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星期六

Heather Stewart: Wealth doesn't trickle down – it just floods offshore, new research reveals


A far-reaching new study suggests a staggering $21tn in assets has been lost to global tax havens. If taxed, that could have been enough to put parts of Africa back on its feet – and even solve the euro crisis


The world's super-rich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lax tax rules to siphon off at least $21 trillion, and possibly as much as $32tn, from their home countries and hide it abroad – a sum larger than the entire American economy.

James Henry, a former chief economist at consultancy McKinsey and an expert on tax havens, has conducted groundbreaking new research for the Tax Justice Network campaign group – sifting through data from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nd private sector analysts to construct an alarming picture that shows capital flooding out of countries across the world and disappearing into the cracks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Comedian Jimmy Carr became the public face of tax-dodging in the UK earlier this year when it emerged that he had made use of a Cayman Islands-based trust to slash his income tax bill.
But the kind of scheme Carr took part in is the tip of the iceberg, according to Henry's report, entitled The Price of Offshore Revisited. Despite the professed determination of the G20 group of leading economies to tackle tax secrecy, investors in scores of countries – including the US and the UK – are still able to hide some or all of their assets from the taxman.

"This offshore economy is large enough to have a major impact on estimates of inequality of wealth and income; on estimates of national income and debt ratios; and – most importantly – to have very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domestic tax bases of 'source' countries," Henry says.

Using the BIS's measure of "offshore deposits" – cash held outside the depositor's home country – and scaling it up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portfolio large investors usually hold in cash, he estimates that between $21tn (£13tn) and $32tn (£20tn) in financial assets has been hidden from the world's tax authorities.

"These estimates reveal a staggering failure," says John Christensen of the Tax Justice Network. "Inequality is much, much worse than official statistics show, but politicians are still relying on trickle-down to transfer wealth to poorer people.

"This new data shows the exact opposite has happened: for three decades extraordinary wealth has been cascading into the offshore accounts of a tiny number of super-rich."
In total, 10 million individuals around the world hold assets offshore, according to Henry's analysis; but almost half of the minimum estimate of $21tn – $9.8tn – is owned by just 92,000 people. And that does not include the non-financial assets – art, yachts, mansions in Kensington – that many of the world's movers and shakers like to use as homes for their immense riches.

"If we could figure out how to tax all this offshore wealth without killing the proverbial golden goose, or at least entice its owners to reinvest it back home, this sector of the global underground is easily large enough to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ax justice, investment and paying the costs of global problems like climate change," Henry says.

He corroborates his findings by using national accounts to assemble estimates of the cumulative capital flight from more than 130 low- to middle-income countries over almost 40 years, and the returns their wealthy owners are likely to have made from them.
In many cases, , the total worth of these assets far exceeds the value of the overseas debts of the countries they came from.

The struggles of the authorities in Egypt to recover the vast sums hidden abroad by Hosni Mubarak, his family and other cronies during his many years in power have provided a striking recent example of the fact that kleptocratic rulers can use their time to amass immense fortunes while many of their citizens are trapped in poverty.

The world's poorest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sub-Saharan Africa, have fought long and hard in recent years to receive debt forgivenes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ut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 many cases, if they had been able to draw their richest citizens into the tax net, they could have avoided being dragged into indebtedness in the first place. Oil-rich Nigeria has seen more than $300bn spirited away since 1970, for example, while Ivory Coast has lost $141bn.

Assuming that super-rich investors earn a relatively modest 3% a year on their $21tn, taxing that vast wall of money at 30% would generate a very useful $189bn a year – more than rich economies spend on ai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sheer scale of the hidden assets held by the super-rich also suggests that standard measures of inequality, which tend to rely on surveys of household income or wealth in individual countries, radically underestimate the tru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Milorad Kovacevic, chief statistician of the UN Development Programme's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says both the very wealthy and the very poor tend to be excluded from mainstream calculations of inequality.

"People that are in charge of measuring inequality based on survey data know that the both ends of the distribution are underrepresented – or, even better, misrepresented," he says.
"There is rarely a household from the top 1% earners that participates in the survey. On the other side, the poor people either don't have addresses to be selected into the sample, or when selected they misquote their earnings – usually biasing them upwards."

Inequality is widely seen as having increased sharply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or more – as described in a recent paper from the IMF, which showed marked increases in the so-called Gini coefficient, which economists use to measure how evenly income is shared across societies.

Globalisation has exposed low-skilled workers to competition from cheap economies such as China, while the surging profi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 and the spread of the big bonus culture before the credit crunch – led to what economists have called a "racing away" at the top of the income scale.

However, Henry'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is acknowledged jump in inequality is a dramatic underestimate. Stewart Lansley, author of the recent book The Cost of Inequality, says: "There is absolutely no doubt at all that the statistics on income and wealth at the top understate the problem."

The surveys that are used to compile the Gini coefficient "simply don't touch the super-rich," he says. "You don't pick up the multimillionaires and billionaires, and even if you do, you can't pick it up properly."

In fact, some experts believe the amount of assets being held offshore is so large that accounting for it fully would radically alter the balance of financial power between countries. The French economist Thomas Piketty, an expert on inequality who helps compile the World Top Incomes Database, says research by his colleagues has shown that "the wealth held in tax havens is probably sufficiently substantial to turn Europe into a very large net creditor with respect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other words, even a solution to the eurozone's seemingly endless sovereign debt crisis might be within reach – if only Europe's governments could get a grip on the wallets of their own wealthiest citizens.


£13tn: hoard hidden from taxman by global elite

• Study estimates staggering size of offshore economy
• Private banks help wealthiest to move cash into havens

The Cayman Islands: a favourite haven from the taxman for the global elite.


A global super-rich elite has exploited gaps in cross-border tax rules to hide an extraordinary £13 trillion ($21tn) of wealth offshore – as much as the American and Japanese GDPs put together – according to research commissioned by the campaign group Tax Justice Network.
James Henry, former chief economist at consultancy McKinsey and an expert on tax havens, has compiled the most detailed estimates yet of the size of the offshore economy in a new report, The Price of Offshore Revisited, released exclusively to the Observer.

He shows that at least £13tn – perhaps up to £20tn – has leaked out of scores of countries into secretive jurisdictions such as Switzerland and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the help of private banks, which vie to attract the assets of so-called high net-worth individuals. Their wealth is, as Henry puts it, "protected by a highly paid, industrious bevy of professional enablers in the private banking, legal, accounting and investment industrie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increasingly borderless, frictionless global economy". According to Henry's research, the top 10 private banks, which include UBS and Credit Suisse in Switzerland, as well as the US investment bank Goldman Sachs, managed more than £4tn in 2010, a sharp rise from £1.5tn five years earlier.

The detailed analysis in the report, compiled using data from a range of sources, including the 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uggests that for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umulative value of the capital that has flowed out of their economies since the 1970s would be more than enough to pay off their debt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Oil-rich states with an internationally mobile elite have been especially prone to watching their wealth disappear into offshore bank accounts instead of being invested at home, the research suggests. Once the returns on investing the hidden assets is included, almost £500bn has left Russia since the early 1990s when its economy was opened up. Saudi Arabia has seen £197bn flood out since the mid-1970s, and Nigeria £196bn.

"The problem here is that the assets of these countries are held by a small number of wealthy individuals while the debts are shouldered by the ordinary people of these countries through their governments," the report says.

The sheer size of the cash pile sitting out of reach of tax authorities is so great that it suggests standard measures of inequality radically underestimate the tru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ccording to Henry's calculations, £6.3tn of assets is owned by only 92,000 people, or 0.001%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 a tiny class of the mega-rich who have more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than thos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come scale in their own societies.

"These estimates reveal a staggering failure: inequality is much, much worse than official statistics show, but politicians are still relying on trickle-down to transfer wealth to poorer people," said John Christensen of the Tax Justice Network. "People on the street have no illusions about how unfair the situation has become."

TUC general secretary Brendan Barber sai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under intense pressure to reduce their deficits and governments cannot afford to let so much wealth slip past into tax havens.

"Closing down the tax loopholes exploited by multinationals and the super-rich to avoid paying their fair share will reduce the deficit. This way the government can focus on stimulating the economy, rather than squeezing the life out of it with cuts and tax rises for the 99% of people who aren't rich enough to avoid paying their taxes."

Assuming the £13tn mountain of assets earned an average 3% a year for its owners, and governments were able to tax that income at 30%, it would generate a bumper £121bn in revenues – more than rich countries spend on aid to the developing world each year.

Groups such as UK Uncut have focused attention on the paltry tax bills of some highly wealthy individuals, such as Topshop owner Sir Philip Green, with campaigners at one recent protest shouting: "Where did all the money go? He took it off to Monaco!" Much of Green's retail empire is owned by his wife, Tina, who lives in the low-tax principality.

A spokeswoman for UK Uncut said: "People like Philip Green use public services – they need the streets to be cleaned, people need public transport to get to their shops – but they don't want to pay for it."

Leaders of G20 countries have repeatedly pledged to close down tax havens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when the secrecy shrouding parts of the banking system was widely seen as exacerbating instability. But many countries still refuse to make details of individuals' financial worth available to the tax authorities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as a matter of course. Tax Justice Network would like to see this kind of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come standard practice, to prevent rich individuals playing off one jurisdiction against another.

"The very existence of the global offshore industry, and the tax-free status of the enormous sums invested by their wealthy clients, is predicated on secrecy," said Henry.



安裕周記: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七月的悶焗把人都熱昏了頭,這大概是一心要國民教育極速上馬趕及熱火朝天認識祖國大潮的那些人忙昏的原因。昏得連教育局長從職務而言只可與特區官員談公事,竟跑到北京去談香港國民教育;昏得有人把毛澤東的書法列入國情教育學習單元;昏得是一個謊言蓋一個謊言,把國民教育科推到九月進入教室對學生侃侃而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什麼是國民教育?這是一個可以說很大但也可以說很小的題目。我只想問志切提供「正面資訊」那幾位教師﹕抗日戰爭是誰打的?這肯定是國民教育,連《義勇軍進行曲》也是從抗日戰爭催生出來,不可能不是國民教育了吧。我要的是一字一句確實證言,不要梁振英那種繞圈子式的,例如回答「基本上,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生死一戰」,然後拐個大彎說中共佔領多少敵後區,多少百萬人投入抗戰。我是問淞滬抗戰、武漢會戰、台兒莊戰役這些是誰打的。這三場戰役有勝有負,是中華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戰鬥。淞滬會戰,中國出動六十萬軍力,日軍三十萬,中國此役兵力佔全國總軍力六成,李宗仁在回憶錄說,「所以淞滬之戰,簡直是以我們的血肉之軀來填入敵人的火海,每小時死傷輒以千計,是我們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役」。這一戰打了三個月,中國軍隊陣亡十五萬人。十五萬是什麼概念,美軍在整場二戰東西兩戰線加起來死了二十九萬二千人。也就是說,一場淞滬戰役,中國死了美軍在整個二戰陣亡將士的一半。

抗日將領孫元良在口述歷史說,淞滬會戰、武漢會戰、三次長沙戰役、常德戰役、衡陽戰役、緬甸戰役,「殺得屍橫遍野,鬼哭神號,可是中共的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無一兵一卒參加……八年抗戰,國軍將官陣亡二百零六名,包括集團軍總司令兩名(張自忠、李家鈺)。與此比較,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一個團長都沒有陣亡……請問他們抗戰是怎麼抗的?」

這些多角度國民教育思考及內容,會出現在我們給孩子的課本裏嗎?

