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1日星期六

Whitney Houston found dead, aged 48


Publicist confirms death of troubled soul singer, one of the world's best-selling artists at her peak in the 80s and 90s

Whitney Houston sits with her parents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her career

Whitney Houston poses with her Grammy after she was named Best Pop Vocal Performer - Female at the 30th annual Grammy Awards in 1988
Michael Jackson, Elizabeth Taylor, Liza Minnelli and Whitney Houston at the United Nego College Fund dinner at a New York hotel
Nelson Mandela wiping the tears of a very emotional Whitney Houston on the steps of the Union Buildings in Pretoria in 1994
Whitney Houston sitting with husband Bobby Brown, who is holding their infant daughter Bobbi
Bobby Brown & Whitney Houston during 1995 MTV Video Music Awards Show at Radio City Music Hall in New York City
Whitney Houston and Mariah Carey perform When You Believe during the 71st Academy Awards in 1999
Whitney Houston during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Whitney Houston performs onstage at the 2011 Pre-Grammy Gala at Beverly Hilton on February 12, 2011 in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American soul singer and actress Whitney Houston, one of the most decorated female artists of all time, has died aged 48.

Her publicist, Kristen Foster, confirmed her death in the early hours of this morning. While the cause of death remains unclear, police confirmed she was found dead in her hotel room in Los Angeles.

Police spokesman Mark Rosen told reporters Houston was pronounced dead at 15:55pm (23:55 GMT) in her room on the fourth floor of the Beverly Hilton Hotel.

"She has been positively identified by friends and family (who) were with her at the hotel, and next of kin have already been notified," he said.

The singer was in Beverly Hills for the Grammy Awards which take place on Sunday night. She died hours before she was expected to perform at record producer Clive Davis's annual pre-Grammy party on Saturday, which is held at the Beverly Hilton.

Houston was one of the world's best-selling artists at her peak in the 80s and 90s, selling more than 170 million albums. Among her hundreds of awards sat two Emmys and six Grammys as she moved effortlessly from musical hits such as 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Who Loves Me) and 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 to worldwide movie success with The Bodyguard - which included her signature hit I Will Always Love You - and Waiting to Exhale.

But her striking voice and image, along with her record sales, became ravaged in recent years by drink and drug abuse. Public appearances became more erratic and she confessed to using cocaine, marijuana and pills leaving her unable to hit the high notes she had done in her prime.

Despite her personal troubles she commanded great affection among her music industry colleagues, and emotional tributes were sent out in the hours after news broke of her death.
"I am absolutely heartbroken at the news of Whitney's passing," legendary music producer Quincy Jones said in a statement. "... I always regretted not having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her. She was a true original and a talent beyond compare. I will miss her terribly."

Neil Portnow, president of the Recording Academy, which runs the Grammys, said event producers were working on ways to honour the singer in front of her many friends in the audience.

Standing on the red carpet outside the hotel, Portnow said they would "try to celebrate her life," and called Houston a "one of a kind singer" whose body of work was "staggering."

Houston seemed born for greatness. She was the daughter of gospel singer Cissy Houston, the cousin of 60s pop diva Dionne Warwick, and the goddaughter of Aretha Franklin. She started singing in church as a child and in her teens, she was a backing singer for Chaka Khan and Jermaine Jackson.

Following her death her godmother Aretha Franklin released a statement saying: "I just can't talk about it now. It's so stunning and unbelievable. I couldn't believe what I was reading coming across the TV screen. My heart goes out to Cissy, her daughter Bobbi Kris, her family and Bobby (Brown)."

Whitney Houston, her debut album in 1985, sold millions. 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 brought her her first Grammy, for best female pop vocal. Further hits followed leaving the New York Times to write that Houston "possesses one of her generation's most powerful gospel-trained voices".

Houston married soul singer Bobby Brown in 1992, the year that The Bodyguard made her an acting star. But their rocky marriage, during which Brown was arrested several times on charges including domestic abuse, ended in divorce in 2007. Two spells in rehab followed before Houston appeared on The Oprah Winfrey Show in 2010 to declare herself clean.
Houston briefly reignited her album sales with the 2009 platinum-selling I Look To You, but a disappointing world tour followed.

港燦老師:班房裏的中港衝突——從周星馳《國產凌凌漆》說起




我們這些在大學教人文學科的老師,面對內地學生的時候,如同行鋼線踩地雷,一不小心說錯話會得罪學生。試過在八成也是內地學生的堂上,播放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經典一幕說凌凌漆要被槍斃,其他人用盡方法也要受死,周星馳只花了100元人民幣,賄賂槍手被釋放,事後還和貪污官員一起「歎煙」。我和香港學生看得捧腹大笑時,有內地學生卻臉色一沉,說覺得「民族情感受到傷害」。

坦白講,在這個課室裏,我雖然是老師,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是「弱勢」。在座八成學生也是內地來的,他們要成績不錯才能來港,在內地做優秀學生,一律都入過「共青團」,有些學生甚至是高幹子弟。所以,我遇過一些學生是死硬派「愛國憤青」。只有少數另類一點的,會接受西方那一套,愛國可以不愛政府政黨,甚至打破國家身分的狹隘設定,嘗試接受一種國際公民身分。

發生了「凌凌漆傷害感情事件後」,我即時「扮鎮定」,並解釋,香港人一般把自己和內地人分野,是因為認為兩地差別是香港較廉潔,故此周星馳早年未北上掘金前,面對香港市場會有這種創作內容。

內地生﹕中國沒貪污冤獄

那名「受傷害學生」說,覺得電影抹黑內地,令人覺得內地只有貪官。但另一個自稱「周星馳迷」的內地生卻說,覺得可以接受,可是,原因卻不是認同電影反映實况﹕「因為這套電影說的貪污問題,以前中國或會發生,今日中國已經沒有這些貪污冤獄。」我又呆了,今日中國沒有貪污冤獄?我記得上課那幾天,正值劉曉波被囚沒法出席和平獎事件。我真懷疑,這名學生怎樣理解中國今日已沒有貪污冤獄。
另一次,我播放一套港產片《中南海保鑣》。戲中李連杰飾演的精英解放軍,被派來港保護富商的女友鍾麗緹.我本來想解說,電影播出時正值回歸後,導演試圖把解放軍英雄化,這種「擦內地鞋」的做法很不受香港觀眾歡迎,於是票房仆直。內地同學卻看不到這種「民族主義」,他們卻看到「大香港主義」﹕「這套戲很不合理,香港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城市,中央那會那麼重視,特地派人來保護你?」我又一呆,對,我從沒想過,解放軍的保護有多「矜貴」。我作為受過六四洗禮的港人,最怕就是見到解放軍了.當然,我不敢說出心中想法。

教師反諷言論讓學生誤會

另一名老師,也有過慘痛經歷。有一次,不知是立法會還是區議會投票日即將來臨,他跟一個內地生說,建議他去票站附近觀察,「看看香港所謂的民主是怎樣」(老師的語氣也有一種反諷的意味,指香港的民主也有不足)。原來好意的提示,怎知又再次「傷害了同學的情感」。後來這個學生在網上撰文,指老師的意見令他覺得「香港人自以為擁有西方民主就沾沾自喜,看不起內地人,覺得內地沒有民主是低級一點」。那個老師看罷網上文章,從此上課要小心言論。

當然,我們可能真是有「大香港主義」的弊病,但香港的民主法治和廉潔,的確讓我們作為港人引而為榮的.我們亦希望香港和內地在民主法治廉潔上一起進步,而不是一起退步。

前陣子,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批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做「香港人民調」,我就特別憤怒。因為上課時,部分內地學生的言論,的確像郝部長那樣﹕你香港算是什麼?不過是中國其中一個城市?已經問中央拿了這麼多特權,還不滿足?香港人怎可以不認自己是中國人?事實擺在眼前,香港回歸了就是中國一部分,香港人幹嗎可以不認自己是中國人?這種氣氛,在號稱自由開放的大學課堂,有時老師也感到勢孤力弱,拗不過學生。

