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8日星期日

庫斯克: 本土意識 話語權的爭奪戰




特區政府發動一個「家是香港」運動,以「活力、潮流、關愛、清新」為主題舉行逾480項活動。這個「家是香港」運動,名字雖然是來自梁振英以前出版的書名,主席卻是林鄭月娥。官方開幕儀式、持分者會議(engagement)、宣傳片裏面,只見到林鄭和曾德成,完全不見梁振英的身影。

「家是香港」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特區版本的「香港節」。香港節的背景是六七暴動之後,港英發覺香港人對社會欠歸屬感、社會矛盾嚴重,容易被中共滲透引發暴亂,於是便大灑金錢搞了一系列社會工程,香港節是其中一環──活動包括花車巡遊、大型舞會、音樂會、選美等等,用以塑造歌舞昇平的景象,提高市民歸屬感。


港人身份認同是忌諱

97主權移交以來,建構香港本土意識的大型社會工程並不是施政重點,特區初年的「亞洲國際都會」,只是一個品牌建立(brand building)項目,並非本土意識工程。後來梁錦松講的「獅子山下精神」,也只是掛在口邊的sound bite而已。那些以香港為題的宣傳歌曲(例如2007年的《始終有你》),效果完全不是社會工程的層次。與此同時,政府增撥大量資源塑造國民身份認同、不斷提醒香港人要感謝國家照顧(例如東江水、自由行、CEPA、國家發展機遇等等)、嘗試把國民教育列為必修科,為的就是以國民身份認同平衡港人身份認同。

特區政府不鼓勵本土意識建立,相信是因為「香港人vs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是北京的忌諱。連大學的身份認同民調也被京官和香港的喉舌報口誅筆伐,特區政府當然不敢高調大搞提高本土意識的運動。


回應本土的政治論述

在「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上的發言)的指導思想底下,這次特區政府要大搞「家是香港」,實在十分奇怪。純粹從近年社會事件的時序來猜測,那很可能是對社會意識轉向的回應。

自從人大釋法撕毀0708普選承諾,香港人對北京政府越來越反感,這段日子,雖然有汶川地震和北京奧運令香港人的民族情緒高漲了一會兒,但整體上香港人對中共以至中共治下的國家認同感越來越低。近年中港矛盾越演越烈──D&G事件、種票事件、雙非問題、國教事件、奶粉問題、北區學位問題等,都令港人越來越覺得北京政府和內地人是來者不善的他者,本土意識所能產生的政治能量越來越大。不論是屬於光譜一端的香港自治運動,還是擁抱本土的入屋政治人物(例如毛孟靜和范國威),似乎都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政府推動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有可能是要回應日漸成形的本土政治論述,搶回部份的本土意識話語權。


為政改搶奪中產支持

在不久將來,政府便要就2017普選行政長官的問題諮詢社會,以梁振英上台以來長期處於低位的民望,要說服社會接受北京授意的偽普選方案將極之困難。欠缺社會認受性的梁振英政府,要強行推動政改方案的話,有可能真的會導致大規模社會抗爭。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兵行險着,以滲入了昔日情懷的本土意識工程搶奪比較溫和的中產階級支持,以提升民望,為政改做準備。


不可能有香港節效果

話說回來,這個「家是香港」運動,表面上有香港節的影子,但實際上不可能有香港節的效果。當年港英成功建構香港本土意識並維持其統治合法性,原因十分複雜,包括左派在六七暴動的冷血行為令香港人倒向港英、免費電視廣播空前受歡迎、大量民生政策配合(例如十年建屋計劃、地下鐵路)、反貪工作成功、經濟起飛等,香港節只是其中一環。現時的香港完全沒有類似規模的政治民生工程配合(很諷刺地,最近廉署更被爆出違規濫用公帑的醜聞),單靠一個「家是香港」運動,不可能改變民意的走向。

即使今時今日的「家是香港」能做到當年香港節的規模,也肯定沒有當年的效果。當年的市民沒有甚麼娛樂,十分容易滿足,一場花車巡遊、幾場舞會,加上電視直播吹噓,已經令他們樂不可支。今時今日,還有甚麼大龍鳳可以令香港人如此興奮?還有,社交媒體普及,早已讓很多港人不再受主流媒體操縱,君不見這個「家是香港」的名字和宣傳品設計,在網上世界已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沒有公平的選舉、沒有改善民生的誠意、面對北京沒有腰骨,大搞本土意識工程,只會令人更加意識到現在的政府如何不代表香港人,花錢搞形象工程也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