國民教育在香港還未推出已引起軒然大波,不單是因為家長對子女接受的教育質素擔憂,也不光是對這些摻雜二手廢品的教學內容質疑,更多的是國民教育一舉命中香港社會三十年來內心深處的恐共症候群。今天講恐共,興許不識時務了一點,然而每天晚飯時間免費電視新聞報道前的《義勇軍進行曲》唱起那剎,香港與其他經濟發達國家的大異已然彰顯。英國的英國廣播公司是國營電視台,沒有在新聞播出前奏國歌,美國沒有,日本沒有,法國沒有,俄羅斯我回答不上,不知道,可香港卻有。不要看輕這短短幾十秒的歌曲以及之前的「河山錦繡……」說明,國民教育即由此而起。本來,奏國歌無甚特別,美國四十年代電影《北非諜影》最精彩一幕便是法國流亡子民在卡薩布蘭加酒吧以《馬賽曲》還擊德國軍歌,然而那是電影。再者那是二戰年代激動人心的內容,若是承平時代,這種愛國形式肯定會被目為廉價的國族主義。

不信中共乃經驗結晶

說到國民教育,就必須從香港社會的歷史肌理入手,這決定了這個海港城巿的意識形態。一九四九年中共政權上台前後,大批難民南下這個小城避難;一九六二年逃亡潮,大躍進及自然災害皮黃骨瘦的難民遍野越山來;七十年代末大陸難民抵壘政策取消前夕,又是一次南逃的妻離子散。三次政治逃亡構成香港對中共的永不消逝的質問及懷疑。必須指出,這三度難民潮建構了香港社會及經濟建設的中流砥柱,四十年代末上海江浙富貴人家來港搭建他們在大陸未然完成的紡織業,其後上海幫從荃灣走出巿區,從紡紗變成地產大亨;六二年的難民潮建築了今天中年一代他們父母的意識形態,在充滿謊言的大躍進吃過苦頭,不可能相信中共;至於七十年代末的第三代難民則是飽歷文化大革命爾虞我詐的人間色相。三代難民以過客心態留在這小島,從來不會相信中共,這是經驗主義的結晶。

香港回歸提上日程是在八十年代初,趙紫陽是國務院總理,對於回歸,香港社會人心惶惶,這是由於巿民本身的經歷或父執輩在大陸三反五反留下的血腥記憶之故。當時香港還未有民主選舉,立法局議員俱由港英任命,民眾對今天泛民喊得震天價響的雙普選完全沒有概念,只是想到一旦共產黨來了就倒楣。中共挑通眼眉,哪可能不知道這些,但那時中共一窮二白,況且文革剛剛結束,纍纍血案仍未平反,說到底即是理虧。一次北京採訪期間,趙紫陽走向香港記者群問道「你們怕什麼?」問的當然不是記者們自己怕什麼,而是香港巿民為什麼怕中共。

趙紫陽問「你們怕什麼?」

香港記者當時如何回答,事過境遷三十年,互聯網上翻查不到。不過人同此心,可以理解的是,香港當時確實不信任中共可以真正實行一國兩制。事出有因的是中共劣跡斑斑,之後中共在鄧小平之下只講兩制不談一國,年資夠的讀者應該記得,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以至廖承志諸人,口徑統一只談五十年不變,後來只加了兩條﹕換一面旗,換一支軍隊,前者是主權象徵,後者是實權象徵。至於前途談判期間僕僕風塵京港線的香港各界,極左派提出更改街名,也有建議鈔票印製權收回己用,一一被中共駁回。吳康民先生昨天在《明報》的長文,其中一段有巨大參考價值,他說本地左派對許家屯專門對左派以外人士做工作有不同意見。吳康民的話一點沒錯,許家屯來港前是江蘇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委員,黨內地位遠高於前任王匡。許家屯來港不久去九龍城寨走一圈,用意很明顯﹕這是中國的地方。自此之後,許家屯把本地左派擱在一旁,左派內部即見反彈,因為本地左派裏的一些人,一心以為欽差大臣來了,是時候打翻身仗。不過事物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中共要穩住香港的大多數,不是少數的本地左派。前兩天結業的大富豪夜總會便是表徵,開幕請來新華社副社長李儲文,聽說本來是請來更高級的許家屯,後來才換上李儲文。

曾把港澳列為長期目標

你可以說中共務實,也可以說中共滑頭,確切歷史是中共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自始至終都把港澳列為長期目標,口頭說港澳是中國神聖領土,實裏是另一回事。香港今天掀起六七暴動回憶錄潮,眾所周知源於澳門早一年十二月三日的「一二三事件」。那時澳葡與台灣關係密切,當地官員貪污成性,社會民不聊生,文革狂熱一到,革命群眾上街示威,警員開槍射殺示威者。暴動隨即爆發,廣東省人民委員會要求澳葡道歉謝罪,詎料對方一拖再拖,於是傳出中國軍方在澳門四周加強佈防,當地葡人大批避入兵房。情勢後來急轉直下,澳葡願意道歉,保證「禁止在澳門進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敵對的活動」。自始之後,澳葡一概放軟手腳,能貪便貪,能刮便刮,澳門則成為解放區,綠邨電台整日播放革命歌曲。當時有說法是,葡萄牙政府心灰意冷,向中共提出交還澳門,可是全國山河一片紅的中共竟然婉拒,要澳葡繼續管治。澳葡只得收拾殘局,「解放區」經過短暫的「炮打司令部」文革後還原舊山河,但大勢已是一去不回,親中勢力從此建基立業。

人的記憶不可以遺傳,但歷史可以口耳相傳,中共近十年人權倒退,冤案如山,上一代的苦痛歷史再一次呼喚而出。面對這種情狀,古今中外只有一途﹕承認歷史並許下決心不再復來,台灣「二二八」冤情萬千,糾結四十八年,李登輝一九九五年以總統之身公開道歉。正義得到彰顯,台灣得到重生,爾後近二十年至今,開創了中華民族四千年來最民主的時代。可是中共仍然無法從歷史的陰影走出自我,對毛澤東的判定不明不白,儘管全國人民早把躺在天安門中線梟雄屍首當作笑柄,但名不正言不順,毛澤東的巨大標準像仍然懸在天安門城牆上俯覽蒼生。

香港國民教育不僅和香港社會總體價值脫節,與大陸在某一特定環節亦有距離。所說的是對毛澤東的評價,網上看到給學生的國民教育學習單元,包括了「毛澤東的書法造詣」。我不知這單元是真是假,若是假貨不值一提,若是真的便是不知所謂。不以人廢言廢行,毛澤東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大罪固然要追究到底,毛的書法何以會是香港學生的研讀內容——毛澤東草書仿自懷素早已是人人皆知,為什麼學習單元不去研究正貨的懷素而去研究A貨的毛澤東?這裏頭是什麼判斷,有誰能出來講幾句。如果這樣,寫得一手像樣的顏真卿體的江澤民,是不是又要找出來研究研究其書法?

不知有懷素,只道毛澤東

這種國民教育帶出來的學生會是什麼樣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不知有懷素,只道毛澤東;不知有淞滬會戰而只說新四軍,這不僅是對歷史的折煞,而是對一己的戕害。那幾位決心要讓香港學生「了解祖國」的教師先生,他們在「大國崛起」的氛圍下忘乎了一點﹕香港不是中共直接管治下的大陸,香港是上承一九四九年內戰、下啟一九七二年英國人改革香港社會的反共基地。反華?言重了,只是當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中國」一詞早於西元前十一世紀的商朝青銅器銘文已面世,沒有誰能掠奪,那是大家的中國。

鍾樂偉:朝鮮變天寫在改變之際



搖晃的飛機終於飛抵朝鮮(北韓)平壤首都機場,走在往出入境關口的通道上,一個個迎面而來的朝鮮女子身上散發陣陣Chanel牌子的香水味道。香氣背後,從她們身上的衣著便肯定是對衣著品味有要求的時尚一族,因為花枝招展的顏色和服飾剪裁才是她們唯一的審美標準。在她們手上的,不是LV最新款的手袋,便是Gucci的手提包。離開機場的大門,街上,一輛保時捷的跑車突然向我迎面衝來……

我蘇醒過來,眼下原來還在往平壤的高麗航機上,轉身一望,隔對的朝鮮男子手上的那份《勞動新聞》報紙頭條上,寫覑「熱烈地恭賀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被授予共和國元帥稱號」,頃刻再望見面前擺放覑一份賣相並不討好,只有薄薄肉片加洋裢,名為「朝鮮漢堡」的午餐,嚥下那似曾相識的感覺,我不禁反問自己﹕「究竟我們認知的朝鮮,是否真的正在改變?」

朝鮮的迪士尼宿命魔咒

這是一個現實﹕任憑你有多反美國,也不能抗拒迪士尼。正正這樣,就能更理解迪士尼為何與朝鮮的金氏政權結下不解之緣。我們知道金正恩的哥哥金正男,於2001年曾以偽造的多明尼加護照入境日本,希望一睹東京迪士尼的真面目,結果被發現後遞解出境,自此賠上以嫡長子繼承朝鮮政權的當然地位。身為現時朝鮮最高領袖的金正恩,早在20年前,也曾跟二哥金正哲持假護照往日本,專程到東京迪士尼樂園遊玩,更在一幅全家照上戴覑米奇老鼠耳朵帽,站在父親金正日身邊。這就是金家與迪士尼的宿命魔咒。

伴隨朝鮮兒童成長的,都是千篇一律以愛國與武力捍衛國家為主調、單調且缺乏大眾樂趣的兒童卡通片。例如一套膾炙人口、關於一名年少無知荒廢學業的小孩的故事﹕有一天,他如常地躲懶不去溫習,在畫紙上畫上一頂美軍的軍帽,想像用指南針攻擊,直至睡著。夢中他發現有多艘美國軍艦準備攻擊他和他的同學,學生們以有限的導彈擊退美軍,然而後來發現有更多的軍艦正在向他們還擊,在未有足夠力量下節節敗退。夢醒了,望著書䒷上的數學書本,他覺醒要加倍努力讀好算術,才能保家衛國,為國家研發更好的軍備防衛美國的再次入侵。對朝鮮的小朋友一代而言,非人性化、乏味、捍衛國土,統統這些都是伴隨他們成長的童年夢工場。

