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Getting By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陶傑: 柴玲式笑話
›
前「六四」學運女領袖柴玲「寬恕鄧小平李鵬」論,引起眾怒。柴玲不服氣,辯解了一通。 寬恕的前提,是犯罪者的懺悔,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說得很清楚:窮大學生因一時貪財,殺了一個老婦,從此良心責備。最後,他跪在聖彼得堡的十字大街親吻,先懺悔了罪惡,才得到救贖。 「西方先進國家」如...
李怡: 書讀得越多越蠢?
›
某著名的生產香皂公司,引進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沒裝入香皂。 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他們請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設計一個方案來揀出空的香皂盒。博士組織十幾人的科研小組,綜合採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 光探測等技術,花了幾十萬,成功解...
唐君毅 《青年與學問》選
›
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 (一) 學問之道,本不限於讀書。德性的修養,內心的開悟是一種學問。這並不必須要讀書。所以,不識字的武訓,能成聖成賢,不識字的慧能,亦能悟道。藝術的創造、詩歌的寫作,亦是一種學問。然天才的藝術家與詩人,亦可不必讀許多書,識許多字。如八指頭陀作詩中...
2012年6月8日星期五
鍾倫納﹕勤或有功 戲豈無益?
›
近日有一則在華人之間不算新聞的報道,說一位 3 歲大的小孩不願上學,遇書即哭。原來她要念兩所幼稚園,每天上、下午都要上學,放學後還須默寫日間所學和閱讀課外書,希望為將來升讀小學做好準備。她的母親是西醫,婆婆是退休幼稚園校長,對西式兒童學習心理應有相當認識,卻脫離不...
蕭海燕﹕五月的陽光沒照耀
›
五 月之末,世界許多角落並沒陽光照耀。倫敦的陰雨只是天不作美,千帆並舉,無阻民眾慶祝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鑽禧登基的熱情。早說英國政府費煞思量如何叫國民暫忘歐債、失業,熱身迎奧運,也驗證英國人常言「說得憂患、活得快活」的習性。 然而,其他地區傳來的卻是血腥和黑暗...
明報社評: 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有責為李旺陽之死發聲
›
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離奇死亡,事態經過連日發酵,多名港區人大代表關注事件,個別表示會去信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求徹查事件和公開交代,這是恰當做法。李旺陽接受了本港有線電視採訪後出事,而死亡情 疑點重重,港人極度關注,港區人大有權、也有責任反映港人的關注和疑慮;另外,有...
吳康民: 公檢法應相互制衡而非統一領導
›
中國的黨政領導體制,缺乏制衡。各級黨委第一把手,集大權於一身。往往不少事情,是個人說了算。好處是很有效率,沒有扯皮,沒有「拉布」。但如果頭兒的判斷錯誤,或為一己利益,作出錯誤決定,便會造成政治、經濟上的損失。如果像毛澤東那樣,一語定乾坤,主張「大躍進」和進行「文化...
古德明: 「六四」二十三週年雜記
›
六四戰役至今二十三年了。六月四日前幾天一個早上,北京老翁軋偉林想到當年死在共軍槍下的兒子,淒入肝脾,對長期卧病的妻子說:「振霞,我不能伺候你 了。」他披衣準備出門,十多次欲行又止,對妻子說:「捨不得你啊!」最後,他還是走了,走去投繯自盡,遺書抗議中共無道。張振霞說:「他總算解脫了...
余杰: 誰之寬恕,寬恕何人?
›
六四二十三周年前夕,旅居美國的六四學生領袖柴玲發表公開信,聲稱出於基督信仰,寬恕鄧小平、李鵬及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官兵。此說法立即掀起軒然大波。我不同意柴玲的言行,但我認為寬恕這一議題有深入討論之必要。 作 為基督徒的柴玲固然有表達她個人意見的言論自由,但不宜讓基督教為其所有的公共...
吳志森︰二十三年又添一個寃魂
›
尊敬的林建誠先生: 請你不必自責,八九六四前工運領袖李旺陽之死,與你沒有一點關係。時序上,是你訪問了李旺陽,不久,他就在醫院離奇死亡,但這絕對不等於你間接導致這事發生。 李旺陽被發現頸纏着白布條,死在病房的窗口處,眼睛仍然睜着,顯然是死不瞑目。官方說李旺陽是上吊自殺,但從...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