專上教育收生政策需檢討

再加上,現在專上學府也走上「名店之路」,向內地學生大開修讀之門。自負盈虧的碩士課程成行成市。內地同學付十數萬元來港,修讀一年就拿個碩士,留港找工作,7年就換身分證。整個流程,大學就像私家醫院,透過這種「教育產業」獲利。上課時候,老師若用廣東話授課,經常遇到投訴,指聽不明白廣東話,要求用英語或普通話教授.我總是覺得,自己有時像在廣東道賣名牌手袋,客人要求什麼,我們就賣什麼。

但我想強調,問題不是出在內地同學身上。理想的學習環境應該是有多元背景的同學一起上課。班房上,如果有香港同學、內地同學、海外同學,那才有真正的對話和辯論。現在付費的內地學生佔大多數,香港同學和香港老師都變成弱勢。再加上課室外的香港,也充斥各種打壓香港身分的論述,香港的專上教育決策者,你們應該認真檢討收生的政策了。

一群北大港生致孔慶東教授和兩地居民的聯署信



尊敬的孔慶東教授和親愛的兩地居民: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香港人,我們也是北京大學的學生。近日在互聯網上看到孔教授作客電視台的評論節目,公開指罵香港人是狗。很多香港人聽到如此冒犯性的評論,憤怒不已;我們不憤怒,但很難過。後來,又在互聯網上看到內地小孩在香港地鐵進食的肇事片段,很多內地人因為香港人囂張的態度,憤怒不已;我們不憤怒,但很不安。難過的是,孔教授您在電視節目上的評論只加深了雙方的仇隙,卻無助於消除兩者的誤解。不安的是,香港自稱亞洲國際都會,卻沒有表現出包容一個小孩子犯錯的胸襟。

人人平等、文化多元是國際社會一直努力追求的價值。即使在上世紀的殖民年代,各國學者也不會胡亂標籤一方居民為次等公民,以狗喻人更未聞於學術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鼓勵舊殖民地獨立自主和人人平等的年代,為什麼反而把一方居民指罵為狗?兩地人的成見,其實起源於誤解。北大提倡兼容并包的學風,即使雙方意見相左,也要互相包容尊重。何況互相指責對方的錯誤,實在無助於解決問題。香港人是因為內地人來港購買奶粉引致貨源短缺和價格高企,以及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加劇醫療系統和公共福利負擔等社會問題,才慢慢累積起負面情緒。孔教授您或許不知香港民情,但身為北大學者,眼見兩地成見日深,教授作出的評論非但沒有消除誤解,卻火上加油。請問這是不是一種不負責任和不顧後果的評論?如果是,我們相信孔教授的道歉可以成為化解兩地誤解的第一步。

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香港人為何因一個內地小孩在地鐵進食便按停列車?我想每一個育有孩子的香港母親,也會覺得這種反應實在嚴苛和涼薄。將心比己,這樣的反應也只是在加深成見。如果一個開放進步的社會連包容孩子犯錯的胸襟也沒有,那麼香港除了亞洲金融中心這個稱號之外,還有什麼值得我們為她驕傲?兩地的經貿往來日多,文化隔閡卻也日深。人們常把英美和歐洲社會作為理想社會的標準,甚至是作為共同進步的目標。然而,英美和歐洲早在十七八世紀就形成現代國家和公民社會,前後曆數百年才達到文明社會的成就;中國改革開放不過三十餘年,大部分人口並不居住於城市,教育制度也是在八十年代才全面回覆。羅馬也非一天建成,進步需要空間和時間。朋友間看見對方犯錯,也是好言相勸才會共同進步,互相謾罵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兩地人之間的成見,大部分起源於誤解。香港人的負面情緒,起源於奶粉短缺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等社會問題。然而,倫敦和利物浦既不可能互相禁止對方到自己的城市購物, 紐約和芝加哥也不可以互相阻止對方到自己的城市產子。誠然,內地人來港消費和產子等活動,確確實實對香港社會資源造成了負荷。我們希望內地明白香港的困境。同時,這樣的問題不是香港人和內地人互相敵視和指責就能夠解決,兩地政府對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視若無睹,兩地成見日深並非無因。我們希望雙方都能明白,這些問題的根源並不是哪一個群體犯錯,而是制度上的困局。媒體和評論本應是消除誤解並對社會問題提供客觀分析的一大途徑,但現在卻渲染負面情緒,委實教人失望。我們希望兩地人透過瞭解這些問題,諒解雙方的難處,而不要再標籤和仇視一個群體。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與內地分隔百年,兩地人因對對方民情缺乏瞭解而產生各種誤解,是我們在北大求學時的其中一種體驗。在北京學習的經歷讓我們知道,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至關重要,因此放下成見是我們應該踏出的第一步。唯有這樣,誤解才會隨時間而消除,而不是加深!隨時間加深的才會是瞭解,而不是隔閡!

04: 李家偉(法學院) 尹彥聰(數學科學學院) 張雅麗(法學院)
05: 周子靜(國際關係學院) 胡健兒(經濟學院) 祭雅敏(經濟學院)
彭禧雯(法學院) 劉善行(經濟學院) 薛慧妍(外國語學院)
06: 何桂嵐(外國語學院) 饒斯韜(國際關係學院)
08: 莫介邦(經濟學院) 劉彥伯(歷史學院)
09: 吳果謙(法學院) 葉思朗(國際關係學院)
10: 林偉達(心理學院) 黎秋婷(國際關係學院)
11: 王劍鏘(光華管理學院) 黃子權(光華管理學院) 楊芳(中國語言文學院) 饒斯慧(國際關係學院)

潘小濤: 王立軍寄語曾蔭權 : 中共政治豈是你玩




王立軍何許人?二月六日逃到鄰近成都市,美國總領事館尋求庇護的重慶市公安局前任局長也。

出事前,他是中國警界響噹噹的巨星,風頭之勁,蓋過任何一位省市「一把手」,近年每逢兩會都被大批記者包圍追訪,去年他在全國人大提案,要求「以嚴刑峻法懲治食品、藥品領域嚴重犯罪」,被內地傳媒選為「最給力人物」(最有用、最值得讚頌)。這一切,源自他是中國打擊黑社會的頭號英雄!

闖領事館鬧大圖保命

○八年六月,王立軍時任遼寧省錦州市公安局局長,獲剛從遼寧調至重慶任市委書記的薄熙來賞識,連升兩級調任重慶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廳級)。薄熙來其後在重慶大張旗鼓「唱紅打黑」,即「唱紅歌」、「讀紅書」、「演紅色經典」等歌頌毛澤東時代的紅色活動,以及打擊黑社會。所謂「打黑」,其實是藉此將重慶司法局長文強等「地頭蟲」,以及數十名當地富商收監。至二○一○年三月,即「打黑」行動一年半之後,重慶當局宣布拘捕了3348名「涉黑涉惡人員」,王立軍則被封為「人民衛士」,成為薄熙來親自冊封的「打黑英雄」。

一天前還是英雄,為何一夜間就淪為中共建政以來逃入美領館尋求庇護的最高級幹部呢?網上傳聞謂,王立軍早年在遼寧已涉及貪腐,近日有舊部在遼寧受查,牽連王立軍,中紀委已接手。薄熙來風聞此事,為免王立軍落入中央手上,故先下手為強,二月一日將王立軍調離公安局長,再秘密拘捕王的司機等十多名親信。

