範疇,多用了老師的力氣。

老師們還得花氣力理解國民教育的評核方法。至今,政府對評核方式並未有切實可行而客觀的指標給老師參考,只列出幾項含混空泛的條件,例如學生對國家的自豪感,「學生對一個國家的態度,怎樣評估?如果他是很批評性的,是不是就不夠好?我很懷疑怎樣做到客觀」。目前,學校老師對評核方法依然如瞎子摸象。

關於教育,一切都只是「說好的」

老師的氣力,還有多少呢?以通識科為例,每年要更新教材,已做到「死死下」;大量文書行政填表工作,還有關愛學生的時間,老師們還剩下多少時間心力預備教材?「不太勤力的老師,很可能把出版社、教育局或課程發展處出版的東西拿來就教」。另一方面,學校裏會在日常生活中討論社會、國家或國際問題的老師絕對是少數,「如果只有少數老師平日會討論這些議題,又如何帶動學生呢?如果教這科的老師平時涉獵的範疇如此少,他的批判思考從何而來?他怎樣帶領學生朝覑這個方向呢?」如非學民思潮、教協等組織發聲反對,加上媒體報道,老師很可能拿覑小冊子依書直說,「裏面有建議的教學流程,即是不用花心思思考整個教學模式,不排除真有老師會跟覑教」。即便教育局長吳克儉也同意小書有偏頗,又怎能達致國民教育那些開放多元的目標?

教改十多年,說好的「愉快學習」和「求學不是求分數」在哪裏呢?2009年引入通識科以改變填鴨式教育,培養學生思考世界的能力,會否也只是又一個「說好的」?吳美蘭批評﹕「你教他批判思考、多角度分析,又說要有國際視野,何以利比亞、敘利亞這些事也不去涉獵?就是國家名,同學也不知道。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不是只看得到經濟繁榮的」。

知識分子的榜樣是文盲

七一,她跟舊生去遊行,忽地思量到,「十多年後,完成中學教育、正規地接受國民教育的年輕一代會是怎樣的?那時香港會變成怎樣?他們如何去理解香港和國家的問題?還會不會批評、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七一前後,目擊政府對待傳媒和示威者的手段,她哭了,「流淚是因為我擔心,我們的青少年十多年後會變成怎樣? 那時我已是老人家了,我可以做得多少呢?」她雖然沒有孩子,但也看到同事很擔心,自己的小朋友是不是要去外國讀書了?

母親是吳美蘭的榜樣。吳媽媽是地主的女兒,小時候從內地逃難到港,她的家人在大陸身受慘痛經歷,「即使她不能走動,她每年都會擔張苐仔到維園悼念六四;23條那年的七一,她拿覑拐杖,由起點走到終點。母親是文盲,她也如此堅持,而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我不可以為了自己的仕途,別人覺得不應該說的就不說,我不會」。



馬嶽: 當不說真話成為習慣



最近一星期,我發覺香港最厲害的傳染病叫「不說真話」,迅速傳播,好人好姐一當上高官,立即染上,毫無免疫力。

由梁振英僭建風波到新政府就任這幾天,面對傳媒和反對派的各項詰難,整個政府主要官員的本能是「不講真話」,由梁振英到助理警務處長,上行下效,貫徹始終的用某種語言技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這種混合了港英政府政務官line to take技術,和共產黨官員的套話的說話方法,特點第一是永遠不會直接回答你問題,你問她三米她答你五米;特點第二是出發點是保護自己「你咬我唔入」,而不是真正回應問題;特點第三是充滿了技術語言、空泛話語和唬人的名詞(例如「專業人士」),但其實缺乏具體內容;特點第四是由於很多話語都空泛和缺乏具體內容,所以你很難說他們說的是大話(沒有內容的東西是沒有真假的)﹕於是他們可以繼續認為自己沒有講大話沒有誠信問題,繼續人肉錄音機的講下去。

我——不——相——信!!

你彷彿看見這些懷疑犯錯或甚至犯法的官員,在窮盡心力左閃右避保護自己之餘,心底裏在暗笑﹕「你吹我唔脹!你吹我唔脹!」這種話語技術愈是純熟的人,可能愈在官場平步青雲。對的,「我吹你唔脹」,人民可能不能把沒有誠信的官員趕下台,不能把知法犯法的官員繩之於法,但是——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這種話語技術,雖然彷彿是一種刀槍不入的鐵布衫,但明眼人一看便知為官者沒有說真話。你問他們一個問題,他們一定不會給你事實的全部,一定不會誠懇的直接答你自己的想法,而是在盤算一套他們覺得最安全的辭令。為什麼梁振英及其班子這麼少朋友?因為大家都知道你們沒有說真話。不說真話的人是很難有朋友的,只會有利益關係。

在這問題上,我覺得《蘋果日報》引述黎智英評論梁振英的說法最傳神﹕「有種人便是這樣﹕他明明上街買麵包,他也會跟你說買豉油。」有些人的本能是不說真話,因為可能他們長期活在一種可能被迫害的恐懼中,自我保護機制極強,覺得講真話是極不安全的。但這種辭令技術只是官僚自我保護的法寶,目的是令大家很難證明他們犯錯,「篤佢唔死」,但現代政府的重要責任之一是建立信任,民主理論便認為現代民主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是social trust。這種話語方法,是很難令人相信你們這群人的。

325日以來,梁振英班子一直在燃燒公眾的信任。像僭建風波,梁振英和高永文都左支右絀,講一大堆辭令什麼玻璃棚花棚葡萄架,有沒有找專業人士之類,都是不重要的。現在不是要在法庭定你有沒有罪,很多小市民「邊個係人,邊個係鬼,一眼就知道。」他們就知道你們不是在說真話。

沒人信的話為什麼要講?

林鄭月娥說﹕「中聯辦是出於關心香港……沒有西環治港這回事。」好了,我知道你升了官你要搵食,但能不能不要侮辱七百萬香港人智慧?在「西環治港」這個問題上,我唯一可以接受的否定答案是這樣﹕「沒有西環治港這回事!因為發哥已經跟大家講得很清楚,那是西營盤和石塘嘴交界!」

做過幾年民主黨副主席的人當上局長後,突然說要多了解六四的事實。23年來大家還了解不夠?好了,這樣說,你是否贊成要求中央徹查六四真相?

教育局長說不應該迴避六四問題,但你問他應不應該平反他又不回答,又講什麼一生人喊過四次什麼的。這不就是迴避了?

警方說七一有55,000人從維園出發,高峰期有63,000人,因為很多人插隊所以走得很慢。原來8000人插隊就可以令幾萬人塞在維園幾小時?助理處長說不同體積的胡椒噴霧是「同等武力」。不同口徑的手槍是不是「同等武力」?是同等武力為什麼要用這麼大支?貪重?準備噴很多?

多年來我常常疑惑﹕明知沒有人相信的大話,政府為什麼還要講?

假裝沒有假裝任何東西

像屯門那種落區騷,明明是找了一大堆民建聯工聯會鄉事的支持者出席的選舉造勢活動和執政聯盟內部諮詢,要包裝成民意過程,但一見到反對聲音便要大量警察保護離場。這算是哪門子的聽民意?落區聽民意如果只聽支持者意見,只會得到錯誤的印象,誤導決策過程。明知沒人信為什麼要做?

前捷克總統哈維爾寫給捷克總書記胡薩克的公開信中,曾這樣形容後極權的捷克﹕「因為政權本身也受自己的謊言所困,所以它一定要偽造一切。它偽造過去、偽造現在、偽造未來。它假裝沒擁有無孔不入、胡作非為的軍警力量,假裝尊重人權,假裝沒有迫害任何人,假裝不怕一切。它也假裝從來沒有假裝任何東西。」

政府官員活在一堆虛假的辭令建構出來的秩序當中。他們只能活在這個comfort zone當中,假裝一切都沒事,結果與人民距離愈來愈遠。

蘋果日報記者高聲提問平反六四的問題,絕對是破壞「秩序」。他破壞了那個煞有介事、虛與委蛇、冠冕堂皇、假裝沒有假裝任何東西的「秩序」,令政府的代理非常不安,覺得要把記者帶走才能恢復他們的秩序。

這種說話方法繼續下去,我有理由相信香港真的會到「臨界點」,因為很多誠實正直的人會被這種說話方法逼到發瘋。

哈維爾給我們的答案,是living in truth,面對這個虛假辭令織成的秩序,人民更要真誠地生活,真誠地思考和說話,大聲地說出自己所相信的東西,並且要繼續說下去。

陶傑: 「班子」累事

梁班子一上台,形象民望差,其中一個原因,是語言詞彙折射的公眾心理出了問題,譬如,把自己的內閣、政府人選,叫做「梁班子」。

傳播學裏有非常重要的一章,香港卻沒有教,是語意符號學(Semiotics)。一個詞彙,是一個符號,像顏色:血紅色令人聯想起暴力和危險,綠色代表自然,所以安全;紫色是憂鬱,黑色不祥。語言的詞彙也一樣,其文化的聯想,因歷史原因,有的或令人覺得高尚,或者不快。

譬 如「皇家」(Royal),英國的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皇家建築師會、皇家音樂學院,「皇家」是權威、可靠、成就的詞彙符號,成為一家皇家學術機構的一員,人人都知道,必經過嚴格的考核,塞 紅包行賄,是混不進去的。所以香港的英皇書院和皇仁中學,今日雖與英國毫無關係,歷史形象,百年沉漬,今天還是名牌。

從前的麥理浩─注意,其銜頭 是「港督」,不是「特首」─從來不稱「麥理浩班子」,而是「港督會同行政局」。港督會同行政局,這個詞彙氣派煌然,令香港人聯想到在一言不發中的莊重。但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呢?各位有何聯想?經十五年「當家作主」的自我負面消費,變成吵吵鬧鬧,有人穿飛機恤便服招搖的一幫喧嘩的人,今日傳媒有稱之「烏合 之眾」者,這就是形象掃地了。

愛國人士,跟許多人一樣,喜歡襲用中國大陸的詞彙。大陸的詞彙,因其幾十年來的歷史沉漬,在語意符號學上,全部有負 面的心理聯想。譬如「人民」、「公社」、「書記」、「領導人」、「批判」,現在輪到「愛國」是負面,相反,「漢奸」是正面,有出版社重刊汪精衞詩詞,老板 很聰明,宣傳標榜「大漢奸汪精衞遺作」,「大漢奸」,有市場生意眼,因為大陸的遊客一見到「大漢奸」就心生好感,相反,出版屈原作品,標榜「愛國詩人屈 原」,一定沒人買。

梁特首自稱其一幫人叫「班子」,學着中國大陸叫「省級領導班子」,在語意心理學上,形象自貶三級,怪不得知識份子林煥光先生渾身不舒服,急謀退出。若是英國港督的行政局,他不會退。

Semiotics, 不是我的發明,是法裔思想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創論。巴特是與佛洛伊德齊名的大師。「西方先進國家」的廣告學、傳理學,羅蘭的符號心理學是必修之課,所以西方的名牌包裝設計,外國的 電視廣告,比中國高明。哎唷,說多了,不要太崇洋,我掌嘴,梁班子,這樣的稱呼很Chinese,不要帶偏見嘛,其實很好。