大概金正恩滿以為他是朝鮮二千多萬人口中唯一認識米奇老鼠的一人,舉國上下也會因為他革命性地引入親自組建的牡丹峰樂團,並扮演成米奇老鼠、米妮、小熊維尼及跳跳虎等著名迪士尼角色在台上蹦蹦跳跳之際,會感謝他「啟蒙」大眾的眼界,這只會顯露出官方低估了民間地下發展速度的愚昧。在朝鮮,從中國秘密進口的背包、筆盒和睡衣,都印上迪士尼角色,例如在早前一套名為Goodbye, Pyongyang的紀錄片中,一名在日朝鮮人(Zainichi)與其家人在朝鮮重聚,當他看到小孫女穿上一對印有米奇老鼠的小襪小子時,被問及是否擔心穿上印有美國牌子的衣物會被政府處罰,孫女卻竊竊私語地回應說﹕「所有人都很喜歡迪士尼,但沒有人知道這是來自美國的!」可見迪士尼已竊竊地滲入朝鮮民間的消費生活中。

另外,《小飛象》等迪士尼故事也在地下市場裏翻譯成韓文,供朝鮮學童閱讀。USB儲存並分享的電影如《白雪公主》、《蜘蛛俠》,更成為朝鮮年輕一代接觸西方文化的一大渠道。不說不知,從《獅子王》、《風中奇緣》等迪士尼動畫,到惹人喜愛的3D小企鵝及懶惰「丁家貓」(韓國卡通角色),身處朝鮮共產社會的動畫師,原來都是幕後功臣。種種種種,都只是訴說一個事實﹕朝鮮與迪士尼結下不解之緣。

電視熒光幕上的牡丹峰樂團,打扮得雖不至像南韓「少女時代」一樣大賣身材和長腿,但她們一身穿上與西方或南韓一般少女別無二樣的緊身露肩短裙,腳踩高跟鞋扭腰擺臀,都是亡父金正日生前從沒有批准公開展示的美人景觀。今天袒胸露臂當然是官方認可的大解放,然而平民社會卻一早靜靜地起革命了。

當時尚不再是禁忌

傳統朝鮮女子在隆重場合(如向金日成銅像獻花),會穿上韓服以表莊重,配以保守的髮型,如紮髻或梳直髮。但在一般社交場合,近年朝鮮女子亦開始流行束辮子、繡球花形、短曲鬈髮、插髮簪等較有時代感的髮型。而且女大學生近年更流行短髮劉海,與傳統古板的長直髮大為不同。

一般在朝鮮的大城市中,每一個里或洞,都會有一至兩間屬於該區的理髮店。有名的例如平壤蒼光院(Changgwangwon),它位於一座樓高4層的綜合性健康服務中心之內、大同教美容髮廊(Daedongkyo Beauty Salon)、汶水髮廊(Munsu Parlour)、北塞髮廊(Puksae Parlour),一般的中小型的髮廊大概有34名髮型師,大型的則有10名左右駐店的髮型師。

跟西方的髮型市場接軌,朝鮮原來也會舉行提拔髮型師的全國髮型師比賽,當中20033月的朝鮮雜誌《每月家鄉》,亦曾報道過有關比賽,獲得冠軍的一名叫KongHoon-mi的女髮型師,是畢業於平壤美容技術學院。與此同時,髮型師薪金亦開始以技巧高低來衡量,把優劣市場元素引入髮型行業。最近,朝鮮也研發了一套電腦模擬拼貼程式,把不同髮型拼入自拍相片,以展現模擬效果。蒸氣電髮器材近期也深受不少朝鮮女子歡迎,當然,根據不少「脫北者」(逃離朝鮮者)透露,近年朝鮮電力不足已成為社會常態,一般家居使用電風筒也再不是容易的事,但她們仍會想盡辦法打扮自己,並以電視明星為模仿對象,例如轉為減少使用電髮需要的化學物料用量、以木筷代替髮簪來造型,或以食用醋來代替其他電髮的中和物質等。一切一切都是為了重獲女性與生俱來愛裝扮的丁點空間和自由。

走在街上談情說性

當盲婚啞嫁走進歷史的同時,世間目光對朝鮮這個碩果僅存的共產國家的戀愛生態,依舊懷有上世紀封建年代的價值前設,猜度現今的朝鮮社會大概還是維持門當戶對的家族觀念。當然,眼前的現實是朝鮮沒有擺脫「出生成分」(Song bun)的階級分野,愛情只能容許在階級平等的前提下醞釀。但是從一名脫北者的口述訪問中,她說﹕「朝鮮的性文化從來也不算保守,縱然自由的性文化不被政府鼓吹,但整體而言人們還是可以在性方面為自己作決定的。」可以看出,自主的性觀念,在朝鮮已找到發展的土壤。

回到196070年代,年輕人在朝鮮公開約會屬天方夜譚,是不道德的事,一切直至90年代初期,朝鮮推行男女同校開始,並透過金日成的一句說話——「現存在南北韓之間的國界已令人感到不安,我們又何必在男女之間製造另一阻礙?」年輕一代兩性接觸的人工隔膜,自此慢慢地打破。根據一名姓朴的脫北者指出﹕「在朝鮮的中學裏,交女朋友和參與童黨打鬥是每一個中學生必須要幹的事。而且由於每一個1415歲的中學生在春秋兩季都要到農村協助生產數十天,他們在農村工作時有直接接觸女生的機會,有些人更會與女生發生關係。」

固然,正如上樑不正下樑歪,不少朝鮮官員的不檢點私生活已不再是平民百姓的秘密,離婚率、墮胎率和擁有情婦的比例之高,大大改變社會大眾的性觀念。加上透過中朝邊境入口來自中國大陸和南韓的色情電影,朝鮮再不是性文化的沙漠。再者,當餐廳與戲院在90年代中期起因經濟危機後陸續關閉,一般平民百姓無所事事,遂以性來發泄解悶,或以性作生財工具。當然,這樣對金氏政權來說,總比人民思考政權合法性來得更安全,這更助長了政權不反對年輕男女在公眾場所牽手、調情和約會,甚至賣淫的風氣。

科技,以朝鮮為本

當世界銀行717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流動電話用戶超過60億,等於全球人口有四分之三人使用手機時,朝鮮卻是世界上「首屈一指」手機網絡發展落後的國家之一。

曾幾何時,朝鮮可說是世上唯一沒有鋪設流動通訊系統的國度。然而今天,在朝鮮擁有一部流動電話,再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朝鮮曾經在2000年前後引入流動通訊網絡,但礙於擔心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出現,卻於2004年突然全面停止服務供應。可是,當埃及公司Orascom2008與朝鮮簽訂推動發展並提供流動通訊網絡的合約,不消3年之間,不但已有700,000朝鮮市民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提電話,他們也把短訊符號「"LOL"」劃時代地引入朝鮮。當然,使用Orascom提供的Koryolink的最大問題,是網絡只能在朝鮮本土撥打電話,若然想透過手機與外界接觸,只能非法地使用中國大陸的手機和網絡。

根據今年5月由國際非政府組織Inter Media發表的一份名為A Quiet Opening: North Koreans in a Changing Media Environment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他們訪問了250名脫北者當中,有53%指出他們曾經擁有一部手機,當中有超過八成人表示他們都是在黑市中從熟人裏以100美元(約780港元)買入,並且接近全部都是以手機聯絡中國大陸那邊的人,以接洽安排逃走事宜。當然,使用中國網絡的手機通訊局限頗多,一方面要在離中朝邊界不遠的地點,而且也要防範有朝鮮「27局」之稱的國內安全部的竊聽。因此雖然在朝鮮使用手機與外界聯繫屬高危行為,但這也是不少朝鮮商人和脫北者唯一與外界接觸的聯繫點。

開放與最後一根蘆葦草

23年前當柏林圍牆倒下的一刻,朝鮮政權沒有隨之而倒下;發生在90年代的旱災,也沒有把金正日體制推至崩潰的邊緣;一年前金正日的猝逝,更絲毫沒有左右朝鮮三代世襲的劃時代推進。今天金正恩為朝鮮帶來了米奇老鼠、短裙性感的牡丹峰樂團、自行研發的平板電腦、手機網絡、漢堡包與薄餅,把朝鮮落伍的官方與靜靜地起革命的朝鮮地下社會拉近,是否就是標誌著改變已降臨朝鮮呢?

明報社評:美壓敘利亞意在伊朗俄中難解巴沙爾險情



敘利亞局勢在倫敦奧運開幕前夕成為國際最大的關注點,正副國防部長在炸彈襲擊中身亡,儘管總統巴沙爾倖免於難,但首都大馬士革一片緊張,居民夤夜出走,希望趕及在政府軍及反政府軍爆發攻防戰前離開。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對敘利亞政府制裁動議,俄羅斯及中國兩個常任理事國投下否決票。烽煙四起的敘利亞前景,不僅是中東未來穩定繫於此,泛中東地區是戰是和,也與敘利亞局勢有直接關係。然而,未來是一回事,去年3月以來飽受戰火凌虐的敘利亞人民始終是受害者,他們的苦難何時消解,此刻仍是懸念。

敘利亞位處中東要塞,北接土耳其,周邊有伊拉克、黎巴嫩以及巴勒斯坦人地區,敘利亞是阿拉伯世界中的驃悍勁旅,197310月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敘利亞出動1400輛坦克及5個師,強攻在第三次中東戰爭被以色列奪去的戈蘭高地,一度把駐紮高地的以色列軍逼得走投無路。以軍其後調動後備軍參戰,美國總統尼克遜下令全力支援,以色列避過大軍覆滅,乘勢反擊穩住戈蘭高地。事隔差不多40年,戈蘭高地仍在以色列手上,從未有一絲交還的舻象,究其原因,是戈蘭高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去年3月,敘利亞爆發反政府示威,事實上,敘利亞半世紀來的「穩定」,很大程度源於在對抗以色列之下的全民繃緊,以及由此而生的對個人自由嚴格限制。冷戰過去,這些戰時因素統統不存,自由之風吹來,執政復興黨、軍隊及政府的三合一巨大利益集團受到人民質疑,加上總統巴沙爾親弟馬希爾的貪污腐化早已傳遍全國,人民上街要求更大自由及更清廉的政府自是必然。

巴沙爾一旦倒台 矛頭即對準伊朗

面對示威抗議浪潮一浪高於一浪,敘利亞當局強力鎮壓,美國認為巴沙爾已失去合法性,總統奧巴馬去年8月下令凍結敘利亞資產以及禁止購買敘利亞的石油。美國此舉客觀上有地緣戰略考慮——通過制裁或推翻巴沙爾政權,帶來敲山震虎的效果﹕西方一直認為巴沙爾與伊朗關係密切,敘利亞亦與黎巴嫩真主黨及哈馬斯組織緊密聯繫,美國的算盤是一旦巴沙爾倒台,敘利亞出現一個親西方的政權,美國到時便可以清理中東的反美勢力,把矛頭對準更大的目標伊朗。

但美國的計算遇上近幾年一直與它抬槓的俄羅斯及中國。前者是中東地區的傳統參與者,第四次中東戰爭,敘利亞的最大武器供應國便是蘇聯,19731023日,當反撲的以色列軍快要南下殲滅協同敘利亞作戰的埃及兵團時,蘇聯領袖勃列日酙夫致信美國總統尼克遜,暗示美國若無法逼令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蘇聯很快會採取必要的單方面行動。美國官員判斷蘇聯可能出兵,將國家防衛狀態從第四級升至第三級,是和平時期的最高級戒備狀態,美軍並發現蘇聯空降師進入戒備狀態。事件最後美蘇以克制告終,但蘇聯/俄羅斯不欲丟失中東這塊地區的落腳點,則是從冷戰到現在都一樣。