在官場多年的王立軍,在司機被重慶公安帶走後已知大禍臨頭,於是化妝避過監控,獨自駕車到三百公里外的成都,向美國領事館尋求庇護,重慶公安七十多輛公安車則越境進入成都,包圍美領館,要求交出王立軍。最後驚動中央,國安部人員到成都美國領事館帶走王立軍,王被帶走時還高呼﹕「我是薄熙來的犧牲品,薄熙來是野心家,我要與他魚死網破!」

王立軍當然知道美國人不會收留他,但他更明白,一旦無聲無息被「雙規」(被軟起來接受調查),後果將是多麼可怕!去年頭七個月,筆者根據內地傳媒報道所做的統計,已發現十七名官員在受查前後離奇死亡,還有很多「被失蹤」、「被自殺」、「被精神病」的例子。王立軍就是專門對付這些受查幹部的,焉會不知其中黑幕?因此,他逃入美國領事館,讓自己變成國際傳媒及美國當局關注的人物,這樣至少可保住小命,讓北京當局對他投鼠忌器。

內地權鬥敗方可致死

中共官場的權力鬥爭,確實讓人心驚膽戰,每回合都是腥風血雨。毛澤東與彭德懷、劉少奇、林彪的鬥爭,不僅令這三名建國元勳含冤而逝,其親友、部屬也受牽連,死的死、關的關。文革結束後,毛澤東妻子江青等毛系人馬被一網成擒。改革開放後,兩任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趙紫陽,一個任內被拉下馬,鬱鬱而終;一個反對「六四」鎮壓,且堅拒認錯,被軟禁至死。

六十多年的共和國歷史,不僅數千萬老百姓枉死,在權鬥中被迫害的中共官員,同樣多不勝數。這種情況,緣於獨裁體制的性質。一方面,成王敗寇,而勝者所得與敗者所失的利益差異,動輒十億百億,而勝者還可清洗對手的勢力,以鞏固權力,從而獨攬大權、坐穩江山,所得利益就更是天文數字了。另方面,權爭在黑暗中進行,缺乏外界監督的鬥爭,手段自然愈骯髒卑鄙!因此,在中國政治鬥爭中,失敗者輕則被罷黜,重則被整死,而且今天你縱是勝者,明天也可能成為階下囚!正因為前途難卜,每天生活在刀鋒口,做官的變得很短視,有酒今朝醉、有錢今天貪、有權今天用。

相對來說,香港官場的權力爭鬥文明得多。選輸了特首,最多不過損失幾千萬競選經費,名譽上被批不誠實、被揭有婚外情、被指摘有利益衝突等,即使被打擊至身敗名裂,也不會累及妻兒,更不會被對方報復而淪為階下囚。

一個天堂、一個地獄,為什麼曾蔭權還非要在退位後,千方百計爭做全國政協副主席呢?中共官場,又豈是曾先生懂得玩和玩得起呢?



上億人「圍觀」王立軍 窺視薄熙來發酵

儘管中國官方聲稱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是一宗個案,但北京政治觀察人士認為,在高層權力更迭即將到來時,這宗很不尋常的「個案」會繼續發酵,看點在於誰會自「入常」博弈中從中漁利,或敗陣。

據美國之音報導,人民網29日晚間宣稱,當晚該網將會有王立軍最新動態,請網友關注人民網滾動新聞或其官方微博。

上億人在線等官方說法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很多人跑到新浪微博上「守夜」。

作家北村在其微博上寫到:「上億人都在等待一個人的消息,這感情該有多深多荒謬啊!比等待戈多還深刻。」

而「上億人」最終等到的是新華網發佈的微博式簡短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9日應詢答問時表示,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於26日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滯留1天後離開。有關部門正在對此進行調查。」

官方說法是「舊聞」但內藏弦機

接下來的微博充滿噓聲。北京政治學者劉軍寧留言說:「這已是舊聞了,連中國發生的事,也是美國報導的早。這樣的人民網還想上市?咄咄!」

北京政治學者、曾為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智囊班子成員的吳稼祥則說,這段官方消息可以解讀為:王確實「進入」過美成都領事館;「滯留」並非公務;有關「部門」,而不是「地方」,正在調查,表明王已經不在重慶;再就是證實重慶官方撒謊,所謂「休假式治療」云云。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也轉發了這條簡短通稿。該微博頁面和此前有關「休假式治療」的通告頁面隨後被網友同時帖上網。有跟帖說,重慶連文宣都管不住了;官方微博消息前後矛盾,沒法信了。

而當晚,發自雲南的官方新聞則說,薄熙來當天在那裏訪問,並配以薄從容餵海鷗的圖片。

這就是許多中國觀察者說的所謂「神秘的」中國政治。因為神秘、不透明,所以也更有戲劇性。

「圍觀」王立軍實為窺視薄熙來動向

人們「圍觀」王立軍,其實更想瞭解的是提拔他的薄熙來的政治動向,尤其是在臨近十八大召開之際。

屬於所謂「太子黨」的薄熙來在重慶大搞「打黑唱紅」,希望以此作為年底進入中共政治局9人常委的籌碼。而由其親信、時任重慶公安局長的王立軍主持的「打黑」曾引發很大爭議。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說,因為中共的運作是不透明的,雖然有各種傳言,但官方卻不可能公開。但是,他認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王立軍事件表明中共高層內部鬥爭應該是相當激烈的。

何亮亮:王立軍事件會繼續發酵

何亮亮認為,王立軍的事情會在北京繼續發酵。他對美國之音說:

「我相信這個事情的影響肯定會持續。會朝甚麼方向發展,現在很難做一個精確的預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王立軍事件會繼續發酵。」

王立軍不久前被削職免兼重慶公安局長的消息流出後,外界便嗅出該人事更動或與薄熙來政治動向有關。

當時香港中國政治觀察人士林和立對美國之音談及他對王削職會否影響薄熙來仕途時說,薄「入常」應該有一半把握。

林和立:薄熙來「入常」機會很小

但是,當王立軍事件發酵到今天的地步,林和立認為薄熙來情況不妙。他對美國之音說:

「根據國內一些可靠的消息,說王立軍多半是因為一些貪污的情況受到中紀委或者其他反貪部門的調查。可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他進入成都的美國領事館,差不多待了一天,那麼這個從中國的官場來看就是犯了一個大忌。」

林和立說,薄熙來作為他的領導,或多或少要負政治責任。他說,目前情況已經變得很複雜,現在距離十八大越來越近,不排除黨內有人會利用此事攻擊薄熙來,因此薄目前在政治方面處於很被動的狀況。

香港時評員何亮亮說,如果王立軍被帶到北京,那麼他在北京的命運怎樣,而上層各派政治勢力之間又會如何利用這件事情,在未來會逐漸浮現出來。

吳稼祥:北京處理王系為消除不穩定因素

北京政治學者吳稼祥對美國之音談及王立軍事件時說:「沒有甚麼出乎意料的東西。只是消除了不穩定因素。」

吳稼祥說,中共十八大會如期,按預定的結構召開。至於十八大會取得甚麼進展,吳稼祥說「會越來越好。」但是,具體到哪些方面會「越來越好」,吳稼祥說「具體不能談。」

外界預期中共將於今秋,很可能是在10月份召開十八大。屆時,中共政治局九人常委中,除了被廣泛認為會替代胡、溫二人職位的習近平和李克強會留任常委,其他七人都可能被替換。

Edwin Chau: 脇位政治﹕完全錯置的雙非爭議收費內容 ——是誰在販賣居港權?