鄭培凱:宴春湯包

包子上來了,端端正正放在小小的蒸籠裏,矜持地發散着熱氣。看起來有點扁,軟塌塌的,像是在蒸籠裏睡了一覺,還沒醒過來。那姿態當然說不上嬌俏,不會聯想 到美人春睡,卻的確是慵懶,像三伏天揮着蒲扇,搬了張竹躺椅,躲在樹蔭底下午寐的胖大嫂。朋友說,這就是蟹黃湯包了,皮薄湯多,癱在蒸籠裏面,站不起來 的。我們鎮江人有個說法,「放下來像口鐘,拎起來像燈籠」。我說,鐘可是有固定形狀,站着挺硬朗的,武俠小說裏總是出現一個情節,一口鐘從天而降,把人扣 住,怎麼敲打也出不來,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拿鐘來形容軟趴趴的湯包,一戳就破,似乎不太妥當,說它「提起來像燈籠」,倒還恰確。朋友說,你先別批評,吃 的時候得小心,至少要注意鎮江人的另一個說法,叫「慢慢移、輕輕提、先開窗、後喝湯」,否則管保你還沒吃到嘴裏,湯就灑了一桌子,要不然就燙壞你舌頭,讓 你口腔裏面脫層皮。 

朋友的警告還是要聽的。吃湯包的訣竅,我也略知一二,以前在台北鼎泰豐吃過早晨的小湯包,在上海也吃過喬家柵的 大湯包,吃的時候要小心翼翼,帶點戒慎恭敬的虔誠,不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那樣,囫圇亂吞。否則,嘿嘿,後果自負。所以,我輕輕挑起像燈籠一樣的湯包,慢慢 移到碗裏,謹慎地咬開一個小口,先吸了口氣,好像打太極拳起手之前,氣納丹田,凝神聚意,然後才湊上前,啜了一小口,嗯,味道好,香噴噴,甘滋滋,再啜一 小口,漸入佳境,甜絲絲,滑溜溜,再啜一大口,哎呀,濃郁郁,燙煞煞。雖然已經注意了,但是美味當前,畢竟沒有老僧入定的功力,一不小心,還是燙了一下。

鎮 江人講到湯包,總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最不服氣的是揚州的富春湯包。朋友說,揚州有甚麼了不起,不就是當年有過鹽商,不就是祖上比較闊嗎,總把鎮江壓得 喘不過氣,拿古代的氣勢來威懾我們。現在更好了,揚州出了個黨書記,覺得鎮江這個地名讓他不順氣,因為地名剛好鎮住了他的姓名。因此絕對不來探訪,怕一來 鎮江,就變成永鎮雷峰塔下的白娘娘,有進無出。甚至建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連接鎮江與揚州交通,按照慣例應該叫鎮揚大橋的,也不准叫,非得改用鎮江的古名 潤州,叫潤揚大橋不可。揚州人好吹,吹他們的富春茶社,說富春包子如何如何,富春湯包天下第一,其實是徒具虛名,欺負我們鎮江老實。我們鎮江的醋不必說 了,宴春酒樓的肴肉也絕對是天下第一,就是宴春湯包,也比富春湯包好吃。

朋友講的,或許有幾分道理。我在十幾年前專門探訪揚州的富春茶社,吃過名 滿天下的富春包子,覺得還不錯,卻不記得是甚麼原因,沒吃到富春湯包。今年再度遊覽揚州,由當地老饕帶到富春茶社老店,專門點了蟹粉獅子頭與蟹粉湯包。獅 子頭滑嫩香糯,確是極品,恐怕太上老君煉丹也煉不出更美味肉丸。可是,那湯包卻濃濃的一股豬腥味,騷的很,難以下嚥,使我懷疑那天做包子的肉餡,來自一條 死豬。總之,對富春茶社的湯包,第一印象十分負面,也就首肯了朋友對他家鄉湯包的讚譽。

鎮江宴春酒樓是老字號 了,始建於一八九○年,門口還懸掛着一副嵌頭聯「宴開桃李園中一觴一詠,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宴春」之名,就取自對聯的頭一個字。本地人對宴春湯包 自詡不說,還認為鎮江是中國湯包的創始地。他們最喜歡講的歷史古蹟,就是北固山的甘露寺,說三國時期劉備招親就發生在此地。劉備去世後,孫夫人悲痛欲絕, 在北固山祭江亭祭奠亡夫,用的是肉餡饅頭,由於肉餡不足,將肉皮煮爛剁碎,拌進肉餡裏充數,就發明了湯包的製作工藝。傳說當然不可當真,不過卻明確指出, 發明湯包的過程,就是在豬肉餡裏面摻進比較便宜的肉皮。沒想到卻造就了令人流連的美味,成了地方美食的一絕。鎮江的湯包皮薄,呈半透明狀,湯汁飽滿,口味 鮮甜。有人稱之為「灌湯包」,其實湯汁並非灌進去的,而是肉餡充滿了剁碎的肉皮,蒸熱後自然融化成湯汁。

蟹黃湯包講究加入蟹黃和蟹肉,不但可以提 味,也使得口感更為滑潤。當地的食家說,真正美味的關鍵在肉皮剁碎之後,還要加入高湯調味,而調味的用料就是最高機密了。湯包的皺折要細密,要整齊,看起 來像浮雕,收口要捏成鯽魚嘴的形狀,上面填塞了蟹黃,使湯汁不會外溢。放進小籠急火蒸熟,連籠一起上桌,就可以大快朵頤了。別忘了,湯包好吃在燙,麻煩也 是燙。吃的時候不能心急,必須按照規矩,「慢慢移、輕輕提、先開窗、後喝湯」,放點鎮江香醋,其味無窮。

在鎮江幾天,吃了宴春湯包,覺得自己像蘇東坡在黃州吃豬肉那樣,舒坦得很。


童元方:舊事已過

我相信引領先夫信主是我對陳之藩教授的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了。 陳先生是科學家,是工程師。他尋覓真,追求理,格物而後致知;所以他不信怪力亂神,不看武俠小說,也不喜歡科幻作品,不論是電影,還是文學。 而我從小卻是天主教徒,兩歲領嬰兒洗,十二歲領堅振,內心清楚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十五歲離開南台灣屏東的家,北上就讀台北一女中。當時父親病榻纏綿已三 年,母親又因乳癌在榮總就醫,不敢想像家中還有三個年幼的妹妹。我是那麼無奈又無助,只有每天祈禱,全心仰望主。而所謂的仰望,幾乎可以說是撒賴與撒嬌, 是對天父的完全倚靠。我是靠呼求主一天天過下去的。 我認識的陳先生並不如此。他對自己負責,以致完全靠自己。我逐漸看見他的辛苦。想着:怎樣讓他認識神呢?認識神,就可以把一切都交給衪了。再無勞苦,也無 重擔。 

但我開不了口。陳先生絕不以自己的思想強加於人,自然抗拒他人以不同的思想強加於己。想不出可以怎樣傳福音而不 被他誤會成逼迫他人思想改造,也就拖延着。但陳先生有一個長處,就是尊重別人的信仰自由。所以我一如既往,去教堂,望彌撒,見神父,他都由我,自己則在家 靜靜地看書。而我也開始把自己與主的關係,亦即神是我個人的救主,神看顧我每天的日子等等都對陳先生盡情傾訴。他每每說:「我羨慕你啊!你的神對你真是好 啊!」我說:「我的神可以是你的神啊!」他接着說:「可是我信不下去啊」!他認為人既不能證明神存在,卻也不能證明神不存在,因此他就僵在那裏,徘徊於無 神的境地。

二○○八年六月,八十三歲的陳先生中風,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他在威爾斯醫院住了差不多一個月,再轉去沙田醫院療養了半年才出院回 家。期間長時不曾睜眼,也不說話。醫生說如果兩個月內他仍不說話,就不會說話了。對不能掌握的未來,只有更加警醒禱告。出院時他既已睜開眼睛,並且開口說 話。但我面對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時時刻刻都有新的考驗。在缺乏團契的支持下,我意識到自己的孤獨與恐懼,很想請人來家探訪。有一天在旺角街頭 遇見一位從前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畢業的學生陳秀珍,她說她也許可以幫我。

不久,香港短宣中心的柴樹良牧師與兩位短宣中心的學生希聖和麗雲來家探訪。我坦白告訴陳先生,不是要逼他信教,而是我如果再不把福音的救恩帶給他,我就不能原諒自己了。

一 九七七年,陳先生繼高錕之後接掌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而柴牧師剛從電子系畢業,兩人失之交臂,沒有機會認識。柴牧師告訴陳先生自己做了幾年工程師之後,得 救成為基督徒。陳先生非常喜歡柴牧師的見證,尤其欣賞他平實的語言和誠懇的態度。也許是科學人懂得科學人罷。之後柴牧師每隔一段日子就來探訪我們,並且從 神創造天地開始,用影音材料配合講道、見證及禱告。錄影帶還特別選取英文或國語的,因為陳先生聽不懂粵語。

這段期間又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二○○ 九年六月,芝加哥的劉志全牧師來到香港,也許他聽說了陳先生的事,心有所動,意有所感,透過柴牧師約來家裏看看陳教授。那天,劉牧師、師母與一位姊妹同 來。陳先生對客人來訪,一向鄭重其事,聽見牧師來,堅持坐在輪椅上在客廳恭候。門開處,劉牧師自己轉動着輪椅進來,與陳教授相對而坐。

劉牧師娓娓 訴說他自己的故事。早歲因肺結核導致行動不便,但仍堅持讀書,獲頒香港大學物理博士學位,並由香港政府派往英國修讀聽覺碩士,再轉往美國工作進修神學。他 發現自己得了肌肉萎縮症,與天文學泰斗的霍金一樣。在日趨艱難的環境下,劉牧師全心投靠主,且服事主。我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陳先生的身旁,聽劉牧師說話。看 着對角線上的兩位輪椅科學家,一雍容自若,一莊重大方,那景象真是令人震撼。我好像做夢似的,是天父自己來帶領陳先生嗎?