俄羅斯否決聯合國的制裁敘利亞決議,是因為一旦親西方政權在敘利亞上台,俄羅斯不僅在中東地區難以立足,地緣上俄羅斯南部邊陲全在「敵對勢力」之下,以普京的強勢作風,沒有可能會嚥下這顆苦藥丸,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拉鋸頂牛,看來會延續下去。至於中國,從來不是中東的主要參與者,投下否決票,只能說是反對介入別國內政的傳統態度,今天的中國是經濟大國,然而在中東,中國仍是初入門的新鮮人,無力影響大局。

但是美國不可能就此放棄推翻巴沙爾的計謀,最有可能的做法,是一方面持續在聯合國施壓,或單方面繼續制裁敘利亞,更大可能是組織類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那樣的反巴沙爾統一戰線,糾合北約、阿拉伯世界的反敘國家,以人道救援之名把巴沙爾告上戰爭罪行法庭,甚至組織空中轟炸行動,全力推翻巴沙爾政權。從目前的戰看來,巴沙爾政權無疑是受到反對派擠壓,但主要控制權仍然未失,三天兩頭全面失守的可能不大。這對美國來說,在統籌反巴沙爾戰線的時間上因此有所鬆動,對巴沙爾而言則是稍一吁氣,對反對派來說則是疲兵稍歇準備再戰,更大的血腥即將到來。

糾合北約再謀出兵 美不推翻敘不罷休

這一切其實衝着伊朗而來,伊朗是泛中東地區的最後一個反美堡壘,美國在敘利亞事件上搞了一連串動作,其實是逐漸收縮繩子,朝着伊朗的頸項套過來。可以預見的是,伊朗的反美情緒會高漲,所謂核工程會愈快進行,中東局勢只會朝着另一場更大的衝擊發展,而不是朝着和平方向走去。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黃仁宇: 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成功人物。但是要說他「內聖外王」,則甚為牽強。況且我們今日評議他,也不是以評議人物為目的,而是因為原始材料缺乏敘述社會剖面的文章,我們只能從上層人物之作為,順帶看出當日社會中層與下層的一般概況。

  劉秀的六世祖為長沙定王,是西漢景帝的十四個兒子封王者之一。以後他的祖先歷經侯,太守,都尉,縣令,疊次由貴族下降,經過上層中層官僚的身分而至一般平民。王莽時代,劉秀曾在長安上學,因為資用不給,他和同學集錢買驢,而由從僕牽著替人載物取值。他也曾出過面經理他叔父的訴訟,也曾在災荒的年代出賣穀物,所以為人精於計算,在社會上講則屬於中下級的紳商。

  以後和他起事之任將帥者,大概與他背景相似,也代表著一個富於流動性的社會階層。吳漢則曾為馬販,鄧晨為官紳子,「大樹將軍」馮異為五縣郡椽(等於近代道台的科長或書),王霸為獄吏,李通為富商,只有王常從綠林出身,才真是亡命之徒。這些條件也使我們想像王莽末年,「寇盜蜂起」由於民變波及到中層社會,才引起全國反叛,到這時候劉秀與他的哥哥劉演才糾集「賓客」,舉大事。大概王莽以居攝身分,做過多年「假皇帝」,也做過十多年「真皇帝」,所以揭竿而起的仍是造反,而不一定即被認為「起義」。劉演發難,各家子弟都還避匿,後來聽說劉秀也已參加,才說:「謹厚者亦復為之」,於是打破了造反與起義間的隔膜。但是也還賴劉演之說服王常,拉攏來屬於綠林的「下江諸將」,劉家的「漢軍」,才掌握了最初基本的軍事實力。而且這些人物也多是年輕人。光武起事時二十八歲;在最初不願參加,直到光武安集河北時,方始參與的鄧禹,二十四歲;另一個在北方投效的將領耿龠,才二十一歲。

  劉家兄弟雖在這次運動裡起了領導作用,代表劉漢光復的卻不只他們二人。族兄劉玄更擁有綠林所屬「新市兵」的擁戴,於公元二十三年被立為皇帝,是為「更始帝」。他因為嫉妒劉演的聲望,因故將他處死。劉秀不但不為兄報仇,也不哭泣服喪,反親見劉玄,表示並無芥蒂。他可能在這時候,就已策定了今後的長久計劃。在當日全國獨立稱王的有十多個集團。王莽擁有從洛陽到長安的地盤。更始帝及所屬綠林,由今日之湖北西北透過河南西南向這地區前進。山東之赤眉,也自青州,徐州向西覬覦同一地區,他們遲早必殺得你死我活。並且這整個大區域,漢人稱為「關東」,是連年遭受天災損失最重的地方。所收拾的流寇也不見得可以整頓得好。所以他在王莽授首的一個月內,獲得更始帝的任命以破虜將軍的名義和劉家宗室的身分到北方綏靖各處,這才給他造成一個獨立自主,不在羽翼未全的時候給人打垮的機會。他北行之前,以寇恂為河內太守,防制其他部隊渡河追其後尾。茲後寇恂「伐淇園之竹,為矢百餘萬」。劉秀北行抵邯鄲,此地即有王郎稱帝,他也自顧力尚未豐,只採取迂迴戰略,逕向極北定縣薊州各處,一路以勸服征伐等方式,集合幾萬人的兵力,於次年春夏之交,才回頭拔邯鄲誅王郎。這是用南北軸心作軍事行動的方針,以邊區的新興力量問鼎中原,超過其他軍事集團的戰略。

  公元二十五年王莽前所立的孺子嬰又被人擁立為帝。此人也確實較其他任何人更有名分能繼承漢朝社稷,所以更始帝劉玄也要去討伐他,使他身首異處。劉秀則僅須在側觀望。到這年六月,他才在「諸將固請」又有「赤符天命」的情形下即皇帝位。爾後幾個月內赤眉入長安,劉玄降赤眉,又被赤眉所殺。光武則先收復洛陽,次收復長安,皆可算水到渠成。自此他在洛陽長安間的根據地就再未受任何嚴重的威脅。雖說各方的征伐仍曠日持久,一直到公元三十六年最後一個對頭公孫述戰死於成都,光武帝劉秀才算削平群雄。

  劉秀要統率駕馭很多不容易領導的人物,而都能夠補短截長,互相牽制,除了他的宗室身分,謹厚的聲名和天命的心理準備之外,他具有領導能力的天才不能否定。同時他對大小事宜,都親身督察經營,毫不鬆懈。他經常在局勢艱危的時候,冒生命危險親臨前線。有人說他平生「見小敵怯,見大敵勇」。我們也可以想像大敵已居他預料之中,若不規避,一定是準備好一決雌雄,所以能臨危不懼。反而是小敵會出其不意的出現,需要警惕,否則處置不當,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此看來,光武帝劉秀不僅有軍事頭腦,而且有作大將的才幹。

  《後漢書》〈耿龠傳〉說耿為將,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公孫述傳〉說成都已降,吳漢仍族滅公孫氏家屬,並縱兵大掠三日。〈光武帝紀〉也說建武十二年冬十一月辛巳「吳漢都成都」。可見得當日作戰時的殘酷,而中興仁義之師尚如是,其他「賊匪叛逆」可想而知。公元三十年(建武六年),光武也曾下詔稱:「今百姓遭難,戶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於是大批裁員,「並省四百餘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可見得自公元十七年綠林起兵以來,中原鼎沸,加以蝗災迭見,內戰頻仍,全國人口減少,無可置疑(只恐怕不會由近六○○○萬突降至二一○○萬)。同時各起兵的都有「賓客家室」參加,有時這些附屬人員也參入野戰軍之內。而一座大城市的被圍,經常逾月。各軍的輜重車輛,動輒幾千。這些史料,也使我們聯想到軍事組織之中必用社會中層人物為此設計並籌辦聯絡後勤等事項。在「成則為王敗則為寇」的條件下,巨家大姓的受戰事淘汰,又可能較一般住戶程度更深。

  公元二十八年東漢的官方記錄中有下面一段的記載:

  王莽末天下大亂,臨淮大尹河南侯霸,獨能保全其郡。帝征霸壽春,拜尚書令。時朝廷無典故,又少舊臣,霸明習故事,收錄遺文條奏前世善政法度施行之。

  而且公孫述敗後,才由成都傳送郊廟樂器,葆車,輿車輦於洛陽。與之相連的文字稱:「時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書周役,務存簡寡,乃至十存一焉。」

  綜合上面各項資料,可見得劉秀並沒有解決當日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經過大量流血之後,相次緩和,不僅人口劇降,中層階級也受打擊,文官集團,有待重建,各種作朝廷裝潢的文物,尚不齊備。所以他一面「與民更始」,將田賦恢復到文帝時三十分之一,一方面嚴刑峻法地稽考文冊。公元四十年「河南尹張汲及郡守十餘人,坐度田不實,皆下獄死」。這種外柔內剛的辦法,再加以符讖的意識形態,就使他完成了中興大業。

  當日君權世襲,中央集權又無法放棄,我們企盼劉秀改弦更張,可能有些過分。但是我們讀到酷吏列傳中的雒陽令董宣(雒即是洛,因東漢自稱以火德興,避水加佳作雒)拼得自己的性命才能將公主家的殺人犯置之於法。當日又稱「貨輕錢薄」,則是民間需要有力量的貨幣制度,使物資流通。凡此多端光武帝劉秀連問題都沒有考慮得到,也可以說他雖是超級政客,軍事天才,仍不是大思想家。

宦官,女后,外戚和朋黨

  東漢的十三個皇帝,只有光武劉秀和明帝劉莊是成年人踐祚,其他要不是弱冠登基,就是在襁褓孩提中拉來算數。而且除了最後一個禪位於曹丕的獻帝享年五十四歲之外,其他沒有一個活到四十歲。桓帝去世時年三十六,靈帝三十四,也算得長壽。殤帝,少帝,沖帝,質帝都沒有機會慶祝他們的十歲生辰。因此洛陽的政局,總是受宦官,女后和外戚的操縱。

  公元一百五十九年桓帝圖大將軍梁冀。他與宦官商量,派近衛軍一千多人突然包圍梁的府第,「收大將軍印綬」,迫得梁冀夫婦自殺。自此外戚的聲勢稍弛,宦官的氣焰又張。

  然而梁冀是創國功臣梁統之後,他家裡已有三皇后,六貴人,七侯和二大將軍,好幾個立幼帝的擺佈,都是他的安排。桓帝也是他立的,桓帝的第一個皇后,就是梁冀之妹。此人之為「跋扈將軍」,威震中外已二十年。只是這時梁后也已去世,桓帝劉志,做了十二年的傀儡皇帝,終究不甘心,才發動這次政變。只是他想獨立自主這一希望,卻始終沒有實現。在他做皇帝期間,又來了一個「黨錮之禍」。很多人以為東漢覆亡之機,出於「桓靈之間」,諸葛亮就將這關係,寫在他的《前出師表》裡面。

  今日我們想確定漢代覆亡的原因,不是從原始資料的表面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的。《後漢書》薈錄了很多當時文件,內中有無數壞人壓抑好人,和好人反抗壞人的說法。我們也可以發問:既有壞人為朝中的獨裁者,如何又有這麼多的好人做大官?並且朝中長期間的鬥爭不出道德的力量與惡勢力的抗衡,為什麼漢亡之後,這種對峙的局勢不能繼續,而引起了一個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局面?