在高呼「雙非問題嚴重」、「港府無力抵抗孕婦湧港」、把雙非問題提升到公民權來討論之前,實在有需要先弄清楚有關雙非問題的性質與緣由。在「每年三萬多雙非嬰兒在港出生、佔總出生率四成」的宏觀數據之下,我們都看不到問題的真相,看不到一個精心規劃,但到最後嚴重估算錯誤的經濟政策。重新檢視數據後,筆者認為雙非問題的核心是﹕居港權正透過有規劃的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服務,被當作商品出售,而其外部成本則完全被忽略,更不用說這「公民權商品化」行為,完全不被香港人認同。是誰在不理會外部成本對社會整體的衝擊,從販賣居港權得益?

整體數據充滿誤導

媒體經常指出,2011年雙非嬰兒有三萬多個,全港整體出生數字才約九萬,即佔近40%。數字龐大,再加上本地孕婦的親身經歷,雙非問題看似嚴重。其後主流報道如脇位供應緊張、前線醫療分娩服務質素下降、長遠對公共資源及福利的影響、修法或釋法作為唯一解決辦法等等,都只是強化此一觀感。

細看數據,筆者發現與媒體報道角度頗有出入﹕

三萬五千個雙非嬰兒,其實近97%是經預約而合法入境的常規個案,只有3%為無預約及衝急症室的個案(約一千一百)。從全年總出生數字來看,無預約的「衝閘」個案只佔總數1%,而這屬真正需要堵截的一部分。

據報道2011年有1656個雙非衝閘(急症室)個案。但據政府報告,其中有約三成並非無預約的雙非孕婦,而是「已預約在公立醫院分娩的個案,但未能趕及前往已預約的醫院分娩」。另外,報告有點語意不明地說衝閘個案中有25%是單非個案,但不清楚是否包含上述三成之中。

那麼,真正的問題,是那全年約1100個衝閘的雙非個案。

導致出現分娩資源衝突的基本問題是﹕這不在預算之內的1100人為什麼會癱瘓了本地醫院分娩服務的故事。

你可能會問﹕不,一直以來的問題不是那三萬多個雙非嬰兒嗎?那97%的大多數才有可能造成這麼嚴重的問題吧?釋法/修法不就是衝著他們而來嗎?

要搞清楚的是,他們從來不是堵截對象。再說一次,那3萬多個佔97%的雙非個案,全部都是有政府認可的預約。即是,他們都是經政府人口/商業政策許可之下入境的。

以「發展醫療產業」之名

自莊豐源案,大陸孕婦湧入,好一段時間政府任由市場淘金自理。但2007年起,他們需透過申請非本地孕婦分娩配額合法入境。經公立醫院預約,更必須先繳付近四萬港元的預約費用才獲發入境所需的預約確認書,不設退款。私立收費當然是商業機密,但有說不低於十萬港元。

2011年總共3萬多個配額,當然是醫管局與私立醫院(亦即是市場),兩者在發展醫療產業、開拓內地市場的利益前提下批出,應該夠明顯了吧,衝突及起因的焦點,應該是這裏﹕醫管局估算並決定(當然是錯誤地,或至少完全不考慮外部成本,本地出生率也是)香港醫療系統容納內地孕婦分娩服務上的整體負荷量。

醫管局明白香港的分娩服務是發展醫療產業的重點之一,雖政策決定公立醫院以服務港人為主,但2007年都有近一萬個雙非預約,到2011年情有變,才急忙收減至3400個。私立醫院則在商言商,2012年還有近3萬個配額,佔總數近七成,先不說價格,只知還未完全滿足內地無限的需求。香港人優先?根據市場邏輯,只要你有錢,First Come First Serve,絕不歧視。

至此,單非/香港市民沒有脇位,問題在哪?必然是醫管局估算錯誤。不難想像規劃進行時那些壓力測試,把可能性較低的因素都計漏,將整個系統的負荷量推至極限,以期在不影響本地人的情下,最大化來港分娩這門服務商品的利潤。

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 And it did.

然後,本地生育率的波幅、那約一千個衝閘個案,加起來竟然超越了系統的負荷量。無脇位、人手不足,有親身經歷的媽媽們最清楚不過。如果一開始,對總體負荷量的估算保守一些,保留一些從管理角度上「浪費資源」的緩衝空間/脇位,結果可會不一樣?

配額的重要性,充分反映在近期的政策改動﹕龍年效應,預期本地生育率上升,近日局長才宣布減少配額,包括私立醫院,但公立醫院預約已告飽和。減少私立醫院的配額,說穿了其實有干預市場之嫌,至於會否有違自由不干預的「光榮傳統」、問題又應否由市場透過價格自行調節、販賣居港權與香港商業發展至上的邏輯的種種關係,就由讀者自行判斷了。

減少配額可以直接大幅度減少雙非數量,這一點是明顯的,面對排山倒海的抗議,政府被迫急促作出改動中。當然,還有公私立醫院完全停止接收內地孕婦的選擇,不是沒有人提及,但私立醫院會否放棄此一大財源,是個大問題。

簡單來說,販賣居港權才是要堵塞的漏洞。誰是香港方面的賣家,應該很明顯了。但必須指出,釋法/修法會同時完結這門生意,雙非如不獲居港權,其附帶損害好像被忽視了,尤其私立醫院已經對內地市場出現依賴,更不用說對之前政府的人口政策所造成的打擊。

返回衝閘問題,2011年的確有上述約1100宗這樣的個案,但邊境阻攔的功效是否被忽略了?根據入境處去年的數字,前線人員成功阻攔了1930名無預約登記的非本地孕婦入境,成功率超過60%,相當不錯。要注意的是,這是近日推出「曾四招」之前,現在他們的注視及人手更是有所增加。早前民政署亦出手了﹕「民政署巡查、掃蕩專門接待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月子公寓』,打擊無牌經營旅館活動」成效如何不能太早下定論,但至少,要解決問題不乏政策選擇,純粹是政府的判斷問題。

至於有指政府「缺乏人口政策的清晰指標、執行能力、高度自治性」的問題,只需翻看一下中央政策組的文件,應可略知一二。筆者的看法是﹕政府是有清晰的人口政策,只是後果完全不是港人所希望的境。政府亦早已預期內地孕婦來港生子,應該說,那是計劃的一部分(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opulation policy)。吸納內地有經濟能力的優秀人才來港,配額數量只是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另,由2001年出現莊豐源案,到20027月特首宣布制定「人口政策」,過程是否反映出政府其實是「合理化」(Rationalize)了莊豐源案引申的「法律漏洞」,這一點有待研究。

在中策組○六年十二月召開的「策發會」,特首、劉兆佳及幾名立法會議員等均在場。對人口發展問題,早有人提出內地孕婦問題,但覑眼點卻變成了收費問題。記錄只有「但有部分委員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近來的趨勢,可能有助解決香港的人口老化和低生育率問題。待這些兒童適齡入學,可考慮讓他們來港,因為香港必須有穩定的人才供應,才能作持久的發展」這只是確認更早之前的人口政策方向﹕本港生育率、吸引內地專才、人口質素等。

總之,清除由充滿誤導性的整體數據所造成的恐懼,認清問題,是任何行動所必須的第一步。香港市民從來不懼怕以行動表達訴求以及對政府政策的不滿,其重要性是相當明顯的,對此,筆者只有一個願望﹕

Let us never fear to act. But let us never act out of fear.