劉牧師要為大家禱告。我問牧師可否也替菲傭禱告,因為她的女兒剛生了一個兒子,卻沒有雙臂。我雖然不認識她的家人,卻感受到她的痛苦。主啊!求祢憐憫你的兒女。

劉牧師改用英文祈禱,陳先生突然大慟起來。我見過他流淚,但親眼目睹自己年邁而有殘疾的丈夫在痛哭流涕,而自己又安慰不了,是當晚的第二次大震撼。主,是祢親自在跟他說話嗎?好像一個舊的自己被徹底打碎了。

我 開始與陳先生一起讀經禱告。我發現四福音中,他特別喜歡約翰福音。尤其是道成肉身的那些章節。養病的日子當然是辛苦的:他上有鼻飼管,下有導尿管,常生意 外。我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待命,不時要打九九九,後期則直撥平安鐘。在意外頻仍與病情加劇的隱憂之下,禱告更加逼切。夜裏探病的時間去威爾斯醫院看 他,問:「今天有沒有禱告?」他答「有」時,真是來自天堂的仙樂了。

柴牧師繼續來家探訪並講道,有一次還帶了兩 位十多歲的女兒來,以她們的天真活潑為信仰做見證。兩個小女孩如此誠摯而動人,禱告時她們都哭了,我也流下淚來。柴牧師問女兒:「為甚麼哭了?」女兒答: 「不知道啊!」其實我也不知道為甚麼。可能在主內,憂愁得到化解,負荷得以放下。

幾個月之後,柴牧師問陳先生:「你信自己有罪嗎?」我在旁好擔 心,想:大科學家如果不覺得自己做過錯事,怎麼會認罪呢?怎知陳先生答:「信」。我高興極了。柴牧師一路問下去:「你信神創造天地嗎?」「你信耶穌是神的 兒子,是你個人的救主嗎?」陳先生都答:「信」。然後柴牧師問:「你信永生嗎?」陳先生答:「不信」。真的,還是撞板了。
我反問自己,我信不信永 生呢?好像我知道人間世只有一次,我努力生活,悲歡離合都承受,不忍有怨言。那信不信永生,究竟有沒有關係呢?為此又逼切禱告。可能我未成年已是基督徒, 在信仰上仍然有所欠缺,有所不足。怎麼可能沒有永生呢?沒有永生也就沒有盼望,沒有盼望的人生就只是一片死寂。

我關心陳先生的信仰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問他一次,「你信不信」?但總是事先聲明是我關心,不是逼迫。反正他這個人永遠尊重事實,絕不可能不信而硬說信的。

二○一一年六月十八日,柴牧師又重新問他一連串的問題,他每答一次「信」,我就心跳一次,也就靜靜地喊一聲「讚美主」。他終於答完了所有的問題決志信主了。我簡直想衝到大街上,對所有過路的人大聲疾呼:如果陳教授會信基督,那麼天下無論誰都會信了。
我接着問他,「那麼,你要不要受洗?」斬釘截鐵的一聲:「不要」。我又撞板了。柴牧師說:「決志信主那一刻已經得救了。得救是最重要的」。

但過了一段日子,我就像從前那樣再問他一次:「你要不要受洗?」「要。」我懷疑自己的耳朵,對陳先生又說了一次:「剛才聽不清楚,我重新再問你,你要不要受洗?」清清楚楚的一聲:「要」。那一天是二○一一年十月五日。

我告訴柴牧師,陳先生要受洗。他說可以到家裏來行灑水禮,但陳先生不肯,他要在教堂裏受洗。柴牧師說可以去他成長的教會,基督福音堂主愛堂行洗禮,不過教會的傳道與執事們會先來家裏與陳先生談談。

探 訪那天,牧師、傳道共有五位,清楚知道了陳教授的意向。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當天,我們安排了復康巴士接送陳先生去旺角的主愛堂。陳教授年紀最大,是第一 個受洗的人,當蕭碧城傳道問他:「你願意接受洗禮嗎?」大家都聽到他說:「我願意」。那一刻,感謝讚美主!我真是高興極了。

陳先生的灑水禮之後, 有十多位弟兄姊妹行浸禮,陳先生坐在輪椅上望着他們一個個受浸,竟對我說:「好希望行浸禮。」我明白他的意思。在他心目中,能行浸禮,也許更能表達「舊事 已過,一切都成新的了」的那種感覺。但我知道他終於成了新造的人。兩個月後的二月二十五日,他的呼吸漸竭,氣息漸弱,如嬰兒般在一片安詳中回歸主懷。


張大春:尚有餘歡不忍貪

明末詩妓蓮蘇,名為秦淮諸豔所掩,而才實過之。蓮蘇的詩作絕佳,最著稱者乃為〈不是三首〉: 「不是嬌羞不是狂,一般酬應寸心量。風塵獨創憐才格,紅拂偏能識李郎。」 「不是風流不是情,尋常顏色亦傾城。芙蓉帳子知何用,綽約呼君盪幾聲。」 「不是哀傷不是癡,眉間迢遞幾人知。伯梁已老蕭條盡,更惹嫌猜到幾時。」 三首詩都淺顯直白,除了末一首用上瓜州名士蕭伯梁的當下典故、較為難懂之外,其餘皆可以說得上是文從字順,又別出機杼,而且透見門巷歡場的人情世故,真可以說是難得的佳作。 蓮蘇的年輩與顧橫波、董小宛相近,相與過從的文士也相當,可是在那些知名公子的筆下,蓮蘇竟然像是個並不存在之人,頗令人起疑。後讀《借燭廬偶記》得其一條,忽然開了眼界,我把這故事翻寫一回,用以誌蓮蘇其人,起碼不該埋沒無聞的一個姑娘。 

秦淮風月,談者豔之,某翰林,嚮往日久,有一天實在忍不住了,趁著完遂一樁考差,夥同二三僚友,一夕買醉縠舖。 這種久旱不雨的腐儒,一看過眼鶯燕,無不當意,可越是心急,越是喝不了熱稀飯,或有感於馮唐已老,遂賦一絕:「彷彿湖州看水嬉,三生杜牧本情癡。他年領郡 來宜早,莫待蔭成紅滿枝。」

蓮蘇聽其聲、悲其意,酬以一絕:「飲罷葡萄盡醉歸,畫船明燭映斜暉。巫雲入夜濃如許,漫向蒼頭夢裏飛。」這首詩之妙,在於破題借用「葡萄美酒夜光杯」所喚起的雄關絕塞、沙場風馳的意象,託詞一醉,多麼痛快?確實遮掩了翰林在風月場上的龍鍾老態。

這翰林一看詩中還有巫山之雲欲往夢中續約,不禁誤把憐憫當情愛,勾動了風懷,當下拈筆再占一絕:「玉笛風生譜落梅,臨江錦繡枉成堆。垂髫人唱黃河遠,豔絕旗亭第幾回。」
這位翰林自然就是以故事中大獲美女歌手青睞的盛唐詩人王昌齡自況。也許是真看不得男人聊表得意,就在這一刻,蓮蘇乍然收斂了她的同情,當下揮毫寫了另一首七絕:「十里波光色蔚藍,良宵風月快清談。寧知夜靜更深後,尚有餘歡不忍貪。」

當下諸姬眾客一噱而罷,並沒有引起甚麼不快意的口角。但是這位翰林從此得了個諢號,叫「不貪翁」,字面上看似是恭維翰林翁克己復禮,不逾分際,儼然是一雅謔也;然而誹笑日久,人皆知「不貪」為「不能」。這位老先生可是再也不敢來了。

值 得深味的是:無論蓮蘇的詩才究竟如何高明,容貌如何秀麗,聲歌管弦的技藝如何精熟,從此卻再也得不到雅客的提攜或吹捧。他們知道這樣的姑娘難得,但是更擔 心:難得一見的姑娘遇上某個難得一見的場合,忽然之間就下了他的面子,揭了他們的底子,那麼,這些雅客好容易拼搏半生所賺來的英名,很可能就毀於一旦。想 那三更燈火五更雞,十年苦讀不尋常的翰林翁,素負清望,人稱太史,卻壞在一句「尚有餘歡不忍貪」上,值嗎?《借燭廬偶記》想問的是這個問題,但答案卻是: 男人真小器。


董橋:懷秦蘋

是張愛玲迷,樣子像舊照裏的張愛玲,一九五四年宋淇夫人帶到北角英皇道照的那張。鴛蝴小說讀遍了,清末民初舊文人那些隨筆札記也熟悉。陳定山《春申舊聞》 她喜歡。蔣箸超她說也好看,先讀《古今小說評林》,記得是跟張冥飛合寫的,再讀《聽雨樓隨筆》,她說寫得好極了。蔣箸超是南社社友,紹興人,字子旌,號抱 玄,室名聽雨樓,辛亥革命在《民權報》編副刊,一九一四年主編《民權素》月刊。六十年代我父親來香港玩,南宮搏要他寫「觀燈海樓」橫匾,過兩天又替一位朋 友求寫扇頁,講明要八分字寫蔣箸超幾句筆記:「庭廣則爽,冬累於風。樹密則幽,夏累於蟬。水近可以滌硯,蚊集中宵。屋小可以禦寒,客窘炎午」。南宮搏說寥 寥三十六字不輸〈陋室銘〉,比〈陋室銘〉多了四分風趣。我小時候在父親書房裏讀過蔣箸超的《聽雨樓隨筆》,一邊讀故事一邊學造句。那天她說這樣老的書如今 找不到了,圖書館裏也沒有:「書裏好像寫了海上名妓李蘋香,」她說。「我喜歡蘋字,投稿筆名叫秦蘋!」李蘋香暗戀過少年章士釗章行嚴,寫詩送行嚴云:「香 消寶鼎春宵永,月滿中庭夜色寒。酒後愁懷難自遣,花前相見強為歡」。 



章行嚴後來去英倫留學,蘋香嫁給行嚴的朋友,不久病亡,鄭逸梅說行嚴儘管不能公然悼亡,心中慘怛自是難免。秦蘋一九九七年移民英國,先住倫敦,再遷蘇格蘭, 每次回香港都住我家附近女青年會旅館,周末要我帶她逛書店,逛古玩街,吃小吃。還喜歡來我家替我整理文玩字畫,說我不分類不登記東一堆西一堆遲早追不出頭 緒。幾十年的集藏從來雜亂,都是些小東西,買回來找書查資料要花好幾天,手抄筆記紙片零零碎碎寫文章引用過了也都散掉了,紙片有些塞進錦盒裏,有些夾在筆 記簿,日久翻找很費勁,很費神,也很有趣。晚輩龐荔替我整理過一大半,過些年月新寵舊愛夾雜在一起,又亂了,索性放手不理,橫豎都在一處蝸居裏,丟不了。 扇子故事多,當年不貴,清末民初小名家見一柄愛一柄,藏品漸多,眼界漸高,前後分批處理好幾堆,十柄換一柄大名家是常事,如今只留着十來柄真愛陪我老去, 秦蘋說是「執手西風歎落暉」,清人吳偉業〈別維夏〉裏一句詩。秦蘋二○○五年還來過一次香港就不來了。起初年年聖誕總是電話賀節,跟英國男朋友住一起了, 二○○九年還要我補寄我的三種文集給她。二○一一年年底驗出重病,名醫醫了大半年,很想回來看中醫。
我等她來她 沒來。上個月打電話她男朋友說又住院了。我惦念她,讓李儂替我設法從倫敦訂了花籃送去格拉斯哥醫院。三星期過去,前幾天她男朋友來電話說秦蘋不在了。「池 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舞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秦蘋喜歡晏殊這 首《木蘭花》詞,幾十年前幾次要我替她寫在朵雲軒花箋上我沒寫,嫌悽苦,不吉利,她聽了也就不再催我了。六十年代我剛來香港找不到稱心工作,在中環一家銀 行和一家洋行接些翻譯回家做,稿酬體面,不用坐班,秦蘋在那家洋行做事,處處照顧我,我們成了朋友。她向來婉約,為人誠懇,英文極佳,中文更好,祖籍寧 波,交往一年多才知道那家洋行她父親是大股東,身體不好不常出門,派了秦蘋在行裏代他照應。大小姐能幹,對付公事頭頭是道,工餘看書寫作不懈,拜師學書 法,學國畫,我跟幾位南來學人作家交往她愛跟着去,咖啡座上坐在一旁靜靜聆聽前輩談天高興極了:談胡適之她回家讀胡適之,談蔣夢麟她回家讀蔣夢麟,談梁實 秋她回家讀梁實秋,談陳西瀅她回家讀陳西瀅。