  《後漢書》裡的〈梁冀傳〉說此人驕侈淫逸,無所不為,但是文內除提出他因立嗣與政敵李固意見分歧之外,竟滑說到他政策之好壞。可是傳裡又提出了梁的妻子孫壽,據稱她也有淫行。其原文為「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悉眉,唬妝,墮馬髮,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

  這幾句話無法直接譯為今日的文字。與之針鋒相對,我們只好倣傚古典小說的口氣如此說:「那娘子倒也生得標緻,她有時悉眉深鎖,有時又笑臉頻開,臉上薄施脂粉,兩眼水汪汪的望人。她回眸一笑時,個中消息直到皓齒的骨根深處。好一頭烏絲,挽成一個大包,輕鬆的斜掛髮邊,走起路來,又是足不勝體。總而言之,有了千般百樣妖嬈輕蕩的模樣。」

  原文利用作賦的秘訣,採取了幾個新創而語意雙關的字眼,用最經濟的手法去描敘複雜的情事,卻又將重複的部門,平行列入,越是意態游離,越符合作者的需要。然則孫壽妖冶與否,和梁冀的跋扈毫不相干,和我們今日想探詢東漢政局主旨之所在,相去更遠。

  我們想追究漢朝覆亡的原因,則還要參考以下的背景:

  東漢之提倡學術,很有成效。洛陽的太學,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至桓帝時太學生稱三萬人。而私人傳授學業的,動輒聚集門徒數百或逾千。可是講授的題材極為窄狹,通常既不出人文,而尤專重傳統政治思想。在「學而優則仕」的條件下,這些學人除了當官之外,缺少發展抱負的門徑。有時讀書也確是陞官發財的梯階,做得好的數代公卿,創立門第。只是這種機緣難得,有的則跌跺仕途,有的為人「賓客」,還有很多自負清高,在讀聖賢書之餘,養成一種仗義輕生的風氣,不僅自己被窄狹的倫理觀念所支配,還要強迫他人一體以個人道德代替社會秩序,這許多條件都構成黨禍的根源。

  而民法之不能展開,也是漢代一個深重的弱點。漢法承秦法之後,條文複雜,內容簡陋。尤其對於農村社會中層所集累的資本,始終無適當的處置,又怕小自耕農失田而為遊民,因之視「兼併」為畏途。《後漢書》的百官志提及刺史,後版有引證蔡質〈漢儀〉一段作註釋,內中提到西漢武帝遣派刺史的詔書,內中首要的任務即是糾察各處「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而東漢的「司隸校尉」有同監察院長,也是京城附近地區的刺史,更是帶有榮譽性質的官位。很顯然的雖前後三百年,在漢末之被任為司隸校尉的,仍有人認為在奉前詔行事。可是以武帝戰時動員的方案,意義模稜,加於經濟相當發達的承平社會,則必引起糾葛。

  當桓帝置梁冀於死地之日,東漢還有六十一年的壽命。可是梁冀沒有被攻擊頒行不當的法則,則因為當日洛陽朝廷已談不上創造制度或推行政策。縱使邊防發生問題,或有天災民變,也只能臨時對付,有如頭痛醫頭,足痛醫足。朝廷之經常業務,無非禮儀及人事,而人事也不過任免賞罰。梁冀的對頭李固,也是世家出身,官至太尉(軍政部長),他曾建議「權去外戚,政歸國家」。梁冀的黨羽也相對地指摘他門下「或富室財賂,或子婿婚屬,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可見兩方已有黨爭的趨勢,而重點在個人恩怨利害。

  漢朝之沒有立時垮臺者,乃是朝廷之下,很多地方官,還在竭忠辦事。《後漢書》的循吏列傳舉出循吏十四人,或以興革農田或以提倡教化獲得稱譽,有好幾個一直做到漢亡。和他們相似而沒有在青史留名的必多。即是酷吏列傳的酷吏,以「猛」為「能」,雖說個人的良心和德行有虧,在他們講仍是替公眾服務。只是他們各行其是,這些資料也顯示統一的政府,不能以妥當的法制控制全國的危機。

  公元一百六十五年李膺的第二次被任為司隸校尉,使很多潛在的衝突尖銳化。其背景則是很多人在鄉間放債買田,通常以賓客行之。地方官若加干涉,則發覺這些人的後台老闆都是朝中顯要。而最有威權的,則是中常侍張讓,他就是宦官頭子。《後漢書》的宦者列傳說:「賓客求謁讓者,車恆數百千輛。」李膺到任方十日,就抓著張家開刀。張讓之弟張朔,也是野王縣的縣令,被控為「貪殘無道」。李膺親率吏卒在張讓家裡將他擒獲,剛一訊問,立即處死。桓帝還責問他沒有請求即行誅殺。李的辯護,不依照法律,完全根據經史,並且強調孔子作魯司寇七日即誅少正卿,他任司隸校尉已十日,實在是行事愆遲。他這一辯因此脫身,以後也迭有浮沉,終於靈帝朝宦官與名士鬥爭時被拘入獄被拷死,他的門生千餘,也受禁錮。事在公元一六九年。

  對這期間發生的爭端,我們決定誰是誰非。黨錮列傳裡也提出很多名士對宦官實用性賓客集團的誅殺,甚至遇赦的也殺,老母也殺,而一次屠殺好幾百人。當時的人還說「紀綱敗廢」,我們則只能強調這是社會進化,法制不能跟著調整只好以道德代替法律的結果。況且宦官,女后,外戚和朋黨並不是促成漢朝瓦解的真原因,他們不過是千百萬事實的工具。張讓是宦官領袖,後來與外戚出身為大將軍者何進作對。可是何進還不過是太后的異母弟,張讓則有一干媳婦,乃是何太后的胞妹。所以很多朝政的糾紛,還在家庭裡產生。

  傳統歷史家寫漢亡,或歸根於桓靈之間的寵用宦官,或歸咎於黃巾賊造反,或歸咎於召董卓的番兵入衛。而其實大規模內戰開始於宦官已被整肅,黃巾已平,而董卓身故之後。公元二百年官渡之戰,則在漢亡之前,已經展開了長期分裂的局面。一方面代表新興地方勢力者袁紹,此人七世祖袁良以學《易經》起家,在西漢時曾為太子舍人,他將學術傳於孫子袁安。袁安舉孝廉,為郡太守,為司空(工部大臣)司徒(民政大臣)。自此沒有一個袁家子孫不是東漢顯官。袁紹自己曾任虎賁中郎將(近衛軍司令)和司隸校尉。袁氏四氏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袁紹進軍官渡,率眾十萬,給養自河北以大車萬餘輛供應。抵抗他的乃是曹操。這時他尚想維持東漢的中央政府。他的義祖曹騰乃是宦官,由黃門從官侍從皇太子(即順帝劉保)讀書。曹操之父曹嵩乃是曹騰養子,而曹操自己也舉孝廉。他的軍隊大都以黃巾降人編成,給養則得於屯田。也就是人員與物資都產生於現存體系之外。

  以學閥而為軍閥,這在世界史裡是創舉。漢代的覆亡,則證明一個政治體系,對各人私利觀完全否定,只能控制一個簡單的社會,一到情態繁複,各人口是心非,就無法和衷共濟。今日我們讀漢末群雄所作的「檄」,和民國初年軍閥的「通電」無異。這時縱使他們想合作,也找不到一個合作的邏輯。

陶傑: 劣質父母少生些



「蝙蝠俠」首映,精神病變態殺手在戲院亂開槍,死傷無數。

瘋子說:我就是戲裏的Joker。換了在亞洲社會,就有政府官、家長教師組織,紛紛譴責電影的創作人,不該在戲裏有Joker這個角色,教壞青少年。

道德團體抗議:應該嚴管槍械。但是,創作自由是神聖的。今天禁這個角色,明天也就禁得了別的場面。譬如,另一齣戲,有一個少女角色跳樓自殺,電影賣座,有許多女觀眾跟着仿效,那就以後都禁止電影有跳樓場面。

美國是美國,不是香港、中國、新加坡。要管制的,不是創作,也不是槍械,而是反智,以及極端的精神病人和變態殺手。

殺人兇手明顯是缺乏良好的家教。管制的第一目標,應該是家長:沒有公民責任感而胡亂生育的父母,政府應該介入,生了一個為害社會的王八蛋兒子,家長先應受嚴懲。

英國統計有十二萬個「問題家庭」:單親、父母有犯罪紀錄,或父母愚昧而教育水準低下,有暴力傾向。此一群組,每年耗費九十億鎊社會綜援、警力資源。沒有責任感的父母,生下子女,除了犯罪,還有各種令公眾厭惡的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ur),像在公眾場合喧嘩而粗言穢語、暴力滋擾,須要納稅人公帑動用警方、醫療、社工,照顧此一劣等人口族群。

英國政府調查:其中有些家庭,父母質素低下,卻拚命生育,有一家人,已有九個子女,母親還在懷第十名,要動用十組社工來「照顧」。政府有一個部門,叫「麻煩家庭小組」(Troubled Families Unit),聘有顧問,建議政府要行政介入,制止這等父母像老鼠蟑螂一樣繼續繁殖下去。

此等族群,多生幾個,「蝙蝠俠」拍到第八集,將來戲院遭到導彈火箭炮轟擊的風險高許多。不論富貧,若父母不行,由專家鑑定,生育權一定要限制,沒得異議,救亡要緊,末日都快到了,還要開幾場論壇來諮詢討論?