後記﹕我的辯白——My Apology

一字一句,沒能擺脫以書生身分隔岸觀火的原罪,這一點我心知肚明。除了二十多年前在產房出現了一會兒,沒有親身經歷,我不認為我真的能充分體會港媽訴說「無尊嚴」時的無奈又或前線醫生護士的壓力及委屈。我想這不單是因為性別(Sex/Gender)、學院內外、或任何其他身分的差異。

早前聽了社會學家Richard Sennett的公開講座,他區分了在對話中SympathyEmpathy的不同之處(雖說他的編輯並不認同),而他認為後者愈見重要,對我是醍醐灌頂﹕他認為前者的對白如「我明白,我能體會」等,無意中隱含了一種「我什麼都明白」、接近全知的味道;後者則承認,現實中有時候我們是無法完全代入他人的角色或明白他人的苦,也假裝不了,但我們認同其重要性。

對,我不明白,所以只能嘗試貢獻一個不論身分差異都有可能認同的分析。

還有,同時需要超越的,或許是不少文章對「理性」一詞的迷戀(Fetish)。這樣說不無爭議。但宣告自己觀點的理性,其實是同時把對方的聲音畫作「不理性」或次等的感性宣泄,有「使沉默」(silencing)或「規範」(disciplining)對方意見的效果。結果是有意義的政策討論都發展不了。我們急切需要超越的,可能包括這種口舌之爭。

Edwin Chau(倫敦政治及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碩士生)

安裕周記: 選戰風雲




《選戰風雲》佐治古尼編導演集一身,我是特意不看影評走進電影院的。之前估計,佐治古尼想通過這部電影說明某種信息,以他的自由派作風,應該是鞭撻保守勢力,就像《Good Night and Good Luck》那樣了吧。前四十五分鐘我一直感覺良好——接連幾個切割大特寫,佐治古尼飾演的州長在台上的演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氣魄﹕你不同意我的觀點,你就不要來投我票好了,旨哉斯言——幕僚和他談到參議員湯遜的交換條件,是要當內閣成員,具體是要做國務卿。佐治古尼想了不到一秒就說﹕不可以,不要。大側光頭部特寫,額頭到下巴勾勒出一輪金光鑲邊。

事實是我錯了。任憑賣相如何好,原來都是有醜聞,接下來的是佐治古尼比誰都齷齪下作的選舉操作。

同期上演講述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的《J艾德格》。香港觀眾也許不熟悉胡佛,但應該很有興趣看里安納度狄卡比奧。但告訴你,焦點不在里安納度狄卡比奧,而是聯邦調查局局長的權力可以大得這樣駭人。感謝荷李活,兩部片你如果能夠一天之內看完、或一天一部接連看兩天,你會對一些人一些事豁然大悟,包括今天正鬧得如火如荼的香港特首選舉。

也許是電影光與影殘留在腦海久久不散的緣故,我是帶著《選戰風雲》和《J艾德格》的心情來到這個星期。唐英年的酒稅,梁振英的西九申報,特區政府新聞處一夜之間兩度發出新聞稿,為唐梁這兩位早已不在特區政府和行政會議的前官員作出所謂澄清和說明。醜聞,澄清,機密資料的掌握,使我在星期三夜裏想起這兩部電影。到今天,醜聞幾乎是這次特首選舉的唯一賣點而不是政綱,我不信關心香港未來五年或十年走向的巿民不會對政綱有興趣,但事實是政綱無足道,說了等於沒說。香港巿民是抱著看戲的心情作壁上觀,如練乙錚先生的板塊論所言,這次是兩個不同板塊的對決。如果用這一框架來檢視,就會得出另一重旨趣,今年是香港富如傾國巨人的屬下角力。香港人八卦好哄,兩個小孩街上廝打都有人圍觀,何況兩個代表不同勢力的政治人?

醜聞成為選舉主題不是很遙遠的事,一九八四年美國民主黨初選,科羅拉多州參議員哈特(Gary Hart)出馬角逐,年輕英俊有活力,比起今天的唐梁都雄姿英發得多。那年,哈特在民主黨初選輸給蒙代爾,大選之日,在任的共和黨總統列根狂勝,比分是五十個州之中列根勝出四十九個,蒙代爾只在家鄉明尼蘇達扳回一城,不致剝光豬收場。選後有分析說,如果民主黨派哈特出戰,他比列根年輕二十幾歲,對青年族群有訴求力,倒過來可能爆出小冷門。一九八八年,哈特再出馬,初選未過就爆出他有婚外情,還是有相有真相的那種人證物證俱在。當年在列根的總保守主義熏陶下,白種人新教徒成為道德價值主體代言人,哪會嚥得下政治人物沾葷,哈特一夜之間便蔫了。自始之後,醜聞變成選舉大議題,無堅不摧,無人不破;小布殊能力不濟都一再過關,便是因為他和太太羅拉情比金堅的好男人形象。

充斥舶來品式醜聞傳說

今年香港特首選舉充斥著這種舶來品式醜聞傳說,誠然,從政者必須持有道德人格甚至高於政治人格,即是說,一個道德了無瑕疵的參選人,比起道德水平爾爾但能力特佳的都佔優。因為人們篤信一個人若連自己內務都一塌胡塗,無以齊家,哪何以治國平天下。這種儒教文化帶來的是追求類近聖人的政治人物,中西俱是,無一例外。不過,自從克林頓與見習生萊溫斯基有染事件之後,這種醜聞政治顯露了一種令人詫異的走向。佐治古尼在《選戰風雲》飾演的州長莫里斯,最後被人得悉他和見習生有性關係,迫簽城下盟,踢走智囊頭頭換人;銀幕下的佐治古尼的民主黨左派身分在此已然露底,電影是對中間偏右的克林頓不滿折射。佐治古尼通過片中莫里斯州長的婚外情來指桑罵槐,以泛道德主義報復克林頓。

可是,現實世界的克林頓好色但能力非凡,他能夠走出萊溫斯基事件的打擊,因為他採取截然不同的應對之道。檢察官斯塔爾有關萊溫斯基案的調查報告,露骨程度堪比色情文學,但也抓不到克林頓痛腳,原因是克林頓以陽光政策應對,公開承認和萊溫斯基有染;儘管克林頓說口交不同於性交無異是強辯,但得到民心的是他畢竟認了。

克林頓的危機處理令他敗部復活,保住了白宮寶座,離任之年,美國有人提出修憲,建議總統可以延長一任共三任十二年,背景是克林頓任內實現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長的繁榮期,製造大量就業職位,科網年代令美國人抬頭挺胸。我們記得九十年代的互聯網崛起,無線電話人人一部的亢奮,儘管科網其後爆破,但虛擬工業引起的激情至今仍然衝擊世界,與克林頓處理萊溫斯基事件的曝於天下的做法,成為產業經濟和選舉政治的遺產(legacy)。

克林頓留下的政治遺產

時移勢易,道德價值的嬗變帶來觀感的歧異,佐治古尼在《選舉風雲》對莫理斯州長的敲打,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對克林頓全身而退的不忿。然而即便如此又能怎樣,美國社會的確在萊溫斯基事件後蛻變,桃色醜聞的衝擊不致大得嚇人,只怕當事人不肯光明正大出來承認。同樣,涉及有形或無形利益的政治醜聞,也因為各種鋪墊而殺傷力大減。我說的鋪墊,是從架構上有覑各式各樣的防備,罪責不是由下屬頂便是由旁人接,再也不可能重現水門事件式的總統犯罪——何須解散大陪審團,只消在程序上纏繞,日子自然溜走,待驚覺抬頭時已是百年身。

然而這一切桃色醜聞或金錢公權力醜聞都有一個來源,廣東俗話有云,「冇鬼就死唔到人」,此之謂也。因此,若是把《選舉風雲》視為上集,《J艾德格》就是必看的下集。兩部合一,才會明白選舉政治的前世今生,政圈醜聞的前文後理。平情而論,《J艾德格》片名譯法在美國的巿場大於香港多焉。J艾德格是胡佛的名字,全名是John Edgar Hoover,他是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從一九三五年一直做到一九七二年五月二日死的那天。任期從小羅斯福到尼克遜前後六任總統,期內經歷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親眼看到美蘇合力打敗納粹,也看到美蘇在冷戰年代的武裝到牙齒,看到尼克遜到訪紅色中國,沒有一個美國在任官員可以涵蓋如此廣袤的人世間。

