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0月16日星期二

古德明: 說出苦況、敬請賜示




問:香港一分英文報紙有以下一句:"I will speak for the grassroots and the workers and will voice out the hardships they encounter in daily life," she said(她說:「我會為草根階層和工人執言,說出他們日常生活的困苦。」)Voice之後為什麼用out

答:Voice作動詞,指「(公開)說出」,例如:The lawmaker voiced his objection to the proposed legislation(該立法議員公言反對建議的法案)。Voice之後不用out字。讀者示下那一句並不妥當,不宜仿效。我常說新聞報道倉卒成章,有錯並不奇怪,這是另一例子。Will voice out the hardships假如改為will give voice to the hardships,當會好一點。

問:Please advise me of / on your availability on the meeting(閣下能否出席會議,敬請賜示)這一句,應用of還是on

答:Advise解作「通知」,其後可用「of+名詞」,也可用that / who子句(clause),例如:(1I wrote to advise him of the time of the meeting(我寫信通知他開會的時間)。(2He advised me that the rules had changed(他通知我說,規例變了)。不過,這個意思的advise,「公函」氣味很濃,不少英語學者都覺得略嫌生硬,不如改用較自然的notifyinform等。

又讀者那一句的availability之後,介系詞應用for。全句應作Please advise / notify / inform me of your availability for the meeting

古德明: 中華正聲 - 約定俗成?

去年着手寫《中華正聲》,我已逆料不會討好。《賢奕編警喻》有一個故事:秦蜀山中,南岐一地有惡水,當地人喝了,都患大脖子,見路過的外地人脖子不大,就視為怪物。外地人敎他們「求善藥而去爾病」,他們都不以為然,「終莫知其醜」。所以現代漢語人批評拙欄「食古不化」等,我向來一笑置之。

但最近一位讀者來信說:「我寫演講詞,第一句是『午安』,國語教師改為『大家好』。我以貴欄《你好》一文為據,反對修改,老師回答:『多謝分享這篇有趣文章。語言有約定俗成一面,而現代漢語普通話一般不用『午安』打招呼。又按古先生邏輯,『午安』以至英文Good morning,都和『你好』一樣不合理。』先生認為怎樣?演講詞應怎樣向聽眾問好?」為解後生一輩疑惑,姑且答一次現代漢語人的評論。

首先,中文字體和詞彙,幾千年來不斷演變,這演變自然而然,大抵出於民眾,是謂「俗成」。但現代漢語所用的減筆字,由中共頒布,強令通行,「谷」、「穀」不分,「託」、「托」不辨,「後」、「后」混淆等等,字體退化一千年。同樣,今天中國傳播界做了中共喉舌,「高度讚揚」、「難度」、「道德高地」等中共詞語於是風靡九州,浮淺冗長,不中不英。這樣的字體,這樣的詞彙,十九是「官成」,何「俗成」之有。

假如你認為幾千年中華文化並不足惜,也不介意中共藉語言控制思想,例如尊獨裁為「解放」,奉中共政權為「中國」等等,那麼,你就學現代漢語吧。拙欄不是給現代漢語人讀的。

至於「你好」這句現代漢語,究竟是祝頌人家身體好,還是稱讚人家品行好,說者聽者都不知道,總之書信起句是「你好」,演講詞起句又是「你好」。傳統中國人不說這樣的廢話,寫信、演講都開門見山,例如漢朝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早些時收到大函)……」又如民國梁啓超以《為學與做人》為題致詞:「諸君,我在南京講學將近三個月了……」

最後不妨談談Good morning(早安)Good afternoon(午安)等。這其實是Have a good morning/afternoon的縮畧,祝頌意思清清楚楚,所以只可用於特定場合,不像「你好」那樣,不知所云,無施不可。更重要的是:這些是真正的約定俗成詞語,有千百年積累的文化芬芳。


作者專研中英文,以寫作、翻譯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