潘國靈:失城回歸前後的香港文學



編按:7月初,兩年一度的香港文學節,多位作家就本土文學發表講話,加之今年書展以著名香港作家也斯為主角,香港文學漸漸受關注。早前,香港作家潘國靈在「世界華文文學前瞻」講座上,與聽眾分享他觀察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的本土文學概,提到「失城文學」的想法,並形容回歸是「handover也是一種hangover」,在香港文學作品所呈現的各種情緒如何,本文將以文學分析的角度,看看我城的文學生命力。


光之缺失為暗,月之缺失為蝕;在文學藝術中,「缺失」不一定就成為「缺陷」,而亦可成為一種風光。如香港常常被稱為「無根之城」,「無根者」,民族意識彷彿有先天的「殘障」,以懸擱飄浮而不以紮根於土壤為常態,竟也在空中怪石之巔生出奇詭的城堡,一座文學的城堡。

我以為,香港文學多少是以「缺」、「小」、「城市」(相對於「全」、「大」、「民族」)作為其文學想像和創作力量的。以下我試圖陳述一些香港文學的「小道」,當中難免有概略之嫌而必有例外,因為作家的差異性在微觀的層次是非常巨大的,而文學作為回應世界的一種方式(不僅是文字戲法),這方式也並非由來如是而必然歷經諸多變化,以下所說的,大概適用於左右意識形態對壘相形淡化、香港主體性愈發鞏固、城市成為一種認同對象的年代之後,約由上世紀七十年代綿延至今。

1.感時憂國之外

像我這一代或可稱為「後青年期」的香港作家,在學時期當讀到五四時期梁啟超的「小說救國」、作家為「靈魂的工程師」、「救亡與啟蒙」之說時,都難免有一種敬畏之心──「敬」是因為那份文學理想之崇高,「畏」亦因為那份以文學改造社會的抱負之重。如果文學曾經有這種力量,時代變遷已令那種文學與道德、民族命運連結的理想,尤其於香港這文學只佔一隅的地方來說,儼如一則文學烏托邦神話。

2.一個人的聖經

相對來說,高行健所說的,文學初衷本是一種面壁的自我傾聽、自我禱語,可能更接近香港作家的情狀。尤其因為文學位處社會邊緣,寫作者反而從開始沒有很「宏大」的目的,而主要是以文學,來觀照自我與世界的關係。有人或稱之為一種「個人化寫作」,其中,所謂「個人」,固然有受到西化書寫個體差異多於集體共相的影響,但其中亦有一種回歸文學的純粹。「個人化」不一定就是「唯我」,作家恆常處於文學私密性與公共性的辯證之中。當真情去到一個「非此即彼」的極端(純粹作為一種想像性實驗):在個體孤絕放逐vs.集體無差異共性之間,我個人或不少作家是會站在前者的。

3.小城抗衡「大論述」

香港常被稱為「蕞爾小島」、「小城」,在我看來,這除了指其地理面積而言,還包含一種面對世界的態度。城市作為一種立場,自外於國族/鄉土之外,一方面固然是一地之限制某程度上制約了一地的文學表現;香港與國族存有距離,高度城市化的環境亦不大可能醞釀出「鄉土文學」;一再地,香港以其「無」定義其「有」,以其「殊異性」定義其「獨特性」。「無鄉情結」反而造就了她築成了瑰麗多變的城市文學堡壘,南北故事、難民社會、西方眼光、動亂之都、城市漫遊、都會神話、城籍身分、失城文學等等蔚為奇觀;「避風驛站」、「高級俱樂部」、「反共前哨」、「邊緣性空間」、「虛構的城市」、「浮城」、「我城」、「V城」、「傷城」等等意象層出不窮。香港無意於書寫「國族寓言」,卻寫下了自成一派,自成系統的多則「城市寓言」。城市之於國家、民族,本來就是一個小的格局,香港或無大寫民族、歷史「大河小說」的氣魄,可以走出擅拍城市題材的「新浪潮」但不會出現剖開民族創傷的中國「第五代」;可以有「失城文學」但難有回溯原鄉的尋根文學。香港滿足於當「小」(不一定指其作品篇幅而言),在種種「大論述」如「大一統」、「民族大義」、「大中國主義」、「文學立言」、「文學道統」面前,她總是禁不住皺起一副屬於持續抱疑者的眉頭。

4.跨城格局與世界接軌

自外於「大」,非因策略而為,而是性之所致,更認同於邊緣的發聲位置。但另方面,以城市為主體,仍保持一種「開放性」而不致落入陝隘性的「本土主義」,也是一些作家如我者所關注的。這方面,不獨文學,全球化、流動性令國家分界的重要性相對減低,世界進入一個以跨城為坐標的格局。九十年代初我們談的仍是中國的「雙城記」(香港與上海),近十多年我們談的已是「四城」、「六城」、「兩岸四地」、「超級城市」(megacities)、「城際競爭」;香港作為一個城市,儘管文學只屬小眾,但比較優秀的文學家,在汲取本土文學、華文文學、世界文學方面的眼界和胃口,卻一點不弱;至少她對中國大陸、台灣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的接收,遠遠大於其他地方對其文學的興趣,偶爾她或者因乏人關顧而氣餒,但始終不曾停止以其城市妾身,與世界文學(起碼在閱讀上)接軌的欲望。

5.失城文學的夢魘回歸

回到文首的「失」;香港不是日本充滿各種末世想像,但她也有一種牢牢的「危機」想像。城市大限、浮城陸沉、正體字與廣東話消退、既難自足又怕與中國融合泯滅了自身個性等等。回歸不在一定點,handover也是一種hangover,「回歸」的情緒其實一直延宕至今。香港的末世憂鬱想像並沒有散去,這過程不會是一場大逃亡大遷徙的壯觀(如台灣小說《西夏旅館》所見的),而會是一場悄無聲色、逐漸人間蒸發、從有歸無的遞減縮小抽乾過程。太平山石胧每年爬高一分,不知不覺,爬到山頂這城市便「氣數已盡」,一則古老的都會神話,在回歸十五年之間於民間如「永劫回歸」般,竟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圍城自困,香港作為地理區域將繼續存在,但我們都怕,城市作為一個文化生命體將步入靜止,被定格為一座博物館也即是墓志銘。我這樣說是很悲觀嗎?也非全然。或恰恰相反,因為文學的神奇力量是有本事化所有陰鬱為力量,種種對香港出於愛恨而生的「失城」意識,於文學中將轉化為各式異色書寫;在與死神下弈時,生命力反得以復歸。我們都走得太快,來不及書寫過去,當文學家把脖子擰轉回望殖民過去的時候,他知道書寫的可能遠沒有窮盡。所有的前瞻都始於回望,歷史的廢墟是書寫的寶庫。

鄭海麟:「永樂模式」或可解南海問題



當前,中國與周邊國家衝突不斷——菲律賓、越南對南海問題的態度日趨強硬;南韓頻繁抓捕中國漁船甚至發生流血衝突;美國加強與澳洲的軍事聯盟後又計劃向新加坡派駐軍艦……。中國在南海、東海、黃海,乃至整個太平洋都可謂麻煩不斷。

筆者認為,中國解決南海和周邊問題須有大戰略和大智慧,一個沒有「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國,很難讓周邊國家信服。從歷史角度看,中國曾經有過成功的經驗——明 朝永樂年間制訂的對外政策就非常成功,鄭和七下西洋,使亞洲三十餘國主動納入中華文明的統治秩序中;二戰後,美國推行的外交政策恰好是明朝永樂年間對外政 策的翻版。

須建核心價值體系

永樂大帝的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有三個特點格外值得重視:一、不佔有他國領土,也即是不做殖民主義者;二、通過傳播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體系,從而建立起中華文明的統治秩序;三、以強盛國力和軍事實力為對外政策提供堅強後盾。

總結永樂對外政策的經驗,首先是以「王道」開路,其次是採取「恩威並施」的方式,使周邊國家最終心悅誠服,紛紛要求納入「朝貢體系」,甚至主動要求把自已國 家的山嶽河流納入中國的版圖,所謂「悉歸職方」(如安南、占城、柬埔寨、暹羅等國納入廣西;三佛齊、爪哇納入廣東;琉球、渤泥則納入福建)。這種以推行 「王道」致使「萬邦來儀」的外交政策,使中國與周邊國家建立起友好睦鄰的關係。

二戰後,美國汲取了英法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沒有佔 領他國領土,美國強盛國力和海軍實力成為她的外交政策的堅強後盾;最關鍵的是,美國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即自由、民主、人權。與此同時,美國還以「遵 循」國際法開路,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與認同其核心價值的國家建立起「安全保障」體系。今天的所謂「國際法」,即相當於昔日中國強調的所謂「王 道」。

比較永樂大帝與戰後美國對外政策的成功之處,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對周邊國家有吸引力的核心價值體系,否則很難使人認同;一個沒有核心價值體系的國家必然「行之不遠」,也無法讓周邊國家信服。

尊孔難抗普世價值

近 年來,中國在綜合國力大幅上升的同時,似乎也想重建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比如尊崇孔子,推廣儒學。可是,孔子和儒學的核心價值強調的是「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目的是要維護專制王權,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無不以尊孔崇儒為旗幟、作號召。以尊孔崇儒對抗普世價值,無異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排 斥「自由、民主、平等、人權」,倘若今天以此建立核心價值體系,必然無法使周邊國家認同。

中國應該建立怎樣的核心價值體系,確是值得深思的 大問題。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也絕非孔子一家,中國現在大力「尊孔」,對建立核心價值體系不一定有幫助。「自由、民主、平等、人權」是人類文明的 精華,中國不應該對其排斥,應以整個中華文明為本位,再加上普世價值的認同,才是建立中國新一代核心價值體系的來源。

此外,核心價值體系建立起來後,還須深化到社會各階層,讓老百姓遵守,讓別人接受和認同。只有這樣,中國在和平崛起後,才能獲得周邊國家尊重,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信報社評:內地網民大增 衝擊政治生態



中國內地網民數量在過去十五年增長八百六十七倍,迄上月底,全國網民達五億三千八百萬眾,上網普及率接近四成。這一堆數字的背後,不僅顯示人們的消 費模式與生活細節已產生重大變化,更意味着中國的信息流通與輿論生態,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對政治環境的衝擊,非同小可。

尤惹人注目者,手機在中國已成為最大的上網終端。智能手機上網功能便捷,令內地農村和流動人口中的網民急增,目前農村網民已逼近一點五億,這使一向信息嚴重匱乏的農村,面臨着意義非比尋常的轉變。

數量龐大的網民,在無遠弗屆的互聯網上,游弋於眾說紛紜的輿論天地、行走在肆意討論的網絡空間,快速地傳播消息,熱烈地掀動民情,對於一貫慣於封鎖醜聞、箝制輿論的官方,構成了重大壓力。

面對互聯網興起帶來的挑戰,中國當局不斷增強網控,最新的例子是國家廣電總局和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本月九日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規定對網絡節目先審後播。當局聲稱審查節目是避免低俗和渲染暴力色情的內容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目前,中國官方往往以打擊意識不良內容作為嚴格管控互聯網的理由,掩蓋其政治審查的真正目的。

本月五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通過了一項關於互聯網自由的決議,呼籲各國如同在真實世界中保護人權,支持個人在網絡上的自由。中國雖然對決議案投下贊 成票,但其代表同時表達了保留立場。中國代表在發言中表示,隨着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上賭博、色情、暴力和欺詐,以及黑客攻擊正不斷增加,威脅到社會和公 眾的合法權利,人們同樣須要受到不被有害網站侵害的保護。

誠然,網絡上的不法行為與違例內容,需要法規管控,但在中國,網控的核心顯然在於 政治。這從當局上月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內容可見一斑,其所詳列禁止在網上傳播的信息,其中包括:危害國家安全、洩露 國家機密、顛覆國家政權的;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煽動民族仇恨、破壞民族團結的;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散布謠言、煽動非法聚集、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 穩定的內容等。違者構成犯罪,依法刑事追究。

顯而易見,這種網上管控旨在限制言論自由。最近美國駐上海領事館發言人的新浪微博賬號也被關 閉,原因也是該微博所發表的言論,引起官方的不快。試問,連外國駐華領事館的微博也說關就關,遑論中國的普通百姓了。中國這種嚴厲控制網絡自由的政策,與 不少官員強制維穩、打壓民眾訴求的思維,如出一轍。