胡佛是美國社會暗無天日的代號,是豬玀的代名詞。旅美作家劉大任寫道,小兒子自長春藤名牌大學畢業後說想去聯邦調查局工作,劉大任妻子一聽,臉都發白,因為在六十年代去美國念書的劉家二老知道,那時的聯邦調查局跟蹤監視學生運動,用劉大任的話來說,是「豬玀中的豬玀」。簡而言之,胡佛用他從聯邦調查局局長賦予的公權力,掌握了美國所人的秘密,包括國會議員甚至總統的。因此,美國總統只能做八年而聯邦調查局局長可以一當就當了三十七年。

胡佛手握機密敲榨

說得淺白一點,胡佛通過聯邦調查局控制了主要官員的書信來往或電話通話紀錄,從而得其所哉,包括他要一力清除的「共產黨及其同路人」,以及對社會上的「異類族群」即同性戀者及工人組織;另一便是任何針對他的政治人物。事實上,一九五二年總統大選,胡佛便通過聯邦調查局散播候選人斯蒂芬森是同性戀的消息,打擊選情。三任民主黨總統杜魯門、甘迺迪、詹森都想把他搞下台,同樣鎩羽而回,無疾而終。因為他在國會裏可以控制一切,史家推測,除了投其所好大搞反共白色恐怖,便是胡佛也掌握了國會議員的個人機密。這種說法也許會有人爭論,但事實是胡佛去世之後,美國就修訂了聯邦調查局局長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十年,明顯是針對胡佛一人獨大,無法無天的狀態。

如今天下,資訊高於一切,《選戰風雲》佐治古尼強悍卻敵不住黑材料在人手上,只得俯首稱臣;胡佛手握達官貴人的各樣秘密,沒有人敢動他一條汗毛,什麼權力制衡原來都是云乎哉。下筆之時,無铫電視新聞頭條是梁振英大聲疾呼政府應公開所有西九有關資訊,我心忖這便是選舉政治。工作犯錯,緋聞渲染,利益衝突的質疑,資料發放和掌控;台上和台下,美國和香港,環球同此涼熱。

易汶健: (另一些)議員背後



當你我生活捉襟見肘,突聞尊貴的立法會議員要求加薪最多一倍,由7.3萬加至14萬,難怪市民不滿。結果,在民意壓力下,立法會議員酬金及工作開支償還款額小組委員會主席劉慧卿前晚決定,暫時擱置薪津調整建議。翻看小組委員會早前做的調查,裏面並無提問議員薪金的開支分配,畢竟問題本屬私人,而答案也會揭示他們上繳給政團的比例,以及一項令立法會尷尬的支出﹕補貼議員辦事處和議員助理開支的比例。

補貼本不是什麼秘密。去年6月,劉慧卿自揭過去10年倒貼超過100萬元,平均每月1萬多元。我知道不少直選議員也有自掏腰包補貼。這其實反映工作開支津貼不足。只可惜今年1月以鄭海泉為首專責處理議員政治委任官員薪津事宜的獨立委員會(全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拒絕提升議員開支津貼四成的建議,遂有議員助理在政府總部門外「食粥水」抗議。我信有議員爭取加人工,確是為了補貼助理。

議員助理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集中做地區事務,例如接見市民、處理查詢和投訴、籌辦活動,以及組織市民爭權等;第二類較集中議會工作,例如閱讀政策文件、整理會議文件、撰稿、與媒介溝通等;第三類是集中行政工作,例如負責辦事處營運、填寫單據等。在參與民間團體期間,有幸認識泛民幾位議員助理。

M君,20多歲  新界西選區某立法會議員助理,任職1年半

M君多做議會工作,同時兼顧地區事務。他的老闆做地區和基層工作街知巷聞,助理數目也比一般議員多,兩個議員辦事處,養活了15個助理。每年約170萬的辦事處營運開支、17萬的應酬和交通、每屆10萬的通訊設備和7.5萬的開設辦事處實報實銷開支,肯定不夠。但他並不支持議員加薪,情願加實報實銷津貼,即使如此,不代表助理們薪酬就會增加,因為議員或者會用來增加人手,只是加較不加好。

我問M君學歷和月薪,他爽快地答﹕「我大學畢業,月薪1萬。」我跟覑問,要你養家嗎,他說幸好不用。短短入職年多,他已眼見不少同行離開,大多數做不夠2年,而且是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因為除了參選,沒有前景,除非捱得過才會做下去,他認為這大大影響論政質素﹕「政策研究要講經驗,缺少年資深的助理,單靠議員很難傳授給新人。」

黃智雄(Percy),52  黃成智議員助理,任職4

相比M君,Percy的際遇較好。他碩士畢業,是註冊社工,有家庭但無經濟壓力,最重要是,他的月薪高M君約兩倍,是我認識的助理中年紀最大又最高薪的。(但據報道,全行最高薪是劉皇發的助理鍾天法,月薪55,350元!)但高薪也意味覑工作量繁重。他同時兼顧政策建議和組織工作,平均每周工作逾70小時。

我是在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認識Percy的,平日是他代表黃成智出席會議,不時上山下海了解違法的私營骨灰龕場,又替聯盟草擬問題質詢政策局。我晚上十時半電話訪問他,他說剛剛跟龕場所在地的村民開會,商討反抗對策。他說,議員什麼都要做,「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黃賭毒、心理輔導」無所不包,市民亦期望議員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當助理的何嘗不是周身刀,一個議員助理的工作性質其實可比社工。

Ada20多歲  泛民某立法會議員助理,任職4

Ada主力政策研究,替老闆預備議會文件和應付傳媒。她支持議員加薪酬,因為對勤力的議員來說,付出跟收入不大相稱,「連政治助理都有超過13萬一個月,但我不大看到他們的付出」。當然,加幅可以斟酌,未必一定要一倍這麼多。

她讚她老闆勤力,例如會一同跟進骨灰龕政策,而且不分選區,只要有事就幫忙。同時她也批評某些懶惰的功能組別議員,而正正是功能組別的小圈子選舉會造就這群「懶人」。現時的薪酬待遇制度對直選和功能組別議員一視同仁,結果是勤政的議員彷彿被「懶人」拖累,一同受民眾責罰。她覺得,治本之道不是叫停加人工,而是改變選舉制度﹕「我們應該取消功能組別,要他們面對全港市民,議員不勤力就會被淘汰。」

容樂其(Rocky)梁國雄議員助理,任職2年多

Rocky的意見較Ada更為激進,他覺得加薪酬的討論是為私利。我猜他的意思是議題變為個人問題,以致弄錯焦點。即使他老闆有8名助理,能做的也有限。他認為議員應把矛頭指向立法會議員職能太少,以及公共資源不足﹕「把時間用於討論興建老人院,或者集體要求增加議員權力,那才有意義。」他直言,今次討論其實令市民更厭惡議員,打擊9月的選舉氣氛。那邊廂,限制資源增加,只會維持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在資源上的懸殊對比。

立法會議員和助理是共生動物,互相依存。議員背靠助理。立法會秘書處前年的調查指出,全職助理的年資中位數不過3年,流失率超過三成。薪酬過低、工作前途欠佳、工作時間過長,福利不足,也是招聘和挽留人才困難的原因。那麼,為何仍有人了夤夜趕科場?幾位受訪者也說希望幫人,無非為一點理想。