有一回散髮生先生談起王雲五的出版事業,秦蘋花幾個月時光走遍舊書 店找到王雲五編印的一大堆書,一本一本讀。老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叢書集成她幾乎找齊了,戰前戰後的都有,一本本薄薄的翻讀方便。秦蘋家英文藏書多得驚 人,大半是她父親的舊藏,小半是她從小收集的,傳記最多,小說居次,再下來是十八、十九世紀英國散文家文集。秦蘋說她父親早年沉迷赫胥黎家族的著述,祖孫 三代生物學、人類學、工程學、物理學、文學、藝術各科各門的書都有,全是初版本毛邊本簽名本:「我只讀了小赫胥黎的《勇敢新世界》,」她說,「長大了回 想,沒什麼了不得!」湯新楣先生問秦蘋英文練得那麼好讀些什麼書?秦蘋半說笑說她讀遍十九世紀英國《金瓶梅》。七十年代我遷居英倫不久秦蘋結婚了,跟先生 一起到美國深造。八十年代我回香港沒幾年秦蘋一個人回來,一見面一朵微笑一個擁抱說:「離了,自由身了!」她父親下世多年,她住回老家陪母親過日子,人比 從前開朗也比從前漂亮,少了張愛玲的矜忍多了周鍊霞的靡嫚。那幾年她真喜歡周鍊霞的工筆畫和小行楷,收了好幾件精美小品。她說她很想練成周鍊霞那一手小 字,悟性弱,腕力弱,學了好幾年只學到皮毛,幸虧書法家清道人李梅庵說:「古來學問家雖不善書,而其書自有書卷氣。故書以氣味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 貴也!」有了這番話壯膽,她說不妨亂寫。到底是舊派家庭教養出來的閨秀,秦蘋滿心思琴棋書畫,談得來的朋友聊天書堆裏的知識隨口應對,連原句都背得出來。

她 母親最怕共產黨,老伴不在了老想讓女兒帶她去倫敦老伴留下的房子終老,一九九七年早春她們真的走了。我們幾個熟朋友給秦蘋餞行,散了席她送我一本《查令十 字路八十四號》,一九七○年美國初版本,扉頁上英文題了「我最喜歡的老書送給我最喜歡的老友」。秦蘋病危那段日子我給加州舊書商朋友大維.布拉斯的電郵說 起這本書,問他有沒有當代書籍裝幀家裝幀過。大維回電郵說替我留意,還說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其實是他家上輩人開的舊書店,荷琳.漢芙這本書算是他家族史的 一個章節。大維說他的曾祖父一八七六年開了一家約瑟夫舊書店。曾祖父一九三○年去世,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是大維的祖父,和弟弟繼承查令十字路四 十八號老店。曾祖父的女兒女婿用老父親分給他們的錢跟一個朋友合伙開了Marks & Co.舊書店,那是漢芙書裏寫的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舊書店了。書店經理佛朗克是個大好人,跟漢芙通信替漢芙找舊書細心極了,大維年輕的時候跟他很熟,一九 六八年猝逝。我把大維的電郵傳給秦蘋看,她男朋友說秦蘋高興極了,說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原來還有後人,還在加州開舊書店。那天晚上她在病榻上重看電影版影 碟,一邊看一邊哭,演佛朗克和演漢芙的演員演得太好了。大維說他也認識漢芙,一九九七年去世了。忽然想起秦蘋愛讀納蘭性德,書房裏長年掛着書法老師行楷納 蘭《秋夜》詩:「蘋風涼暈初絃月,草露秋歸滿院蟲」。蘋風是飄過蘋草的風,是微風。



楊凡:流水七八九

一九七三年春,離開倫敦回到香港,結束了五年的遊學生涯。 金髮碧眼的Eric Boman也是七三年第一次來香港,但是他不知道我已回到香港,於是彼此整整四十年沒見過面,自然也不曾思念過對方。這次居然為了找Tina Chow的照片而又聯線。問他對七三年的香港有何感受,電郵中他是這樣回憶:那是八九月的時分,天氣非常的濕熱,汗流到某種程度,就只好接受。我到處都是 徒步,汗流浹背,然後中午回家洗個澡,香港朋友就會開着冷氣房車接我去吃飯,之後又再汗流浹背再次出發。我在香港住了三個多禮拜,寄住的家裏充滿了樟腦丸 味,他們在家裏吃飯全都穿着內衣褲,沒人會說英文。三個禮拜我也開心地過了,但是有時真想喝杯馬丁尼。那年他應該只有二十四五,也算是青春無敵美少年,來 香港體驗一下流汗流浪的滋味,以後就只有時尚不回頭的日子了! 



在回港前的一個禮拜,收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是某人的朋友叫周龍章,到了倫敦還沒地方住,於是我請他來家裏作廳長,直到上飛機的那天。他說在邵氏演過孫悟空, 學過京戲也讀過珠海書院,現在住在紐約,除了開間禮品店還在文藝界發展。臨走那天二人還一齊上飛機場,他說你要立志入電影圈,就一定要上新聞,今天從倫敦 回香港,就要引起駐守機場的記者留意。你要穿着西裝,戴副太陽鏡,接着他望見那座大學跳舞贏來的誇張獎盃,說,最重要的是要捧着這件東西,一下飛機就搶鏡 頭,又有話題。信不信由你,我真的照他講的去做。走出海關,還曾在人群堆中尋找記者與鎂光燈,之後發現所有目光都望着我,因為造型太超過,這時我窘得連誰 來飛機場接我都記不得。也可說是〈愈夜愈美麗〉另篇。

回到香港當然第一時間上太子道230號「愛華居」。詩人戴天一直稱讚自己是個很有商業頭腦的 人,只不過他看不起錢,不想賺錢。但是他告訴我應該把些中國的經典老電影拿到歐洲去放映,走在中國熱之前,一定大受歡迎。於是就介紹了電影傳奇人物吳性裁 先生給我。記得和老先生見面是在太子道的「咖啡屋」,吳老先生最喜歡京劇,他聲若宏鐘地向我講解京劇在舞台上時空轉變的奧妙,還有梅蘭芳與周信芳藝術的偉 大,絕少提及自己拍片的成就或貢獻。他說只要對中國電影文化有好處,他拍的電影我都可以拿到法國去放映,不用付版權費。說到做到,於是和沖印公司職員上吳 老先生開的「北角凍房」提取底片。哇噻!一開倉,全是中國電影傳世之作。隨便數一下:《松花江上》、《我這一輩子》、《哀樂中年》、《夜店》、《生死 恨》、《斬經堂》、《誤佳期》……十來部影片底聲片俱全。影片做完三十五厘米拷貝之後還加印十六厘米,趁着這個好機會戴天胡菊人石琪陸離加上胡燕妮康威尹 懷文等大家看了個飽。正當準備和法國聯繫之際,吳家大公子打電話來,說是文化大革命還沒完結,這些影片暫時要收回,一切費用吳家負責,非常抱歉。當時雖然 覺得可惜,但是能看到這些名片的新印本,也足興奮好一陣子。

既然不能把中國的電影帶到法國,於是就找 Gilbert de Goldschmidt想辦法把他的法國片子帶來香港,這位法國電影的貴族就讓我在香港放映了《故夢》、《秋水伊人》、《鈕扣戰爭》、《儍瓜行運一條龍》 和《林丁丁迷路》,其他的《青梅時節》、《天上人間》及《紅氣球》又是別家的藝術。我和Gilbert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他離去。

像戴天一樣,我也 是一個不太喜歡做生意的人,懂得賺錢但不喜歡去做,喜歡創作,獨來獨往,不要牽掛。於是把電影發行公司結業,買了架哈蘇相機與一套broncolor燈 光,就開始正式的攝影生涯。別問我在哪兒學的攝影,也別問我哪兒學的電影,都沒學過,但是好像都懂一些,最主要是有自信。於是記得第一個登報徵求的助手, 也是唯一來應徵的人,是位女孩,她的名字叫做Estella。我說她得像男孩子一樣的工作,於是替她換了個英文名字Jo。Estella總共做了四年的 Jo,直到我在七九年關閉攝影室到中國大陸尋找新靈感。七六年在大會堂開了一個攝影展覽,還是有了許多明星來捧場,陳雲裳、白光、秦萍、胡燕妮、蕭芳 芳……芳芳還買了一張我收藏的Barry Lategan照片。她指着那張蘆葦草中的裸女,問是否我拍的,怕她不要,就冒認是自己拍的。芳芳,現在告訴你真相,可以任價退貨。整個展覽的主打是沒穿 衣服的亞當與夏娃,夏娃是海報上的余莎莉,亞當卻是當年紅遍體育界的足球先生鍾楚維。

林翠講的沒錯,我知曉不停 的給自己製造機會。在七七年的春天,到了紐約去實行二個月的自行攝影進修,認識了首席模特兒Billie Blair,給她拍了鍾意的照片,就一傳十地在大都會時尚起來。信不信由你,在紐約居然寄住在周龍章家中,他說倫敦住我家,紐約得住他家。他住在四十二 街,那時還是龍蛇混雜之地,但是他住的那幢四五十層高,屬於紐約市政府,搞文學藝術的才有資格進住。江青也住在那裏。他的房子面對着整個赫遜河,煞是好 看,房間裏擺滿了戲曲的道具擺設與照片,其中有一張大照片,他反串小青,有一美女扮演白娘,他說那是李麗華,我看不像。他有位老太太粉絲,每個禮拜上來替 他打掃還做文書,我說從沒聽過花甲義工,他說豈止,老太太連布魯克林的房子都留了給我。那時他開始做「華美藝術學會」,怎樣的性質我不太懂,但是還會搞演 出,看了一場他的反串演出,我說以後最好別反串,他也答應。怎知日後食言,不單做過白蛇郭小莊的青蛇,甚至反串童芷苓的「武則天」。

離開紐約時, 那些美麗的巧克力女郎們請我吃飯歡送。她們好玩地訂了架像遊艇似的卡迪萊克來迎接,葡萄美酒盡興而歸。這些美女們,一個做了"Vogue"的封面女郎,一 個做了羅拔狄尼路的女朋友,一個Alva Chin在「臉書」上見到,居然三十餘年還是老樣子。至於最合緣的Billie Blair則反璞歸真,做了傳教士。而我在這自行進修的兩個月,居然悟出些關於藝術人生的奧妙。並沒有刻意到紐約鍍金,但是回到香港之後攝影工作確實增 長,於是兩年之後又做了另一個改變。

一九七九年放棄了有關時尚的攝影,首次回到中國大陸接觸孩童時夢中的黃帝故鄉,感動之情盡在《少年遊》一書,可能稍過唯美,可能不足寫實,但是情感卻是真誠。之後再往西藏二月,又有新書出版,這時已踏入八十年代,也是陶傑感受的香港盛世。

盛 世肯定需要歌舞昇平,而林子祥就是八十年代音樂人的代表,他能唱能寫還能演,再加上第一任夫人吳正元懂得形象經營,林子祥既是音樂界的知識分子,又是市井 百姓的親切偶像,走在街上,萬人空巷。香港第一個大型本地歌星演唱會就是林子祥在伊利沙白體育館,梁淑怡監製,當今影后葉德嫻和陳潔靈任嘉賓,我則負責海 報與紀念冊,拍照都花了三天三夜絕不誇張,成果當然是一票難求。當年林子祥的電影也是膾炙人口,和鍾楚紅的《英倫琵琶》、林青霞的《我愛夜來香》、張艾嘉 的《最愛》不單是叫好叫座,更有動聽的主題曲,繞梁三日,他在台上配誰唱都好聽,一下鄧麗君、忽兒徐小鳳、抑或甄妮。

