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葉敬德﹕從爭取李惠利土地看高教隱憂




數天前,屈穎妍小姐在《明報》副刊的專欄中,提及她的母校大學「有很多片翠綠草地,這是我覺得她較諸其他大學最富文化氣息的地方……當年的草地活動很多,文化沙龍、課後圍讀、民歌夜聚、祈禱會、讀書會……當然還有隨心的草坪談心、看書、沉思……每片草地,幾乎都有過我的發夢痕跡」。

從這些令人神往的描述可以體會到,大學校園的大小、環境和氛圍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有多大和多深遠。最近浸會大學爭取校園毗鄰的前李惠利校舍用地作長遠發展,而政府卻打算改變其中南面部分土地用途興建高級住宅,更彰顯市區大學在這方面的困擾,長遠而言,大學缺乏土地發展對培育未來大學生的全面成長或會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

對浸大這類重視人文科學的院校而言,除了培育學科的知識之外,給學生一個合適的校園環境同樣重要。或許有人會以為人文科學不需要實驗室、不需要特別儀器、不需要臨床設施,是低成本的教育,這看法在設備硬件上可能是對的,但在校園氛圍上卻不。

人文科學重視思想自由,需要一個安全、舒泰、空闊的環境建立校園自由思想的氛圍,讓同學無牽無掛地思索人生、探求學術,或從事如屈小姐所說的草地活動,刺激創意思維,豐富校園生活。浸大重視的是全人教育,要求學生在身、心、靈的全面發展,校園的文化氛圍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可是浸大佔地面積太小,尤其推行三三四學制改革時,並沒有得到額外土地去擴建校園,所有額外設施都要在現有校園內加建,造成的惡果是校園變成石屎森林,莫說草地,連看見天空的地方也屈指可數。一個擠迫侷促的校園環境,無可否認會窒礙學生的全人發展。

每所大學的校園土地面積大小,直接影響師生的學習環境,而校園的整體性,更是優質教與學的重要基礎,如果本已細小的校園區再被切割,變成住宅,實在難以凝聚師生的歸屬感。浸大校園的地段面積(5.4公頃)是資助大學中最小是不爭的事實,可是政府卻指浸大對校園空間(以淨作業樓面面積計)的需求中有93.6%已獲滿足,在8所資助院校中排行第二。然而,看清楚這類樓面面積需求的比較,其實並無實質意義,因為根據資助學生人數和課程種類的既定方程式,給予所有資助大學足夠的樓面面積,是大學的基本需要,也是政府最基本的責任,否則大學就不能暢順地運作。

在石屎森林中教與學,影響的不單是人文科學的師生,而是所有師生;對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的自資院校,由於資源所限,長遠影響應會更大。高等院校沒有合適的教與學環境,是高等教育的一大隱憂。

期望政府有長遠的眼光

如政府所指浸大所獲的樓面面積滿足度九成,已經是八大中排行第二,即表示高等教育用地其實是十分缺乏的,那為何還要犧牲浸大附近最後一片教育用地的前李惠利校舍,用來興建高級住宅?教育是長遠的投資,收成不是即時的,卻是社會發展之本。今天草率地永久改動教育用地,以一時的房屋需要凌駕長遠的教育需要,破壞規劃原意之餘,但又不能解決基層市民的真正住屋問題,會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先例?對教育的長遠規劃有何負面影響?這更是本港高等教育更深層次的隱憂。早前,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和區議會都分別反對政府把前李惠利校舍改變為住宅用地的建議,證明這個建議不可取。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期望政府有長遠的眼光,認真考慮院校的發展需要,順應民意,撤回方案。

作者是浸會大學校牧、浸會大學諮議會教職員代表