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

一個沒有認受性又要逞強的政府/文﹕盧子健


他們以專業的態度完成了出色的工作,並且表現出極大的克制。我不是在描述香港警察,我是在描述最近參與了民間全民投票和遊行示威的數以十萬計的香港市民。接近80萬市民用手投一票明確表達了對政制發展的意見,而面對着種種威嚇、日曬雨淋,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在擠得透不過氣的香港街頭以腳來爭取普選。縱使有憤怒、有激情,但香港在71日沒有亂,市面沒有任何破壞。香港市民的堅持、紀律、和平、克制實在是世界一流水平。這是我們的驕傲。


遊行市民克制  前線警盡忠職守

這樣說並不表示警隊不專業。香港的前線警務人員執行涉及政治活動的任務時,是吃力不討好。但他們盡忠職守,會以專業和克制的態度執行工作。前線警員也是值得我們欣賞。

在亂中有序的香港,最難看的是特區政府,因為這是一個既沒有認受性但又要逞強的政府。

橫看豎看香港特區政府都沒有認受性。在憲制上,特首由小圈子選舉產生,並 沒有普羅大眾的授權,先天上沒有認受性。這個先天上沒有認受性的政府,並沒有通過其工作爭取市民的支持。即使是董建華政府或者曾蔭權政府都曾經有民望較高 的日子,有較多市民支持其工作。但梁振英政府長期民望低迷,不滿其表現的市民經常比滿意的多。

如果我們以選舉作為認受性的一個依據,在最多選民參與的立法會選舉中,回歸以來5次大選的結果都是支持政府的政治力量所得票數少於反對政府的政治力量。

就算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這個小圈子內,今屆政府的認受性也是比較差。這個小圈子內大多數選舉委員原本是支持唐英年,只不過是唐英年捲入了嚴重的僭建醜聞,然後在中央的強力介入下,才只有50%多的選票投給梁振英。可以說,除了中央的嫡系政治力量(如民建聯、工聯會、親共地區社團等)外,梁振英在商界和專業精英中所得到的支持也是少數。

這樣的一個政府本來應該是謙虛謹慎,但這不是市民的普遍印象。

如本文開始所言,近80萬人參與了民間全民投票和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遊行爭取真普選,這是強大和清晰的民意,但特區政府有什麼反應呢?


看不見政府重視市民聲音

特區政府先是行貨式反應,說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聽到市民的聲音云云。這樣說法有嚴重語病。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是基本人權,是與生俱來,並不需要政府的尊重。政府反而有責任維護和保障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

說聽到了市民的聲音,那政府會怎樣回應呢?準備做些什麼事呢?遺憾的是,我們看不見政府重視市民的聲音,也不見得有什麼積極的回應。

在過去10多 日,梁振英就市民關注的問題向社會傳遞了什麼信息呢?他說參與民間全民投票的市民跟他和特區政府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實現普選。這個取巧的說法可能令很多投 了票的人氣炸了肺。投票結果顯示大多數參與的市民都是不滿政府對真普選沒有承擔,他們不會覺得與梁振英和特區政府有共同目標。

「七一」遊行後,梁振英對遊行的真普選訴求沒有什麼表示,反而批評在中區集會的市民浪費警力。回歸這麼多年來,特區和中央政府刻意拖延實現真普選,才是浪費了幾百萬市民的時間,埋葬了他們對政府的善意和期盼。

到了上星期的立法會答問大會,再有一次機會讓梁振英積極回應市民對真普選的訴求。無論泛民議員有沒有離席抗議,他都可以講自己的看法。但他執着一塊玻璃碎片,讓其成為答問大會的亮點。


泛民支持者非變激進  而是政府變得孤立

上周末,陳家強局長在一個 傳媒節目上表示,現時有一個令人憂慮的趨勢,就是連溫和的泛民議員也激進化。局長所言顯示政府對香港政治形勢研判的盲點。現在不是所謂溫和泛民變得激進, 而是差不多整個泛民陣營都認為無法或不願意與政府合作。這不是個別泛民議員的選擇,而是泛民議員順應他們的支持者的看法和情緒。泛民支持者長期是社會的多 數。他們不想與梁振英政府合作,並非是他們變得激進,而是政府變得孤立。

梁振英在2012年當選特首後,過去3年「七一」遊行的人數都遠超他當選之前。反國教和免費電視牌照兩次風波所引發的社會運動的規模亦是過往所罕見,再加上最近接近80萬人參與民間全民投票,所有客觀現象都顯示政府如果不處理好大量市民的不滿和訴求,它的施政固然舉步維艱,社會也難以安寧。

在這種形勢下,一個正常的政府應該是調整自己的政策、作風以至姿態。但特 區政府不是一個正常的政府,在缺乏認受性而又民望低迷的情况下,它的反應是逞強。市民未必贊成立法會內的拉布、杯葛、擲物等等表現,但政府與建制派議員依 仗在議會內的多數,最近粗暴地通過新界東北撥款的那種姿勢實在難看之極。

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董建華一連幾天只說「早晨」,苦無對策。相對於當時的政府,現政府可怕得多。它的對策是拘捕遊行人士,這才真的是浪費警力。如果政府真的要與民為敵,自會求仁得仁。日後政府會有愈來愈多的敵人,如何管治下去,真的是天曉得!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