參考書籍﹕吳家俊,2004年,《議員左右手——議員助理的自白》,香港﹕明窗出版社。

葉蔭聰: 開卷看世界﹕轉化種族/國族暴力﹕評《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





香港近日環繞著內地「雙非」孕婦,從而引爆了一股疑真似假的族群仇恨。隨著政府進一步收緊「雙非」孕婦登記及入境,公開「罵蝗」的人可能少了,但不少人卻會有一種實用主義的感覺﹕族群政治真是個好東西,逼令政府「做事」。我記得,網上還有人說,中外歷史有不少以族群矛盾來搞政治的例子,包括人稱國父的孫中山,也是打著反滿、排滿旗號,成就了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以及「中華民族」。

這種說法是拿來主義,實用兼犬儒﹕只要有用,為什麼不用?歷史不是已證明了嗎?這種想法,是對去年剛慶祝一百周年的辛亥革命的嘲諷,我們其實對中國現代歷史毫無反省,尤其是當中的「種族/國族」暴力。

高全喜教授去年出版的《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從制憲角度提出了有別於革命派的蒭史觀,指出了「被遺忘了」的立憲派進路。這種「遺忘」,在我們的日常國族想像中可見一斑。我們通常覺得,中國的共和建國是由1911年的1010日武昌起義算起,可是,我們卻忘記了翌年的212日宣統皇帝退位,其實才是民國的開端。

為什麼清帝退位如此重要?這就是一書的起點。作者從中華民國制憲角度指出,辛亥革命所代表的種族革命傳統,並不足以構成共和,立憲派的參與,以至他們與清室及袁世凱的周旋,才令中國由種族革命迅速轉向共和(雖然這個共和國在事後看來尤如豆腐渣)。

高全喜教授花了不少筆墨論證《清帝遜位詔書》在制憲過程中的重要性,當中涉及諸多憲法學及哲學的討論,筆者受教不少,不敢隨意點評。不過,換一個歷史角度去看,高的觀點並不難理解。武昌起義後,雖然引起不少省份鬧自治,但是,清政府並沒有即時瓦解,甚至曾派兵打擊革命派,而北方不少省份也大致受到控制。所以,中間經歷了短暫的南北對峙,議和的結果是清室決定退位下,這才沒有發生廣泛內戰,也沒有造成南北兩個政權對壘的局面。

清廷與革命黨議和免南北分裂

高全喜是當代重要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在他們的現代中國歷史敘述中,強調了立憲派士紳促成了和平的轉折,他們認為,立憲士紳比之前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影響更大。尤其在1901年以後,清朝推行新政,各地成立諮議局,局中的士紳多支持立憲,而非排滿革命。他們曾一度期望清政府成功推行君主立憲,組成內閣以及由中央至地方的議會,可是,清室到最後還只是推出一個由滿洲貴族組成的內閣,加上其他新政措施遲遲不肯落實,令不少士紳感到無望,因此,他在武昌起義後轉為與革命派合作。這套歷史敘事減少了對革命派的重視,只要讀一讀去年出版的不少辛亥革命著作,便可看到這個趨勢(例如張鳴的《辛亥﹕搖晃的中國》)。

雖然清帝遜位很大程度上由袁世凱逼宮所致,但是,負責草擬詔書的卻是立憲士紳領袖之一張謇。詔書提出「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並從一憲法高度提出「中華人民」的說法。因此,成就了中華民國憲政的,不單是「驅除韃虜」的革命派,還有立憲派的改良主義,高稱之為「革命的反革命」,把革命派的種族革命轉化成更闊的國族。這股改良主義力量,由晚清立憲運動輾轉注入了現代中國共和憲政之中。

「革命的反革命」

高教授認為,這是一份為人所忽略的「富有生命的遺產」,兩個共和國共同分享卻不自知的。他提出了一個反問﹕若沒有立憲派提出由清室以「天命流轉」方式轉至人民主權,為什麼漢族革命派會承繼了清朝的「漢滿蒙回藏」的版圖及統治權?

作者哀嘆,往後的革命主義把立憲派的精神掩蓋及打壓了。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皆以革命為國家及國族敘事的主軸,爭逐革命權威,滅殺眼中的「反革命」。到了今天,革命修辭仍限制我們的想像,因此,不少人只知中華民國的辛亥革命起源,卻不知立憲派促成的制憲時刻,以及他們的「改良主義革命」。《清帝遜位詔書》雖是劃時代,卻是一場失敗的「光榮革命」。

國內不少知識人認為,此書雖然短小,卻是去年最重要的政治歷史著作之一,這點我非常同意。不過,我同意的原因,主要不在於作者重尋中國改良主義的歷史根源,而是高教授點出了現代中國國家建構的諸多特性,尤其是在種族與國族轉化之中的暴力。

以國族之名的種族統治

1912年的立憲時刻,的確化解了一場很可能會發生的戰爭,轉化了種族主義向國族的過渡﹕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者迅速接受了「五族共和」。這個國族蘊含了兩個互不相容的元素。一方面,它構成了重視平等與自由的人民主權,一個較種族更寬闊與開放的國民及公共的身分;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其實是漢人政權,以中華自居,卻承襲自清朝帝國的武力版圖,而非人民制憲的結果。若勉強說滿漢人得到革命洗禮及參與制憲,蒙、回、藏等民族則幾乎完全在制憲之外,所謂「中華人民」或「中華民族」,其實是沒有經過他們起碼的同意,是個放在非漢族頭上的金剛箍,是一種以國族之名的種族統治。

這種暴力在辛亥革命後並無一觸即發,卻在往後慢慢展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原政權一直站不穩,由軍閥混戰到後來的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漢人政權無暇顧及邊疆。以新疆為例,一直有國民政府、回族軍閥、維吾爾族親王等力量共治,1931年,曾發生大規模的新疆騷亂,即所謂「哈密暴動」,以及短暫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至於西藏,其實由1912年至1950年,不存在任何中國政權機構體現主權,西藏要到1950年才由共產黨「解放」(或曰「入侵」),卻又在1959年發生武裝衝突,導致達賴出走及噶廈政府流亡印度。

因此,歷史其實沒有證明族群政治是好用的工具,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挑起仇恨,促成社會動員,但是,它造成的政治後果是複雜的,即使不是窮兇極惡,也不能把其中的系統性暴力視而不見。我不知道高教授是否要尋找當代中國的立憲派,以轉化中共專制為民主憲政,現代中國歷史並沒有令我們很相信立憲派能解決族群暴力。但是,《立憲時刻》的確給我們很好的警醒,不該把族群政治當作方便工具,相反,需要持續以人民主權、平等政治化解其中的暴力,否則,作為公共政治的民主是無從談起。

嚴控採訪 面露愁容  薄熙來晤哈珀 避談王立軍



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昨日傍晚與到訪的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會晤,這是他在打黑助手、重慶副市長王立軍私闖美領館尋求庇護醜聞發生後,首次在西方政要和外國媒體前露臉。當局嚴格限制傳媒接近拍攝薄。薄與哈珀會談時,雙方都避談王立軍事件。哈珀戲稱加拿大人「關心中國送加國熊貓多過其他」;薄面無反應,故作輕鬆,但難掩心事重重。

王立軍事件發生後,傳薄熙來被中共高層列入「內控」,外界一直揣測他會否按原計劃會見到訪的哈珀,並如何面對隨訪的外媒。直到昨早哈珀從廣州啟程飛往重慶,在重慶等候採訪的境外媒體才獲悉,薄會按計劃與哈珀會晤,但當局嚴控入場媒體,僅讓哈珀隨團的三家外方媒體及中方的新華社等入場,且只准拍攝五分鐘後離開。