可是,官方控制網絡媒體,遠比監控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困難得多。一是因為網民人多勢眾,且上網群體正快速向基層蔓延,所形成的輿論力量難以估量;二是儘管防火牆和各種控制措施具有一定效用,但網民能夠「翻牆」;加上社交網站「威力」巨大,也有助突破網管的監控。

互 聯網打開了內地箝制言論自由的一大缺口,已是不爭的事實,而網民揭露一些官員本來不想公諸於世的消息,以及不少官員腐敗違紀的醜事,既使民眾的知情權大 增,也倒逼當局慎重地、加快地處理有關事宜;網控絕非維穩正道,反而認真地接受網民的監督,聆聽網民的心聲,作為幫助肅貪反腐、改善施政的工具,方為長治 久安之策。

無論如何,中國網民不斷增加,必將惠及民主進程的推動,有助公民社會的成長。任何網絡管控最終都只會徒勞無功。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黃仁宇: 何以改革者又是書獃子



  王莽何以會失敗,曾引起中外學者的爭論。五十年前,還有人張揚他為「初期社會主義者」。其實這個比擬不合實際,而且王莽的敗亡,有他親身實歷的前後史蹟足以解釋,用不著我們提供沒有發生的情事作假說。

  王莽新政涉及雖多,其要點不難縷列。其一是稱天下之田為王田,亦即土地國有,各家室佔領的面積及使用奴隸人數都有限制,也不得自行買賣。其二則為作「五均」、「六管」,也就是政府經商,也用金銀布匹大錢五銖錢下至龜貝造成一個彼此能互相更換的貨幣制度。一為農業政策,一為商業政策,也符合傳統所謂「食貨」的範疇。其理想則是農民都有田種,貨物既流通,價格也公平,高利貸則絕跡。

  這種理想,牽涉國家社會的根本,目標遠大。可是根據這改革者自己所發詔書的揭示,漢初以來假設全民平等的賦稅制度,因為「豪民侵凌,分田劫假」已經名不副實。新莽由於財政困難,公卿以下月祿才得帛一匹,「課計不可理,吏終不得祿」,這時候還以為所要的改革可以一紙文書頒布,則天下怡然景從,也未免太樂觀了。

  西漢與東漢之交,兩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政府管制力量降低,民間士族大姓興起。二是官僚機構膨脹,據估計中央地方官吏逾十三萬人。光武帝劉秀崛起於民間,他利用前者的力量,而不為後者所羈絆;王莽則反是。他不能與巨家大姓抗衡,偏要下詔書和他們作對。他雖改長安為新安,仍是與積習難返的官僚機構結不解緣。均田則應在農村著手,政府經商也要組織普通商人作第二線及第三線的支持。他對這些事全未著意。

  今日我們讀《漢書》裡面的王莽傳,不能忽視此人書獃子的「氣派」。比如他用「五威將」巡行各處,乘「乾文車」,駕「坤六馬」,各人「背負鶯鳥之毛」。他又分大郡為五,郡縣以亭為名者三百六十,以應符命。匈奴單于被他改為「降伏單于」,所轄國土人民也被分為十五部。高句驪則降為「下句驪」。

  王莽可能精神失常,他做皇帝時總是接受外間至大的壓力,也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然則,他也有很多我們在今日視作離奇的辦法,例如事前造成理想上的數學公式兜須用在真人實事上,以一種象徵性的指示當作實際的設施,注重視覺聽覺上的對稱均衡,不注重組織的具體聯繫,這些都與傳統中國思想史有關。這也是初期政治早熟,技術供應不及時的產物。因為統治這龐大帝國,包羅萬象,即使博士顧問,也必須保證對萬緒千頭的事物,都有知能上的掌握,才能表彰皇權之萬能。於是只有將原始片面的見解牽扯著籠罩著去推衍出來一個內中凡事都能互相關聯而有規律性的宇宙。

  在漢朝提倡「天人合一」的著名人物,首推董仲舒。他對武帝策問時就已提出「為政而宜於民者,固當受祿於天」的解說。他的《春秋繁露》,更是陰陽五行的淵藪。凡是春夏秋冬,東西南北中也都與木火土金水有關,也與五官五味天地父子「各如其序」。董仲舒自己言災異,幾乎闖下大禍,幸經武帝赦免。可是陰陽五行的假科學經此一代大儒的提倡,成為眾所周知的真理。因為「火居南方而主夏氣」,又與軍事相配,所以《漢書》五行志指出漢武帝幾次伐匈奴都在春夏之間有大旱之年施行,只是書裡沒有講明究系因天旱而動干戈,或是因為起兵戎而有旱災,或者兩者都因「夏氣」旺盛之故。同書天文志也指明「經常星宿」(常見的星和星的集團)「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從西漢到東漢,這種信仰只有變本加厲。《後漢書》的儀禮志更記載冬至日來臨之前夜,京城百官都於夜漏未盡五刻時(約等於現在晨六時)穿黑衣服,迎氣於「黑郊」,行禮畢,改穿紅色袍服。乃是因為冬至那天晝最短夜最長,以後白晝漸長,黑夜趨短,也就是陰去陽來,朝廷也要集體的相時而動,才能「承天理物」。也還要在那一天權量水之輕重,確定晷影之長短,並且調整樂器。這也就是乘著「節氣」之氣,對凡與數目字有關的工具,給予一番飭備。

  凡是一種動作,都有陰陽的關係在內,凡是數種事物,既有自然賦予的一定序列,則可以用數目字解釋,並不與現代科學衝突。就是擁護王莽的劉歆,解釋下雨為陰氣不能上達,陽氣又無可下透,也可以說是用一種美感的方式闡述一種物理現象。所以李約瑟說中國哲學家猜測自然的奧妙與希臘思想家不相上下。我們則覺得希臘思想家還只認為自然法規須待斷的發現,才能不斷的展開。漢代的思想家如董仲舒等則以為人類應有的知識都已在掌握中,並且自然的現象,正常與非正常,都與人事有關,凡人一眼即可看穿。這當中已有一段很大的區別。而中國思想家最大的負擔,則是他們所揭開的知識很難與朝政分離。

  光武帝劉秀也重圖讖。他和鄭興討論郊祀,有下面這段記載:

  曰:「吾欲以讖斷之,何如?」對曰:「臣不為讖。」帝怒曰:「卿不為讖,非之邪?」興惶恐曰:「臣於書有所未學,而無所非也。」帝意乃解。

  這也證明專制君主需要一種意識形態做他的張本,臣下很難抗拒,因為不支持它,就是反對他。鄭興只好服輸,自己承認學術淺陋,不如聖見高明,才得脫身。

  在同樣的情形下,我們也可猜想以當日文字傳遞的艱難(紙張僅於公元一○五年前後出現),加以政府收攬讀書人之廣泛,凡與當局意識形態格不相與的知識就很難普及。東漢之張衡作渾天儀,又於公元一三二年作地動儀,能不待各處報告,預知何方地震。他的渾天說,稱天如雞卵,地如卵黃,日行一度,共三六五又四分之一度,他又算出圓周率為三.一六二二。可是他為宦官所讒,自己也不如意,還不敢向皇帝直說,「及後之著作,多不詳典,時人追恨之。」這和董仲舒所著「十餘萬言,皆傳於後世」,有霄壤之別。比張衡還要早約五十年的王充,對當日迷信作有系統地批判,所著《論衡》二十餘萬言,但是他人為「異人」,書為「異書」。《後漢書》裡寫他的傳記,只聊聊數十行,除了說他所著書,「始若詭異,終有實理」之外,無一字一句抄錄。可見得以知識本身為目的的知識,總有與時尚不合的趨勢。

  從這些觀點出發,我們回頭看王莽:《隋書》經籍志說:「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圖讖興,遂盛行於世。」從此也看出新莽與光武帝劉秀同以原始型的信仰帶有神秘性的色彩,去支持他們的帝業,並無基本的差別。可是除此之外,劉秀注重實際的組織,有步驟的達到他的目的。王莽則眼高手低,只能宣揚天下大局應當如是,做事經常文不對題,可能被他自己的宣傳所蒙蔽。作他的傳記者只要把他的詔書書前後摘錄,也可以給人看出這位改革專家,實際上仍是一個大書獃子。


西漢與東漢

  西漢與東漢,究竟應當在歷史上視為兩個不同的帝國,或者看作一個整體的朝代,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兩漢在公元前及公元後各歷時約兩百年,中間經過新莽的中斷十五年,如果視為一個朝代,則它連亙四個多世紀,為上承秦始皇下迄滿清兩千年來帝祚最長的一個朝代。

  中國的人口,據稱經過王莽後有大量的損耗,可是後來經過東漢的休養生息,也漸漸恢復原狀。官方的統計,常有訛漏,至漢亡時仲長統的估計,應逾千萬戶。則兩漢在正常狀態下,人口總數應當是五千萬到六千萬之間,公元前及公元後並無顯著的差別。

  以疆域及兵力威勢之所及而言,則兩漢間的變動亦少。漢武帝在朝鮮半島開拓的立足點,東漢也能大概維持。交趾反叛,有馬援平定。漢武帝還要竭全國之力伐匈奴。這遊牧民族在王莽後永遠的分為南北,給東漢竇憲一個絕好的機會。他在公元八十九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各部降者二十萬人,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至於北單于「不知所終」。西漢既有張騫之通西域,東漢則有班超打破他的紀錄。班超籌劃「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他由中土率領出塞的不過志願軍千多人,後來接濟他的也不過兵士八百人,他竟能「以夷制夷」。攻莎車時發兵二萬五千。公元九十四年更合西域八國兵七萬人討焉耆。

  只是東漢有一個邊疆問題,其棘手的程度,為西漢所無,此即是青海草原地區的羌人。這些藏族遊牧民族,沒有統一的組織,各部落時合時分。有時漢人也欺凌他們,引起雙方的仇殺,戰事經常發生,每次雙方的死傷各逾數千。草原地帶既無法佔領,東漢的移民實邊也極耗費。即招羌人內屬不僅無實效且有後患,漢亡之前董卓的擁兵自重,即靠羌人編成的部隊撐腰。這種部隊,只有他能指揮,旁人無法管馭。

  可是事雖如此,在當時人看來,縱算西漢都長安,承土運,所以一切都以黃色為尚,東漢都洛陽,交火運,所以旌旗衣飾概以紅色為主,實際上只有一個朝代。光武帝劉秀,出自漢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他在洛陽重建太廟之後,只奉祀西漢的君主到元帝為止。因為對光武講,元帝仍屬父輩,成帝則為兄弟,哀帝已屬侄輩,平帝更算是侄孫,都不在太廟奉祀之內。光武更因呂後不遵高祖遺囑,引起諸呂之患,雖然事隔兩百年,仍將她的靈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靈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國以來從父系母系上講都是名正言順一脈相傳的繼承人。於是劉秀在歷史上稱為「中興之主」。

