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星期四

呂大樂﹕七一遊行人數的意義




七一遊行人數統計成為一個新聞媒體上的話題,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提出問題的,是新聞工作者;或者就是這個緣故,討論焦點放在遊行主辦單位有無「報大數」的問題之上,並認為事關誠信,可大可小。

蒐集可信的統計數字  新聞工作者的責任

但組織遊行的團體是否有需要同時負起點算人數的工作呢?這是可以討論的。若新聞媒體覺得主辦單位所提供的統計數字只是一個印象,未能準確反映參與遊行人士的數目,他們大可引述認為更可靠的數據,作為報道的基礎。需要作出判斷的,是新聞媒體本身;若認為主辦團體只憑直覺而出一個數字,根本沒有什麼根據可言,那就應該更主動的蒐集可信的統計,以後就以此作為分析每年七一遊行的客觀基礎,毋須再認真及詳細的每年報道由組織遊行的團體所發出的「官方」估算。去蒐集可信的統計數字,是新聞工作者的責任。

撇開上面誠信的問題不談,不同來源的人數點算,其實亦不是全無可作參考之用。以20122013的數字為例,按不同點算,其實都是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民陣的統計是由40萬上升至43萬,警方數字是6.3萬上升至6.6萬,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點算則是在9.0萬至10.0萬與8.8萬至9.8萬之間。可以這樣2012年和2013年的遊行人數,是大致相若(如有增減,亦只屬於窄幅上落)。當然,跟2011年比較,近兩年的參與數字,都是人數眾多的。不過,我們必須明白,去年有倒梁為主題,而今年有爭取真普選作焦點,理論上有利於社會動員。而在這樣的情下,日前七一遊行沒有引來更多市民參與,這是遊行的組織者得深思的問題。

究竟七一遊行會否存在一個臨界區,到達某個人數之後,便很難在動員範圍及規模上再有顯著的突破?這個問題不好講,但其實十分重要。我當然明白,以今天的政治氣候,提出以上問題多數會被認為是別有用心,存心潑冷水,不是站在群眾的同一邊。但無論作為觀察者、研究員、又或者積極的參與者,其實都需要認真面對這樣的提問。在這個意義上,新聞工作者對參與遊行人數提出疑問,也不是全無意思——自我感覺良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或者很多人會認為,掛3號颱風,下大雨,自然會有人望而卻步,沒有即場參與。因此,只要保持去年的人數,便等於有所增加了,我們毋須糾纏在統計數字之上。但過去多年,七一的天氣都不會特別有利於動員群眾參加集會、遊行。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以往出席的情?又或者很多人會認為,(套用近年流行的用語)市民飽受特區政府用盡各種手法進行打壓,甚至出現白色恐怖,群眾動員自然倍感吃力。可是,我們又必須注意到,有媒體很努力的協助動員,聲嘶力竭者,大有人在,那差不多跟「反動力量」所能生的作用扯個平手。所以,期望有更多人參加遊行,也並非一種苛求。作為一次全面動員,究竟今年七一遊行的參與人數是否真的符合組織者的期望,這是需要認真反思的。群眾的力量不可低估,這句話不會錯的;但究竟這個每年一次的群眾動員能否進一步提升動員力,則應該是該社會運動的部的重要討論議題。

群眾動員的量與質

我可以想像,一定有意見認為,群眾動員重量亦重質,如果加入遊行的市民逐年提升其參與的深度,這亦是社會動員的成績。如何衡量參與深入,這並不容易操作。有關機構有進行各種問卷調,相信日後可作深入分析之用。就新聞媒體於七一遊行後所報道的相關資料,社運團體及政黨於當日所能收集的捐款,可視為一個指標。當然,這是否一個有意義的指標,應如何解讀,種種問題均有討論餘地。而以本人歷年參與遊行的經驗,經常途中遇上不少自己不會支持的團體或行動在籌募經費,會降低參與者捐款的意欲;又在整個遊行的過程,亦不一定方便停下來捐錢,所以籌款數字(起碼願意額外付出)或多或少可反映參與遊行的市民的投入程度。

據報各團體在今年七一遊行所籌得捐款,接近385萬元,跟去年比較,增加了一倍。假如我們以籌款表現作為檢測市民的參與深入的指標,那明顯地是有十分顯著的提升。不過,再細看一下,我們仍需好好的想一下,要如何解讀有關的數字。舉例:如果我們採用警方所估計的參與人數來理解捐款,平均每位參與遊行的市民捐款近60大元,這是十二分熱心支持的表現。如果以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統計來考慮,情亦令人鼓舞——平均每人捐款37元左右,相當不錯。至於民陣的估計,則平均捐款是9元左右,情仍應較一般街頭募捐為佳,但這是否屬於很深入的參與,可有不同理解。表面看來,這似乎只是一堆無聊的統計數字,但卻很得咀嚼其中的社會意義。



如果七一遊行中市民參與的規模及深度是一個得討論的問題,那是因為組織者和參與者需要正確評估形勢,了解一下究竟他們有無把握進一步擴大及深化這樣的群眾動員。

http://www.facebook.com/synergynet.hk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新力量網絡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