鳳凰衞視記者被大漢阻隔

外電指,有關採訪極其嚴格,媒體甚至拍不到哈珀與薄握手的照片。鳳凰衞視記者更被神秘大漢阻隔,距會談室「八丈外遠」,無法埋身。會談時,薄熙來看上去無異樣,大談重慶經濟建設成就及與加國合作等。哈珀則強調加國與重慶的關係良好;其間他還特別討好地對薄開玩笑說:「加拿大人關心中國送大熊貓,多過關心其他。」但薄似乎對此言並無反應。薄熙來說話時聲情並茂,還向哈珀介紹房間牆上風景浮雕的由來。


從外電所發相片看,薄熙來神情輕鬆,但也不時愁眉深鎖,顯得心事重重。會晤約一個小時結束。哈珀於昨晚9時半搭專機回國,結束訪華行程。他在重慶行程不足12小時,上午飛扺重慶後先參觀寸灘港,之後到重慶市動物園出席中國向加拿大租借兩隻大熊貓的簽字儀式。按協議,重慶動物園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各租借一隻大熊貓給加拿大,名字分別「二順」及「吉利」。

王立軍事發後,傳北京對薄熙來作出限制規定,包括「可以出鏡,但不能出境」、對其宣傳報道要經北京同意等,故昨日直到官方新華社發稿前,重慶媒體華龍網和重慶衞視等,均未見報道薄熙來與哈珀會晤的消息,與以往動輒對薄的言行大幅報道相比,判若兩樣。此外,重慶華龍網高調貼出聲稱是軍方醫院在王立軍出事前對其的診斷書,指王患「重度抑鬱症」,「建議組織干預,對患者實施治療」;但有關醫院否認有此診斷。外界認為或是重慶當局自圓其說,欲蓋彌彰。也有分析指,或是王立軍意識到自己將被「精神病」,故闖入美領館以求自保。目前王已被國家安全部拘審。

黎佩芬: 不要將好人當賊辦




立法會議員要求百分百加薪,眾口一罵,有議員厚顏反譏諷說﹕我一鋪牌上落千幾萬!程展緯推敲詹先生應該是同時洗五、六副麻雀,一鋪才夠千萬,實情是,麻雀仔太濕碎,詹生是飛拉斯維加斯玩百家樂,做賭神。賭䒷上,他肯定一樣意氣風發。其實他說的沒錯,他當個功能組別議員,又怎會為那區區百萬年薪?他開會不開會,一般市民如你我,又奈他什麼何?這是香港政治制度缺失的老生常談

關於一個議員的衡工量值,勤力的和躲懶的,為理想和只顧私慾的,幫人定幫老闆,政治的光明與黑暗,像目下的選戰風雲,作為普通市民,唯有邊走邊看,擇善固執。特首終於開腔,一句「相安無事」,意謂「雙非孕婦」和中港文化衝突是忽然從石頭爆出來。今期我們有「中港衝突」專題,有「港漂」和港燦老師的現場直擊和心聲,其中不乏火遮眼的火爆場面,但說到問題核心,矛頭直指曾蔭權治下醫療教育產業化的經濟發展藍圖。

一切背後,到底肥了誰又害苦了誰?看真一點,不要將好人當賊辦。

泛民查真相 或用特權法 唐梁迫政府交代西九資料


特首參選人梁振英被指在西九設計比賽涉利益衝突醜聞越鬧越大,捲入的政府高層越來越多,學者、立法會議員、傳媒組織、以至三名特首參選人,均認為在公眾利益及尋求真相前題下,力促政府公開所有賽事資料,不過政府昨日仍企硬,不肯再披露更多資料。據知若政府繼續「龜縮」,泛民會部署利用立法會「特權法」追查真相。

多份報章昨日揭露更多有關梁振英涉西九利益衝突資料,包括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梁所屬戴德梁行是參賽隊伍,又指當年任規劃及地政局局長的曾俊華,曾建議將比賽推倒重來,但遭政府更高層阻止。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指控,梁振英昨日出席年輕人論壇前公開宣讀聲明,指摘有傳媒利用「政府消息人士」名義,選擇性發放資料,對他並不公平。日前致電特首曾蔭權,「提醒」政府保持中立的梁,昨日更公開挑戰政府,「我鄭重要求政府公開所有有關十年前呢個比賽嘅全部資料」。

令人有干預選舉之嫌

除了梁振英外,另一參選人唐英年也支持公開資料。他說08年起掌管西九管理局時,並無特別翻查梁振英西九漏報利益事件的資料,「當時我係無原因去搵返啲七年前嘅file,尤其係件事已經告吹咗」,但唐認為市民希望了解事件真相,認為應將所有事實公開,「因為陽光政策一向應該係最好」。




 
泛民特首參選人何俊仁指,由於事涉重大公眾利益,政府發出新聞稿的時間,的確今人覺得有干預特首選舉之嫌,為了令公眾、選委了解事件真相,當中是否涉及特首參選人誠信問題,政府應公開所有資料,又呼籲梁振英為表清白,應先交戴德梁行與相關公司所有來往文件書信。



楊立門表明沒有補充

據知由於事件涉及更高層官員,已非單是梁振英個人問題,有泛民立法會議員部署運用立會權力及特權法,迫政府將資料公開,「唔係要幫邊個參選人,而係要查出真相」。何俊仁也說若政府拒絕全面公開相關資料,不排除會用「特權法」迫使政府交代。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昨再表明,政府在尊重保密原則下,已經將可以提供的資料對外公佈,無其他補充。本報昨日再就傳媒報道,要求政府回應,但一直未有回覆。記協主席麥燕庭稱,政府出稿指梁振英曾漏報利益一事,明顯涉及公眾利益,政府有責任盡快公開所有相關資料,「為咗還梁振英公道好,還政府公道都好,為建立良好管治制度,政府都應該盡快公開所有資料」。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現在三名特首參選人也同意政府公開資料,政府已難再迴避,必定要將所有資料公開,否則就會令人覺得政府之前公開部份資料做法有問題,甚至聯想到要打擊梁振英,損害政府公信力。

高慧然: 我們納稅,為了甚麼?




香港是個全民納稅的地方,單身人士年收入108千元已屬納稅黨。一個月9千元可以怎樣生活呢?4千元租劏房,1千元搭車,剩下的4千元,吃了飯不能看戲,看了戲不能生病,生了病不能買衫,買了衫不能應酬……去旅遊要信用咭透支,買「蘋果」要分期。我認識很多這樣的納稅黨。舉兩個例子:

朋友A,已婚未育,每個月預留一部分錢用作納稅。最近他父親患癌症,在政府醫院醫治,但標靶藥仍需病人自掏腰包,結果,幾十萬藥費,需三姐弟分擔,A的兩個姐姐都是家庭主婦,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朋友B,未婚,住父母家,收入不足1萬,每月付父母3千家用,交通費約15,每每捉襟見肘,某次B的女友懷孕,兩人無錢結婚亦無錢生育,只好去財務公司借了1萬塊錢做手術。

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納稅是公民責任(包括間接稅),盡了責任,然後得享權利,這是公平。現狀卻是,很多貧困的納稅黨,他們一生都未必有機會享受甚麼福利,可是外地孕婦,即使穿了羊水,只要衝入本港,雙非嬰便能享受現成的福利。然後,公帑支薪的高官走出來說,不要因為資源分配問題而歧視雙非人……這跟歧視有甚麼關係?我被人打劫你叫我不要歧視強盜?大陸的醫療福利是大陸政府要面對的事,不是香港巿民!

我們納稅為了甚麼?為了等八年做磁力共振?為了讓精神病人周街走?為了自己借錢打胎然後養雙非嬰?為了養起一群庸官,然後為庸官的錯誤施政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