對我來說,甄妮就是八十年代 皇冠上的那顆大鑽石。混血美好的基因全都在她身上發現,漂亮性感歌聲好,再加上敢做敢當直言快語的丈夫性格,叫人又愛又恨。於是想起一則有關甄小姐假鳳求 凰的傳言。有位女強人大家姐對她說:「人稱我為女中丈夫,你又是女人中的女人,正好相配。」可惜她忘了甄小姐的脾氣正也是女中丈夫,當然二人沒配對。甄小 姐對人好的時候,那可是好得了不得,我起碼受過六七年這些「好」的福份,連同着我那在美國的周龍章,也沾上不少這「好」字。

話 說那年甄妮要往林肯中心舉行慈善演唱會(以前這種地方只是望塵莫及,後來世界小了,一切都變得有可能),我和她事先飛往紐約拍攝海報照片。來到紐約當然介 紹她給周先生龍章,認識的當晚正是萬聖節,小姐說大家一齊去格林威治走走,看看熱鬧。到了那裏卻是人山人海,我開始擔心小姐走丟了,周先生說別怕有我。不 知他們二人有心或無意,真的走丟了。趕緊回到酒店等小姐,又找不到周先生,把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等到臨晨四五點小姐才回酒店,說是和周先生喝了杯咖 啡,我說周先生和你談了四小時他的感情問題?她但笑不語,沒透露半點風聲。甄妮小姐就有這點好處,想要口緊,滴水不漏。

那次在紐約,周先生說有個 中國畫家在紐約,需要賣畫討活,可否贊助欣賞肖像一幅。小姐二話不說,支票一簽,就讓周先生約會畫家寫真。這位畫家的名字是陳丹青,當下文學才子,天價畫 家。但是我沒看過那副畫,周先生說過的許多東西我都沒見過,包括老太太送給他在布魯克林的那幢房子。

我的朋友葉蒨文前往大西洋城演唱途經紐約,自 然也由我引見周先生。周先生當然也曾向葉小姐傾訴他感情的煩惱,似乎葉小姐興趣不大,二人友誼自然不可與朱玲玲同日而語。我是葉小姐來香港認識的第一個 人,音樂界的林子祥和電影界的徐克都是由我介紹,至於她後來怎樣做了林太太則是他們自家的事。不過葉小姐可真是一個直性的人,敢愛敢恨,不過似乎我認識的 女人,個個都是如此,還是女人遇到了我,就變得如此?在葉小姐還沒成為天后之前,我們的朋友Judy孫說,莎莉的歌唱得那麼好,即使紅完之後,只要有一首 好歌,又會再紅。今年莎莉五十,天后之後,音樂回歸,希望她紅完再紅。

八十年代雖然不是我個人的盛世,卻也是圓夢的十年,我終於拍成了電影!

進 入九十年代,國色天香的代表就是鞏俐小姐。朱牧夫人韓培珠在大陸投拍《秦俑》由鞏俐張藝謀主演,在當年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也算是破天荒的巨片,如今看來更 是夢想不到的卡士。當時二人來到香港,張藝謀的野心就是要看盡天下電影影碟,管他有無中文字幕,只要畫面素質好就行。鞏俐的野心就是要看着張藝謀開心。二 人郎才女貌,羨煞香港電影物質人。當時覺得中國電影的前途就在這二人身上。那時候的鞏俐不同一般,影片去康城參加影展,香奈兒(亦或是狄奧)贊助服裝,穿 完後原裝退回,一件不留。香奈兒的職員說,那來這麼氣派的女明星。巴黎"Vogue"給她做專訪,不肯進棚梳頭化妝,於是情商楊凡借用《美麗傳奇》玉照一 幀。那時的鞏俐來香港拍《夢醒時分》,和張藝謀兩地分隔,或許可用「相思」二字,因為她對朱珠說:「要是張藝謀背叛我,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好不剛 烈。他們後來分道揚鑣,二人在電影界的影響力卻絲毫不減,沒讓當年看好他倆的人跌眼鏡。
不多久鞏俐就定居在香港,聽說結了婚還養了狗,愛人當然不 是張藝謀,住在寶雲道附近,和我的朋友賈安妮很熟。安妮小姐古道熱腸,一直鼓吹我和鞏俐小姐合作,我也一直很喜歡鞏俐,於是問道於古老師蒼梧。古老師馬上 拿了篇張愛玲的《色.戒》給我,說:「是它,就是它。」看完之後感覺不大,但還是將小說給了鞏俐。於是安妮在家請鞏俐黃先生和我吃飯,鞏小姐問是甚麼吸引 我要去拍這故事。我回答不出,就說別談拍戲吧,安妮家中起碼有四五隻狗,於是大家玩狗談狗開心了一個晚上。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鞏俐,之後她就走上國際巨星 之路。

一九九○年在北京替李翰祥造像,問我這趟還有哪些人,我說有吳祖光、新鳳霞、張君秋、袁世海、鞏俐、張藝謀等等,他就講起第一次見到鞏俐來 試鏡《西太后》,那時還是學生穿着牛仔褲,坐在一角不言不語,但是一看就與眾不同。於是簽她演桂蓮,誰知戲拍了一半忽然傳來消息她的片子《紅高粱》得了柏 林金熊獎,這才知道這個不聲不響的女學生原來已經演過女一號。

《紅高粱》的男主角姜文也曾和《西太后》的劉曉慶 戀愛。那天曉慶帶着姜文上旭龢道一號,姜文一臉不在乎的神情,曉慶說這男人就是這樣的表情,但是非常好的一個人。於是令我想起《原野》時期的劉曉慶,葉劍 英女兒凌子導演帶着來拍《號外》封面,也是不苟言笑,凌子說她像隻貓,要順毛去摸。曾幾何時曉慶就做了西太后,郵件只寫「中國劉曉慶」就能收到。曾幾何時 姜文拍了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在戲院看了五遍。曾幾何時,姜文成了中國最賣座的導演。

九十年代到了新加坡拍了姚奇偉監製的《妖街皇后》,這部 影片是我電影事業的轉捩點,從此走上票房毒藥的不歸路,但是卻得到創作上的自由滿足感。步入二十一世紀,某年帶着《妖街皇后》上紐約MoMA特映兩場。當 然又見到周兄龍章,告訴我他主辦的「華人傑出藝人獎」現在多麼重要,所有中華藝術家都巴結想在林肯中心一站,在紐約市長手中拿這獎。只有你,當年頒給你和 斯義桂,目的是讓《少女日記》好歹有個獎牌,你卻不來領獎,枉費我一番好意。對了,明年我想頒給白雪仙,你跟她熟,替我說說。對了,你明天走,我一定要來 接你送去機場,你中午的航班那我早上六點半就得來接你,你知道,現在紐約機場檢查多嚴格。

這晚我不敢閤眼睡眠,生怕第二天趕不上飛機,哪有五個半 小時前去飛機場的道理?但是911之後,任何事都不一定講理。第二早,周兄龍章準時六點半來到,上車後第一件事問我可否向白雪仙說項領獎,我說當然沒問 題,然後二人又閒話不停。車子到了四十二街,周兄忽然說他可能記不起往機場的路,怕迷路耽誤我時間。我說沒關係,於是在大馬路上就換了架的士。到了機場順 利辦好登機手續進入登機門還沒到九點,於是打個電話和周兄又東長西短。上了飛機,閉目養神,忽然想起,周兄龍章在紐約住了起碼超過四十年,這條往甘迺迪機 場的路似乎從來沒改變,怎麼忽然記不得路了?第二年仙姐當然沒去紐約林肯中心。
這筆流水帳,看得懂嗎?林美人常說我一出現在「蘋果樹下」,版面就像孕婦,這次可真是瓜熟蒂落。以後的版面就交給林美人和她的朋友們負責,聽說林美人開始寫新詩,那也是版面瘦身的好辦法。看不懂的話可得再讀一次,因為下個禮拜開始就是我的悠遊假期。

左派泵水救校 洗腦先洗孔聖堂

《國情手冊》盲目吹捧中共,惹起全城譁然;但原來內地赤化魔爪,已伸向經營困難的直資學校。位於銅鑼灣大球場側的老牌中學孔聖堂,近年面臨財困,去年突然 由前中大文學院院長、左派背景濃厚的郭少棠出任董事。據指郭以「泵水」作條件,利用該校作為國民教育試點,《蘋果》日前更直擊60多名內地學者,湧到該校 進行「洗腦」師資培訓。記者︰邱錦綉、關震海、黃江奇 

本月5日下午3時,載有60多名內地學者的旅遊巴,駛至銅鑼灣孔聖堂中學。他們下車後在校門拍照留念,眾人胸口 均掛上名牌,得悉他們是來北京、重慶等不同省市的教授或老師。其中尼山聖源書院的王教授,承認跟該校新任董事郭少棠,商討推行國民教育。「國家牽頭,正聯 合跟他(郭少棠)……」


本月5日,《蘋果》直擊60多名內地學者,乘搭旅遊巴到訪孔聖堂,向本地教師進行師資培訓。蕭逸居攝

「為生存變國民教育基地」

負責迎接的校監許耀君,看到本報採訪大為緊張,急急帶領眾人進校。記者追問內地學者到訪原因,許只含糊說:「冇乜特別理由!」對於郭少棠進駐孔聖堂建立國民教育基地,許則未有否認。「大家研究緊點合作,好多嘢未定!我有地方借俾佢,大家朋友!」

但消息人士透露,郭少棠對於許耀君來說,不但是朋友、辦學拍檔,還是拯救孔聖堂的「白武士」。創校近60年、屬「band3」的孔聖堂,近年收生不足,許耀君去年申請轉為直資,希望跨區收生免被殺校。

「校長本來話轉直資後薪金五年不變,點知轉直資一個月就逼我哋簽減薪同意書!加上收生情況改善唔大,大家都好擔心學校前途。但上年年尾,郭少棠就以董事身份入主,校監親口話為咗學校繼續生存,惟有變國民教育基地,話可以搵到好多資助,但冇講嚟自邊度啦!」
消息人士續稱,學校已預留禮堂旁的辦公室,作為郭少棠新辦事處,門上掛上「香港國際教育發展基金」門牌。此外二樓全層約五百平方呎地方亦已清理,據悉也是國民教育中心將來辦公地點。資料顯示該基金由郭氏牽頭,其餘董事還包括曾慶山等內地學者,充滿左派色彩。

裁14教師疑留空缺給新班底

消息人士透露,郭少棠曾經參加過一次孔聖堂的校務會議,會上他明言要辦國民教育,並會引入內地學者配合;校監看在對方引入財源救校,亦無奈就範。「校內教師為保飯碗冇聲出,點知無幾耐校監仍然裁減14名教師,懷疑係騰出空缺畀郭嘅班底」。

據了解,日前大批內地學者到訪,是以「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名義,培訓師資「參與和推動青少年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以便日後在這些試點學校推行「特色教育」。交流歷時兩個多小時,但郭少棠沒有出席。

