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1日星期六

一群北大港生致孔慶東教授和兩地居民的聯署信



尊敬的孔慶東教授和親愛的兩地居民: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香港人,我們也是北京大學的學生。近日在互聯網上看到孔教授作客電視台的評論節目,公開指罵香港人是狗。很多香港人聽到如此冒犯性的評論,憤怒不已;我們不憤怒,但很難過。後來,又在互聯網上看到內地小孩在香港地鐵進食的肇事片段,很多內地人因為香港人囂張的態度,憤怒不已;我們不憤怒,但很不安。難過的是,孔教授您在電視節目上的評論只加深了雙方的仇隙,卻無助於消除兩者的誤解。不安的是,香港自稱亞洲國際都會,卻沒有表現出包容一個小孩子犯錯的胸襟。

人人平等、文化多元是國際社會一直努力追求的價值。即使在上世紀的殖民年代,各國學者也不會胡亂標籤一方居民為次等公民,以狗喻人更未聞於學術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鼓勵舊殖民地獨立自主和人人平等的年代,為什麼反而把一方居民指罵為狗?兩地人的成見,其實起源於誤解。北大提倡兼容并包的學風,即使雙方意見相左,也要互相包容尊重。何況互相指責對方的錯誤,實在無助於解決問題。香港人是因為內地人來港購買奶粉引致貨源短缺和價格高企,以及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加劇醫療系統和公共福利負擔等社會問題,才慢慢累積起負面情緒。孔教授您或許不知香港民情,但身為北大學者,眼見兩地成見日深,教授作出的評論非但沒有消除誤解,卻火上加油。請問這是不是一種不負責任和不顧後果的評論?如果是,我們相信孔教授的道歉可以成為化解兩地誤解的第一步。

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香港人為何因一個內地小孩在地鐵進食便按停列車?我想每一個育有孩子的香港母親,也會覺得這種反應實在嚴苛和涼薄。將心比己,這樣的反應也只是在加深成見。如果一個開放進步的社會連包容孩子犯錯的胸襟也沒有,那麼香港除了亞洲金融中心這個稱號之外,還有什麼值得我們為她驕傲?兩地的經貿往來日多,文化隔閡卻也日深。人們常把英美和歐洲社會作為理想社會的標準,甚至是作為共同進步的目標。然而,英美和歐洲早在十七八世紀就形成現代國家和公民社會,前後曆數百年才達到文明社會的成就;中國改革開放不過三十餘年,大部分人口並不居住於城市,教育制度也是在八十年代才全面回覆。羅馬也非一天建成,進步需要空間和時間。朋友間看見對方犯錯,也是好言相勸才會共同進步,互相謾罵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兩地人之間的成見,大部分起源於誤解。香港人的負面情緒,起源於奶粉短缺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等社會問題。然而,倫敦和利物浦既不可能互相禁止對方到自己的城市購物, 紐約和芝加哥也不可以互相阻止對方到自己的城市產子。誠然,內地人來港消費和產子等活動,確確實實對香港社會資源造成了負荷。我們希望內地明白香港的困境。同時,這樣的問題不是香港人和內地人互相敵視和指責就能夠解決,兩地政府對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視若無睹,兩地成見日深並非無因。我們希望雙方都能明白,這些問題的根源並不是哪一個群體犯錯,而是制度上的困局。媒體和評論本應是消除誤解並對社會問題提供客觀分析的一大途徑,但現在卻渲染負面情緒,委實教人失望。我們希望兩地人透過瞭解這些問題,諒解雙方的難處,而不要再標籤和仇視一個群體。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與內地分隔百年,兩地人因對對方民情缺乏瞭解而產生各種誤解,是我們在北大求學時的其中一種體驗。在北京學習的經歷讓我們知道,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至關重要,因此放下成見是我們應該踏出的第一步。唯有這樣,誤解才會隨時間而消除,而不是加深!隨時間加深的才會是瞭解,而不是隔閡!

04: 李家偉(法學院) 尹彥聰(數學科學學院) 張雅麗(法學院)
05: 周子靜(國際關係學院) 胡健兒(經濟學院) 祭雅敏(經濟學院)
彭禧雯(法學院) 劉善行(經濟學院) 薛慧妍(外國語學院)
06: 何桂嵐(外國語學院) 饒斯韜(國際關係學院)
08: 莫介邦(經濟學院) 劉彥伯(歷史學院)
09: 吳果謙(法學院) 葉思朗(國際關係學院)
10: 林偉達(心理學院) 黎秋婷(國際關係學院)
11: 王劍鏘(光華管理學院) 黃子權(光華管理學院) 楊芳(中國語言文學院) 饒斯慧(國際關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