  最近幾十年來從考古所得,已給我們一個體會漢朝日常生活的機會。這些資料也給以上的問題,賦予部分的解答。出土的文物,包括衣食住行的各項資料,如無實物,即有模型圖解。因之小至文具印章,大至侖廁爐灶,更大至於樓台榭閣,都可以一目了然。漢朝一般人的思想,認為生與死沒有絕大的差別。陰冥雖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對死者祭祀供獻,卻用不著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為如此,所以漢代墳墓裡缺乏我們今日認為有宗教性的標幟與裝潢,卻有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鐫刻。這些碑畫,內向對棺槨,好像專供死者欣賞,其中有的引用歷史故事,例如荊軻刺秦王,漢武汾上得寶鼎,有的則鐫刻車馬宮室,庭院廚廄,農田作業,市廛買賣,甚至方伎雜耍。其廣泛真切可以給研究歷史的人一開眼界。

  從這些資料看來,再加歷史的證明,我們可以說漢朝四百多年內,文化生活已有很長足的進步。在多方面講,中等以上住戶的生活,較之近世紀,已無顯著差別。中外學者一致將這成就歸功於兩漢的重農政策。政府既竭力培植小自耕農,而冶鐵公賣,則西漢全國統籌,東漢各地作主,也使標準農具普遍的及於一般農戶。而且地方官員經常興水利,論穡稼,有如《漢書》及《後漢書》循吏傳之所敘。從這些方面看來,中國的初期統一,以淳樸雷同的法制加於廣大的地區,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同時在這種原始的重農政策之下,東漢與西漢,也確實有承前接後的聯繫。若非如此,則其人口與版圖,就甚難如此互相湊合。

  但是這問題仍可倒轉來看:要是兩漢確是一脈相傳,何以兩個時期的歷史學會有這樣大的差異?今日我們展讀西漢的歷史,不期而然的會感覺到內中有很多令人興奮,令人竦懼,令人嗟嘆,令人驚訝的地方。這種特點,很難在東漢史裡看到。即使現今《劍橋中國史》的主編人Denis Twitchett 也曾經對我說找不出一部讀來令人覺得滿意的後漢史。這原因又在什麼地方?

  從現代的眼光看來,西漢帝國仍在草創時代,即是文景之治,武帝之用董仲舒的思想管制,霍光的專權,宣帝的稱雜霸,都離不開一種試驗性質,所以能勾動讀者的好奇心。東漢的君主,就沒有這種創作的機會。其中主要的原因則是帝國的粗胚胎穩定之後,立法不能展開。君權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對稱與均衡,就無從分割,也不能根據實況合理化。這情形曾引起仲長統說,三公都是虛設,到頭仍是寡頭政治。同時官僚機構的組織,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沒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開,民間經濟發達到某種程度,政府在技能上無力處理社會所產生之各種繁複問題。朝中的權力鬥爭,卻仍以道德名義作張本,其中女后,外戚,宦官,朋黨攪作一堆,公事與私事混淆。今日之讀史者,除了覺得資料重複,糾纏羅索之外,也很難分析其後面問題的真面目,更難判斷誰是誰非。

  嚴格講來,東漢或後漢只有起首的三個君主能有所作為;此即光武帝劉秀之「中興」,明帝劉莊的用嚴刑峻法鞏固其帝國,並用各種建築及儀禮使君權神秘化和美術化,與章帝劉坦之重申儒家宗旨,以加強施政時道德力量的支持。

  而其實也只有「中興」是創舉。承認「中興」,則西漢與東漢是為一元。

  這樣看來,東漢的歷史沒有寫得好,也不足為怪。一個國家的法制逾四百年沒有實質的改進,其行政不能表現活躍與生機,只好說是時勢所必然。紀西漢的《漢書》提供刑法志,食貨志和溝洫志等材料,紀東漢的《後漢書》則全部付諸闕如,而代以很多列女,蛇孽,法冠,赤綬的敘述。這和作史者的眼光手法不無關係(《後漢書》也和《漢書》一樣,並非出於一人手筆),而當中仍有一個關鍵,則是從長期的歷史眼光看來,後漢因襲前代過甚,只能繼續充實一個原始型以小自耕農作基幹的大帝國,不能替中國找開新局面。

朗天: (周日話題) 夜神再起與歷史暴動 ——讀巴迪歐《歷史的再生》




《蝙蝠俠——夜神起義》中,被面具人班恩「打殘了」並被棄困於地底牢獄的蝙蝠俠亟欲再起,於是就在大家高呼不知名口號之中一再挑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攀爬及跳出牢獄。他不明白口號實指,身旁的老人向他解釋﹕那是Rise的意思。

中文字幕翻譯Rise為起義,《蝙蝠俠——夜神起義》的英文原名也是Dark Knight Rises。任何懂英文的觀眾到這時才曉得整個片名都譯錯了。Rise當然可以譯作起義,電影中的大壞蛋班恩向葛咸市居民一再發表演說,說他們帶來的破壞是要還政於民,讓市民在富人、大亨及官員手中奪回控制權,換言之,那不是一場暴亂,而是人民起義。單看影片譯名準會認為夜神(貼切點說,該是黑夜騎士)蝙蝠俠參與了一場起義;即使不是班恩的這一場,也會是某一場真正的義舉,為葛咸市帶來革命改變。

直至這一場不可能和起義扣上關連的戲,蝙蝠俠呼應眾人希望而去完成的,是沉蚒再起,谷底反彈。Rise既代表了實質從地底牢獄回到地面,恢復自由,也指向蝙蝠俠的復蘇、騰升。用港式流行文化的慣有說法,是「再起風雲」之類的意思,跟起義風馬牛不相及。

蝙蝠俠粉碎一場假起義

情節上,蝙蝠俠粉碎了一場假起義;意識形態上,繼承了原DC漫畫系列的右派路線,安定、忠誠、保衛家園(片中蝙蝠俠便對未來羅賓這樣說﹕「戴上面具不是要保護你自己,是保護你身邊所愛……」)這些傳統保守價值繼續被高舉。編導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發展了首集以來的夜神力量來源理論﹕恐懼(Fear)超越困阻。不同的是首集搬玩心理學上的原初動能(童年墮入蝙蝠洞,對蝙蝠的恐懼成為創傷),克服恐懼(以自己害怕的東西作為令罪犯害怕的象徵)意味英雄的成長(成俠之路);此集則強調不怕死力有時盡,必要時也須恐懼死亡,渴望生命,才能帶出更正面的力量。

由是,「夜神起義」這個譯名半錯摸地為電影塗上一重「明左實右」的信息。不過,正如德國巨哲康德(Immanuel Kant)的名言﹕「他所說的比他想像中更為中肯。」電影的「右」並沒有完善自身,某意義上,它反過來指示出「左」的價值。

關鍵當然就在片中壞人引發出來的那場暴動。電影汲汲於表現那種意識形態的瘋狂——好心做壞事,理想主義可能帶來的災難。這種右派對左派的攻擊我們在荷李活電影實在太耳熟能詳了,我試圖借助法國哲學家巴迪歐(Alain Badiou)的新作《歷史的再生》(The Rebirth of History)來增加評論和解讀的層次。

理想主義可能帶來災難

《歷史的再生》是巴迪歐回應批評之作。怎麼樣的批評呢?原來這個左翼哲學的中堅分子一直被指沒有對當前的資本主義作詳細的研究、說明和分析。他在《歷史的再生》的開章明義,正是針對這些批評作出極具自信的答覆﹕如果今天的資本主義(所謂後現代資本主義)大體沒有超出當年馬克思提出的模型,那麼人們何須花時間才能重新肯定馬克思主義?更進一步說,在今天當富商也可自稱是馬克思主義者的時候,他強調共產主義身分的重要;共產主義者正是相信武力革命,相信暴動正義的唯物論政治人。

共產主義相信暴動是必要之惡。《蝙蝠俠——夜神起義》展示了暴動之惡,強調了其「惡」,有意無意迴避了「必要」的層次。正如片中將之前善意的謊言(蝙蝠俠為雙面人頂罪)被揭穿,壞蛋誤導群眾把注意力從善意轉移、集中到說謊。

3種社會暴動

《歷史的再生》把社會暴動分為3種﹕直接暴動(Immediate Riot)、潛在暴動(Latent Riot)和歷史暴動(Historical Riot )。「直接暴動」是腐敗資本主義社會,因種種危機而即時觸發的大部分集體騷亂。參與者大多是年輕人、窮人、社會邊緣分子、受壓迫者;他們大多缺乏明確的組織,流於發泄,破壞面廣,而且往往是就地的,暴動的地方便是矛盾發生所在。官逼民反,此之謂也。《蝙蝠俠——夜神起義》展示的是正(只)是這種暴動。

直接暴動不能動搖資本主義民主建制,它反而為前者提供了進一步壓迫的藉口。為不該暴力,反該「理性地」透過建制渠道表達不滿,尋求解決「共識」鳴鼓開路。巴迪歐指出,要真的透過暴動來推翻不合理建制,首先便要有跨界別的意識和議題,參與暴動的人並不會只是單一的跟切身利益和當下議題有關的直接受害人。換言之,暴動的動力與目的開始可以拉開來,讓新的力量加入,暴露建制暴力比暴動者暴力更為可惡這現實。

在直接暴動中,警察的暴力被暴動的破壞掩蓋了,苛政的暴力隱藏在反抗者的暴力後。當空間拉開,建制的暴力呈現,「潛在暴動」便告成形。

歷史暴動改變現實

固然,能改變現實,帶來革新的始終是「歷史暴動」。巴迪歐坦言,1968年後,歐洲經歷了無數直接暴動,卻沒有發生過一場歷史暴動。原因在於人們缺乏觀念(Idea)——缺乏在暴動中建立、討論、發展,並在進程中實現自身的觀念。在巴迪歐筆下,如果文化大革命和巴黎公社運動到頭來可被化約為連場直接暴動,波蘭的團結工會運動,可能便是近年歷史暴動的最佳例子。年來震驚世界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及「中東波」,更令他老人家異常興奮。正是埃及、突尼西亞、利比亞以至敘利亞的暴亂式變天,令他提出「歷史快將重生」的樂觀看法。

90年代開始的「蘇東波」,引發出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左翼思想一度一蹶不振。歷史終結,因為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已全面勝利,意識形態對抗將會過時;歷史重生,說明終結謊言遭戳破。「我們發現已處身於暴動年代,歷史將從中……再生。我們的主人比我們更清楚這些;他們正在私底下打擅,積累武器……我們急需重建及創造我們自身的武備。」巴迪歐寫道。(頁5-6

資本主義建制的武器包括整個執法部隊和司法制度。資本主義官僚協助生產的文化產品包括《蝙蝠俠——夜神起義》。下一波的暴動發生前,認識暴動的層次,拉開展示建制暴力的空間,以及建立暴動者的觀念,正是巴迪歐所謂反抗者急需的「武備」之一。近年社運者最愛搬出齊澤克(Slavoj Zizek)的笑話來調侃對手,他其中一個笑話是關於以下的辯證﹕你別以為他是白癡,他真的是白癡!套用這笑話句式﹕你別以為《蝙蝠俠——夜神起義》是關於人民起義的,它真的關於人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