本報記者多次透過學校聯絡郭少棠,但他一直沒有回覆,惟有登門採訪。家住西貢大坑口村的他,一聽見是《蘋果》記者,還未聽到記者問題便大力關上花園大閘,並隔着鐵閘怒罵︰「你哋太過冇禮貌!」反應相當強烈。


本報登門查詢郭少棠強推國民教育一事,郭大罵記者「好冇禮貌」,卻拒回應。

學生心聲

中七學生黎同學:「國民教育唔係講就得,唔係升國旗就係國民教育。」

中二學生湯同學:「話晒呢度都係香港,我唔希望(愛國)思想由內地傳入。」

新班子落區做騷 團體策動大狙擊  今日再要大話精落荒逃

《英治亂局》

特首梁振英至今仍然拒絕回應40萬港人上街要求他下台的訴求,上周二落區做騷遭大批中學生及市民狙擊,最終落荒而逃,他今日將再聯同多名局長落區。多個泛民團體及大批網民均表明會繼續全城狙擊梁班子,誓要「大話精」梁振英及醜聞纏身的官員問責下台。 記者:林俊謙 

梁振英上周二開始首輪落區行動後,今日將與大批班子成員到訪黃大仙、鴨脷洲、東涌、九龍城、大埔、堅尼地城等 地,展開第二輪落區行動。梁振英更會帶同在六四問題上轉軚的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到黃大仙東頭社區中心與市民見面。公民黨、社民連和不少網民已表明,今 日會到黃大仙狙擊梁振英及張炳良,要求梁振英交代僭建醜聞。社民連更會要求誠信破產的「大話精」梁振英下台。


曾俊華(中)及袁國強(右)兩名司長到商台接受訪問,商台老闆何驥在場接待。 黃賢創攝

林鄭月娥承認問責官員的負面報道為新政府帶來壓力。 何柏佳攝

梁振英上周落區時被市民指罵,多名問責官員今日再落區,相信也難避免見到示威場面。

建制派:咪拉埋我哋一齊死

除 了黃大仙是狙擊梁班子重點區,人民力量成員轉戰鴨脷洲,狙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發起「全民圍觀林鄭月娥落區Show」。部份民主黨成員則計劃狙擊今日到 訪東涌的發展局局長麥齊光,抗議他被揭涉嫌呃租津事件。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呼籲所有七一上街的市民今日前往梁班子所到之處,要求梁振英下台,「呼籲全民狙 擊,有得去就要去,用唔同方法表達我哋要求梁振英下台嘅訴求,唔可以放過梁振英」。

面對泛民主派陣營全城狙擊梁班子落區,有親北京人士形容,梁班 子目前的管治難題並非只來自泛民陣營攻擊,據他所知,建制派內仍有不少人對梁振英相當抗拒,當中除了來自商界的力量,部份較開明左派人士也對梁班子用人及 醜聞十分不滿,表面上仍然支持,實質上就劃清界線。據悉,有即將參加立法會直選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日前在立法會財委會討論政府架構重組時,向特首辦主任 邱騰華明言:「你哋自己死就好,咪拉埋我哋一齊死!」


王永平:勿再找人做媒提問

梁班子成員擔心,新班子起步只有一星期已經四面受敵,梁振英再落區,實際產生的政治作用不大,「除非係有新政策拎到出嚟,再落區爭取市民支持,否則只係落去聽吓意見,咁樣只會不斷俾人攻擊,影響新班子民望」。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狠批梁班子落區表現不合格,認為梁班子「連做騷都做得唔成功」,呼籲梁振英要真正讓想提問的市民發問,停止安排親政府人士「做媒」提問粉飾太平。

林鄭月娥昨出席電視台訪問時仍不認錯,又將新班子醜聞不斷激發民憤的責任歸咎傳媒,指傳媒將報道新班子的焦點集中在個別官員公事以外的事,包括僭建和多年前的事,而非新政府施政。

民主黨要求撤換麥齊光  林鄭公然護短 撐「頭馬」正直

發展局局長麥齊光與路政署助理署長曾景文被揭發互租單位,涉嫌欺詐政府租津。麥齊光昨死撐「問心無愧」,堅持做法無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更公然「護 短」,力撐「頭馬」麥齊光為人正直,對他百分百信任。不過事件已令新政府誠信瀕臨破產,民主黨今請願要求立即撤換局長。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認為當局 應徹查事件。 記者:鄭啟源 

本報昨揭發麥齊光與曾景文不僅互租單位,甚至授權對方出售物業。麥齊光昨透過新聞秘書再次回應事件,強調在整件 事件上問心無愧,稱由於有投訴正進行,現階段不適宜再評論事件細節。事件另一主角曾景文繼續迴避,透過新聞處表示,麥已作交代,沒有補充。本報致電其寓 所,接聽者稱曾不在,說罷「我幫你唔到」即掛線。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兩大疑團未能解釋

「問心無愧」的麥齊光與曾景文,最少有兩大疑團未能解釋,第一是為何授權對方賣樓,第二是有否知會當局,名下物業授權對方買賣;法律界人士指這是確定誰是單位「實際受益業主」的關鍵,若沒有合理解釋及全面澄清,麥、曾難脫詐騙租津嫌疑。

麥 齊光與林鄭月娥共事數年,被視為林太「頭馬」,林昨日形容麥為人正直,關心市民,「百分百信任」不會質疑其誠信。她又說新政府上任一周,想不到傳媒對問責 官員施政以外的事,包括住宅僭建、及公務員互租單位領取房屋津貼作重點檢視,反映社會對問責官員期望很高。她坦言不樂於看到這些報道,因會為官員帶來壓 力。


發展局局長麥齊光

王永平促公開交代

特首梁振英無開腔回應,特首辦指公務員事務局會了解事件,重申所有問責官員在上任前,均須通過品格審查,但資料不會對外披露。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拒絕評論,麥齊光是否已涉不誠實申領租屋津貼,但認為政府應展開調查,麥齊光亦應公開交代。

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委員李卓人批評,麥齊光涉嫌呃租津證據越揭越多,令公眾對其信心大失,公務員事務局應主動調查。他說,立法會今屆會期即將結束,下屆會期必定繼續跟進。

民主黨今日請願,要求特首梁振英撤換麥齊光。該黨政務部副部長陳樹英指高層官員一再「護短」實屬不智,促請盡快另覓新局長人選。

麥齊光涉騙房津仍未上報  法律學者﹕表證成立應調查


【明報專訊】發展局長麥齊光與路政署助理署長曾景文,日前被揭發以互租物業領取租金津貼後,再被發現有可疑的賣樓授權書,容許身為租客的二人,能夠全權決定何時出售物業,兼且可以自行決定樓價,令人懷疑租客其實才是物業真正業主,二人是透過為對方擔任「名義業主」以騙取房津。麥齊光的上司、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力挺麥齊光為人正直,對他「百分百信任」,但據了解,麥齊光當年為何與曾景文簽訂授權書、售樓樓款的去向如何,麥仍然未向政府高層交代。

林鄭月娥昨於電視台接受訪問後向記者表示,她與麥齊光共事三四年,麥為人正直,關心市民,對他百分百信任,不會質疑其誠信;至於互租單位事件,她指公務員事務局會進一步了解。記者昨日透過新聞秘書問麥齊光,到底當年為何與曾景文簽署授權書、後來售樓的樓款又交給誰,麥齊光俱未有回應,僅稱由於有投訴,現階段不適宜就細節評論,他本人在整件事件中問心無愧。

麥﹕不評細節 問心無愧

自從特首梁振英與新班子上任以來,接連爆出醜聞,梁振英本人、食衛局長高永文先後被揭發家中有僭建,麥齊光又捲入涉嫌騙房津醜聞,有官員表示每日忙於「撲火」,慨嘆「埋䒷做№都無時間」。消息指出,包括林鄭月娥在內,政府問責官員仍未正式討論麥齊光事件,而麥齊光亦沒向同事解釋事件始末,官員仍未知道為何麥齊光當年會與曾景文簽署授權書。
據悉,今次麥齊光與曾景文互租單位事件,在麥齊光仍是公務員時已曾流傳過一次,疑是因為官員升遷過程中令部分人士不滿,有掌握麥齊光住宅資訊人士主動爆料,但當時政治環境不同,未有被炒熱。今次有傳媒揭發麥齊光原來與曾景文曾經簽署授權書,令事件進一步惡化。

麥齊光與曾景文早前被傳媒揭發,在1986年先後買入城市花園第9座高層樓上樓下單位,然後租予對方,再向政府申領租金津貼,麥齊光曾經解釋,當時買樓為投資,只是置業時於售樓處碰巧遇到曾景文,強調雙方沒有串通,至於互相租用對方單位,是為了得到穩定租金收入。

不過,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麥齊光於1990年12月出售該單位前不久,原來曾與妻子簽下授權書,讓租客曾景文處理單位一切事宜,包括何時出售,甚 至樓價曾景文都有權決定,最後單位以249萬元賣出。兩年後,曾景文以類似安排,授權租其單位的麥齊光處理出售單位一事,結果單位以418萬元賣出。

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表示,今次事件關鍵在於到底「業主」與「租客」之間,誰人才是真正的業主。若證明身為租客的麥齊光才是真正業主,則二人涉嫌以不誠實方式騙取政府房屋津貼,目前已有足夠表面證據作出有關懷疑,認為執法機關應介入調查。
律師﹕非親戚互授權賣樓罕見

律師伍家賢說,過往有長者交由近親處理物業買賣,做法可以理解,但授權沒有直屬關係或朋友全權處理物業買賣則較罕見。大律師陸偉雄則稱,為樓宇簽訂 授權書並不罕見,一般是業主不方便或不在境內,安排朋友或親屬替他賣樓,又或是名義上的業主,簽訂授權書予單位實益擁有人,以保障後者權益。他說,授權書 可以只容許授權人出租單位,但在此次事件,麥齊光授權曾景文以任何條件出售單位,但兩人並無親戚關係,較為罕見。
前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說,若事件有新進展,建議政府調查,麥齊光亦應交代,但就不應無限上綱,因為任何組織都有人違規,最重要是制度可處理。



黃錢其濂出席西座舞會憶當年  「冇黑鐵閘 官民關係close」

60年代在政府總部西座餐廳舉行的「新潮化妝舞會」昨午在西座對開、炮台里空地重現。雖然沒有當紅歌星表演,但一班保育人士及市民透過懷舊音樂,在只有幾百呎的空地上翩翩起舞,一起細說西座的歷史,向政府表達要保育西座的訴求。

花裙、墨鏡、大耳環及鬆糕鞋都是60年代最時髦象徵,約20名保育人士及市民昨身穿60年代的衣服,齊集西座對開炮台里空地,參加民間舉行的「新潮化妝舞會」,在樂隊伴奏下,大家一起載歌載舞;另有參加者化身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諷刺她漠視民意,堅持拆西座建商廈。


保育人士昨在政府西座對開炮台里空地舉辦「新潮舞會」,部份人穿着60年代衣服載歌載舞。 李家皓攝

前衞生福利司黃錢其濂昨身穿60年代白色鬆身裙參與舞會。

舊政府總部黑鐵閘已成為松鼠的落腳地。

最愛餐廳雞翼及豬扒飯

曾 在舊政府總部度過黃金歲月的前衞生福利司黃錢其濂,也身穿60年代流行的白色鬆身裙出席,她憶述西座餐廳當年曾舉辦過多次舞會,不少年輕人、文員及政府官 員參加,她最愛吃餐廳的豬扒飯和炸雞翼。西座及中座也是她接見市民的地方,「以前冇黑色鐵閘阻隔市民,又冇鐵馬,市民可隨便出入,令官員同市民可以有更好 嘅溝通渠道,大家關係更close」。

黃錢其濂又細說政府總部的歷史,指西座是「人民之翼」,見證香港人珍貴的歷史,要求政府保育西座,「拆咗就 冇,起番都冇意思。中座、東座同西座應該三位一體,我唔明白點解政府話要平衡保育,但家三座拆咗一座,就好似跛咗一隻腳,或者係一個人被劏開,攞咗個心 出嚟」。她反建議政府,可保留西座作為日後新設文化局的辦公大樓。

剛從上海返港的葉小姐昨也身穿懷舊花裙趕往舞會,她稱,香港歷史建築物買少見少,「香港拆得太多歷史建築,全部都係高樓大廈,有乜意思」。

力撐保留西座


Florence: 「政府應該唔好拆西座,等年輕人可以開party學歷史。」

霍小姐: 「西座係政府山歷史一部份,政府唔可以拆咗佢。」


「Objection,法官大人」一句對白兩大錯  免誤導觀眾 律政司教TVB拍劇

電視台法庭劇集長拍長有,不過虛構的戲劇情節卻令觀眾信以為真,就如簡單一句︰「Objection(反對),法官大人」,實已存在兩大錯誤。律政司刑事 檢控科眼見電視劇的法庭情節,與現實有偏差,隨時令市民誤解法律權利,遂趁今年首辦「香港檢控周」活動,派檢控官到電視台為編劇、監製開班,希望撥亂反 正。
記者:鄭啟源 張岳弢 

深入民心的法庭電視劇情節與現實多有差異,一批檢控官本周將到無綫電視,講解法庭程序及簡介檢控官工作;有檢控 官指出,劇集的法庭情節有幾個常見謬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法庭上無分「大人」與「小人」,「法官大人」的尊稱在回歸後早已停用,律政人員在庭上通常會 以「法官閣下」稱呼法官,以示尊重。


現時於深夜重播的無綫法庭劇《怒火街頭》,去年首播時反應甚佳。

無綫強調劇集夠真

劇集中,大狀處處針鋒相對,「Objection」之聲此起彼落,更會走到證人及陪審員面前力陳案情;現實法庭講究禮儀,律師只會在律師席上表達意見,提出證據論述反駁對方論點,決不會高呼反對意見。

無 綫電視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昨指,電視台法庭劇從未接獲觀眾投訴「失真」,他說本周的確會有檢控官到電視城授課,但絕非劇集不夠真;曾醒明解釋,戲劇部資料 搜集小組為確保劇集情節逼真,不時邀請紀律部隊、政府部門及不同機構人員,分享工作流程及心得,「我哋每次拍完律師、消防同警察題材,都會多咗人有志入 行,證明我哋夠真,劇集好深入民心。」

無綫法庭劇《怒火街頭》去年播映時反應佳,現時於深夜重播,續集則於本月底推出;對於律政司檢控官將到電視 台開班教編劇法律知識,《怒》劇監製梁家樹表示:「隨時歡迎賜教,其實我哋拍法庭戲或醫生戲,事前一定會向業界人士攞料,唔會亂作;但如果律政司咁關懷法 制的確係好事,冇理由唔歡迎佢哋嚟提供協助。」


本周將有律政司檢控官到電視城,教編劇一些法律知識。資料圖片
加強公眾認識法治
刑事檢控專員薛偉成昨表示,不受干預的司法制度是本港核心價值,過去公眾對法制感陌生,希望透過活動提高檢控工作透明度,加強公眾對法治認識。律政司刑事檢控科舉辦的「香港檢控周」,昨起一連七日舉行,檢控官及律政人員會走入社區,推廣刑事司法制度資訊。

爭產兩女在場打點  陳廷驊追思會 董建華致祭

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上月16日病逝,終年89歲。家人昨日在西貢湛山寺舉行法事追思,官紳名流到場致祭;陳廷驊兩名因爭產反目的女兒,亦暫放下個人恩怨,在場打點、為父親做一點事。


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

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右)出席追思會,慰問陳廷驊家人。簡明恩攝

無綫前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方逸華(右),到場時一面哀傷。

大批官紳名流到場

陳 廷驊追思會昨晨10時在龍蝦灣道8號的湛山寺大雄寶殿舉行,陳的家人大清早便到場打點,其後十多名高僧到場打齋誦經超渡亡魂。據在南豐集團任職的老夥記彭 先生到場弔唁後透露,會場面積近千平方呎,佈置簡潔,中央擺放陳廷驊遺照;賓客到來簽名鞠躬後,向家屬慰問一番,氣氛肅穆。彭先生又稱,陳廷驊的兩名女兒 陳慧芳與慧慧亦有在場,但未見二人有交流。

現場所見,到場致祭的不少都是社會名人,包括前特首董建華、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前立法局議員林貝聿嘉、無綫電視前副主席方逸華及富豪酒店集團老闆羅嘉瑞等。


前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左)到場慰問後離去。馬泉崇攝

陳廷驊追思會舉行期間,出入湛山寺汽車及人士均需接受查問。

派發齋菜慰勞傳媒

陳 家特別請來20多名保安及工作人員,在湛山寺前後門把守,謝絕記者入內採訪,並在入寺路口及會場門前分兩重確認身份程序,才准嘉賓進入會場弔唁;家人亦要 求來賓不可拍照或錄音。其間發生一段小插曲,一間報館的記者及攝影記者,乘的士試圖進入會場採訪,但最終被工作人員邀請返回寺外。

追思會進行期間,大批記者一直守在寺外採訪,至中午時份,陳家派工人送上齋菜午飯及樽裝水慰勞,亦向記者贈送念佛機。追思會至下午3時許結束,賓客陸續離開未有發言。

君怡酒店廁所僭建飯堂  員工舉報 老闆高調炒人鎮壓

17年前以遠高於市場估值、以19億元天價購入尖沙嘴君怡酒店的內地商人劉希泳,在酒店地庫非法改建,建造約600平方呎「地下飯堂」,成為威脅樓上過千 名住客安全的計時炸彈!有員工向政府部門舉報,劉卻一怒下高調炒人鎮壓。記者闖入地庫禁地,發現違規飯堂仍然存在,負責發牌的民政事務總署並未取締。
記者:李凱琳 

位於尖沙嘴金巴利道的君怡酒店,屬四星級。前員工陳先生表示,違規工程在2009年進行,包括將地庫2樓的員工辦公室、擺放中央冷氣系統的風房和殘疾人士廁所,改建為員工「地下飯堂」,包括食堂、廚房和洗碗間。

他 指出,工程一直低調進行,而民政署牌照科人員平日巡查時,老闆劉希泳都會親自應戰,以防走漏風聲,「飯堂喺辦公室、風房同殘廁內,外人根本估唔到門後面另 有乾坤」。署方在去年5月接獲舉報突擊巡查,令「地下飯堂」曝光。劉思疑有內鬼,將一名有份負責工程的高層員工祭旗,「酒店絕情,但民政署話有人舉報,係 靠害」。



尖沙嘴君怡酒店涉違規改建地庫2樓為地下飯堂。陳奕釗攝

原為風房的廚房用電磁爐煮食,但未見安裝抽油煙機。

原為殘疾人士廁所的洗碗間,放有不銹鋼洗碗盆和膠凳。

被揭後又再改建

陳表示,劉將飯堂還原交差,但事後又再改建。民政署前半個月再突擊,發現飯堂仍在,但署方繼續給予「改過」機會,「就係咁拖咗一年」!

記 者曾潛入酒店地庫2樓直擊「地下飯堂」實況。地庫佈滿閉路電視,記者走出客用升降機,沿走廊直行後右轉,行至最尾一間掛有「投資部」門牌的房,即傳說中的 「地下飯堂」的食堂。當準備入內查看時,即傳來急步的聲音,記者轉身擬進入另一間已打開門的房,發現原來是廚房,房外地面放了多部微波爐,裏面有數部電動 煮食廚具和不銹鋼廚櫃。但不消一分鐘,酒店員工已趕至,最初語氣兇惡,當記者表示是住客才以較溫和態度請走記者。

陳先生提供的照片,可見食堂約 300平方呎,可供約20人同時用餐,內設的洗碗盆接駁膠喉,旁邊設汽水機、熱水爐和微波爐。原為風房改建的廚房,除了有不銹鋼廚櫃和膠盤作清洗食材用, 更有三層架擺放調味料和電飯煲作煮食。前身為殘廁的洗碗間僅數十平方呎,只放有小型的不銹鋼洗碗間和數張膠凳。

屋宇署存放該酒店的圖則顯示,酒店在1990年入則時,地庫沒有廚房或煮食地方,其後亦未見申請改建。記者見到有煮食用具的房間,就是樓則中原作風房(fan room)的位置。


地下飯堂的食堂部份約300平方呎,可供20人同時用餐。酒店前員工提供圖片

為慳工程費60萬

陳指出,酒店曾研究向政府申請,正式把地庫改建為員工飯堂,但估算涉至少60萬元,包括接駁抽風、防火、去水和煤氣系統,購買合規格爐具、廚具和聘請政府認可工程師等,而酒店最後為「慳皮」擱置計劃。記者向酒店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應,屋宇署表示正調查事件。

酒店去年5月向民政署申請延續旅館牌照,民政署承認續牌申請仍在處理中,酒店仍准繼續經營,不過拒絕透露原因和詳情。
香港測量師學會副主席龔瑞麟表示,在樓宇改建或增設廚房,必須向政府入則,否則即屬違法;未經政府認可的改建工程,其通風、走火設備未必符合要求,對住客或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危險。


舌尖上的野味  淡忘沙士教訓 北上為食搵命博

03年沙士襲港後,港人對被指病毒源頭的野味耍手擰頭,但《蘋果》記者在廣州多個市場發現,沉寂九年的野味市道再度蓬勃;有港人專程北上購買野味及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返港,除可能會將沙士再度從廣州帶到香港外,還會惹上官非。
記者:林熊、司徒韋桐 

炎炎夏日,以出售野味聞名的廣州清平市場,興旺程度竟不遜秋冬。除擺賣一般毒蛇、水鳥外,還有受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娃娃魚、錦雞及夜鷺等。近年不少港人已淡忘沙士事件,無分時令地到廣州購買野味進補,連被指沙士元凶的果子貍都照食,甚至偷運返港。


野味大王錢仕軍一邊劏龜一邊向記者極力推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

「出得起錢乜都有得食」

「我做野味30幾年,喺廣州我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年約50歲的錢仕軍自認廣州野味大王,估計經他出售的野味數以萬計,品種亦達百種。《蘋果》記者找上他檔口,假意問「有冇好嘢」,錢仕軍打量一番後說:「睇你似香港人喎,本地人唔會咁問㗎。」
確認記者是港人,錢反而放心笑說:「你想食乜,我就會幫你搵乜,你放心!全部都係野生嘅,唔係野生嘅賣畀你都冇乜意思。」講到野味來源,人稱「軍哥」的錢仕軍神氣地說:「你係香港人先講咋,呢啲嘢(野生動物)主要喺廣西和湖南搵,出得起錢,乜都有得你食啦!」

軍哥透露,近年很多港人專程到廣州購買野味,當中娃娃魚、夜遊鶴及錦雞最受歡迎。「我好多熟客係香港人,佢哋食完仲會帶返香港,我通常會幫佢劏乾淨後拖水(用滾水淥一淥),再用少少冰打包,放入背囊拎過關。大陸海關唔查,香港海關就算截查,只要係熟就冇事。」

錢仕軍極力推介野生娃娃魚及夜遊鶴,「娃娃魚850蚊一斤,每條8斤左右,你食完就知效果,好補㗎!」他續說:「你可以嚟睇住我劏,我又可以帶你去相熟酒樓加工,再唔係拖水畀你帶返香港都得㗎!」其後他又力推毒蛇「過山峯」燜夜遊鶴、穿山甲、果子貍,以至貓頭鷹等。

記者指販賣國家保護動物是犯法時,軍哥不屑說:「冇人叫你擺出來賣㗎,梗係收埋。賣毒品夠打靶啦,咪一樣有人做。」


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受保護兩棲動物,叫聲像嬰兒哭聲。


公投過關 最快兩年後設賭場  台灣破禁 馬祖開賭

台灣馬祖列島開放賭業的「博弈公投」昨日完成,結果以1,795票同意、1,341票反對通過。此舉不但意味着台灣歷史性開禁設賭,還意味着中國大陸民眾 又多了一個就近的境外賭場,方便出境參賭;此外,馬祖開賭對於以吸引內地客為主的澳門賭業,更是一個挑戰。台灣有關部門評估,最快要兩年後,馬祖才可能正 式設賭場對外營業。 

台灣法律禁賭,但圍繞是否開放賭業,朝野已爭執博弈10多年,並於2009年1月立法通過,准許在離島包括澎 湖、金門、馬祖等開賭,旨在發展觀光業、吸引外資,增加當地收入;立法同時規定,是否開賭要由當地居民以公投形式決定。同年9月26日,澎湖縣就博彩合法 化公投,但反對者佔多,澎湖開賭最終遭否決。


反對開賭的民眾擔心,寧靜和純樸的馬祖列島將受破壞。 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馬祖昨舉行開賭公投,圖為工作人員進行開票和驗票。 台灣《蘋果日報》

發展觀光業吸引外資

馬 祖列島博弈公投昨早8時開始,共設八個投票所,投票至下午4時截止,5時全部開票完畢。據當局統計,同意開賭為1,795票,不同意1,341票,廢票 28張。根據離島建設條例,贊成、反對任何一方票數較多即算贏,因此馬祖博弈公投過關。當地有資格公投的公民為7,762人,此計投票率僅為 40.76%,不到五成。

台灣交通部表示,馬祖公投通過後,有關博彩專法草案將送行政院審查,預計下周一行政院將討論賭場的主管機關,半年內確 定。觀光局也正研擬設賭的國際度假區投資計劃審查辦法,預定年底前完成公告,屆時有意投資者即可提申請。業者提出申請後,審查期需一年至一年半,故估計最 快兩年後,才有可能正式設賭場對外營業。


多國博彩集團有興趣

目 前有意到馬祖投資賭業的台灣懷德聯合開發公司,公司總裁威廉.懷德(William Weidner)曾任國際賭業金沙(Sands)集團總經理,後離開金沙另組懷德,該公司手上的馬尼拉「索里拉」(Solaire)賭場兼度假村預計明年 開幕。此外,全球最大博彩集團凱撒娛樂公司,也多次赴台考察;美國、澳洲、馬來西亞的博彩集團都曾表示對投資台灣賭業有興趣。

馬祖列島是台灣第四 大外島,人口約10,000人,共28.8平方公里,由36個小島組成,屬台灣的連江縣管轄,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敖江口和羅源灣,與大陸福 建僅一水之隔。連江縣當局表示,若公投過關,準備將度假村和賭場建在北竿機場旁大澳山「戰爭和平紀念公園」。目前馬祖與台灣本島有客輪及飛機來往。馬祖與 福州的馬尾港則有客輪來往,現階段每日兩班,船程半小時。
台灣《蘋果日報》


懷德財團將馬祖北竿大澳山開發度假村及賭場的願景圖。 台灣《蘋果日報》

《街訪》 「促進發展好」

林裕盛(35歲,工廠老闆)
「我是馬祖人從小在台灣打拼,在桃園的馬祖人都比現在馬祖人口多,就可以知道馬祖有多可憐,公投過可以促進地方發展當然好,業者的回饋金再看看吧!等能做得起來再說。」

「破壞純樸風情」
Stacy(26歲,服務業)
「馬祖設賭場很不妥,過度開發又破壞當地純樸風情,未來連想去觀光的意願都沒有了。在重金補助下,會考慮把全家戶籍都移到馬祖去。」

「不如去澳門」

丁維仁(37歲,服務業)
「馬祖不適合過度開發,不看好未來發展,去馬祖不如去澳門。有錢拿當然想遷戶籍,不領白不領。」


天氣熱 陸客團旅巴爆胎翻側1死39傷  台司機拋出車 分屍慘死

兩岸連日來出現的高溫天氣,不僅讓人暑氣難消,亦頻頻引發機械故障,導致多宗交通意外發生。其中在台灣,昨午一輛載有大陸哈爾濱旅行團的旅遊巴,在新竹附 近失控翻側,令10人拋出車外,司機當場分屍慘死,場面恐怖。車禍造成39人受傷,其中4人重傷。車禍原因懷疑與天氣炎熱,路面不平,導致左後輪爆胎有關。 

一輛連司機和兩名導遊(陸台各1人)在內,合共40人的旅遊巴,昨日中午11時多在前往中部的日月潭途中,突然 失控撞向路邊圍欄,然後再180度側翻。10人被拋出車外,其中當地司機施俊豪當場死亡。台灣《蘋果》記者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只見司機身體被拋落在扭曲的 防撞欄下方,一截斷腿則飛到車前,場面恐怖!現場一片狼藉,旅遊巴玻璃盡碎,大批救援人員及警方事發後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搶救。


肇禍司機的斷腿(上圖)拋到車頭前,而他則伏在扭曲了的防撞欄下方(下圖)。
台灣《蘋果日報》

左右晃幾下就撞欄

由於受傷乘客眾多,場面一度混亂。乘客們或自行,或在協助下先後從車窗爬出,台灣導遊朱國民右肩骨折,在自行以皮帶固定受傷部位後,即強忍痛楚,要求救護人員先搶救受傷乘客。記者現場所見,有手部、腰部受撞擊的女傷者痛得說不出話。

車禍發生後,現場路面全線封閉,一度造成大塞車。10多名傷者則被送往新竹、苗栗的多家醫院治理,幸無生命危險。台灣海基會發言人表示,將會提供入境便利,協助家屬赴台看望傷者。

這 個來自哈爾濱的旅行團於前日抵達台灣,預定周五(13日)離台。手骨脫臼的傷者葛東岩表示想立刻回家;輕傷女乘客李慧英難過的說:「只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回 家!」有乘客指出事時,旅巴車速很快,在左右晃了幾下後就撞欄了。他們懷疑司機因沒綁好安全帶,才被狠狠拋出車外慘死。

此外,受熱浪襲擊,長沙鬧市一輛私家車前日「中暑」自燃,燒成鐵架;滬杭高鐵昨疑因高溫,發生機械故障,導致多班次列車晚點與停運,大批乘客受影響。

台灣《蘋果日報》/新華網


長沙有汽車被燒成鐵架


「七七事變」75周年挑釁中國  日揆提出釣島收歸國有

昨天(周六)是日軍全面侵華的「七七事變」75周年,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竟將日中關係置之不顧,對中日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打主意,準備將 釣魚島收歸國有。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的神聖領土決不允許任何人拿來買賣」,會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主權,台灣總統馬英九亦表明釣魚島主權,一寸都不能讓 步。

日本政府計劃將釣魚島收歸國家的報道,率先由《朝日新聞》報道,指野田政府計劃跟釣魚島「島主」洽談,收購釣魚島、南小島和北小島三個島嶼,前天更派官員知會率先發起買島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將「買起釣魚島」計劃提升至國家層面。

野田昨天到福島縣磐城視察時,承認計劃將釣魚島國有化,強調是「從可以更平靜和穩定地來維持管理的觀點來看,所以和島主取得聯絡,正在進行整體的評估」。被問到會否擔心此舉會引起中國反對時,野田指釣魚島「是我國固有的領土,不存在主權問題」。


日本自衞隊偵察機不時在釣魚島海域巡邏監視。 互聯網

野田佳彥提出將釣魚島收歸國有,勢必掀起中台強烈反彈。 新華社

石原慎太郎堅持由東京都政府主導購買釣魚島。 法新社

石原稱應由東京都政府買島

自 石原4月提出「買起釣魚島」後,日本約九成民眾一面倒支持,他至今已在民間籌得逾13億日圓(1.27億港元)購島。根據日本說法,尖閣諸島包括釣魚島、 南小島、北小島、久場島和大正島(中國稱為赤尾嶼)5個無人小島和3塊礁岩,其中大正島是政府所有,其他4島屬於埼玉縣栗原家族擁有。自2002年起,日 本政府以每年約2,450萬日圓(235萬港元)租借面積最大的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管理。至於借予駐日美軍演習的久場島,租金金額則沒有公開。消息 指,野田政府開始跟栗原家族洽談,期望年底前完成交易,而整個計劃由前外相前原誠司主導。前原在石原提出買釣魚島後,已主張應由國家出面購島,盡快將釣魚 島國有化,「由一級地方政府來買島,道理上是講不通的」。

但石原昨天堅持應先由東京都政府買下島嶼才轉讓給政府,「(政府)如真的想購島,應早揚聲,現在東京都已準備就緒,請政府在一旁樂觀其成吧」。他表示,栗原家族說過只賣給他,不會賣給政府。據說栗原家族不信任民主黨政府對華的外交和安全政策。

分 析指政府是迫不得已要將釣魚島國有化。日本東洋學園大學教授朱建榮表示,釣魚島的租約將於明年3月到期,一旦讓東京都政府買下釣魚島,中央政府難以繼續租 借,屆時石原手握釣魚島跟政府談判,可肆意登島搞小動作,必將引起中日更大的外交風波。即使國有化成功,石原依然可以指手畫腳,威迫政府採強硬態度。


台灣保釣船前年駛入釣魚島水域,隨即遭日本艦艇攔截。 法新社

日本上月有120人在日本艦隻護航下,在釣魚島垂釣,藉此宣示擁有釣魚島主權。 互聯網

馬英九發聲明「寸步不讓」

消 息在兩岸三地激起強烈反響,本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昨到日本駐港領事館示威,要求日本撤出釣魚島。台灣總統馬英九表明,基於民族大義,對釣魚島問題寸步不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昨晚回應,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歷史和法理依據。中國的神聖領土決不允許任何人 拿來買賣。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

日本新聞網/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